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媒體特點及其現狀分析

2020-12-03 人民網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具有傳統媒介無法比擬的優勢,體現在傳播多元化、個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廣泛性和全球性、開放性、豐富性等,這些優勢是基於其自身特性之上,本文通過研究網際網路新媒體自身特點及其在我國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認為將網絡新媒體這種傳播優勢轉化為傳播勝勢,將是今後新媒體傳播要應對的一項永恆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網際網路;現狀及問題

網際網路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具有傳統媒介無法比擬的優勢,體現在傳播多元化、個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廣泛性和全球性、開放性、豐富性等,這些優勢是基於其自身特性之上的。

一、何謂新媒體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是相對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新媒體基於新的數字和網絡技術,使傳播更加精準化、對象化,具體形式如網際網路、手機、移動電視、IPTV等。

國內外有一些較為典型的新媒體的定義。對於「新媒體」這一概念的定義可以追溯至40多年之前,1967年戈登馬克最初提出了「新媒體」(new media)一詞。之後美國傳播政策總統特別委員會主席羅斯託在向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提交的報告中再次提到此概念。「新媒體」一詞就這樣在美國普遍開來,很快擴展到全球。

一般,將「新媒體」這一概念作兩種界定,分為廣義與狹義。「新媒體」的廣義定義為:通過運用網絡數位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通過無線通信網、寬帶區域網、衛星和網際網路、等渠道,通過手機、電腦、電視作為最終輸出終端,向使用者提供語音數據、音頻、在線遊戲、遠程教育、視頻、音頻等合成信息及娛樂服務的全部新型傳播形式與手段的總稱。「新媒體」的狹義定義即為「新興媒體」。

二、新媒體新在何處

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渠道廣泛、覆蓋率高、精準到達、性價比高、推廣方便等特點在現代傳媒產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新媒體體現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內容方式的轉變、傳播語境的變化、傳統話語權的解構與轉變。新媒體的「新」體現在在以下幾點:

(一)全方位的數位化

新媒體最為顯著的特點即數位化的傳播方式。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必然帶來數位化傳播方式。Nicholas Negroponte在《數位化生存》一書中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必然將改變人類的工作、學習、娛樂方式,即人類的生存方式。」「當無數產業捫心自問『我在數位化世界中前途將如何』時,事實上,它們的前途歸根結底要看它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能不能轉化為數字形式。」而新媒體就是通過全方位的數位化過程,將所有的文本縮減成二進位元編碼,並且可以採用同樣的生產、分配與儲存的過程。

(二)互動性

提及新媒體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傳統的大眾媒介都是單向式傳播,但新媒體則突破了單向傳播,增強了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互動性。新媒體以其新興技術新興,特別是網際網路,可以連接網上任一用戶,實現網絡信息資源共享,使用戶之間無障礙溝通交流。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受者極易進行角色轉換,這種雙重身份的角色使受眾可以暢所欲言,及時反饋,使媒體得以與受眾在互動中同聲同氣。

(三)個性化

新媒體實現了信息傳播與收閱的個人化。以網絡環境為基礎,基於信息用戶的信息使用習慣、偏好和特點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各種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這種新媒體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令信息的傳播者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受眾也對信息具有同樣的操控權,受眾可以運用新媒體選擇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製信息。所以,新媒體的時代是一個「受眾個性化」的時代,傳統媒體中具有「被動接受信息」的受眾轉變為主動尋找和製作信息的用戶,這是一個基於用戶個人建立起來的雙向交流的系統。

三、網絡作為新媒體的優勢

網絡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標誌,它於1969年起源於美國,經歷了從軍事運用到全面商業化的發展歷程,形成了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列文斯通提到:「網絡帶來的新氣象,在於它結合了互動性以及那些對大眾媒介來說是創新性的特徵:沒有限制的內容範圍,廣大的受眾規模以及表現出傳播的全球性本質。」網絡作為新媒體有其自身優勢:

(一)交互性

網絡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可分為以下四種:多人對個人,個人對個人和個人對多人的異步傳播,是指信息接收者通過使用網絡上尋找信息的活動,例如瀏覽網頁和遠程通信等;個人對個人的異步傳播,如電子郵件;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少數人、個人對多人的同步傳播,例如網絡在線閒談、多用戶遊戲等;多人對多人的異步傳播,如新聞討論組、電子公告牌和電子論壇等。在第一類中,用戶只是作為信息的接收者。而在後三類裡,用戶很有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或交流者。由此可見,網絡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最突出的變化即為「受眾」不僅僅是指大眾,也可能是個人,「受眾」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

(二)分眾性

網際網路更加適應受眾需求的多樣化和受眾市場的細分化。網際網路的交互性特徵引起了用戶分化。它將目標受眾按年齡、性別、種族、社會地位、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專業程度等標準劃分為一個個群體,從而有針對性為這些不同的群體提供信息服務。所以說,這是具有小眾化傾向的傳播。由於媒體生存與發展必然與受眾群體數量密切相關,所以每個受眾群體仍然保有一定數量。

