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蔣信平道長仍然每天堅持練習書法。
青城山全真龍門派25代道長、一代宗師蔣信平昨仙逝,享年111歲
華西都市報:很多成都人都喜歡去青城山旅遊休閒。蔣信平道長在那裡修道多年,他是四川道教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道長之一,也是青城山全真龍門派丹臺碧洞宗一代宗師。昏迷三天後,他安詳離去。江湖少了一個高手,青城山少了一位高道。
上了年月的柏木木床有點發舊了,幾件木頭家具也是上個世紀的物件。屋裡唯一的現代家電是一臺二手的電視機。不過,推開後窗就是青城山的後山,滿眼的翠綠撲面而來,瞬間神清氣爽。
這是青城山全真龍門派25代道長、太清宮主人蔣信平大師的臥室。
不過,從昨日起,這個臥室可能要寂寞地空下去很久了。
時間回溯到24日零時,在昏迷了三天之後,111歲的老人用右手拇指緊掐自己的無名指。弟子們解讀此意為,師傅子時要駕鶴仙去了。
果不其然,40分鐘後,蔣信平大師離開了。走時,一如孩童般安詳地熟睡。
與蔣道長相交甚篤,形同師徒的青城派掌門人劉綏濱認為,大師一生傳奇,和時間賽跑,順利熬過百歲,即便在武功上他可能沒有打敗別人,但他成功地打敗了時間,「這是喜喪」。
一張未寫完的書法留下
他不肯留在醫院,還囑咐弟子準備後事,說自己一周後要走
「須」,到底是須什麼呢?是須知嗎?弟子楊重清,望著師傅這張沒有寫完的書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年陰曆四月初八,過完生日,蔣信平在宣紙上揮毫潑墨,寫下了一個大大的「須」字。書法是老人一生最大的愛好。他的毛筆都是鐵做的。這個字看起來遒勁有力,完全不像一個百歲老人的力道。
寫完這個字沒多久,蔣信平就住進醫院。醫生初步診斷,老人各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器官老化所致。
此後,楊重清師兄弟便排了個值班表,輪流在醫院看護師傅。但是蔣信平受不了醫院的束縛,拒絕吃藥和輸液,堅決要弟子們帶他回太清宮。6月15日,楊重清他們帶著師傅又回到了道觀。
他曾將弟子叫到床邊,「你們準備好鋤頭和房子(棺材),我要不了一周就走了。」弟子楊理昌回憶,剛開始前幾天師傅精神還不錯,興致高時,在床上向眾人演示拳術。最近三天,開始昏迷,水米不進。
24日零時30分,蔣信平大師在太清宮仙逝。
一度成江湖傳說輕功
他的鐵拐杖三十斤,「用手撐著他一隻胳膊,他就飄起來了」
關於蔣信平的江湖傳說很多,「輕功了得」算是最接近傳奇的故事。坊間說法,稱其是當代青城山龍蹺飛騰輕功正宗傳人。
15歲到青城山旅遊,得見蔣信平練功、從而追隨他的青城派掌門人劉綏濱說,他未曾親眼得見,但是他知道蔣師傅輕盈了得。「100歲之前他拄的鐵拐杖重達二三十斤。走路健步如飛,一般人根本跟不上。」劉綏濱說。
這種說法也在徒孫肖理清那裡得到了印證。
1997年,蔣信平95歲,20出頭的肖理清攙扶老人沿著山路散步。「他走路就像踩在雲裡,沒有聲音。」肖理清說,師爺一路上跟他講輕功,還演示給他看。「我用手撐著他一隻胳膊,他就飄起來了。」
一早從全國各地趕來門徒
既有仙風道骨,還有治病救人的菩薩心腸,他就像是一座山
據徒弟們講,蔣師傅功夫造詣頗深,在劍術、拳法、內功、氣功等方面都有涉獵。正因為此,「門徒」近兩千,散布於世界各地。
昨日,得知師傅仙逝的消息後,徒弟們天南地北地趕了過來,甚至有徒弟從泰國趕來。對他們來說,蔣師傅既有道家的仙風道骨,還有治病救人的菩薩心腸。他就像是一座山。
「師傅在我心中,是驕傲。」一大早從成都趕來,帶著兒子來見師傅最後一面的黃重真說。從河南開封趕過來的潘重清,因為一次青城山遊歷,和蔣信平結緣,成為師徒。師傅在病床上還不忘練拳,這種對武學的執著,讓潘重清難忘。村民眼中他是個老小孩吃不夠30個湯圓生氣
20世紀80年代,青城山上生長有百種藥草,蔣師傅就帶著徒弟上山採摘,然後將百種藥草熬製成藥丸。周邊很多村民聽說,都來求醫問藥。曾經一個法國洋學生,趕到太清宮找他治療骨折。
每天飲食很規律,早上要吃4到6個雞蛋,中午必須要吃夠30個湯圓,晚飯則要吃芝麻糊。要是飲食被打亂了,老人還會生氣。中午要是吃不夠30個湯圓,他就會逢人就講,「我覺得自己生病了。」
高仁興家就住在太清宮附近,晚上,老人經常會喊他一起喝茶,擺龍門陣。「他最愛喝茶,茶必須是青城山產的野山茶。」高仁興說。在他眼中,蔣大師就是一個老小孩。
「空氣好,飲食規律,經常練功,同時能保持愉悅的心情,這也是蔣師傅之所以能長壽的秘訣。」劉綏濱說。弟子追憶一生心血太清宮地震時曾搭帳篷守護
25歲進入太清宮拜師學道時,太清宮近乎廢棄。上世紀80年代重修太清宮,汶川特大地震中,再遭重創。此後,重修太清宮成了蔣信平最大的惦念。「他一輩子的心血就在這裡。」成都道教協會會長張明心說。
劉綏濱回憶,汶川地震時,太清宮基本塌陷了三分之二。成都的弟子要接蔣師傅離開青城山,可他死活不願意離開,而是在廟內的空地上,搭了帳篷住下來。「當時他跟我說,寺廟塌了正常,可要是道長都跑了,以後誰還來信道呢?」劉綏濱備受感動。
在一些愛心單位的援助下,太清宮又重新修葺起來。道觀重新蓋起來了,還沒有完工。「臨走時,蔣師傅只有兩個願望。」張明心說,一是將自己魂歸青城山,落葉歸根。二是希望道觀能趕緊蓋起來。他的長壽秘訣
●從上世紀80年代起,蔣信平就一直堅持吃素,他甚至能聞出蔬菜上的農藥味。
●有一套自己的「養生食譜」:每天只食兩頓飯,食譜多為蔬菜、雞蛋、米飯。上午第一頓在中午12點,而第二頓在晚上6點。頓數少,但食量不小。
●空氣好,飲食規律,經常練功,同時能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是他長壽的秘訣。大師生平
蔣信平大師(1902—2013),享譽國內外武術界、道教界及海內外的得道高道,號青松紅梅道人,原成都市道教協會會長,四川省道教協會顧問,為當代道教宿老,全真龍門派丹臺碧洞宗一代宗師。
道長俗家是樂至縣人,從25歲時在青城後山出家拜師學道到現在,已有80多年。
信平大師多年的道涯生活,喜素食,潛心修煉,精通道教全真龍門派武術及內丹功,尤擅長全真龍門派龍門太極拳、龍門八卦,揮拳舞劍,提筆作畫,皆出神入化。
信平大師一生廣授門徒,海內外弟子眾多,為弘揚中華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武術文化、國學文化,作出了極大貢獻。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想玲攝影朱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