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2021-01-10 金臺資訊

黑熊、金錢豹、巖羊(鬣羚)、毛冠鹿、飛狐、脆蛇、紅腹錦雞、毛腿漁鴞、東方白鸛、鉗嘴鸛、白鷳……近年來,隨著生態的不斷好轉,在古藺縣黃荊老林山區、桂花虎頭山、箭竹大黑洞附近、白泥菜板村等地,很多一度銷聲匿跡的動物頻繁出現,種群、數量也不斷壯大。

然而,新煩惱也隨之產生:野生動物常常到村民地裡覓食,造成農作物被毀,給村民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由於經費缺乏,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如何緩解野生動物帶來的「煩惱」,成了相關部門應儘快解決的問題。

黑熊、野豬下山覓食,掀翻蜂桶、糟蹋玉米地,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

「熊大、熊二」出沒 村裡幾十桶蜜蜂被毀

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於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8月3日,他像往常一樣進山檢查蜂桶,發現放置在山林裡的幾十桶蜜蜂又有幾桶被掀翻在地。蜂箱被打開,木板、蜂巢、遮蓋物被掀得七零八落,蜂蜜已不見蹤影。破爛的蜂箱周圍,地上雜草被動物碾平,泥地上隱約能看到一些大型動物的腳印。

「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不用說都曉得是黑熊偷吃了蜂蜜。」楊文強說,近年來,黃荊老林多次出現黑熊的身影,而這傢伙就有偷吃蜂蜜的習慣。「早些年,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情,但近段時間,山上蜂箱多次遭遇襲擊,蜂箱被拖到幾十米外,裡面的蜂蜜已被掏出來吃了個精光。」

不僅楊文強家,黃荊老林林區附近的八節洞村、原林村、龍爪村多戶蜂農也反映,十多箱蜜蜂被偷吃。

黑熊偷蜂蜜並不是空穴來風,除了村民們的懷疑,還有人親眼所見。黃荊村護林員羅茂開告訴記者,7月中旬,他在楊文強放置蜂箱的山上巡查時,就無意間發現有黑熊在偷吃蜂蜜。當他走近時,生性機警的黑熊迅速跑進樹林,眨眼功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地上只留下被掀翻的蜂箱和無家可歸的蜜蜂在嗡嗡飛舞,木箱子上能看到明顯的黑熊爪子印。

「熊出沒」的消息傳開後,蜂農們都提高了警惕,大多數人家已經把蜜蜂轉移到了離家近的地方,還加強了預防工作。「每天晚上不定時打著電筒去看看,黑熊看到光、聽到響聲就不會來了。」楊文強表示,儘管這些舉措都不是解決問題根本辦法,但為了減少損失也暫時只能這樣。

黃荊鎮自然資源站負責人顏宇說,由於村民們相繼從山上搬遷下來,黃荊老林生態環境變好,現在,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這也屬於正常現象,但對於林區大面積擺放的蜂箱,安全防護確實是個難題。

「大師兄、二師兄」下山 玉米地慘遭「掃蕩」

除了「熊出沒」偷蜂蜜,近段時間,黃荊鎮靠近林區的幾個村子還屢屢發生野豬、猴群偷玉米事件。

黃荊老林發現的鼬獾,又名魚鰍貓

8月5日一大早,黃荊村9社村民鄭平發現,在離家大約一裡地的承包地裡,剛到灌漿期的玉米被成片放倒在地。玉米棒子大多被啃光,即使還沒有被啃的,玉米杆也已被折斷,地上到處是野豬的足跡。據鄭平介紹,野豬平時都是在大山裡活動,到莊稼即將成熟這段時間,便開始出來啃食即將成熟的玉米。「一般是在晚上,大野豬帶著小野豬成群結隊鑽進玉米地裡偷吃」。

「去年野豬毀了我家1畝多地的玉米,今年眼看玉米就要成熟了,僅一晚上的時間,近3畝地的玉米又被糟蹋得不成樣子。」鄭平說,山裡野豬頻繁進村,多數村民的莊稼已深受其害,但因野豬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捕殺,因此,大家也琢磨出各種土辦法驅趕。

