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袋熊的6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2020-12-03 大貓來了

樹袋熊也叫考拉,它是澳大利亞的一種可愛動物,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樹袋熊的懶,一天要睡上20個小時左右,但除此之外,下面這6個關於樹袋熊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呢?

1.樹袋熊不是熊

樹袋熊雖然名字上有「熊」字,但它不是熊科動物,而屬於有袋目、樹袋熊科動物。熊科動物是食肉的,樹袋熊卻是吃植物的。

2.樹袋熊有育兒袋

既然樹袋熊屬於有袋目動物,它們當然有育兒袋啦,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袋鼠的育兒袋是開口向上的,樹袋熊的育兒袋在腹部,開口卻向下。

3.樹袋熊也喝水

樹袋熊的英文名字的意思是「不喝水」,因為它們可以從按樹葉中補充大部分水分。但是在乾旱的時候,樹袋熊也會大口大口地暢飲。

4.剛出生的小樹袋小到你無法想像

樹袋熊媽媽每年生育一次,孕期有一個多月,一般一胎只生下一個小樹袋熊。大熊貓剛出生的時候只有幾十克,樹袋熊剛出生的時候更小,只有5克左右,身上沒有毛,眼睛不會睜開,就像一塊紅軟糖。

5.小樹袋熊把媽媽的糞便當美食

當小樹袋熊吃媽媽的乳汁長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開始吃媽媽的糞便。它會在育兒袋裡把嘴貼到媽媽的臀部,大口大口地吃媽媽的排洩物。對小樹袋熊而言,那可是極好的營養品——這也是樹袋熊的育兒袋朝下的一個原因。

