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啟動2018年脫貧摘帽縣抽查 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抽查60...

2021-01-09 騰訊網

7月2日下午,國務院扶貧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脫貧摘帽縣抽查工作基本情況。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考核評估司副司長楊煉,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徐世國出席會議,並答記者問,發布會由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李富君主持。

夏更生介紹2018年脫貧摘帽縣抽查工作有關情況

看點一

2018年貧困縣摘帽退出抽查工作啟動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從2018年起,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由各省區市統一組織實施,並對退出貧困縣的質量負責,中央進行抽查。

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扶貧領導小組)批准,從7月初開始對中西部22個省區市2018年宣布脫貧摘帽的283個縣按20%的比例進行抽查。

看點二

283個貧困縣通過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宣布脫貧摘帽

2018年,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有284個貧困縣申請退出。從去年12月起,各省區市陸續對申請退出縣開展省級專項評估檢查。截至今年5月中旬,283個貧困縣通過省級專項評估檢查,由省級人民政府宣布脫貧摘帽,中西部22個省區市第一次均有貧困縣退出。至此,全國共有43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佔全部貧困縣的52.4%,貧困縣摘帽進程過半,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步伐加快。

看點三

摘帽縣綜合貧困發生率

中部地區114個縣全部低於2%

西部地區169個縣全部低於3%

錯退率、漏評率全部低於2%

各地評估檢查結果顯示,283個摘帽縣中,中部地區114個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全部低於2%,西部地區169個縣全部低於3%。錯退率、漏評率全部低於2%。有86.57%的縣未發現錯退,90.46%未發現漏評,81.27%既未發現錯退又未發現漏評,較2017年摘帽縣分別高10個百分點、5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脫貧退出質量明顯進一步提高。群眾認可度均超過90%,貧困縣摘帽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普遍認可。評估檢查中也發現,在產業發展、到戶幫扶措施、後續幫扶計劃和鞏固提升安排等方面還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環節。

看點四

這次抽查工作主要有六個特點:

全面抽查 多方印證 盡銳出戰

凡疑必核 減輕基層負擔 正確運用結果

1

全面抽查 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全覆蓋

抽查範圍

對283個脫貧摘帽縣按20%比例進行抽查,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全覆蓋,共抽查60個縣。

抽查內容

聚焦退出程序的規範性、退出標準的準確性和退出結果的真實性。

抽查方法

抽查方法體現在「五抽五查五看」。

一是省市縣三級貧困縣退出相關材料等,各省區市履行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級專項評估檢查以及公示公告等貧困縣退出程序情況,省級開展貧困縣退出程序是否規範。

二是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工作方案等,各省區市專項評估檢查的標準和要求,是否存在拔高標準或降低標準的情況。

三是取省級評估檢查數據和調查問卷,實地調查工作質量和問卷完成質量等,評估檢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四是60個縣、每縣約1000戶開展入戶調查,綜合貧困發生率中部地區是否降至2%以下、西部是否降至3%以下,脫貧人口錯退率、貧困人口漏評率是否低於2%,群眾認可度是否原則上要達到90%,是否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

五是部分縣鄉村幹部座談訪談,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工作組織開展、信訪輿情反映問題查實、脫貧攻堅成效及成果鞏固提升安排等情況,基層幹部對省級專項評估檢查結果是否認可。

2

多方印證 打好抽查「組合拳」

採取第三方評估、暗訪和相關部門提供情況相結合的方式,打好抽查「組合拳」。

第三方評估

發揮其獨立、公正、客觀,以及大數據分析的優勢,定量測算抽查縣綜合貧困發生率、脫貧人口錯退率、貧困人口漏評率和群眾認可度等。

暗訪

發揮有關部門熟悉政策、掌握業務、了解情況的優勢,每個省份隨機選取1-2個2018年退出縣開展暗訪,重點檢查脫貧退出質量等情況。

部門提供情況

發揮「兩不愁三保障」主管部門的工作優勢,由其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提供283個縣貧困人口在「兩不愁三保障」實現及影響貧困縣退出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抽查工作組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數據分析和實地調查相結合,第三方評估與暗訪、部門平時掌握情況相結合的原則,綜合研判提出最終的貧困縣抽查結果,報扶貧領導小組審定。

3

盡銳出戰 選優配強評估和暗訪人員

選優配強第三方評估和暗訪人員,特別是選擇經驗豐富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負責抽查,提高公信力、說服力。

嚴格遴選評估機構

通過公開招投標,從40多家符合資格條件的投標單位中擇優遴選出1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擔60個脫貧摘帽縣的抽查任務。這10家第三方評估機構,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比較強,且多次承擔過國家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任務。

