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買到手的早餐,被突然迎面跑過來的陌生人撞掉,全部打翻在地。此時,換做任何一個人的心情,必定都糟糕透了。以至於對方不斷回頭地大聲道歉,也絲毫聽不進去。
或許會想,怎麼有這麼莽撞,這麼沒素質的人?幾聲無濟於事的「對不起」,就能了事?
看著灑落一地的早餐,湯湯水水到處都是,但想著迫在眉睫的上班打卡,暗嘆一聲「倒黴」,帶著對環衛工的歉意,不得不匆匆上樓。殊不知,他的歉意,後面的人其實接收不到,一如剛才趕著跑開,來不及仔細與她道歉的陌生人。
沒多久,一個大約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嬸兒,拖著一應的清潔工具,發現了這個地方的「慘狀」。她望著旁邊高高的寫字樓,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年輕人啊,說是受過教育,還不是沒素質。」
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陌生人的「衝撞」,不經意間,我們都在用最大的惡意,去揣度著對方。與此同時,激發的卻是自己內心的憤懣,和不安。
其實,人都是渴望被人喜歡的。只不過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時缺了些周全。
偏偏,人又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想事情。因此,在類似於這樣與陌生人的擦肩中,很多時候會因為,對方沒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而輕易地將其劃分為「莽撞」,「缺乏素質」之人。
可實際上,如果同樣的場景,同樣的迫切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做的不一定會比那個人更好。
反而,會因為這些滋生的情緒,讓自己單方面地,對陌生人漸漸失去耐心,沒了善意。甚至,很可能會造成陌生人之間,一種不好的情感循環。
每個人,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學會理解他人的故事,是我們應該學會的,對自己的溫柔。
那個不小心撞翻早餐的陌生人,其實和後來為了上班打卡,匆忙離開的人一樣,他們當時採取的行動,或許沒能做到讓後面的人滿意。但於當時的他們來說,已是在儘自己的全力,向對方表示了歉意。
之後,他們都曾再次返回這個地方。只不過,他沒有再遇到那個被自己撞翻早餐的人,後者,也只能看著早被收拾乾淨的地面,心下不安。
這是一場陌生人之間的誤會,被誤會的人,或許再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當時,留給對方的印象。而生出這種誤會的一方,這種情緒便在自己心裡,慢慢地生根發芽。
直到有一天,對陌生人一丁點兒不夠周全的言行,都會條件反射式地敏感,徹底失去「善意」。
偏偏,人對於情感又是極為敏感的。當察覺到他人對自己的主觀負面情感如此之強時,他們很可能也會收起自己的柔軟,以同樣的態度給予反擊。
雙方之間,一個誤解,一個敏感;一個防備,一個反擊。到最後,是誰先掀起了這場「陌生人之戰」,沒有人說得清。
在這之中,對方的心境很可能一如當初,而自己,卻可能將自己捲入了一場本不該存在的「戰爭」。
就像很久前聽過的一個故事一樣,在一輛公交車上,常常擠滿了為了工作和生活奔波忙碌的人。他們相遇的概率其實很大,很多人之間都很「臉熟」,只不過,日復一日地,公交車上還是一如既往地靜寂。
是公交司機發起的一個「早安,你好」的活動,讓這群陌生人之間開始了交流。
也是如此,他們因為對互相的了解,漸漸解除了之前被踩腳,被推搡,被擠扁的諸多誤會。對陌生人,也漸漸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善意。
而且,學會理解陌生人的故事,也是對自己一種溫柔。不讓無端地埋怨,怪責和憤怒將自己的心填滿,而是以一種溫和的心態,看待每個人的風雨兼程。
相信,一句簡單的「陌生人,你好」,會讓許多人的心情,變得更加明亮。
-END-
喜歡請在下方點讚、分享、收藏和評論。
編輯:有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