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科技:昆蟲無人機9月上市

2021-01-08 小唐小說解讀

上周,一位法國發明家為一隻名為MetaFly的昆蟲式無人機投入資金。在本文發表時,已有超過1,850人承諾將超過187,500美元的無人機推向市場。

與使用螺旋槳產生升力的傳統商用無人機不同,它像蜜蜂一樣,MetaFly猛烈地拍打它的翅膀,在吃水和升力之間產生差異——飛行動物使用的高效飛行機制。由於這種機制,無人機重量輕且易於操作,儘管有時在飛行中有點不穩定。

「MetaFly的目的是讓你發現和體驗這種獨特的飛行方式,」MetaFly的發明者說。MetaFly是使用雙通道遙控器控制的,允許它在空中執行「夢幻般的軌跡和機動」。

熟練的控制器可以在室內室外進行MetaFly導航,MetaFly可以在12分鐘內飛行長達8分鐘,速度可達11英裡/小時。遙控器的無線範圍為320英尺。

由於MetaFly只依賴於它的飛行,它不需要馬達或龐大的電池,這意味著它比傳統的無人機重量更輕。該機器還設計為耐用。它由彈性材料和運動型前後保險槓製成,有助於在嚴重碰撞時保護它

MetaFly背後的技術是Van Ruymbeke五十年來的成果,Van Ruymbeke是一位具有開發生物雷射無人機經驗的航空工程師。2014年,Van Ruymbeke的Bionic Bird在Indiegogo籌集了超過171,500美元。

