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眉山三蘇祠現「人蟻大戰」 30歲蟻后被生擒(圖)
「2007年開始,三蘇祠請來專家,每年都要與白蟻『交戰』多次。最多的時候,一年能挖百餘窩,今年只挖出3窩。這說明祠堂內的白蟻越來越少了。」三蘇祠園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說。現場直擊 掘地兩米30歲蟻后被生擒 12月20日一大早,來自湖北黃岡的白蟻專家張傳文,早早來到了披風榭旁。兩天前,他發現這裡有白蟻行動的痕跡。
-
江蘇鎮江為防治白蟻掘地三尺 生擒25歲巨大蟻后
原標題:白蟻防治掘地三尺 生擒25歲巨大蟻后現代快報訊(通訊員尹媛媛記者林清智文/ 攝)作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害蟲,白蟻能夠蛀蝕樹木、房屋、家具,十分討厭,最近,鎮江防治白蟻的工作人員發現,引資大道上的行道樹被白蟻啃食的現象非常嚴重,根據痕跡,他們在附近的綠地挖了3天,在離地面1米7左右,挖到了螞蟻槽最深的地方,終於找到了蟻巢,並在蟻巢裡發現了只
-
四川三蘇祠「人蟻大戰」 7釐米長蟻后被生擒(圖)
12月21日,眉山三蘇祠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披風榭旁,白蟻專家張傳文挖出一個直徑70釐米的蟻巢,一隻長約7釐米的「蟻后」被成功活捉。 三蘇祠歷史悠久,但同時也飽受白蟻困擾,園林內的木質古建築,基本都遭受過白蟻毀壞,白蟻已成為三蘇祠古祠堂毀壞的第三號「殺手」。 「2007年開始,三蘇祠請來專家,每年都要與白蟻『交戰』多次。
-
三蘇祠生擒蟻后:長7cm約30歲 每天繁殖2000隻(圖)
12月21日,眉山三蘇祠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披風榭旁,白蟻專家張傳文挖出一個直徑70釐米的蟻巢,一隻長約7釐米的「蟻后」被成功活捉。 三蘇祠歷史悠久,但同時也飽受白蟻困擾,園林內的木質古建築,基本都遭受過白蟻毀壞,白蟻已成為三蘇祠古祠堂毀壞的第三號「殺手」。
-
專家三蘇祠生擒蟻后 遭兵蟻集體奮力反擊(圖)
三蘇祠生擒蟻后,滅蟻專家成功攻破白蟻巢穴。據四川在線報導,近日,四川眉山出現白蟻,專家在三蘇祠生擒蟻后,剿滅了這種害蟲。三蘇祠生擒蟻后,據介紹這隻蟻后已經30歲了,正是產卵的最佳時期。而在三蘇祠生擒蟻后的過程中,專家還遭到巢穴內兵蟻的奮力反擊。
-
南嶽景區「人蟻大戰」,4釐米長「蟻后」被生擒
南嶽景區「人蟻大戰」,4釐米長「蟻后」被生擒
-
「人蟻大戰」活捉25歲蟻后蟻王(圖)
「挖到巢穴了,一定要活捉蟻后!」昨日下午,我市專家在南山進行的「人蟻大戰」中大獲全勝,肥得像毛毛蟲的蟻后被當場活捉。 松樹被啃得只剩樹根 這場「人蟻大戰」從3月中旬開始,市森林病蟲防治站聯合南岸區農林水利局組織專業防治隊潛入林區,在南山5000多畝受害林區內展開「戰鬥」。
-
江蘇鎮江為治白蟻掘地三尺 生擒25歲巨大蟻后(圖)
最近,防治白蟻的工作人員就在鎮江市區成功端掉了一處白蟻巢穴,捕捉到一隻長約5公分25歲大的蟻后。 在鎮江市綠化管理站記者見到了這隻保存在酒瓶裡的黑翅土白蟻蟻后,它長約5公分,整體呈淡黃色,顯得十分肥碩。工作人員介紹,本月16號,他們發現引資大道上的行道樹被白蟻啃食的現象非常嚴重,根據痕跡,他們在附近的綠地挖了3天,終於找到了蟻巢,取出了這隻蟻后。
-
蟻王蟻后被生擒 百萬白蟻一網打盡
經過三天連續深掘,挖地2.5米,最終清除1個主巢和7個衛星巢,抓獲原始蟻王蟻后1對,其中潛伏的百萬隻白蟻被一網打盡。 一朵雞樅菌「洩密」 工作人員判斷下藏白蟻 夏秋季節正是白蟻滅治的好時機。一天,縉雲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巡視於各建築工地、住宅小區和城市公園。
-
廈門一壩區「人蟻大戰」 搗毀蟻巢擒住蟻后
蟻后連日來,同安汀溪水庫群打響滅蟻戰役,通過地毯式圍剿,今年已清除大小30多個白蟻巢,並且生擒蟻后。昨天下午,更是挖出了一個直徑50釐米的超大白蟻巢,據估計,該蟻巢起碼「經營」了10年以上。 這是一場持久戰 一二十年來年年如此 通常4月到6月,都是汀溪水庫群的集中滅蟻期,每年都會上演「人蟻大戰」,今年也不例外。水庫工程技術人員和白蟻防治人員組成滅蟻隊,在水庫壩區及周邊尋找白蟻巢穴。
-
峨眉這個地方上演「人蟻大戰」,10歲蟻王蟻后被生擒
小編在現場看到,經過為期一周的「人蟻大戰」,此次治理成效顯著,共挖出了白蟻主巢9窩,副巢316餘窩,活捉年齡長達十年蟻王、蟻后2對,幼齡蟻王、蟻后7對。
-
4米長巨蟒闖入民居 人蛇大戰後被「蛇王」生擒(圖)
