熱播了半個多月的《白夜追兇》終於在黃金周期間落幕了,但追劇的熱潮仍在持續升溫。
按一個朋友的法是,現在看網劇只有兩種,看《白夜追兇》的,和不看《白夜追兇》的。我說太絕對了吧,還應該加一個類別——聽《白夜追兇》的,譬如銜娛翻生。
我沒追這劇。
對於大家都很熱衷的東西,我總是習慣性地往後退一下,看看後續或者全程的反映情況再決定是否付諸於時間。
果然追了十幾天的妻子告訴我說有點爛尾了,我的朋友著名評論員牛角同學則專門撰文評價說,即使是和港劇相比,《白夜追兇》也是拿不出手的,拼技術嚴謹性,港劇絕不露怯,至於說接地氣,就沒有比TVB電視劇更能反映香港精神。
對於這部網劇為何能引起如此轟動及追捧,我覺得和之前幾個月的那部《人民的名義》有異曲同工之處。
還是按牛角同學所說,儘管在他看來《白夜追兇》和另一部受熱捧的網劇《無罪之證》在豆瓣等平臺上分數都很高,肯定是超越了大部分香港刑偵劇,這是因為評價標準不一樣,網友對內地的電視劇創作更寬容。
寬容這事兒我是理解的。我在想,看了《白夜追兇》的那些網友如果看了《權力的遊戲》《黑鏡子》《紙牌屋》之類的美劇、英劇,那分數不得上天啊。唉,估計這些人是不看這些劇的。
其實不管如何的評價,我覺得在我們大陸網友或觀眾的視野裡出現《白夜追兇》都是一件好事。
不僅僅是彌補了刑偵這個類型劇在我國影視題材裡的缺失,而且極大地提升了網劇質量以及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最簡單的是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選擇,感覺距離拍出《權力的遊戲》只是那麼一丟丟的距離呢。
但相對電視劇,音樂的差距就讓人絕望得很,有時候甚至感覺糟透了,好像今生都沒法填補了。
選秀類節目十多年來層出不窮,捧出的明星車載鬥量,但是這十幾年來堪稱好聽的歌差不多兩隻手就數得過來,能談到經典程度的,幾乎沒有幾首。
無論新人和舊人都只有靠已經爛街的那個說法——演繹,翻唱各種老歌,裝扮成自己的風格。基本上沒聽出來太多個性化的輸出,無病呻吟的頗多,能帶人進入情境的就已經算是比較好的翻唱了。
在這方面來說,潘粵明翻唱的片尾曲《白天不懂夜的黑》還算是不錯。
潘粵明並非歌手出身,儘管曾經上過「蒙面歌王」一類的綜藝節目被真正的音樂界人士培訓過,但基本上還屬於KTV水平。
但他有點蒼涼的副歌演唱配上劇本身清冷的基調,加上這些年他堪稱有些悲壯的過往,剛看完劇情緒很容易被帶進去,有點暗黑,還滲透出一點倔強帶著些不服。
23年前這首歌突然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已經被臺灣福茂唱片包裝成都市小女人形象的那英頗有些不服。
那時候北京球迷眼看著他們的當家球星高峰一天天吊兒郎當的狀態時好時壞,國安永遠領先別人一步先崩盤。一打聽他們的一哥正和那英玩姐弟戀呢,都氣不打一處來。有一陣兒國安主場一輸球,球迷總愛現場罵那英。
咱東北大妞兒哪受得了那個,可是她得受著,誰讓她死心塌地地喜歡上了那個被喚為「浪子」的瀋陽小老鄉呢。
「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時間成了那英有苦說不出只能唱出來的憤懣和不服。
其實球踢得好不好,和女朋友是誰有毛關係。
幾乎在同一時刻,在地球的那一端,紅魔曼聯的當家小鬼大衛也沉浸在辣妹前凸後翹的溫柔鄉中。可是不耽誤他成就曼聯的三冠王啊,更別提2001年貝克漢姆靠一己之力將英格蘭扛進了世界盃決賽圈。
我還記得英格蘭主場和希臘那場比賽一直平局眼看要被淘汰,剃著光頭帶著隊長袖標的小貝最後一分鐘一記圓月彎刀的絕殺,起死回生。
看臺上的球迷無不嘶吼、痛哭流涕。那些年也有罵辣妹的,但聽說大部分是嫉妒沒法勾引貝克漢姆一起睡覺的。
高峰不是貝克漢姆,不僅僅是中國足球整體環境的問題,半夜去敲他房門的女孩可比貝克漢姆門口的少多了。
現在再聽那姐的演唱,總感覺這首歌是唱給高峰聽的。
有人曾經問袁惟仁▼說,和你合作過的那麼多天王天后,哪一個唱你的歌最得你心意。
袁維仁脫口而出,「那英!」,在他看來,張學友也好,張信哲也罷,能把歌詞中細微的小感覺唱得讓人心醉,整首歌處理得幾乎毫無瑕疵的,只有那英!
