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看!西湖景區九溪乾龍路全新亮相,這條路上原來有這麼多好故事

2021-01-1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杜皖琪

九溪景區內,乾龍路的知名度一直很高。

作為連接九溪景區和楊梅嶺村的主幹道,每逢深秋季節,就是一條杭州知名的徒步賞楓路線。

因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封閉數月,近日乾龍路全新亮相了。大家發現,新的道路不僅更美了,還融入了文化元素。

別出心裁的部分,體現在從九溪煙樹至楊梅嶺村,1.3公裡的青石板道路上,每隔100米左右鋪設一塊文化道板,共計九塊,數量與「九」溪相呼應。

工作人員說,每塊道板都是一段故事,與乾龍路的沿線景點或歷史典故相呼應,向市民和遊客講述了獨特的文化背景。

楊梅嶺

楊梅嶺村是錢江景區九溪十八澗中「九溪」的發源地。這裡四面環山,綠樹成蔭,風景優美,環境幽靜,群塢之水匯成的小溪穿流而過,終年遄流不息。這裡的民居依山勢而建,朝向各異,白牆黑瓦、毛石勒腳、青瓦披簷、木石欄杆、花格窗戶的江南傳統特色鮮明,形成了西湖景區內獨一無二的山地古村落景觀。

如今,人們只知楊梅嶺盛產西湖龍井茶。殊不知,這地名淵源流長,大有來頭。據說,舊時楊梅嶺盛產楊梅,分紅白兩種,人稱聖僧梅。在淳佑《臨安志》卷九楊梅塢《古蹟事實》中記載:「石塢內有一老嫗姓金,其家楊梅甚盛,俗稱楊梅塢,所謂金婆楊梅是也。」楊梅嶺就得名於嶺下的「楊梅塢」,楊梅嶺村也是西湖景區中唯一用果樹命名的村莊。關於這遠近聞名的「金婆楊梅」,蘇軾也曾作詩「新居未換一根椽,只有楊梅不直錢。莫共金家鬥甘苦,參寥不是老婆禪」,即是謂此。

後因歷次戰亂,亦因楊梅的經濟價值不及種茶,這裡的楊梅果樹毀於一旦。2006年,在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支持下,楊梅嶺村重新開發了楊梅果園50餘畝,栽種楊梅樹1200多棵。這些年來,楊梅樹陸陸續續長大,並陸續結果,讓楊梅嶺村重新有了「楊梅味」。

畫中重現了舊時楊梅嶺上的楊梅樹鬱鬱蔥蔥,一顆顆紅色的果子掛滿枝頭,孩子在採摘果實的美好場景。

西湖龍井

西湖一帶,自東晉時期靈隱寺建寺後即在佛寺附近的山地開始栽種茶樹。唐代時,西湖產茶記錄見諸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北宋時期,辯才、蘇軾、陸遊等諸多文化精英與僧人經常在西湖茶園龍井寺一帶品茶參禪,春來秋往,慕名而來的茶客如雲。

而今,龍井寺早已隱身為「龍井茶室」,茶室正門有一副出自蘇軾筆下的楹聯,上聯是:「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聯是:「從來佳茗似佳人」。這是蘇軾品茶美學意境的最高體現,也成為後人品評佳茗的最好註解。

據史載,乾隆帝四次巡幸西湖龍井茶區,親賜「十八棵御茶」,使西湖龍井從此冠絕天下。西湖龍井茶園面積共約240公頃,為西湖龍井的核心產區,被列為龍井茶一級保護基地。西湖龍井茶按產地和品質又分為「獅」、「龍」、「雲」、「虎」、「梅」五個字號,不同產區所產西湖龍井茶各具特色。楊梅嶺便是這其中「龍」字號龍井茶的主產地之一,楊梅嶺村現有茶地34公頃,主要集中在唐家塢、百丈塢、小康塢、照山上、高頭山、饅頭山等幾處。由於區域內峰巒疊翠,受「一湖一江」水汽調節和東南季風的影響,氣候溫暖,溼潤多霧,光照充分,無霜日長,加之泥盆系石英砂土壤質地,通氣透水性好,為龍井茶的品質提供了良好條件。所以,楊梅嶺村所產西湖龍井茶為國家禮品茶五個定點生產村之一。

待到春茶上市之時,來到楊梅嶺村,漫步於群山、曲徑、茶田、溪流、古寺、煙樹之間,品一盞龍井香茗,享一份「詩和遠方」的詩意生活。

水杉樹

乾龍路沿線的小溪流中,矗立著許多高大的水杉樹,直插雲霄,遮天蔽日,是九溪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宋太宗所作《緣識》中「杉松高拔千萬尺,寒泉引望峭青山」的描述,道出了水杉之蒼勁挺拔。