優化評估人員構成

此次抽查,第三方評估人員共計2331人,其中,評估專家246人,佔10.55%,熟悉脫貧攻堅政策,了解農村情況,評估經驗豐富;評估人員2085人,主要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過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的佔50%以上。每個縣的評估團隊都是「雙帶」,即以老帶新、專家帶學生。

強化政策業務培訓

國務院扶貧辦負責集中培訓第三方評估牽頭機構、核心專家和骨幹人員,內容包括脫貧攻堅政策、評估標準、操作規程、調查技巧、系統操作等。各牽頭機構負責對本評估團隊開展全員培訓。

實行考試考核制

第三方評估人員全員考試考核上崗,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方可參加抽查工作,不合格的堅決不用。

加強檢查督導

扶貧領導小組成立由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組織部等12個部門組成的抽查工作組。實地評估抽查中,抽查工作組有關成員赴實地開展督導,及時掌握評估情況,指導抽查工作。

4

凡疑必核 堅持「五核」把好關

對實地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地方溝通、反饋,地方有異議的,當面解釋說明,防止誤判、錯判和漏判。這是第三方評估一直堅持的有效作法,得到基層幹部普遍認可。實地調查中,評估人員2人一組,主要負責入戶調查、問卷記錄、數據採集、環境觀察,發現疑似問題後,固化證據、及時上報,進入問題核查程序。堅持「五核」把好關。

初核

由本組核查人員進行現場初核。

覆核

由帶隊專家覆核後,將疑似問題反饋地方,再與基層幹部共同核實、確認。

部門核

評估團隊與地方在問題核實發生分歧時,提請所在省市相關部門進行鑑定、覆核,提出意見。

專家組核

抽查中發現的爭議問題、已確認問題,還要提交專家組研判、認定。

考核工作組終核

凡沒有核准、核實,或證據不充分的,將不予採信。

5

四措並舉 減輕基層負擔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基層減負年」要求,四措並舉減負擔。

不讓鄉村填報抽查數據

所有抽查數據由評估人員自行採集,不讓鄉村填表報數。

不幹擾基層日常工作

用好省級調查數據和省市縣評估檢查文件資料,不幹擾基層日常工作。

嚴肅抽查紀律 明確禁止事項

嚴肅抽查紀律,明確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抽查和地方接受抽查禁止事項。第三方評估機構交通、食宿等費用全部自理。

對違反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 追究責任

對搞形式主義、增加基層負擔等違反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紀依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6

結果運用 不把「達標賽」變「錦標賽」

貧困縣只要符合退出條件,即可脫貧摘帽。

不打分、不排隊

關於抽查結果運用,不打分、不排隊,不把「達標賽」變成「錦標賽」。

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各省區市,督促抓好整改落實。

精準問責

不把錯退、漏評等問題簡單作為問責依據,但對工作中存在惡意造假、嚴重不實的,要嚴肅問責。

抽查情況納入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把貧困縣退出抽查情況納入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在抽查過程中,歡迎各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們跟蹤採訪,監督我們的工作。

媒體提問環節

央視記者:在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貧困縣摘帽檢查和這次開展的抽查活動中,都採用第三方評估這一創新舉措,請問夏主任,這幾年第三方評估做得怎麼樣,發揮了哪些作用?

夏更生

第三方評估是一項重要創新性舉措

第三方評估是中央組織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的制度性安排,也是我們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創新性舉措。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在扶貧領域開展這麼大規模的第三方評估,評估工作從無到有,先後在2015年至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2016年至2018年貧困縣摘帽評估檢查中進行了應用。通過幾年的努力和檢驗,第三方評估體系逐步健全,機制日漸完善,隊伍不斷壯大,科學性、公正性、可信性、可信度越來越高。

第三方評估發揮四個方面的作用

指揮棒作用

通過第三方評估,脫貧攻堅工作沿著既定目標方向持續向縱深推進。

質檢儀作用

第三方評估檢查了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實的質量和成色。

推進器作用

引導各地準確把握攻堅節奏,有效糾正攻堅急躁症、拖延症的問題。

溫度計作用

通過第三方評估,來感知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講,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我們黨做任何工作的一個標尺,脫貧攻堅就是要讓貧困群眾滿意。

同時,第三方評估堅持凡疑必核,只要發現疑似問題,就與地方進行面對面覆核,防止誤判漏判。堅持綜合運用評估結果,防止地方把「達標賽」變成「錦標賽」。不能是貧困率發生降到2%以下後,再按照1.8%、1.6%確定兩個檔次,1.8%的表揚,1.6%的約談,這就違背了第三方評估貧困縣退查的目的和初衷,是我們要著力反對和糾正的。堅決貫徹中央要求,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這是第三方評估從方案設計到實際操作都特別注意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確保評估的科學性、公正性。為什麼要每個縣選取1000戶左右的樣本?就是要防止簡單的小樣本調查影響對總體情況的準確判斷,要按照統計學要求來進行抽樣。

