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創業開店,兩度虧本賠錢,他卻依然沒有離開這個行業,在譚施聰看來,自己這兩次「傻傻的」堅持,其實讓他收穫繁多,即便去年登上了福布斯,他仍不敢說自己成功,說起未來的打算,他說他要帶著公司的員工一起財務自由,也要在崇明做出一家拿得出手的公司。
「我真的一點都沒抱希望。」說起自己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譚施聰謙虛地說道。
譚施聰今年26歲,是上海崇明人,只要打開淘寶,搜索「狗糧」、「貓糧」等關鍵詞,一家名為Pet Inn的7年老店總會出現在搜索欄的前三位,而譚施聰正是這家寵物用品店的創始人。
主糧、零食、香波、玩具......只要是和寵物相關的用品,在譚施聰的店鋪裡幾乎應有盡有,200多個品牌,1萬多種寵物用品。
去年,一位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員找到譚施聰,告訴他有一份福布斯的資料需要他填寫。
我當時還疑惑,阿里什麼時候也弄了一個『福布斯』?」
因為在譚施聰心中,他認為自己和福布斯似乎還有些距離,但是當對方告訴譚施聰,確實是大家所熟知的那個福布斯時,他毫不猶豫地提交了自己的資料。
即使沒抱太大希望,但是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譚施聰還是忍不住多次向工作人員詢問進展,直到去年9月份,福布斯向他發來通知,讓他下個月去參加頒獎典禮。
我感覺原本離自己很遠的一個東西,現在突然和我有關係了。」
譚施聰說,目前他的這家寵物店年營收額大概在6000萬元左右,如果單從賺錢的角度來看,他在同齡人中還算成功,但是對他個人來說,他現在還不能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上海市崇明區創智園內,譚施聰租下了2層樓近6000平米的空間作為大本營,在這個大本營裡,40多名員工只佔了200平方米作為辦公室,而剩下的面積,全部是寵物用品儲存、打包、發貨的地方。
3層高的鋼架排列成數排,一袋袋貓糧狗糧整齊地擺放在鋼架上。一眼望去,有種「小型宜家」的既視感,倉庫裡隱約還能聽到乾燥機發出的嗡嗡響聲,即使當天下著小雨,倉庫仍舊顯得清爽整潔。
在流水線上,一袋20公斤重的狗糧,在一位打包師傅的手中「耍得」遊刃有餘——熟練地裹上3層氣泡膜,用美工刀將氣泡膜劃斷,接著把狗糧塞進厚厚的紙箱,在紙箱的各個方位纏上十多圈膠帶,最後把一個塑料開箱器粘在紙箱上,方便顧客拆開包裹。
「我們對每個細節都很看重。」譚施聰說,很多商家只會給產品裹上一層氣泡膜,紙箱也不會選擇太厚,而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包裝的確夠用,但是如果碰到惡劣的天氣,或是快遞員粗暴投放,導致包裹的外觀出現破損,那麼顧客在收貨時心情就很容易受到影響,進而給出中差評。
在吃過幾次教訓後,譚施聰告訴所有的員工,無論是包裝質量,還是產品整潔,他們都要儘量做到最好。
現在我們顧客的回購率大約有7成,在行業內很高了。」
譚施聰非常清楚,要獲取一位顧客的信任和支持是多麼地不易,因為每一位顧客對店鋪而言,都是一次宣傳的機會。
而他這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
早在高中時期,譚施聰的心裡就萌生了今後自己要開一家店的想法,奶茶店也好,服裝店也罷,至於具體開什麼店,當時的他並沒有想好。
直到上了大學,譚施聰突然想養一條狗,於是在網上搜到了一家寵物店,很快他便和朋友一起來到店裡,看中了一隻金毛後,他付了1300元,把狗狗帶回了家。
可是,溫順乖巧的金毛在譚施聰看來有些過於安靜,到了第二天,狗狗就開始流鼻涕、發燒,帶去寵物醫院一查,才發現這隻金毛得了狗瘟,顯然是店家把一條病狗賣給了譚施聰。
後來我就去找店家理論,他讓我加點錢再換一條。」
即使對店家的話將信將疑,但是在朋友的催促下,譚施聰還是加錢換了狗,果不其然,第二條狗狗很快又病倒。
這一次譚施聰再找去寵物店時,才發現店裡來了幾十個人,大家都和他一樣,是來找店家維權的顧客,雙方僵持了大半天,也驚動了警方,最終店家才同意給所有人賠錢。
我就在想,他們一家賣病狗的店生意都這麼好,那我開一家良心寵物店會怎麼樣?」
有了這個想法以後,譚施聰便決定要把想法落地。
和其他天天打遊戲的同學不一樣,譚施聰並不想把大學時間浪費在這上面,他從進校開始,便研究起了炒股,憑藉著自己的一點積蓄,成功賺到了開店的啟動資金。