水杉喜氣候溫暖溼潤,總是伴水而生,九溪的氣候和地貌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而水杉的遮天蔽日又為九溪帶來了幾分清涼,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夏日,漫步九溪景區,聽著林間的鳥聲、水聲,享受著山林溪水的寂靜。山連山,水連水,溪澗轉折多變,峰巒迴環曲折,山間霧氣煙嵐,緩緩地出沒於林中水邊。水石衝激,聲如箏簧,組成了一曲曲悅耳的樂章,是杭州人炎炎夏日中的避暑聖地。近年來,水杉樹林還成為新人們拍攝婚紗照的最佳外景地。

象鼻峰

象鼻峰在西湖楊梅嶺南、馬兒山西北、理安山東北,乾龍路中部渚頭塢西,距楊梅嶺村和「九溪煙樹」各約1公裡,海拔120米。由泥盆系石英砂巖構成,含礫石石英砂巖。

象鼻峰,因山峰形似象鼻,故名。象鼻峰與西北面的獅峰隔著十八澗遙相呼應。傳說古時候獅象常常下山,來到十八澗邊的一個山灣嬉戲打鬧,後人就將此灣稱為「獅象灣」,當地人又稱為金竹弄溝。

理安山下有著名的古寺理安寺,獅象灣距理安寺僅0.3公裡。理安寺內的法雨泉,皆從理安山、象鼻峰滲流而來。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獅象歷來被認為神聖尊貴、莊重威嚴的象徵。宮殿衙門、府宅門第前都立石獅,寺院廟宇、大殿佛堂都立石象。可見象鼻峰側的「獅象灣」亦是吉祥如意之地。

伏虎禪師

伏虎禪師,法號誌逢,五代名僧,對於西湖佛教貢獻巨大。五雲山之真際寺、雲棲寺以及靈峰之靈峰寺亦均由其所開,並創華嚴道場。五代時期,吳越王錢(弘)俶召賜紫衣,為其建理安寺。

傳說,志逢禪師棲居此地時,因附近有虎常傷人,故決意馴服猛虎。他經常帶著一把大蒲扇,到山下人家化緣,化緣得來的錢財都拿去買肉餵老虎。日久天長,猛虎終於被馴服,和禪師成為朋友,經常馱著他進出寺院。遂志逢禪師又稱「伏虎禪師」。

世人感恩,於是銅鑄了圖上的一景。至今理安寺中還矗立著伏虎禪師的銅像,午後陽光下,法師目望遠方,安靜祥和,千百年來靜靜守候深山古寺。

法雨泉

法雨泉,在理安山大人峰東麓,理安寺禪堂左側,法雨巖下,為杭州五大名泉之一。

以理安寺中軸線為對稱,其北面有一座攢尖頂亭子,端莊大氣但又不失秀麗,名為「法雨亭」。亭上掛有一組楹聯,為明代賀燦然所撰詩句「緣階井溜通泉乳,繞殿花香掛薜蘿」。法雨亭的側方有一口大方井,井裡流動的泉水即是法雨泉。石柱上的楹聯「碧螺澄法雨,綠樹蔭清泉」,呈現出清泉凌冽、綠樹成蔭的景象。

如果幸運的話,也許你還可以在法雨泉中發現一種奇異的小生物,類似蜥蜴,顏色鮮豔,有四隻蹼狀腳爪,在水中遊動自如,模樣十分可愛。清代俞樾在其《春在堂隨筆》一書中寫道:「寺僧導觀法雨泉,清瑩可愛。中有泉龍,不過二寸,而有四足,具五爪。」據考證,這種動物是兩棲類蠑螈的一種,是珍稀古生物的活化石,現在已不多見。

方井內,泉水自巖壁間慢慢滴落,形成蒙蒙的雨幕,發出泠泠清響。古人有詩讚曰:「曉為雲氣夕為嵐,石上飛泉松下庵。欹枕欲眠驚未得,恍疑秋雨落澄潭。」古寺幽幽,泉水叮咚,別有禪趣。

理安寺

從九溪煙樹沿著青石板路一直往楊梅嶺方向走,綠樹濃陰之中掩隱著一座特別的寺廟,這就是位於理安山麓的「理安寺」。

理安寺,古稱「湧泉禪院」,又名「法雨寺」。五代時期,高僧伏虎志逢禪師曾棲居此地,吳越王為其建寺,因寺內有著名的「法雨泉」,故取名為「法雨寺」。相傳宋理宗曾來寺進香祈福國泰民安,改寺名為「理安」。後寺因山洪暴發而毀。明萬曆年間,經僧人契靈清理、發掘舊址,寺院逐步恢復並有了一定的規模。當時杭州文人中的一批居士還在此結成「澹社」,經常前來聚會,默坐參禪。