(三)複合性

通過網際網路傳遞信息突破了傳統媒體傳遞信息的單一性,網際網路傳遞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圖文聲一體化,它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音頻等完全融合。其複合性也充分體現了傳播形態的多樣性特點。它將報紙、電視、廣播的傳播手段與傳播方式基於一體,其形式的多樣化是前所未有的。它將各種接受終端,各種傳輸渠道,各種信息形態整合一起,從而保證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通過任何終端進入新媒體網絡。

四、網際網路新媒體發展現狀及問題

互聯的迅猛發展給信息傳播乃至生活帶來新的景觀,更是將傳媒行業帶入一個嶄新時代,但在其迅速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也日益成為焦點問題。目前我國網絡新媒體發展現狀為:第一,網絡新媒體已經相當普及。網絡新媒體所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和傳播信息數量已遠遠超過傳統媒體,數據顯示,傳統媒體每日傳播的信息量不到網絡的四分之一。網絡新媒體的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且逐年擴大。其次,網絡新媒體的技術支撐比較成熟。我國網絡新媒體傳播的硬體技術較為成熟,尤其是在通訊領域,可以與國外發達國家相媲美。

但是,網絡新媒體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第一,我國網民數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調查顯示,城市網民,尤其是大城市網民是主力軍。知識、信息之間的這一鴻溝將會變得更寬而不是更窄。第二,網民素質良莠不齊。網民擁有自由發表意見的平臺,但此類言論自由隨意、導向不明,甚至部分網民熱於揭人隱私、製造謠言,而導致偏激和非理性、盲從與衝動。第三,虛假信息多。目前,網絡上頻繁出現一些虛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給構建健康文明網絡造成了極壞影響。

五、小 結

網絡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覆蓋率高等特點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愈加多的個人成為網絡新媒體的主力軍,不再單純的是信息的消費者和使用者,更是主動參與其中的信息生產者與創作者。目前,網絡新媒體發展出現新形式,更需要增強引導輿論的能力,把握輿論主動權,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使網絡新媒體發揮優勢、健康發展,從而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作者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Merril Morris and Christine Ogan:《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1996.

[2] 卜衛.網絡對大眾傳播的影響[J].國際新聞界,1998(4).

[3] 官建文.新媒體需要新「把關人」[J].對外大傳播,2007(1).

[4] 席偉航,霍志靜.政府參與新媒體管理的動因和原則———以網際網路為例[J].中國記者,2006(2).

[5] 白榕.網絡新媒體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新媒體與新媒體應用管理研究,2009(9).

[6] 夏源.新媒體政府規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

[7] 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

[8] 謝新洲.網絡傳播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 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

[10] 宮承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11] 喻國明.解讀新媒體的幾個關鍵[J].廣告大觀,2006(5).

[12]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3] 邢長敏.論新媒體定義重構[J].新聞愛好者,2009(10).

[14] 陳剛.新媒體與廣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15] 景東,蘇寶華.新媒體定義新論[J].新聞界,2008(3).

[16] 匡文波.新媒體是主流媒體嗎[J].國際新聞界,2011(6 ).

[17] 郭平,樊亞平.數位化對媒體內容監管的衝擊和挑戰[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18]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第 28 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1(7).

[19] 劉文章.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和局限[J].新聞世界,2009(2).

[20] 高佳義.發揮網絡傳播優勢提升國際傳媒競爭力[J].魅力中國,2009(8).

[21] 仲志遠.網絡新聞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2]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3] 席偉航,霍志靜.政府參與新媒體管理的動因和原則———以網際網路為例[J].中國記者,2006(2).