在確保公正性方面,我們還建立了「三隨機三迴避」制度,隨機抽縣、隨機抽村、隨機抽戶,第三方評估機構迴避其所在省份的評估任務,評估專家迴避其工作單位所在省份的評估任務,承擔過省級評估檢查任務的迴避國家對該省的評估任務。形成今天這個局面不容易,是每年逐步完善的結果。

第三方評估在實際工作中作用突出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斷改進完善第三方評估機制,交出了一份較好的成績單,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倒逼識別退出更加精準

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中西部22省區市識別準確率和退出準確率均超過了98%,比2015年評估分別高2個百分點和6個百分點。2016年退出28個縣錯退率最高1.34%,漏評率最高1.07%。到2017年退出的125個縣時,錯退率最高僅為0.72%,漏評率最高的也只有0.22%。

倒逼脫貧質量進一步提升

在過去四年,第三方評估發現有問題的調查戶數量由2015年的803戶,2016年的527戶,2017年的412戶,下降到了2018年的41戶,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大規模的評估,下降到41戶,說明脫貧質量切實得到了顯著提升。

倒逼幫扶進一步精準

2015年第三方評估時,有的省份群眾滿意度僅有30%多、50%多,大多都在60%以上。到2018年貧困縣退出專項檢查評估時,幹部群眾滿意度、認可度均超過了90%。只要我們認真做工作,滿意度就會上來。

倒逼作風進一步轉變

特別是幹部駐村幫扶方面,第三方評估發現的「駐村幹部不住村」、「幫扶幹部一幫多」、「想幹不會幹」等,都得到了有效整改,成效明顯。2018年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貧困村駐村工作隊群眾滿意度由上一年的86%提高到了今年的91%,幫扶責任人滿意度由87%提升到了92%,均提高了5個百分點。

第三方評估團隊確實發揚了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每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都在嚴寒季節展開,貧困縣退出評估檢查在酷暑盛夏實施,評估人員頂著嚴寒、冒著酷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以攻堅精神開展第三方評估。特別是組織青年學生參加第三方評估,使他們深入貧困鄉村,了解民間疾苦,激勵他們熱愛人民,服務國家,回報社會,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通過實施嚴格的第三方評估幫助這些年輕人更快地成長、成熟、成才,共同攜手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任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篇章。

人民日報記者:目前,已有43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請問貧困縣退出要經過什麼樣的程序,為什麼在各省宣布貧困縣脫貧摘帽後,國家層面還要組織開展抽查?

楊煉

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是最後一道關口

按照中辦、國辦《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規定,貧困縣退出,要履行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級核查、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等程序,最後由省級人民政府宣布摘帽退出。其中,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是脫貧摘帽的最後一道關口。

2018年以前,申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評估檢查,通過後由省級人民政府宣布脫貧摘帽。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從2018年起,由省級統一組織評估檢查,並對脫貧摘帽質量負責。省級政府批准摘帽退出後,中央結合脫貧攻堅督查巡查開展抽查。

這一調整變化,是黨中央關於健全貧困退出機制所作出的重大創新,是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的重要舉措,是強化省負總責的具體體現,也是優化中央統籌的客觀要求。

中央抽查有兩方面考慮

保持壓力

通過抽查,保持一定監管壓力,切實壓實貧困縣脫貧摘帽的省級總體責任、管理責任、質量責任和監管責任,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貧困縣脫貧摘帽任務。

加強指導

通過抽查,及時發現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各省規範程序、堅持標準,嚴把脫貧摘帽質量關。

中國網記者:有媒體反映,一些地方在運用第三方評估結果的時候,存在簡單化、擴大化的現象,影響了基層工作的積極性,請問夏主任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如何正確運用第三方評估結果?

夏更生

這一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加法」

我們也注意到了一些地方組織的第三方評估中存在簡單化、擴大化的問題。主要有兩個表現。

在第三方評估的內容上做加法

省級黨委政府扶貧開發成效考核,省對市縣的考核,包括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都應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進行核查,有的地方在這方面做加法,把不屬於這個範圍的內容也加了進來。

在結果應用上做加法

這給基層造成很大壓力。貧困縣摘帽是「達標賽」不是「錦標賽」,有的地方以「錦標賽」要求「達標賽」,而且獎罰力度非常大。有的地方貧困發生率在標準範圍內,高一點就約談或問責,低一點就獎勵、表揚。有的地方評估中發現1戶、2戶有問題,就作為考核問責的依據,而在1000戶的樣本規模中,1戶、2戶不會影響評估結果。