6.樹袋熊媽媽會經常背著樹袋熊寶寶

樹袋熊媽媽會常常背著自己的小寶貝,好像一刻也不願意分離。有的小樹袋熊體型都長得很大了,卻還讓媽媽背著,好像永遠也親不夠。

樹袋熊的這6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樹袋熊,也就是考拉,是熊嗎?
    每天一點小知識,跟著仙魚一起成為生活百事通吧!今天的答案無所不知的仙魚告訴大家——不是熊。你們猜對了嗎?知識科普:樹袋熊有著胖乎乎的身體和有神的大眼睛,兩個半圓的大耳朵,鼻子稍微隆起,渾身長滿灰色的絨毛,這些類似於熊的特徵都讓人誤以為樹袋熊就是熊。
  • 關於貓科動物獅子的7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關於貓科動物獅子的7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獅子是最有名的貓科動物之一,也是人們最常談論的貓科動物。但是,關於獅子,很多人還存在不少誤解。下面這7個關於獅子的冷知識,你了解多少呢?6.獅子是最容易招惹蒼蠅的貓科動物。由於非洲氣候炎熱,蒼蠅較多,剛剛飽餐過的獅子總是能引來眾多的蒼蠅。這些蒼蠅很討厭,但獅子卻趕不走它們。7.獅子喜歡搶奪鬣狗的食物。在非洲,鬣狗和獅子是死對頭,它們常常因為爭搶獵物而相互打鬥。
  • 樹袋熊:被譽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
    樹袋熊並不是熊科動物,而屬於哺乳綱袋鼠目樹袋熊科。它每天有17-20個小時在睡覺,性情溫順,體態憨厚。樹袋熊有一身又厚又軟的灰褐色短毛,內耳皮毛為灰白色;胸部、腹部、四肢內側皮毛也為灰白色。樹袋熊還有一對毛茸茸的大耳朵,鼻子扁平沒有毛髮覆蓋。樹袋熊的前掌有5個手指,其中2個手指與其它3指相對,就像人類的拇指一樣,能夠幫助樹袋熊抓握物體和攀爬。
  • 人類給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如今又……樹袋熊,你的出路在哪裡?
    樹袋熊(又名考拉、無尾熊)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樹袋熊也已經成為需要我們關注與保護的一種動物。最新的數據顯示,野生樹袋熊的數量僅剩4.3萬—9萬隻。
  • 彩鉛動物教程:樹袋熊
    樹袋熊生活在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的國寶。樹袋熊每天18個小時處於睡眠狀態,幾乎一天都在睡覺,睡醒後就會吃桉樹葉,然後再繼續睡。它性情溫順,體態憨厚,樣子很招人喜愛。樹袋熊又叫考拉、無尾熊、可拉熊。樹袋熊幾乎一整天都坐在樹上,所以它的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坐墊」,臀部的皮毛厚而密,這樣就能長時間舒適地坐在樹杈上睡覺了。
  • 這些考拉「冷知識」你都知道...
    (圖片來源:@財經網 微博截圖) 「考拉」(Koala),即樹袋熊 是澳大利亞的國寶, 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
  • 貓咪冷知識,貓咪的這6個「奇怪」行為,你了解多少?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貓咪冷知識,貓咪的這6個「奇怪」行為,你了解多少?1、貓咪為什麼喜歡鑽箱子養了貓後的鏟屎官,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買了貓窩,貓咪通常不愛睡在貓窩,反而喜歡睡在家裡各個角落,尤其對於紙箱子情有獨鍾,給貓咪一個紙箱子,它可以玩得不亦樂乎的。
  • 樹袋熊:叫熊不是「熊」,還總是學貓叫?|動物蝌學
    樹袋熊與大熊貓一樣聞名全世界,是最討人喜歡的動物之一。在我國,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是唯一有樹袋熊展出的動物園。樹袋熊的長相十分有趣,看上去總是讓人們有抱一抱它的衝動,特別適合遊人欣賞。從外表上看,樹袋熊全身密密麻麻地長滿青灰色或銀灰色的毛,既柔軟又厚實,仿佛披上了一件絨毛大衣。
  • 從不喝水的樹袋熊,是怎麼生活的,你知道嗎
    從不喝水的樹袋熊,是怎麼生活的,你知道嗎?羊的嘴巴為什麼總在動。羊在吃完東西一段時間後,嘴巴裡又有東西,這是為什麼呢?單峰駝腿長,個子小、體重輕、運動速度快,但耐力不如雙峰駝,它每小時大約可以走15千米左右,可以持續行走15個小時。雙峰駝個頭略大,體重較重,雖然每小時只能走4到5千米,但卻能在身背重物的情況下連續行走幾十天。跳高能手袋鼠。世界上大約有40種袋鼠,其中最大的是身高2米的大袋鼠。袋鼠生有強健的後腿,跳躍起來非常有勁,它能一口氣跳奔幾十千米。據說大袋鼠一躍能跳出十二點八米的距離。
  • 樹袋熊:叫熊不是"熊",還總是學貓叫? | 動物蝌學
    這曾經是個謎。這不僅在野外觀測十分困難,而且在動物園裡也很難聽到。不過,科學家對樹袋熊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終於確定它實際上能發出一種奇怪的叫聲,既像牛叫,又似貓叫,似乎介於兩者之間。一旦遇到敵害的威脅,樹袋熊會立即低下頭來,從鼻子裡發出一種恐懼的呻吟聲,略似嬰兒受到委屈時的抽泣聲。樹袋熊的足顯得大而扁平,都具有五個趾,趾端長著尖利的爪。