毛冠鹿,三有保護動物,瀕危物種

「在地裡扎草人、點蠟燭,燻衣物,放鞭炮敲鑼,可是這些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鄭平稱,也有膽大的村民晚上到玉米地裡看守,但人在野豬不來,人走野豬就來,「它也會和我們捉迷藏,搞遊擊戰」。

楊文強告訴記者,自從國家推行退耕還林政策以後,黃荊老林林區植被恢復較快。黃荊鎮幾乎每個村子都已發現有野豬、猴群出沒。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黃荊村已有好幾戶人家的玉米地都被野豬糟蹋過,眼看著即將收穫的玉米變成這樣,村民的心裡很不好受。

針對村民們放鞭炮趕豬、猴群的做法,羅茂開認為不太妥當,這不僅可能會造成野豬受傷,更容易引起林區火患。他認為,如野豬數量過多泛濫成災,造成莊稼大面積毀壞,已經嚴重危害到農民的生產、生活的時候,可向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反映,看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

毛腿漁鴞魚塘裡偷吃 魚塘主稱「招架不住了」

除了黑熊、野豬,錦雞、漁梟、鷺鳥等珍稀鳥類的出現,也給林區生活的村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

小鯢,瀕危保護動物

鄭楚華是黃荊村7社村民,幾年前,因為種莊稼老是被野豬、山雀破壞,他索性把大部分承包地改種了大竹筍。沒想到,現在到了竹筍出土季節,又吸引了猴群、豪豬的光顧。「山裡有成群的獼猴出入,它們不但要偷吃地裡的玉米,春季的大竹筍也不放過。我家今年的大竹筍就遭到了猴群、豪豬和野豬的破壞,至少損失上千元。」

除了養蜂,楊文強在村裡還建了個池塘養活水魚。隨著魚塘投產,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毛腿漁鴞和鷺鳥的出現,對池塘裡的魚兒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尤其是夏天氣候炎熱,水裡的魚兒大多會浮出水面。盤旋在天上的漁鴞或者守候在岸邊的鷺鳥總會瞅準時機下手,露出水面的魚兒就難逃厄運。」

鉗嘴鸛,瀕危保護鳥類

楊文強說,過去這些鳥來吃魚,他都不當回事,因為那時鳥群的數量並不大。可是,近年來,來魚塘偷魚吃的鳥越來越多了。而且這些野鳥嗅覺特別靈敏,只要有魚遊出水面,它們就能發現,而且一抓一個準兒,「我都快招架不住了」。

楊文強還是一名野生動物保護的志願者,他知道鷺鳥、漁鴞等野鳥中,有些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他不僅不能傷害這些野生動物和鳥類,見到有受困或者受傷的動物時,還會主動參與救助。但他也有一肚子「苦水」:「我保護野生動物,可是誰保護我的蜜蜂、魚塘呢?」

四川未有具體補償政策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野生動物種群增加,不只是給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困擾,而且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

大擬啄木鳥,三有保護動物

過去幾年裡,黃荊鎮自然資源站以及古藺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事件時有發生。「只要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黃荊鎮自然資源站負責人顏宇說,這些年來,他都記不清楚自己救助了多少野生動物,如巖羊、獐子、貓頭鷹、娃娃魚……

「對野生動物的救助本來是我們林業管理人員的職責,但是由於缺乏相關經費支持,這項工作開展起來確實有些勉為其難。」顏宇說,前段時間,有村民反映黃荊老林景區有隻「貓頭鷹」受傷,自然資源站工作人員就立即趕到現場,並把受傷的鳥兒帶回站上治療。

「那是一隻翅膀受傷的毛腿漁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過精心救治,幾天後鳥兒身體逐漸恢復,治療費用花去500多元。」顏宇有些無奈地說,由於縣局和鄉鎮都沒有野生動物救助的專項經費,最後還是站上工作人員自願捐助,而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好多起,「救助費用平均每年都在2000元以上」。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條文規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應當由地方政府補償。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地方並未規定補償標準,同時也沒有資金來源,補償政策落實起來並不容易。有林業專家認為,既然國家提出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就應將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納入生態補償機制內容,兼顧保護野生動物和農民利益的平衡。