這些都是我們極力反對的,第三方評估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不要無限放大。

「三堅持兩加強」 做好結果應用

堅持目標標準

防止評估內容層層加碼,防止結果運用唯分、唯率、唯度,把「達標賽」變成了「錦標賽」。

堅持問題導向

對於第三方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不能因為是「達標賽」就置之不理,哪怕是個案,也要堅決整改。通過整改,不斷提高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

堅持以上率下

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貧困縣摘帽退出抽查,中央層面一年只搞一次,嚴禁搭車考核評估,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保持鮮明導向,示範帶動省級以下統籌規範考核評估工作也按這麼做。

加強工作指導

深入調研,認真檢視地方在第三方評估中存在的問題,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提出改進工作的指導意見,既最大限度地發揮好第三方評估的作用,又切實規範評估工作和結果運用,防止和糾正結果運用簡單化、擴大化現象。

加強明察暗訪

對於在第三方評估乃至考核中仍然我行我素、屢改屢犯的,進行常態化約談,督促整改。

新華社記者:最近,有媒體報導反映,第三方評估的工作人員大多為在校大學生,不熟悉扶貧工作,認為這是「外行評內行」。請問汪教授,您作為參與第三方評估的專家,如何看待這些質疑?如何確保評估的真實性、準確性,提升第三方評估的質量和公信力?

汪三貴

大學生參與評估絕不是「外行評內行」

安排大學生作為調研員參與第三方評估是根據評估工作的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後確定的。

首先,第三方評估工作量大,需要的人員多,很難去社會上招聘,高校可以滿足人員的需求。

第二,學生紀律性好,組織觀念強。

第三,學生比較認真,不易受外界影響和幹擾,更容易做到第三方評估必須的客觀和中立。但絕不是外界所說的「外行評內行」。在第三方評估機構選擇的時候,就明確要求第三方評估機構要具備「有扶貧領域調查評估的經驗能力和專業背景」、「實地調查評估人員應具有農村調查特別是貧困調查工作經驗和相關專業背景,具備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接受培訓並參與考核測試。」

多舉措減小不利因素對評估質量的影響

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扶貧辦會同第三方評估機構做了大量的工作,缺什麼補什麼,加強培訓和指導,並在制度上做出相應安排,切實減小不利因素對評估質量的影響,切實提高第三方評估結果的公正性、真實性、可靠性,經得起檢驗和質疑。

精選調查評估人員

調查評估人員絕大多數是有一定的社會實踐和調研經驗的博士或碩士研究生,他們以往都不同程度地參與過相關調研工作。

嚴格培訓考核

所有參與第三方評估人員都經過了嚴格的培訓,內容包括對調查問題的理解,入戶調查的程序和方法,各類相關扶貧政策等。培訓以後必須參加考試,合格率要達到90%以上才能參加調查評估,這樣就能確保對問題的把握不出現大的偏差。

明確責任分工

有的基層同志和媒體認為學生就可以認定問題、作出結論,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實地評估調查中,每個評估團隊都有明確的分工,有的負責入戶調查,有的負責數據支持,有的負責問題核查,有的負責問題研判,等等。學生主要承擔的是入戶調查職責,任務是開展問卷調查、採集基礎信息、記錄原始證據、觀察家庭環境等,如實反映評估發現的疑似問題,提出覆核申請,不對抽查結果下結論。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因經驗不足出現的誤判。

嚴格調查程序

有些同志把第三方評估理解為問卷調查,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我們的入戶調查,是看實情、聽實話和查實據三者有機統一。看實情,就是要入戶實地查看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看「兩不愁三保障」有沒有問題,還要拍照攝像留證。聽實話,就是要結合貧困戶實際情況和建檔立卡信息,把書面問卷轉化為針對性的問題,對於貧困戶不認可、不滿意的還要進一步了解原因。查實據,就是不能偏聽偏信,單靠貧困戶怎麼說做判斷,還要向村幹部、鄰居等求證,認為有問題的,要有具體證據作為支撐。

問題溝通核實

問題核實是評估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學生在入戶調查中發現的每個疑似問題,都會及時反饋給帶隊的老師,然後跟縣鄉村一起核實,允許地方解釋說明或提供證明材料。對於雙方有爭議的問題,還將提請上級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復檢複查,確保不冤枉、不錯判、不漏判。

結果評定程序

所有的評估問題和結果的判斷都是按照程序由核查組反覆核實並與地方交換意見後,再由評估團隊研判做出。其間,一些疑難問題還需要提交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專家組集體研判後才能最後確定。第三方評估團隊提交結果後,還要經過國家部委組成的工作組審核把關。通過這些程序和機制確保了第三方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民生周刊記者:群眾滿意度評價一直是基層幹部最關心、最擔心的一項評估內容。請問楊司長,群眾滿意度是如何測評出來的?如何避免因受貧困戶情緒化、交流不暢等因素影響而導致評估工作的結果不真實?