  • 澳大利亞國寶樹袋熊的未來堪憂,恐怕不久後便會消失
    然而這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擔心如果不重視樹袋熊的保育作業,他們的國寶樹袋熊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會消失。對無尾熊很危險的披衣菌披衣菌是一種透過性交感染的細菌傳染病,感染上的樹袋熊有可能因此失明、不孕,甚至死亡。究竟披衣菌是如何傳開的仍是個謎,但現在在樹袋熊之間非常普遍。雖然可以把用在人類身上的抗生素用在樹袋熊身上。但治療結果往往因熊而異,過程也往往會替樹袋熊的消化系統留下後遺症。
  • 簡單又有趣的樹袋熊臉摺紙,方法詳細
    樹袋熊,又稱考拉、無尾熊等,樹袋熊科樹袋熊屬動物,澳大利亞的國寶,瀕危動物,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折出萌萌噠的小浣熊臉,步驟簡單,小朋友也能學會。首先:找到一張正方形摺紙。第2步:左右兩邊,沿中心線對摺。
  • 關於雙子座的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主筆:Miya 關於雙子座,你了解到的有多少呢 還有些人可能會說,雙子座的人在感情中很渣,總是情緒變化不定,今天可以說愛你,明天可能就把你拋在你腦後,但其實這也只能說明,你從來走進過雙子座的耐心罷了,所謂的表白和真情流露,都只不過是用來敷衍的甜言蜜語罷了。
  • 10個冷知識,動物界的那些世界之最
    10個動物冷知識,動物界的那些世界之最1、嘴巴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河馬成年雄性河馬體長3.75-4.6米,體重可達2500-4000千克;雌性比較小,體重不會超過1500千克。3、最耐渴的動物:樹袋熊樹袋熊主要以桉樹葉為食,可以從中獲得90%的水分,有些樹袋熊可以一生不飲水。
  • 有袋動物的世界,總是一臉懵逼的樹袋熊,竟然不是熊?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小編,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點讚加關注哦~樹袋熊是澳洲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之一。它外表獨特,滾圓的身體,厚實的灰褐色短毛,圓乎乎毛茸茸的耳朵,以及勺狀的大鼻子。它們平均長六十到八十六釐米,重4.5到13.5公斤,南方樹袋熊通常比北方熊要大得多。
  • 樹袋熊闖進泳池討水喝,喝完給女子親親當酬謝,太可愛了
    樹袋熊又叫考拉,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它們生活在樹上,每天有接近20個小時都在睡覺,因此不少網友也想要做一隻樹袋熊,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多幸福啊​。去年,澳洲大火讓無數樹袋熊流離失所,也引起全世界​人類對它們的關心和心疼。最近,澳洲​一名女子發現一隻可愛的樹袋熊闖進了她家的泳池。
  • 甜馨扎朝天辮可愛 被李小璐抱起秒變樹袋熊圖
    甜馨扎朝天辮可愛 被李小璐抱起秒變樹袋熊圖時間:2017-05-30 19:11   來源:百家號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甜馨扎朝天辮可愛 被李小璐抱起秒變樹袋熊圖 李小璐帶女兒甜馨現身機     原標題:甜馨扎朝天辮可愛 被李小璐抱起秒變樹袋熊圖
  • 澳大利亞國寶樹袋熊被認為「功能性滅絕」
    北青網訊 動物學家認為,澳大利亞各地考拉(樹袋熊)的數量已經下降到「功能滅絕」的地步。研究表明,樹袋熊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氣候變化造成的棲息地喪失和以及熱浪,例如去年有數千隻死於脫水。考拉基金會主席黛博拉·塔巴特說:「我呼籲新總理頒布《樹袋熊保護法》,該法案自2016年以來已經起草完畢並準備就緒。保護考拉的任務現在落到了他的肩上。」(編譯:Louise)責任編輯:劉文思(EN070)
  • 廢墟中勇救樹袋熊 澳大利亞搜救犬獲稱英雄
    澳大利亞東部近日林火肆虐,搜救犬「貝爾」因協助救出多隻被困樹袋熊成為媒體眼中的英雄。資料圖 樹袋熊 新華社圖英國《都市日報》20日報導,「貝爾」是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一條專門嗅探樹袋熊的搜救犬,能夠經由糞便和毛皮味道嗅探出樹袋熊大致方位
  • 我的世界:北極熊的3個「冷知識」,萌新不清楚,大佬卻很了解
    我的世界:北極熊的3個「冷知識」,萌新不清楚,大佬卻很了解 2019-01-26 00:43  這些地方最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