相關焦點

  • 未來5年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的預測分析
    1.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如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一、外部環境條件利好,驅動行業良性發展
  • 2019年第三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榜單
    海外地區榜TOP302019年第三季度世界華文傳媒網站影響力海外地區榜TOP30  2019年第三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平臺運行情況分析這一方面得益於華文媒體整個群體對於網站的重視,另一方面得益於一些媒體通過技術改造,維持了網站的長期穩定,減少了網頁打開時出現網絡錯誤的頻率,有效提高了內容生產的效率。
  • 網民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網絡政治參與的現狀
    因此,對網民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網絡政治參與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而政務微博則更加具有典型性,本研究通過採用定量研究方法統計政務微博的微博帳號數量、微博發布量、網民關注量及轉發評論量,採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微博發布內容及網民的評論回復,對網民利用政務微博進行網絡政治參與的現狀進行初探,並針對其參與現狀和特點提出應對策略。
  • 2019年第二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榜單
    2019年第二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平臺運行情況分析:  各華媒第二季度的整體運行情況較為平穩,「春節」、 「兩會」等重大主題新聞熱度減退,媒體內容生產力方面具體指標較第一季度略有下降項目組研究發現,部分華媒順應微博平臺自身傳播特點,從明星海外活動、區域熱點新聞等話題切入,主動採用製造話題、同步報導等方式,並輔以一定的營銷方法來增加自身影響力,收到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 2020-2026年中國自助餐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第三節 自助餐發展前景和機遇    一、自助餐長期發展前景預測    二、2021-2027年自助餐市場發展前景    三、自助餐發展的新機遇第五章 中國自助餐細分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西式自助餐    一、西式自助餐的經營特點    二、西式自助餐在中國市場的目標消費群體    三、西式自助餐在中國市場的主要業態現狀調研
  • 中國網絡快消品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網絡快消品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是對網絡快消品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2018年版中國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8年版中國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畜牧業信息化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畜牧業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畜牧業信息化市場動態、畜牧業信息化重點企業經營狀況、畜牧業信息化相關政策以及畜牧業信息化產業鏈影響等。
  • 2020-2026年中國休閒食品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休閒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      (3)休閒食品行業的消費群體      (4)休閒食品行業面臨的挑戰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1.2.2 中國休閒食品行業發展主要特點      (1)競爭激烈——品牌是關鍵      (2)生產趨於專業化和標準化      (3)中高端市場成為爭奪焦點
  • 中國石材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石材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對我國石材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石材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石材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石材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石材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19年塗料市場行情分析與趨勢預測 - 中國塗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
    《中國塗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版)》在多年塗料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塗料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塗料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塗料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16年版中國數位電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6年版中國數位電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我國數位電視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數位電視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數位電視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數位電視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數位電視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20年中國柴油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3.1.2 柴油機行業影響因素    3.1.3 柴油機行業發展特點  3.2 中國柴油機行業經營情況分析    3.2.1 柴油機行業經營效益分析    3.2.2 柴油機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3.2.3 柴油機行業運營能力分析    3.2.4 柴油機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3.2.5 柴油機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 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及其治理進展
    本文針對現階段我國土壤重金屬汙染現狀加以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保護我國土壤資源的良性發展。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汙染;汙染現狀;治理方法1、何為重金屬汙染重金屬汙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汙染。
  • 2020年再製造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中國再製造市場現狀調研...
    三、促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第三節 再製造逆向物流分析    一、再製造逆向物流概述      1、再製造逆向物流內涵      2、再製造逆向物流特點    二、再製造逆向物流主要環節剖析    三、再製造逆向物流發展現狀調研    四、提高再製造逆向物流水平的對策
  • 2017-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年紡織品服裝電子商務異常活躍,成為最具活力的商業渠道,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不可低估。2013半年服裝家紡網絡零售總額為2770億元,佔全國各類商品網絡零售總額的25%;同比增長39.2%,增速較**年同期加快6.4個百分點,遠遠高於傳統渠道10.4%的增速。
  •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第一章 全球電子信息行業運行態勢分析  第一節 全球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全球電子信息行業發展概況    二、國外電子信息戰及其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一)電子信息戰的定義變遷      (二)電子信息戰的主要特性  第二節 全球幾大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概況分析    一、集成電路    二、軟體
  • 新媒體輿論引導下的「把關人」角色嬗變
    新媒體輿論引導現狀(一)輿論傳播主體泛化在新媒體時代,輿論的傳播與接受不再是固定的模式,每個人既可以是訊息的信源,也可以是訊息的信宿。(二)「把關人」角色在新媒體環境中受到嚴峻挑戰伴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表現出其獨有的傳播特點。和過去大眾媒體時代不同,新媒體「把關人」不再處處設防,在許多信息傳遞的隘口都缺乏有效把關,把關的準則也有所下調,廣大受眾可以直接參與信息的加工、放大和再處理,人際傳播的方式也大大加速了傳播的速率,使得傳播效果呈現指數型增長。
  • 「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在京啟動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據悉,此次歷時17天的聯合報導是國臺辦新聞局首次以兩岸網絡新媒體為主體舉辦的重要新聞交流活動。  據介紹,近年來兩岸網際網路公司共同策劃了一系列新媒體交流活動,深受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人喜愛。短視頻、微電影、直播、問答、航拍等新媒體形式,深受青年喜愛,兩岸網絡新媒體合作空間廣闊。
  • 2020年版中國生物材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生物材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我國生物材料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生物材料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生物材料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生物材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生物材料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網絡輿情危機特點、成因及引導
    【摘要】網絡輿情作為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和傳播作用。人們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觀點、想法及訴求,新媒體的普及使輿論環境變得豐富而複雜,給網絡的環境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發揮網絡輿情的積極作用,對網絡輿情進行正確引導,構建和諧網絡環境,已成為新時代網絡監管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