楊煉

這幾年開展了脫貧攻堅成效滿意度評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脫貧要確保真實可信,社會認可,老百姓認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這幾年考核評估工作中,我們開展了脫貧攻堅成效滿意度評估。評估的結果領導關切、社會關注、基層幹部關心又擔心。下面,我做一下簡單介紹。

評估對象

主要涉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貧困村中的非貧困人口。非貧困村的非貧困人口不開展滿意度評估。此外,貧困縣退出還要評估縣鄉村各級幹部、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的滿意度。

評估方式

客觀問題和主觀感受相結合。不是籠統地問滿意不滿意,而是結合具體政策落實情況和成效去了解。貧困戶不認可、不滿意的,還要進一步了解原因,這樣有效避免了貧困戶因情緒化、交流不暢等因素影響真實性。

評估內容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評估到村到戶幫扶政策是否落實、是否見效、對成效是否滿意等,非貧困人口只評估其對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的滿意度。

評估結果

從這幾年的評估結果看,無論是成效考核第三方評估、還是貧困縣退出評估檢查,基層的幹部群眾對脫貧攻堅成效是認可的、滿意的。

從成效考核第三方評估看,2015年試評估時總體不錯,但省際間差異不小,但到2016年、2017年、2018年正式評估,滿意度明顯提升,省際間差異明顯縮小。從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看,2016年、2017年、2018年貧困縣認可度均在90%以上,且非貧困人口與貧困人口滿意度差別不大,有的地方還高於貧困人口。

群眾滿意度是對一定樣本量的調查結果

如貧困縣退出縣均要調查1000戶,即使有1-2戶誤差也不會影響對整體工作的評價。而且,滿意度本身並不是問題,滿意度整體偏低和群眾不滿意不認可背後的原因,才是問題所在。

澎湃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一些貧困縣在脫貧摘帽後出現了工作鬆懈的苗頭和傾向,請問夏主任,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有什麼具體的防範措施?

夏更生

2020年脫貧攻堅大考試題「兩個確保」

到2018年底,全國共脫貧摘帽436個貧困縣,2019年計劃退出330個左右,2019年底將有760多個貧困縣摘帽,最後一年剩幾十個。進入貧困縣摘帽的高峰期,摘帽縣的工作到底怎麼看、怎麼幹就顯得特別重要。

我們在2018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成效考核裡,對往年退出的貧困縣進行了考核,發現絕大多數貧困縣退出之後繼續砥礪前行,有不少貧困縣,兜底保障以外的貧困人口都清零了。當然,我們也發現,有些貧困縣摘帽後存在鬆口氣、歇歇腳、工作懈怠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的警覺。

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脫貧攻堅的大考,試題是「兩個確保」:一是確保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二是確保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貧困縣摘帽只是完成了一個試題,對於另外一個試題,摘帽縣做了不少,但是沒有全部完成,摘帽之後還要一鼓作氣,不能鬆勁懈怠。有的縣摘帽以後可能會以為,好不容易摘帽,可以歇一歇、鬆口氣了,結果脫貧成效馬上下滑。

今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揭示四個問題

剩餘貧困人口減貧的速度明顯放緩

有的貧困縣摘帽後剩餘貧困人口減貧的速度明顯放緩。比如,某縣剩餘貧困人口7、8千人,這兩年每年只減少一千人,減貧速度明顯放緩。

有的摘帽縣當年沒有完成減貧任務

當年計劃減少三千人,最後完成一千人。在脫貧人口收入方面,檢查發現,有的地方部分脫貧人口收入不增反降。

有的摘帽縣工作有所懈怠

比如幹部培訓,有的摘帽縣培訓力度大大低於去年,某縣在攻堅克難的2019年沒有辦過一期培訓,從一個側面說明工作確實有所懈怠。

有的摘帽縣有換頻道的苗頭

有的甚至把駐村工作隊都變成別的工作隊。

雖然這些問題只發生在少數縣裡,但確實是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如果不解決,2020年很難全部打贏攻堅戰。

採取四項措施糾正和防範

將「四個不摘」要求落到實處

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四個不摘」要求落到實處。

反饋問題 督促整改

將今年考核發現的鬆勁懈怠問題反饋各地,並加強指導,督促各地進行切實整改,並開展督查巡查來檢查是不是整改到位了。同時,將更多的脫貧摘帽縣納入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開展常態化約談

對明顯鬆懈的摘帽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開展常態化約談,防止弄虛作假、草草收兵。

對所有脫貧摘帽縣進行普查

從2019年起,對所有脫貧摘帽縣進行普查,確保脫貧攻堅工作不放鬆、標準不降低、質量有保障,不能有任何的鬆懈,不能有任何的含糊。

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講話精神,確保脫貧退出社會認可,老百姓認帳,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攻堅答卷。

半月談記者:豐都縣曾多次接受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請問徐書記,您作為親歷者,對第三方評估有什麼切身感受?第三方評估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有什麼樣的作用?