入清後,理安寺一度因社會動蕩、寺產微薄而陷入困境。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清聖祖玄燁下令撥款重建寺院,規模宏大、裝飾華麗。乾隆帝南巡時也多次親臨理安寺,御題佛殿正中央之額曰:「樹最勝幢」,御製《遊理安寺》詩:「路盡九溪十八澗,境奇三竺兩高峰。香臺聽講來馴鴿,靜室安禪製毒龍。法雨淙常空色相,巖花放不論春冬。歸鞭卻恐留清戀,倩取白雲一片封。」寺院因此達到全盛。

後至抗日戰爭時期,寺宇建築毀壞。直至2003年,寺廟重建,重新面世的「理安寺」錯落有致,情趣依然,禪味悠長,泉、亭、山、林相得益彰,有著「深山藏古寺」的幽僻意境。漫步於此,拾級而上,穿過珍稀的楠木林,便可領略這裡清幽秀麗的自然景觀和內涵豐厚的人文景觀。

九溪十八澗

九溪之水發源於龍井獅子峰和楊梅嶺,途中匯合了青灣、宏法、渚頭、方家、佛石、雲棲、百丈、唐家、小康九塢之水,一路上穿越青山翠谷,又匯集了無數細流,上自龍井起蜿蜒曲折七公裡入錢塘江,故稱九溪十八澗。每逢雨後,周邊山上的樹林煙霧升騰,滿谷迷濛,形成「煙樹」的迷人景致,「九溪煙樹」被列為西湖新十景之一。

九溪十八澗溪流淙然,山勢回合,其獨特地貌曾引發不少地質學家探究奧秘的興趣。1947年,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兩次來到九溪考察,發現古代冰川遺蹟。他據此指出,距今二三百萬年前地質第四紀時,西湖尚處於千裡冰封之下,當時下龍井一帶的盆谷,承受著大量冰雪,經九溪十八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澗的險峻幽深美景。

沿著溪流是蔥蘢的樹木和大片的茶園,順著乾龍路,踏著青石板悠閒地散步,有種人在畫中遊的感覺。夏天,溪水清涼,沁人心脾,可在溪中戲水,增添野遊樂趣;秋日,楓葉斑斕,紅綠交錯,可徒步賞景,景致如詩如夢。

這兒的山山嶺嶺,曾使多少古今遊人流連忘返,更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名篇佳作。清代學者俞樾曾作疊字詩讚九溪:「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道盡了此地的景致。

乾龍路

乾龍路南起九溪路,北至滿覺隴路,長1500米,為貫穿楊梅嶺村的主幹道。從楊梅嶺村出發,沿著乾龍路,走出居民聚居區,會發現兩側山嶺滿目奇峰疊嶂,兩側茶園穿插,峰迴路轉,泉溪咚咚,流水潺潺,山鳥嚶嚶,綠蔭蔥蔥。兩邊青山對峙,藍天一線,明淨清雅。

「乾龍路」和乾隆有什麼淵源呢?據記載,乾隆帝在位的60年間,六次南巡,四次親臨龍井,尋山問水,觀茶作歌,御題「龍井八景」。期間,也曾聖駕巡幸理安寺,御製《遊理安寺》。後人為記住這歷史典故,故將村道命名為「乾龍路」。