僅僅在黃荊村,每年都有多起農民關於野生動物損害家禽和農作物及傷人事件的反映,村民也希望政府給予適當補償。但在目前,四川省還沒有出臺相關的具體補償政策,地方政府財力也有限,農民的經濟損失、野生動物救助資金等也暫時還得不到補償。而在顏宇看來,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也可以借鑑國內外一些地方做法,成立民間救助機構,呼籲社會各界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中來。(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記者調查]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nbsp&nbsp&nbsp&nbsp黑熊、金錢豹、巖羊(鬣羚)、毛冠鹿、飛狐、脆蛇、紅腹錦雞、毛腿漁鴞、東方白鸛、鉗嘴鸛、白鷳……近年來,隨著生態的不斷好轉,在古藺縣黃荊老林山區
  • 我市首例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成功理賠
    我市首例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成功理賠 2020-12-14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動物來啦》本周呼籲救助猛禽
    動物來啦》自開播以來,依靠「動物題材」在眾多綜藝節目的激烈競爭中成功突圍,收穫了數萬網友的紛紛點讚。本季《動物來啦》聯合國內多家知名大型動物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積極呼籲保護雪豹、穿山甲、滇金絲猴、綠孔雀等本土野生動物,在新媒體引發熱議,相關短視頻點擊量已突破6000萬。
  • 中國社會呼籲關愛流浪動物 民間組織受多因素制約
    中國社會呼籲關愛流浪動物 民間組織受多因素制約 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所所長周可達說,流浪動物如不及時給予絕育、救助和領養,野外大量繁殖會成為傳播疾病的隱患。  南寧市的流浪狗救助機構不多。成立於2009年的南寧流浪貓狗救助小站,是一個完全由愛狗義工們成立的公益組織。他們通過微博、QQ等渠道,得知哪裡有流浪動物,經過確認,便把其帶回醫院治療,等它們恢復之後送到小站,再等待愛心人士來收養。迄今為止,他們已救助400多隻流浪貓狗。
  • 衢州積極推行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政策
    原標題:我市積極推行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政策   近日,衢州常山縣林業水利局投保的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發出了第一筆賠償金——大橋頭鄉濛橋村16戶農民收到了因野豬的油菜致損賠償金3872.5元。
  • 成都一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遇資金困境 現不敢輕易接收動物
    日前,對於成都野生救助中心面臨的資金困境,記者採訪了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工作人員,了解到該中心屬於林業部門授牌的私營機構,按照現有政策,沒有任何財政途徑可以給予補貼,希望鼓勵社會熱心人士和社會機構給予支持。此外,成都有公益機構也呼籲公眾參與野生動物保護。
  • 被蜀黍救助的這些野生動物 個個萌化你的心!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近期,四川彭州公安各派出所紛紛接到關於救助野生動物的報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提高,近期救助的野生動物包括鬼鴞、長耳鴞、猴面鷹以及紅角鴞,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中國社會呼籲關愛流浪動物
    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所所長周可達說,流浪動物如不及時給予絕育、救助和領養,野外大量繁殖會成為傳播疾病的隱患。南寧市的流浪狗救助機構不多。成立於2009年的南寧流浪貓狗救助小站,是一個完全由愛狗義工們成立的公益組織。他們通過微博、QQ等渠道,得知哪裡有流浪動物,經過確認,便把其帶回醫院治療,等它們恢復之後送到小站,再等待愛心人士來收養。迄今為止,他們已救助400多隻流浪貓狗。
  • 廣西憑祥民警再救助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蜂猴
    近日,廣西憑祥市隘口邊境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蜂猴,這是該所10天內連續救助的第二隻蜂猴。5月20日上午9時,廣西憑祥市隘口邊境派出所值班室接到報警電話稱,在家中發現一隻野生動物。民警來到了該村民家中,發現一隻蜂猴被圈在院中角落,眼睛又大又圓,看上去十分的呆萌可愛,這隻蜂猴活潑好動的樣子吸引了大量村民圍觀拍照。
  •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7年救助野生動物24769隻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馬巖)從2005年成立到2012年7年時間裡,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救助野生動物260餘種、24796隻。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8種、174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0種、4430隻。
  • 湖南常德村民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上報放生