徐世國

第三方評估是可行的、有效的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重慶豐都縣委書記,長期從事基層工作,曾任過4個鄉鎮「一把手」、3個區縣主要負責人,熟悉農村、了解農民,農村貧困人口量大面寬程度深,貧困是長期困擾農村的痛點,一些時候我們看到了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無助,基層幹部的無奈。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向脫貧宣戰的「總動員令」,脫貧攻堅迅速成為全黨全國的政治大事、發展大事、民生大事,迅速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性、標誌性、壓倒性工作。嚴格的評估考核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十分重要的一環。對於評估方式,我認為哪一種方式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以大專院校為主體的三方評估方式,我認為是可行的、有效的。

近幾年,我們縣先後接受了4次國家第三方評估。目前這種方式,我的體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評估體系完備科學

通過與評估組交流,了解到這套評估體系是在總結以往扶貧考評工作經驗教訓基礎上,對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經過專業機構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反覆優化制定的,對象上涵蓋貧困村、非貧困村,脫貧戶、未脫貧戶、一般農戶,指標上重點突出「三率一度」,同時核查「三保障」政策和幫扶責任落實情況, 既全面系統又專業權威。

評估過程嚴謹規範

第三方評估主要依託大專院校學生開展,學生們受外界幹擾少,整個過程能夠保持獨立性,嚴格按照程序標準對號入座。他們採取隨機抽查、座談交流、查閱資料、入戶訪談、現場核查、集中評估等多種調查方法,並採用錄音、錄像、拍照等技術手段開展評估。對不清晰的疑似問題及時反饋,注重了基層核實舉證的權利。

評估結果客觀真實

從我縣接受的幾次評估來看,評估前,評估組都開展了統一培訓,有統一標準和要求;評估中,都與我們就流程、內容、方式尤其是問題核查方式進行了充分對接溝通。在此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指出的問題、提出的建議,都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我們心服口服、真心認帳。

評估成員認真負責

他們不畏嚴寒酷暑、工作一絲不苟,堅持標準、嚴格打表,特別是那些「學生娃」多數來自農村,他們對農村、對農民有親切感,廣大老百姓對學生娃很有呵護感,交流很真情、很真實,確保了評估的信息更客觀。

基層幹部對第三方評估越來越信任支持

第三方評估體系越來越完善,結論越來越客觀,基層幹部越來越信任、支持。主要原因有三點。

基層幹部對考核評估的緊張逐步消除

通過評估機構對評估內容、評估程序的不斷完善,第三方評估工作越來越接地氣,基層幹部害怕接受評估的緊張感慢慢消除了。

基層幹部對問題誤判的擔心逐步消除

特別是在對待疑似問題上,實現了由「重告知反饋、輕核查佐證」到「精準告知反饋、清單核查佐證並重」的變化,有效避免了對問題的誤判。

基層幹部對評估結果的疑慮逐步消除

如滿意度調查,從最初簡單由群眾做「選擇題」,到現在既做「選擇題」,又做「問答題」,在此基礎上,評估組還要做綜合「分析題」,有效消除了基層幹部怕評不準的顧慮。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變化,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只要把脫貧攻堅的各項政策措施落細落地落實了,三方評估就能給出客觀公正的「分數」。

第三方評估有利於提升脫貧質量

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客觀研判工作

每一次三方評估都是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有利於幫助我們從另一個側面全面了解脫貧攻堅工作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薄弱環節。

幫助我們整體提升脫貧質量

一方面,評估考核是指揮棒、檢驗器,能夠倒逼我們責任落實、工作落實。全縣上下2015年以來,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沒有變。第二方面,全縣上下必須下足「繡花」功夫,做到「六個精準」,如果平常工作不細不實,評估時就會露餡。第三,要求我們工作更有整體性、系統性、精準性,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幫助我們提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專家們、學生們不僅是評估內行,有的還是農業、林業、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每到一處還會指導我們的區域工作、農村工作,有利於幫助我們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光明日報記者:一些基層幹部反映,層層迎評迎檢耗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請問楊司長,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將會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這些問題,進一步減輕基層負擔?