曾經以模仿蘇芮成名的北漂兒那英,後來師從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從而升級打怪,打通了「任督二脈」,演唱水平和技巧上得到極大提升。
1993年前後一票兒大陸樂壇上時常露臉於各種晚會的頂尖歌手先後籤約於港臺的唱片公司,以實現演唱事業的商業化運作流程。可是從一姐毛阿敏、李玲玉到一哥解曉東,籤一個倒一個。港臺唱片公司不接地氣的包裝讓大陸歌手既躍躍欲試又怕自此斷了大好前程。
大咧咧仍是二線明星的那英沒那麼些負擔,而籤約的臺灣福茂唱片在剛剛折損了當家的玉女歌手方季惟後把寶押在了那英身上。
於是經過精心設計、超強卡司的製作,《為你朝思暮想》一炮而紅。人們發現原來的那個東北大妞兒這麼有女人味兒,那個唱《山溝溝》的土丫頭一下子轉型成了都會小女人。
《為你朝思暮想》徹底改變了原來大家印象中那英土得掉渣的大丫頭形象。
1995年2月份,那英發行第二張專輯《白天不懂夜的黑》。新唱片延續了上一張《為你朝思暮想》的都市女子路線,又突破了上一張中深情溫婉的形象,將那英大氣鏗鏘的唱腔完美展現。整張專輯製作精良,賣相良好。而製作人就是林隆璇。
主打歌《白天不懂夜的黑》就是林隆璇寫的,據說15分鐘就搞定了。
他喜歡這個率直熱情的東北大妞兒,沒想到她的歌一點不像她的人那麼簡單,而是一開嗓就容易把一點點的細微感情都處理得代入感十足,音域大幅跨越,由那英演唱將感情宣洩得淋漓盡致。
這首《白天不懂夜的黑》成為大陸流行歌曲商業化的代表作之一,多年來各種選秀節目翻唱者不計其數。
但那麼多翻唱的,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寥寥無幾。這次在查資料時終於讓我發現有一個可以叫演繹的了,這就是新歌聲還是好聲音裡哈林戰隊的集體唱作,完全顛覆了那英給人的印象。
這部《白夜追兇》其實還有一首還算好聽的片頭曲,叫作《白夜》。
演唱者尹姝貽不僅在劇中飾演女刑警,還一手包辦了此歌的詞曲創作。
已經年齡不小的尹姝貽出道十三四年,終於靠《白夜追兇》讓觀眾記住了她的長相,靠《白夜》讓歌迷了解到了她的實力。
她的聲線頗似唱《天空》《棋子》時的王菲,不知是天生如此還是刻意為之,總之這個年紀才混出名不是很容易了,能不能大器晚成還有待持續創作能力的展現。
我記得幾年前看過鳳凰網的一組對潘粵明的報導,就是他剛走出離婚陰霾的那段兒。
白天標題叫《別讓倔強變得可悲》,文中有點不客氣的說潘粵明從出道到那會兒,在娛樂圈真正紅火起來的只有兩次,但這兩次卻並非源於他的演藝事業,而是一次結婚、一次離婚。
而和董潔團夥刺刀見紅的爭辯,即使最後法院判他勝訴了,可是卻讓自己形象嚴重失了分,而導致演藝事業一落千丈。
夫妻間的錙銖必較,有罵必回,寸土必爭,完全是一種自私心理的體現。儘管董潔的做法頗有些讓人不齒。
我有點讚同這個觀點。
即便這回《白夜追兇》讓他終於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演技炸裂」、「所有人都淪陷」等等飄上了天,我也沒覺得他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就在拍《白夜追兇》之前不久,他還發微博嗆聲董潔在電視上作秀。其實明是非的人都看在眼裡,有些事不是非得通過說話來解決。
我比較欣賞周星馳那樣,前任也好,老友也罷,你隨便潑髒水,我也不辯解,你隨便啊想怎麼說我都管不了,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永遠帶不走人心。
歌裡不是也唱到嘛,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做到了真爺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