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凌晨0:59分,歷時90分鐘,世界最大跨度耐候鋼鋼箱梁轉體橋在青島成功轉體,該項關鍵控制性節點的打通,為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的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3日晚上11:29分,隨著中鐵十四局一公司董事長梁金寶宣布轉體開始,單幅全長240米,兩邊等跨120米,橋面總寬49.16米,總重量達19000噸的世界最大跨度耐候鋼跨鐵路鋼箱梁開始同步逆時針90度轉體。由於轉體橋要上跨膠濟鐵路、青榮城際等6條既有鐵路線以及航線限高的要求,梁體使用了耐候鋼進行製做。
中鐵十四局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項目現場負責人張子傑介紹,之所以選用耐候鋼,是因為耐候鋼與外部環境發生反應後,會在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保護膜,一百年全壽命周期內免塗裝,有效避免後期橋梁經常性維修養護對鐵路運營造成的影響,大大降低了橋梁的維修養護成本。
據了解,作為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重要的交通配套保障工程,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西起女姑口大橋,東至青銀高速,全線長約9.8公裡,以高架橋梁為主,採用雙向4車道+應急停車帶管理模式,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是我市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沿線條件最複雜、實施難度最大、工藝和技術要求最高的市政道路項目。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張文學告訴記者,該轉體橋下有鐵路淨空限制,上受航空限高制約,施工環境複雜、工期緊張,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管理要求高。為此,該項目在國內首次採用先整體平拼後豎轉技術,安裝了4臺超高大跨龍門吊,確保了施工進度與作業安全;為解決轉體過程梁端下撓過大問題,國內首次採用了可再利用的鋼絞線臨時斜拉索輔助技術;為確保轉體過程的安全,採用了轉體結構振動跟蹤監測與預警技術。以上技術的成功應用可為今後類似工程提供借鑑與參考。
歷時90分鐘,於4日凌晨0:59分,轉體順利完成。現場,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胡樂常介紹,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西接青蘭高速,東至青銀高速,全長9.8公裡,屬於青島中心城區「七橫九縱」高快速路網體系和東岸城區「三縱五橫」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島市「承接東西、輻射南北」的灣底橫向交通中樞,同時也是為膠東國際機場配套的重要市政道路。該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擴大膠東國際機場門戶作用,為服務「上合示範區」和「膠東五市」一體化戰略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