楊煉

堅決反對多頭考核、層層考核

我們歷來堅決反對多頭考核、層層考核、搭車考核,迎評迎檢等,並積極有效採取措施給予糾正,先後發了「三個通知一個公告」。

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扶貧辦印發了《關於解決扶貧工作中形式主義等問題的通知》;

2017年7月21日,國務院扶貧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克服形式主義減輕基層負擔的通知》;

2017年12月22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在扶貧考核中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的通知》;

今年3月6日,中辦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後,5月10日,國務院扶貧辦又發布了《關於切實解決扶貧領域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公告》等。

「一統籌三減少一提高」 減輕基層負擔

統籌整合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從2018年起,在攻堅期內將現行的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等3項考核,整合為「脫貧攻堅成效考核」1項,減少考核頻次,提高考核效率。

減少抽查縣數量

在今年的省際交叉考核和第三方評估中,抽查縣分別由每省平均5個減少到4個。抽查縣總數比去年減少11.7%。省際交叉考核、第三方評估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抽查的縣,原則上不重複,減輕基層負擔。

減少考核評估人員規模

在減少抽查縣數量、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合理配備考評人員,做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減輕基層接待壓力和工作負擔。今年考評人員比去年減少了21%。

減少填表報數

所有考核評估所需數據,從建檔立卡信息系統中提取或由考核評估人員自行採集,切實做到了不讓鄉村填表報數。

提高考核評估信息化水平

今年專門開發了脫貧攻堅考核評估軟體系統,與全國扶貧開發系統對接,實現數據共享,確保考核評估減負不降質量。

這些措施明顯減輕了基層迎接脫貧攻堅考核評估的負擔,讓他們將更多的時間用在脫貧攻堅工作上。

來源:國務院扶貧辦

相關焦點

  • 湖南省工商局:抽查家具60組 不合格22組
    8月30日, 湖南省工商局發布」 2018年二季度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通報「,通報稱,為了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維護市場良好經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該局從2018年4月開始,對全省市場上銷售的家用電器、行動電話機、移動電源、服裝、鞋、提包、兒童及學生用品、裝飾板材、塑料管材、鋼材、不鏽鋼管、鋁合金型材、油漆塗料、陶瓷磚、電線電纜、硅藻泥、防水卷材、婦嬰用品、眼鏡、消防器材、手提式電動工具、涼蓆、家具商品進行了抽查檢驗,共抽檢商品樣品1912組,合格1247組,不合格665組。
  • 葫蘆島市質監局抽查綏中縣高嶺鎮天成燈具廠LED路燈頭不合格
    本次噴射混凝土速凝劑監督抽查依據JC 477-2005與2018年噴射混凝土速凝劑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方案,對產品凝結時間、1d抗壓強度、28d抗壓強度比、細度、含水率等項目進行了檢驗。本次共抽查了7家混凝土速遞劑廠生產的4個批次產品,其中3家停產,抽檢產品全部合格。
  • 2018年上海市保溫杯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第二批)
    近期,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保溫杯(不鏽鋼、玻璃)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產品30批次,經檢驗,不合格0批次。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國家標準GB 4806.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玻璃製品》和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等標準,對產品的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感官、砷(As)、鎘(Cd)、鉛(Pb)、鉻(Cr)和鎳(Ni)等。
  • 2018年廣州市皮膚及毛髮護理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近期,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市生產領域皮膚及毛髮護理器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26家企業生產的26批次產品,經檢驗,有8家企業生產的8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2、接地措施本次抽查有1批次產品接地措施不合格。根據標準要求,絕緣失效可能帶電的0Ⅰ類和Ⅰ類器具的易觸及金屬部件,應永久並可靠地接地。接地端子的夾緊裝置應充分牢固,以防止意外鬆動。此項不合格原因主要有:產品接地措施缺失防松裝置,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接地保護失效。
  • 廣東省質監局抽查60批次童車產品 不合格7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8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布2018年廣東省童車產品質量「雙隨機」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了廣東省內60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童車產品。經檢驗,發現7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1.7%,不合格項目涉及「推車的適用年齡」「安全警示」「危險夾縫」「燃燒性能」「制動裝置」「座位」等6個項目。
  • 廣東省質監局抽查60批次皮膚及毛髮護理器具產品 不合格9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9月3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布2018年廣東省皮膚和毛髮護理器具產品質量「雙隨機」專項監督抽查結果,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5%。本次抽查了廣東省內60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皮膚及毛髮護理器具產品。
  • 六安市生態環境局關於2020年第四季度雙隨機抽查結果的公示
    8 第四季度隨機抽查 2020 4 安徽藍天盈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913415000924724508 開發區 環保手續或汙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情況 2020年12月22日 王亮,葉偉 2020年12月22日,六安市環境監察支隊工作人員到安徽藍天盈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第四季度雙隨機檢查。
  • 2018年第2批家用洗衣機不合格產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
    2018年第2批家用洗衣機不合格產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 小-04-18 19:59:30       來源:國家質檢總局 2018年第2批,共抽查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廣東、四川等7個省、直轄市54
  • 2018年上海市衝飲類方便食品商品包裝監督抽查結果