畫中重現了人們口中相傳的乾隆巡幸乾龍路時的場景,也展現了乾龍路周邊溪流淙然,山勢回合,林木蔥鬱的景致。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城管文化|乾龍路上訪古
    觀賞紅楓的好去處,九溪景區在杭州市民心裡一向佔有重要地位。乾龍路作為連接九溪景區和楊梅嶺村的主幹道,也是杭州知名的徒步賞楓路線。5月起,乾龍路因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封閉數月,現已重新開放。漫步於乾龍路上,你能收穫不經意間的驚喜。全新亮相的乾龍路,在提升風貌的基礎上融入了文化元素。
  • 乾龍路文化之旅——乾龍路
    乾龍路經過提升改造重新開放。在本次提升項目中,西湖景區引入文化道板概念,將西湖文化與市政文化有機融合,在不斷改善市民出行環境的同時,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凸顯地方人文景觀。以文化道板為載體,傳播經典故事,彰顯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
  • 杭州旅遊小眾好去處:楊梅嶺——山中覓清音,如畫江南原來在這裡
    從九溪走乾龍路,一直朝著楊梅嶺的方向走去,會讓人有種錯覺,仿佛這路是走不完的。 沿途溪流潺潺,山上的葉子已經有些變黃,依稀有紅葉在枝頭顫顫。 秋天是徹底的到來了。 而這條小路,通往的是半山腰的一個村莊。
  • 福利互動|杭州的路名原來還有這麼多學問?
    這些街巷在命名上又各具特色,與杭州的地理環境、歷史古蹟、人物典故、風土人情,以及政治經濟等情況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扒一扒杭州那些路名背後的故事。
  • 空車開進西湖景區被運管攔下,原來這是一輛「黑車」
    近日,黑車駕駛員羅某來到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西湖風景名勝區大隊,當面籤收了行政處罰決定書,並於當天履行了1萬元的繳款義務。 隨著最後一道程序的結束,景區大隊與景區公安、交警、城管等多部門聯動非現場查處「黑車」的這起案件正式結案。一個多月來,景區大隊運用非現場模式已查處4起黑車案件,查扣4輛車輛,發出4起處罰決定書。
  • 杭州跑友探路歸來強推:杭州西湖群山的這朵「野玫瑰」登山線,推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瓊 李穎 登山愛好者魏旗為自己的愛妻在西湖群山間走了一條43公裡長的玫瑰花線路。最近杭州有跑友把線路進行了簡化,推出了一條大眾簡易版,上周末有20多個跑友去體驗了一把。
  • 人氣景區雙節「受寵」,泰山西湖、泰安老街、愛琴海購物公園雙節待...
    由降央卓瑪演唱的《泰山西湖》在景區內首次播放,溫婉似水的旋律,波瀾壯闊的意境,將山之巍峨與水之柔情相互交融。泰山西湖景區還投入數百萬元,打造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綠化景觀以及金秋十月的豐收場景,一品紅、彩葉草等五十餘種鮮豔花卉苗木競相亮相,總數多達200萬盆。
  • 簡明杭州登山路線:兩個山頭,一頭看西湖,一頭看錢江,走野路
    這條路線,起點和終點不再是公交站了。而是兩個山頭:九曜山頂和玉皇山頂。連接它們的,有一段是狹小的山林土路,頗有野趣。兩個山頭,皆有觀景臺:九曜閣俯瞰西湖,福星觀遠觀錢塘江。老鄭覺得這條路線,很有意思。好了,觀賞完風景,讓我們開始這段旅程吧。先找到這個下山點,如上圖所示。沿著石階下山,大概走100米,注意前方一個90度彎,路邊有一條石凳。一條土路,直指前方,深入灌木叢中。我們就此與石階告別,開始走土路。我以為這是一條平緩的土路,沒想到是一條坎坷的下坡路。土路上有零星的踏步石,時斷時續。
  • 許昌康橋九溪天悅實景示範區驚豔綻放!還有南極企鵝陪你度過炎炎盛夏~
    現場實拍圖7月14日上午,許昌多家知名媒體嘉賓蒞臨康橋九溪天悅實景示範區開放現場,共同感受康橋集團帶來的高端品質。16年來康橋集團不斷突破創新,定義了「5+好房」的品質與服務標準。如今中原經濟蓬勃發展,鄭許聯動、雙城切換更加便捷,康橋和許昌雙雄聯袂,定會為其城市發展增加新的動力。而康橋九溪天悅,也將秉成康橋集團一貫的高端品質和精工細作,不負許昌人民期待,為這座千年古都帶來驚喜。
  • 杭州西湖放風記:這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周六已是正月最後一天,我們決定去西湖邊的山裡轉一圈。這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西湖景區「解禁」,靠市區的西湖邊,遊人一定少不了,我們就不去湊熱鬧了。小區門口橫幅還掛著,「宅在家就是為國做貢獻」。鍾南山都說了,疫情拐點還沒到,怎能掉以輕心。車前放著「通行證」,手機裡存著「綠碼」,口袋裡揣著「小區出入證」,車子駛出地下車庫通道,拐上了馬路。