    近日,西湖管理區西湖鎮旺壽村一名村民將一隻野生鳥類上交到西湖管理區自然資源局,經鑑定,竟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猴面鷹。旺壽村村民 袁民清發現那隻貓頭鷹(猴面鷹)以後,我一想,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就給村支書打了電話
  • 救助野生動物我們在行動
    今年以來,本報在野生動物救助方面的相關報導已達10餘篇,3月23日報導的《廠區闖入不速之客/ 警民幫助鬣羚回家》、5月8日的《受傷赤麂跑進村民家/森林公安成功將其放歸山林》、6月29日的《受傷麝香鹿闖入甘谷一小學/民警及時救治並移交林業部門》、9月18日的《身長近一米 體重約七公斤 村民發現特大娃娃魚/已交於相關部門進行妥善保護》……這些救助野生動物的事件,都是普通市民在家中或是戶外意外發現的
  • 錢葉芳:共建官民共治,多形式法治化的野生動物收容救助體系
    在浙江理工大學動物法研究所10月11日組織的會議上,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介紹了黑龍江省某個縣的情況,該縣野生動物救助這一塊,基本上是空白。但是,民間收容救助力量被拒之門外,這是全國性的問題。一直以來,民間野生動物收容機構面臨兩個困境,一是沒有合法身份,林業部門基於種種原因不願意承擔業務主管部門的法定責任,這使得民間慈善力量難以在民政部門登記,自發的救護工作舉步維艱。
  • 流浪狗逐年增多 成都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機構不堪重負
    越來越多的流浪寵物正在拖垮一些民間收容機構   「跟我想的不一樣,沒想到會這麼擠。十幾條狗被關在一個籠子裡頭,每隻狗的活動空間才兩三個平方。」「空氣味道不太好,狗狗看起來有點髒。」「來之前就知道有上千隻狗,到地方一看才感覺到這個數量有多大。」這是成都某中學學生對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機構的第一印象。
  • 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怎麼救助?看看他們做了什麼~
    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怎麼救助?怎麼救助?」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錫林浩特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不斷開展野生動物法律法規宣傳工作,提高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5月以來,警民聯合救助多隻野生動物。
  • 成都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機構不堪重負
    原標題:成都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機構不堪重負 這是成都某中學學生對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機構的第一印象。近日他們利用周末時間到一家收容中心做社會實踐。   據相關機構人士介紹,目前成都至少有20多萬隻流浪動物,這些流浪動物主要靠民間力量救助收容。據了解,成都民間收容流浪動物的群體,以收養數量在百隻以下的個人為主,數量上千的組織只有兩家。無論是機構數量、場地設施、醫療條件還是工作人員都遠遠滿足不了龐大的需求。
  • 為野生動物肇事買單 保護創造良好環境
    為野生動物肇事買單 保護創造良好環境 2020-11-24 09:50:5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
  • 「中華林鳥保護地·承德」成立!歡迎承德民革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加入...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19年8月末,承德民革野生動物救助協會負責人高化峰將「中華林鳥保護地·承德」申請表遞交給中國綠髮會,綠會按照相關程序認真審核後,非常認可當地的負責人以及志願們為承德鳥類保護、河道清淤、植物種植等生態守護做出的貢獻,並同意其正式成立「中華林鳥保護地
  • 從放生到護生 捐助民間救助流浪動物項目在京啟動
    2011年5月25日下午,「護生至善——捐助民間救助流浪動物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天壇寶盈軒藝術研究院舉行。近百位社會各界的愛心公益人士,熱情踴躍義買作品,並紛紛在北京國藝術品沙龍藝術總監李欣磬女士為此次活動草擬的《護生宣言》上簽字。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海東,北京國際藝術品沙龍總經理安庭,樂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元、志願者代表海之夢為活動作了精彩發言。
  • 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成立1年 290餘只被救助
    德州新聞網訊12月22日,記者從德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自2018年11月掛牌成立以來,德州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共救治各種野生動物290餘只,其中收容截獲非法販賣的野生動物130餘只。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德州作為候鳥遷徙和多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吸引了數量越來越多、保護級別越來越高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