    近期,上海市質檢局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衝飲類方便食品進行了商品包裝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61批次衝飲類方便食品,經檢驗,不合格7批次。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 23350-2009《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JJF 1244-2010《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計量檢驗規則》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的要求,對下列項目進行了檢測: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包裝成本與銷售價格比。
  • 蚌埠市市場監管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市級監督抽查情況的報告
    2020年第三季度市級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蚌市監產質(2020)204號),現將實施情況報告如下:一、基本情況2020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抽檢其中,生產領域共抽查225組,合格225組,不合格0組,合格率100%,流通領域共抽查150組,合格140組,不合格10組,合格率93.3%。
  •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18年網絡交易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送達公告
    2018年網絡交易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送達公告 為加強網絡交易商品質量監管,2018年,我局對省內部分網絡經營主體銷售的廚房小家電、兒童服裝類商品質量進行了抽查檢驗。按照《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原國家工商總局令第61號)、《工商總局關於加強和規範網絡交易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的意見》(工商消字〔2015〕189號)的有關規定,我局向被抽檢商品的經營者和標稱生產者郵寄了《網絡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通知書》和《檢驗報告》,但有部分抽檢結果送達文書因地址不詳等原因無法送達,現予以公告送達。
  • 山東省濱州市農業農村局抽查37個農藥產品 合格率94.59%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山東省濱州市農業農村局網站2021年1月5日發布的《關於2020年農藥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抽查的37個農藥產品中,檢驗結果合格35個,合格率94.59%。通報稱,根據濱州市農業農村局《濱州市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農資打假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濱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對濱州市農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監督抽查採取隨機抽查的方式,抽查範圍為濱城區、陽信縣、博興縣、鄒平市農藥生產、經營單位,共抽取了有效樣品37個,涉及經營單位34家,生產企業36家。
  • 廣東抽查:紙巾紙、溼紙巾等4批次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19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2018年廣東省紙製品產品質量「雙隨機」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了廣東省內95家企業生產的120批次紙巾紙、衛生紙、溼巾、嬰兒紙尿褲、成人衛生用品、醫護用紙衛生床墊產品。經檢驗,發現4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3.3%。不合格項目涉及「柔軟度(縱橫向平均)」「pH」「細菌菌落總數」3個項目。
  • 山東通報大型遊樂設施和客運索道抽查情況,發現這些問題
    年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對全省大型遊樂設施和客運索道進行了監督抽查工作。一、監督抽查情況(一)抽查的主要內容本次監督抽查工作覆蓋全省16地市,共抽查83家大型遊樂設施運營使用單位的275臺(套)大型遊樂設施,18家客運索道運營使用單位的20條客運索道。
  • 北京抽查72批次家用電器產品 不合格檢出率9.7%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2月26日,原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發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本市生產領域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狀況的公告(2018年第2期)》。此次共抽查本市60家企業生產的72批次家用電器產品,不合格檢出率9.7%。
  • 廣西抽查48批次建築玻璃產品 不合格4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18年建築玻璃產品質量廣西監督抽查結果,共抽取全區38家企業生產的48批次產品。主要以《2018年建築用鋼化玻璃產品質量廣西監督抽查實施細則》為檢驗依據,經檢驗,合格產品44批次,不合格產品4批次,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8.33%。
  • 市場監管總局抽查食品相關產品不合格發現率為4.9%
    抽查了22個省(區、市)399家企業生產的400批次非複合膜袋產品,其中12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3.0%。重點對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特定遷移總量(以己內醯胺計)、氯乙烯特定遷移量、阻隔性能(氧氣)、阻隔性能(水蒸氣)、熱封強度等10個項目進行了檢驗。不合格項目為阻隔性能(氧氣)、阻隔性能(水蒸氣)、熱封強度。
  • 2019年廣州市摩託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抽查結果
    近期,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本市生產領域摩託車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13家企業生產的18批次產品,經檢驗,全部產品均符合標準要求。個檢驗項目進行檢驗。所以本次抽查檢驗的產品質量較好,沒有發現不合格的產品。
  • 抽查:北海市源龍珍珠有限公司珍珠項鍊上不合格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18年珍珠產品質量廣西監督抽查結果,北海市源龍珍珠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珍珠項鍊產品樣品被檢出大小項目不合格。本次共抽取全區3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產品。主要以《2018年珍珠產品質量廣西監督抽查實施細則》為檢驗依據,經檢驗,合格產品7批次,不合格產品2批次,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22.22%。
  • 重慶市質監局關於2018年上半年餐具洗滌劑等 7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一、餐具洗滌劑   抽查了渝北區、萬州區、江北區、沙坪垻區、涪陵區、奉節縣等14個區縣20家生產企業的21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4.8%。本次抽查重點檢驗了餐具洗滌劑的螢光增白劑、甲醛、pH 值、甲醇、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重金屬等10個項目。經檢驗,有1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涉及到菌落總數、甲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