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見人愛的長頸鹿!(攝影:馬嶽)
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帶回了榜葛剌進貢的一隻有著長脖子、長腿、斑點花紋的「麒麟」。當然,這裡所謂的「麒麟」就是一隻長頸鹿啦。
榜葛剌進麒麟圖(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從中國人第一次見到長頸鹿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六百多年。在這些年中,我們對長頸鹿有了更多的了解。如今,我們知道,長頸鹿是現存最高的動物,身高最高可達8米,體重約700公斤。它們頭上的一對「小揪揪」、長長的脖子、網格或是斑點的花紋、還有長長的腿,都是那麼的獨特,顯得即優雅又可愛。在它們的非洲老家,長頸鹿喜愛吃樹葉,而它們的長脖子也很方便夠到樹葉。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動物之一,長頸鹿身上仍有許多謎團等著我們揭開。這裡是關於長頸鹿,你可能不知道的五件事。
正如河馬不是馬,蝸牛不是牛,長頸鹿雖然叫鹿,但是它們卻並不是鹿。鹿,是對偶蹄目、鹿科動物的統稱。但是,長頸鹿並不屬於鹿科,而是屬於偶蹄目、長頸鹿科。
長頸鹿不是鹿哦~(圖片來源:Lyle McElhaney)
現存動物中,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長頸鹿科(Giraffidae)、長頸鹿屬(Giraffa)下的唯一物種,有九個亞種。
九個長頸鹿亞種的花紋各有不同。(圖片來源:David Moscato)
雖然不是同一科,但好歹都是偶蹄目,鹿能算是長頸鹿的遠房表兄弟。
長頸鹿是個啞巴嗎?(圖片來源:UpsetAnimals)
很明顯,「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這句話並不是真的,因為沉默寡言的長頸鹿就一度被人當成了啞巴(並且賣了),甚至造謠說長頸鹿沒有聲帶,不能發聲。
長頸鹿不是啞巴啦!(圖片來源:UpsetAnimals)
長頸鹿當然是有聲帶的,也能發出聲音。但是,我們知道,我們之所以能發聲,是因為氣從我們的肺中出來震動聲帶。而長頸鹿的脖子很長,要讓氣通過這麼長的脖子震動聲帶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所以,長頸鹿不太願意發出聲音。另外,因為長頸鹿很大、脖子很長,它們發出的聲音音頻很低,接近人耳能聽到的最低音頻,所以,我們很難聽到它們的聲音。
雖然很難聽到,但是長頸鹿確實是能發出聲音的。小長頸鹿在找不到媽媽的時候,還會發出像牛一樣的「哞哞」聲。
「鹿由器」信號良好,廣受好評(doge)
長頸鹿的頭上有兩個毛絨絨的「小揪揪」,這也是長頸鹿的一大萌點。這對「小揪揪」被人戲稱為「鹿由器」,動物園裡的Wi-Fi全靠它們了,長頸鹿日常用自己的Wi-Fi彼此發微信、上上網什麼的。
雄長頸鹿互打互錘,角被磨得光禿禿的。(圖片來源:Pinterest)
當然,這不是這對「小揪揪」真正的用途。這對「小揪揪」實際上是退化了的角,外面長著絨毛(不能用來當鹿茸)。雄性長頸鹿仍在用這對角打架。因為打架時的摩擦,雄性長頸鹿的角上的絨毛會被磨掉,顯得光禿禿的。而雌性長頸鹿和幼年的長頸鹿的角就是毛絨絨的。
小長頸鹿的角毛絨絨的。(攝影:馬嶽)
長頸鹿的祖先薩摩麟是有一對大角的,那時,它們的脖子還沒有那麼長。薩摩麟用這對角打架、禦敵。但是,在脖子變長以後,低下頭用角打架顯得很傻,而且也很吃力,沒有必要。這樣,頭上的大角就變得無用了起來,還會加重長頸鹿脖子的壓力,增加得頸椎病的可能。所以,長頸鹿頭上的角就逐漸退化變小,成了現在的「小揪揪」。
長頸鹿的角漸漸退化變小了。(Danowitz et.al, 2015)
長頸鹿的脖子很長,也很重,那麼他們整天抬著脖子走來走去的,它們不累嗎?
長頸鹿:我挺舒服的。(攝影:馬嶽)
其實,這個抬著脖子的姿勢是長頸鹿最舒服的姿勢。長頸鹿的後脖子沒有什麼肌肉,卻有一條又長又粗而且非常堅韌的項韌帶,把長頸鹿的脖子自然地拉成了這個角度。在長頸鹿需要低頭喝水的時候,它們要用力收縮脖子前的肌肉,來對抗韌帶的力量,從而低下頭;而它們需要抬頭的時候,只需要放鬆肌肉,脖子就會自然地抬起來。所以,長頸鹿仰著脖子一點都不累。
有這麼強的項韌帶,長頸鹿仰著脖子不累。(圖片來源:StackExchange)
長頸鹿有著現存動物中最長的脖子,但是為什麼它們的脖子那麼長呢?化石證據顯示,長頸鹿的祖先並沒有這麼長的脖子,是「短脖鹿」,那麼,為什麼它們的脖子變長了呢?實際上,即使到現在,這也是個迷。對此,有兩種理論在試圖解釋。
第一種是達爾文老爺子提出的自然選擇論。也就是說,原來的「短脖鹿」的脖子長度參差不齊,有幾個脖子比較長的。但是,隨著氣候變化,食物(樹葉)減少,「短脖鹿」因為夠不到高處的樹葉而滅絕;而它們中間脖子比較長的個體則夠到了樹葉,就活了下來。然後,這個長脖子的基因就被傳了下來,並被一代代加強鞏固,就成了現在的長頸鹿。
(圖片來源:Moises Orta Angós)
但是,這個說法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如果長脖子僅僅是為了夠到食物的話,那麼雌雄長頸鹿的脖子的長度應該相似。但是實際上,雌長頸鹿的脖子比雄長頸鹿要短。這種差異就引出了第二個說法:性選擇論。
脖子越長的雄長頸鹿,在頭槌戰鬥中越有優勢。(圖片來源:Pinterest)
在交配季節,雄長頸鹿會使用頭槌互相錘對方,越長越重的脖子就會越有優勢,所以有著更長脖子的雄性常常獲勝,就能獲得雌性的青睞,從而繁殖有著長脖子的後代。這樣,長頸鹿的脖子就變得長長的,而且雄性有著更長的脖子。
但是,至今,這兩種說法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目前認為為了吃樹葉和為了打架能贏,這兩種契機都促成了長頸鹿的長脖子。
長頸鹿站得高,看得遠,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動物之一。這萌萌的巨人身上還有很多謎團等著我們去揭開。
感謝 @real九 想出這個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