緊接著從選址到盤下店鋪,再到開店營業,總共不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在2013年6月大一快結束的時候,譚施聰花費4萬餘元成功接手了一家寵物店。
第一個月生意是最好的,因為還有前老闆留下來的訂單,後面就一直虧。」
譚施聰說,為了做一家良心店,幾乎所有的產品他都要選用最好的,比如給狗狗洗一次澡收費25元,但是他們店裡用的香波,洗一次的成本就要十多塊,再加上店租、人工,幾乎賺不到什麼錢。
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也為了給寵物店找一條出路,譚施聰想盡了辦法。
期間,他在寵物店外弄了一個供狗狗遊泳的水池,但要提早做好準備,他必須凌晨四五點去放水,走在街上,譚施聰才發現,原來在這個時間點,已經有不少賣早餐的人開始工作了。
當時就覺得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有些觸動。」
還沒滿20歲的譚施聰,此前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也不知道這些人已經堅持了多久,還要再堅持多久。
嘗試了諸多辦法,寵物店的生意卻一直沒有起色,開店一年後,譚施聰發現,他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最窘迫的時候,在路邊攤買一份6塊錢的炒麵,都不捨得加一份兩三塊錢的湯。」譚施聰說,在開店以前,他的生活其實過得挺滋潤,出門就打車,吃飯就下館子,可是開了這家寵物店後,他與這樣的生活漸行漸遠......
不過,良心地經營,終究還是為譚施聰積累下來一批忠實的客戶。
有人看我們店裡沒有空調,就把他們家裡的空調搬來送給我,有人自己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會給我說,只要我還開店,他就會一直來消費。」
如今,即便過去了六七年,譚施聰仍能記得這些暖心的客戶。
可是由於實在賺不到錢,自己還搭進去好幾萬,最終,譚施聰還是決定關掉這家開了2年的寵物店。
但譚施聰並未放棄寵物店這條路,在父母不看好他卻又「溺愛」他的矛盾中,他得到了父母的一筆資金,這一次,譚施聰將店鋪選在了更繁華的路段,店鋪面積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展,他自認為,良心店鋪總有一天能賺錢。
偏偏事與願違,第二家寵物店也僅僅是比第一家好一點,要想靠它賺錢,似乎不太現實,譚施聰斷斷續續經營了一年,寵物店額生意仍不見起色,甚至他一度想要放棄。
一次偶然的機會,譚施聰的女朋友給他提出了一個建議——為何不試試把產品都搬到網上?
沒抱太大希望的譚施聰花了幾天的時間,開了一家淘寶店,上架了1000個商品,令人意外的是,店鋪竟然每天都有顧客,並且每天都有增加的趨勢,沒過多久營業額就變成了每天幾千塊錢。
「這時候我意識到要認真鑽研這件事了。」譚施聰說,最初的時候,所有產品的圖片他都是隨便拍的,有的背景很亂,有的是他用手提著狗糧,看著很不專業,他決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經營網店。
做直播、找「大V」幫忙帶貨、招美工設計店鋪、找品牌談合作......這些年來,譚施聰抓住了每一次提升的機會,漸漸地,他們店鋪在同行業裡逐漸躋身第一梯隊。
如今,譚施聰淘寶店裡的很多生意已經不需要他親力親為了,他說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寵物行業的其他領域。
我們做的進口產品,很多品牌方都在上海,其實代表著更多的機遇。」
譚施聰說,以前他們一直都在做線上零售的業務,基本上都是針對消費者群體,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將會面向更多的企業群體,而上海作為經濟之都,能夠為譚施聰提供更多的便利。
由於譚施聰的店鋪做的整合電商平臺,所有的產品都要靠其他品牌提供,譚施聰直言,擺在他面前最大困境,正是來自於這些品牌直營店的競爭,以及資本力量入行的衝擊。
我認為帶著我的員工一起財務自由是一種成功,代表崇明做出一家拿得出手的公司也是一種成功,我現在還不算成功。」
譚施聰說,當初他讀大學時開的那2家實體店,在他現在看來,其實是一種「傻傻的」堅持,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因為這種極強的執行力,他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