原標題:4米長巨蟒闖入民居 人蛇大戰後被生擒(圖) 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6月25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油塘鯉魚門安西裡村一間村屋,女住客昨晨11時許赫見一條約4米長、重達80斤巨蟒在住所內出沒,急忙走出屋外躲避報警求助。
-
「胖乎乎」蟻后被生擒!南嶽林場搗毀百年白蟻巢穴
工作人員發現「蟻后」。工作人員採用藥物噴灑方式進行預防性白蟻防治。在南臺寺一處山坡上,白蟻專家用一根軟條查探蟻巢的位置,確定位置後,順著蟻路一層層挖下去,先後挖出20多個小巢,當挖到一米多深時,一個碩大的白蟻巢穴暴露在眾人面前。洞穴中,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白蟻,蜂窩狀土塊緊密粘在一起。又經過幾十分鐘的深入挖掘,技術人員發現了一條焦黃圓胖、外形乍看像春蠶的蟲子,「這就是蟻后!」
-
10米長白蟻「王宮」被挖出 30歲蟻王蟻后被一鍋端
句容市堤壩白蟻防治所主任張祥說:「這次是活巢開挖,蟻道約10米長,屬於搬遷多層蟻巢,巢齡30年,主巢深度達3米。」 「主巢在離地面3米深(的地方),暫時還沒有開挖出來。」張祥介紹道,再經過挖掘,白蟻主巢大致出現,不過此時卻遇上了樹根插在當中的情況,為了活捉「蟻王」、「蟻后」,技術人員一點點將蟻巢扒開取出,最後終於發現了「王室」,經過認真排查,一舉擒獲了「蟻王」和一對白胖的「蟻后」,至此,這窩白蟻才真的是被一鍋端。 據統計,從去年下半年到目前,句容市堤壩白蟻防治所在句容骨幹河道、水庫大壩共挖掘白蟻巢達40幾穴。
-
地下挖出10米長白蟻巢,30年的蟻王蟻后被「一鍋端」!
蟻王蟻后「一鍋端」為了防治白蟻,我國內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白蟻防治研究所,專門研究、實施白蟻防治工作。據微博消息,近日江蘇句容市水利局工作人員意外發現長達10米的蟻道。白蟻不斷在蟻道爬出,場面嚇人,最後工作人員花一番功夫才找到主巢,挖出肥嘟嘟的、又白又肥蟻后、蟻王,成功將其「一鍋端」。
-
諸暨挖出一個「白蟻王宮」,15歲的蟻后長這樣……
蟻后都抓出來了,有大拇指那麼粗,年齡約有15歲……挖出一個「白蟻王宮」 蟻后有6釐米,年齡15歲 近日,隨著氣溫的持續攀升,又到了白蟻活動的活躍期。昨天,在浦陽江堤壩巡查時,白蟻防治人員發現離王家堰橡膠壩200米,距離壩肩5.9米處有一個白蟻跌窩。「一挖,白蟻主巢直徑有70釐米,寬度是60釐米,還挖出了一隻白白胖胖的的蟲子,模樣和蠶很像,長度竟然有6釐米,估計年紀有15歲,這就是蟻后。」
-
成都首次在住宅小區挖獲黑翅土白蟻蟻王蟻后,消滅上百萬白蟻
2月1日這天,趕在春節前,成都市民毛女士的花園裡,藏在泥土下的「白蟻兵團」遭到一鍋端,蟻王蟻后全被活捉。據成都市住建局所屬的成都市白蟻防治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一個半小時不間斷挖掘,技術人員挖獲黑翅土白蟻主巢和8個副巢,抓獲原始蟻王蟻后1對。這也是成都市首次在住宅小區挖獲黑翅土白蟻的蟻王蟻后。
-
蟻后是怎麼產生的你知道嗎?
白蟻蟻后是怎樣產生的1、繁衍:在老的蟻后行將死亡的時分,就會產下一些蟻卵,這些蟻卵都是將來能長為「蟻后」的個體的,益倫白蟻防治專家說但由於有的個體在生長中夭折了,或是先天營養條件差而被蟻群淘汰,最後蟻群也是將一隻最能「傳宗接代」的蟻繼承新的「蟻后」之位了。
-
滁州千年豐樂亭遭白蟻侵蝕 防治專家抓獲蟻王蟻后
蟻后和「王宮」被挖出來。當天下午3 時,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跟隨專家走訪發現,從外觀來看,豐樂亭古建築群依然古樸挺拔,但在文物和病蟲害專家的指引下,門框、立柱和橫梁上驚現一處處病蟲害。「一個月前我們來勘查時,這處緊靠著立柱的門框還好好的,沒想到昨天我們再來看時,這扇門已經倒在了地上,門框和廊簷上的木質構建均出現了白蟻啃食的痕跡。」病蟲害防治專家雷炳安指著芥舟西側一處門框說。
-
長江幹堤挖出特大白蟻巢穴 最大直徑達1米(圖)
特大白蟻巢穴直徑達1米,像不像地道? 長江幹堤挖出「白蟻地道」 最長12米最短7米最寬1米 「八王九後」落網 俗話說「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就在武漢的長江幹堤上,竟然發現有特大白蟻巢穴。最大的巢穴直徑達到1米,一個成年人可以在此容身。 市民記者「一泓秋水」在漢網《市民記者》專欄發布了一組照片,看得讓人觸目驚心在長江幹堤漢南苕窩子近1公裡堤段,發現有8窩白蟻洞穴,最大的巢穴直徑竟然達到1米,當地白蟻防治人員趕到現場後,迅速消滅白蟻,並活捉了巢穴的「蟻王」和「蟻后」。 如何找到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