  • 杭州繞城提前迎來返程高峰 西湖景區流量有所回落
    記者從杭州公安交警部門了解到,10月5日,全市整體道路通行暢通有序,杭州西湖景區交通有所「降溫」,但依舊出現時段性繁忙情況,而杭州繞城高速公路除西線、南線出現短暫大流量的情況外,全線通行基本正常。西湖景區道路車輛略有減少受天氣影響,西湖景區略有「降溫」。8時30分起,西湖景區道路單雙號限行措施準時實施,9時30分起,西湖景區北山街、虎跑路動物園段流量逐步增大,14時起,西湖景區環湖道路、虎跑路動物園段流量較大。截至下午15時,西湖景區南線、北線的北山街沿線、虎跑路進城流量仍較大,通行整體有序。
  • 夢西湖樂山野 杭州民宿全新體驗開啟
    杭州不僅擁有西湖、西溪、大運河、錢塘江、千島湖等諸多旅遊資源,隨著消費升級,更是湧現了無數各具特色的民宿旅遊產品,他們散落於西子湖畔,隱映於山水之間。杭州民宿主要集中在西湖區,比如滿覺隴、四眼井、白樂橋、西溪等景區地塊;其次則是臨安、淳安、桐廬等周邊縣市地區。據不完全統計,至2016年底,杭州民宿總數超過2800家,床位超過5萬張,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
  • 西湖景區保安勸阻遊客不要騎雕塑銅馬,竟然被罵「像狗一樣的東西」
    杭州西湖景區保安勸阻不文明行為,被勸阻的遊客反而辱罵保安「像狗一樣的東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發布這條消息後,後臺評論區評論很多,大家都替保安感到委屈,也很支持他的工作。  昨天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西湖邊,和視頻中的保安李應林對話。
  • 英國學者來杭「問診」 西湖景區英文翻譯將升級
    本報記者 魏志陽 攝昨天上午,西湖孤山放鶴亭,來了兩位特殊的英國客人。與一旁手持單反談笑風生的外籍遊客不同,這對年過半百的夫妻,注意力集中在亭前寫有景點介紹的導覽標識牌上。康納夫婦將與包括浙江大學在內的6所高校的翻譯專家一起,研討西湖景區標識牌外文翻譯標準。研討會為期一周,將涉及景點名的音譯和意譯、朝代及年號的翻譯、西湖十景的翻譯、背景知識的增減等。
  • 網傳瘦西湖景區打殺流浪貓? 景區:只是捕捉轉移
    網友發帖 瘦西湖景區打殺流浪貓 近日來,有網友發貼稱,「瘦西湖的貓面臨滅頂之災,昨天下晚,公園裡面慘叫連連,據說要打幾天。」 景區保衛部安保人員介紹,2017年首批出生的黑天鵝,就有被流浪貓捕食的;每年春夏時節,野鴨的雛鳥也有被捕食的。另外,流浪貓抓傷遊客事件也不止近期這一件,過去也發生過幾次,「有遊客看到貓可愛,就用手摸它們,但一些流浪貓其實很怕人,人一摸它自然就反抗了。」 「眼下,正是黑天鵝孵化高峰期,景區又將迎來一批批小黑天鵝。」
  • 清明小長假 杭州西湖景區累計接待流量15.46萬人 免費開放16個收費...
    清明小長假就要結束了,這幾天,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景點、博物館預約平臺,熱門的幾處都處於滿額狀態。記者在杭州西湖管委會了解到,清明三天小長假,西湖景區免費開放的16個收費公園(錢王祠公園修繕中)景點累計接待客流量15.46萬人次。
  • 浙江景區519節日歡迎全國人民,附杭州免費景點
    附錄:杭州西湖邊:沿湖地帶綠蔭環抱,山色蔥蘢,畫橋煙柳,雲樹籠紗,逶迤群山之間,林泉秀美,溪澗幽深。近百座各具特色的公園、風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六橋煙柳、九裡雲松、十裡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以及近年來相繼建成開放的十多處各具特色的新景點,將西湖連綴成了色彩斑斕的大花環,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風雪各有情致,重點免費。
  • 網傳揚州瘦西湖景區打殺流浪貓 景區:只是轉移
    網友發帖 瘦西湖景區打殺流浪貓 近日來,有網友發貼稱,「瘦西湖的貓面臨滅頂之災,昨天下晚,公園裡面慘叫連連,據說要打幾天。」 帖文引發了網友議論,有網友認為,「溫柔的小天使(註:貓咪)不應該是用捕殺來控住它們,相關部門應該人性化給它們絕育。」
  • 騾子跑到北山路上散起步 原來是在寶石山上幹活的
    浙江在線01月08日訊這是一隻在杭州寶石山上幹活的騾子。不知道是因為心情不好還是幹活幹累了,昨天,它竟然跑到了北山路上,悠然自得地散起了步,賞起了西湖邊的美景。  剛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這隻騾子是從哪裡跑出來的。市民劉先生最早看到它的時候,是在北山路嶽廟附近,當時大概是中午11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