仿生學並不是一件有趣的遊戲,生物學激發了一些拯救生命和塑造未來的突破性發明。MetaFly不會拯救世界,但它似乎是一種有趣的方式花幾個小時。

目前,MetaFly的Kickstarter售價為89美元。它預計將於2019年9月發貨。

相關焦點

  • 這個仿生昆蟲無人機,沒有螺旋槳,靠振翅飛行丨周末酷生活
    鈦空艙精品優選 鈦媒體鈦媒體 TMTPost.com|科技引領新經濟|本文來自鈦媒體旗下科技與創意產品推薦平臺鈦空艙(ID:TiKong-life)一切關於未來生活的奇思妙想都能在這裡看到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張華我們拍蒼蠅的時候,蒼蠅會非常迅速的飛走,蒼蠅是怎麼看到威脅並迅速做出反應的?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 西工大學子「仿生太陽能集群無人機」斬獲重磅...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2018級研究生邸偉承,以「仿生太陽能集群無人機」成果,獲評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成為陝西省唯一獲獎項個人。攻克仿生飛翼布局氣動和操控的困難長久以來,生態保護領域缺乏綜合成本低的數據採集手段,同時需要減少巡查風險和人力需求。
  • 漢王科技推出撲翼仿生飛行器,意欲何為?
    來源:鈦媒體APP漢王智能仿生撲翼飛行器(GoGo Bird 系列)近日,在2020全球無人機應用及防控大會上,漢王科技攜其最新研製的撲翼仿生飛行器——「出頭鳥201」和「Go Go Bird 1000」系列仿生撲翼鳥亮相會場。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視覺 蒼蠅比你反應快,或因看世界的...
    《科技日報》 2019年9月16日 第08版陳 曦 通訊員 張 華我們拍蒼蠅的時候,蒼蠅會非常迅速地飛走,你知道蒼蠅是怎麼看到威脅並迅速做出反應的嗎?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製了新型仿生複眼視覺系統,通過對複眼結構及探測方法等多個層面的模擬,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目標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目標軌跡,其複眼結構基於光能分布的目標空間定位方法,能在極短時間內感知物體迫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美國光學學會對其進行了專題報導。
  • 黑科技·碳纖維材質,僅重9.5克!全球首架民用無人機仿生鳥
    怎麼飛你說的算 它就是由法國航空工程師Edwin發明 精確模仿鳥類飛行,極致設計的黑科技 超輕超便攜超安全的無槳無人機
  • 仿生技術發展,仿生機器鳥
    仿生技術已經不陌生了,從模仿動物鱗片的屋頂瓦楞,到利用蝙蝠回聲定位系統的雷達。在科技上動物們一直在給我們人類一些啟示,而現在隨著仿生科技的發展。讓一隻小鳥進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進行科學研究和作為孩子互動娛樂帶來了新的體驗。
  • 十大昆蟲仿生設計:仿蜂巢輪胎不需充氣-十大,昆蟲,仿生,設計...
    北京時間1月6日消息,我們的身邊日夜都陪伴著大量昆蟲和蜘蛛綱動物,它們形態不一,體型各異,但由於長相恐怖,我們幾乎不會將它們作為思考的對象。實際上,昆蟲和蜘蛛綱不僅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佔據重要位置,同時也是人類的一個不可思議的靈感源泉。
  • 天大科研人員研製出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視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8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胡春豔)如果你曾經試圖拍蒼蠅,就會知道蒼蠅的反應非常迅速,蒼蠅這種快速反應的能力一直是人類所嚮往的。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昆蟲複眼視覺系統在原理上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視場角大、時間解析度高、運動目標探測靈敏等優點,使其在一些軍用及民用場合具有其它成像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昆蟲複眼快速感知物體運動軌跡的機理尚不明確。
  • 昆蟲如何看世界?天津大學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探究竟
    中新社天津8月26日電 (記者 張道正)如果你曾經試圖拍蒼蠅,就會知道蒼蠅的反應非常迅速。記者2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
  • 以大自然為師 可上天入地的11款仿生機器人
    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催生了仿生科技。  近年來,仿生科技正在快速發展,尤其是在  行業,從蜘蛛到鳥類,從章魚到蟑螂,各種生物為技術進步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仿生科技也成為  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以下是11款典型的。雖然其中有部分產品還處於試驗階段,但這種探索將是未來各種行業應用必須走出的一步。
  • 科研人員從昆蟲獲取靈感設計仿生機器人
    新華社倫敦3月4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前發布消息說,該校科研人員正根據跳蛛、蜜蜂的生物特性來設計微型仿生機器人,未來這些吸收了昆蟲屬性的機器人能為工業等領域帶來新的技術變革。據納巴維介紹,他們在實驗室中利用高速攝像機記錄了跳蛛跳躍不同距離和高度的每一個細節,收集了大量數據用於設計微型仿生機器人原型,讓它們模仿跳蛛的跳躍。他說,如果未來能夠完善這種機器蜘蛛的性能,就可以把它們應用在複雜的工程技術以及製造過程中,它們還能被部署到未知環境中執行不同任務。
  • 大疆深夜炫黑科技:無人機自動避障跟拍
    拋飛、跟拍、林中避障、手錶控制、空中作畫……11月3日午夜,大疆創新放出了一段「精靈X」的宣傳視頻,展現了一些目前在主流多旋翼無人機上還沒有實現的「黑科技」,引發廣泛關注。  精靈(Phantom)系列是大疆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產品,今年4月,大疆剛發布了其精靈3產品。精靈X是之後的下一代產品嗎?拋飛、跟拍等功能在美國無人機Lily今年年初的宣傳視頻中曾有體現並備受關注,但Lily無人機至今還沒有發貨,大疆會何時推出精靈X呢?
  • 蠼螋翅膀 啟發仿生摺疊技術
    蠼螋(qú sōu)屬革翅目,體狹長,看似普通昆蟲,但身體擁有兩翅,前翅短小但結實,後翅寬大卻脆弱。平時,後翅摺疊收起,隱藏起來。起飛時迅速展開,落地合攏不見,收放自如。英國牛津大學和日本九州大學、東京大學、北海道大學的科研人員稱,雖然一些昆蟲的後翅不用時也可以摺疊,但蠼螋不僅後翅翼面較大,而且摺疊得最為密實。
  • 既科技又健康!吉利ICON上市首月訂單開門紅
    主打科技、健康的汽車是當前車市的潮流趨勢,也只有取得先機的選手才可以拔得頭籌。全媒體記者留意到,作為疫情期間首次5G直播線上發布的全新車型,首款搭載CN95高效空濾的吉利ICON在上市首月實現「開門紅」。官方數據顯示,吉利ICON上市一個月訂單量超過27583輛,意向客戶累計突破7萬。
  • 普渡大學研究團隊根據蜂鳥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製造了一款仿生...
    普渡大學研究團隊根據蜂鳥的身體構造和行為模式,製造了一款仿生蜂鳥機器人。無論從形態、動作,都非常逼真。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進行訓練,仿生機器人「知道」如何像蜂鳥一樣自行移動,例如辨別何時執行逃生機動。 蜂鳥是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鳥。
  • 全球首架民用無人機仿生鳥!模擬真鳥飛行!
    它不止是一架「仿生」無人機!MetaBird仿生鳥通過拍打翅膀來飛行,而不是大多數無人機常用的直升機式設計,這種真實感很棒!MetaBird仿生鳥10年前就開始了重構設計,發明靈感來自於「自然」,旨在模糊自然有機體和機械無人機之間的界限。從堅實和安全的角度進化,通過生物模擬的方法創造出了最接近鳥類的無人機!
  • 投石科技仿生螢火蟲、螢火之光投影燈互動裝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小時候常常見的螢火蟲,長大之後就很少見到螢火蟲了,投石科技新研發的兩款螢火蟲燈互動裝置可再現童年抓螢火蟲時候的童真樂趣。仿生螢火蟲燈互動裝置投石科技的仿生螢火蟲燈互動裝置材質主要由不鏽鋼殼體,表面靜電粉末噴塑處理構成。它適合固定地面安裝在草坪,田野,會所,公共空間裝飾及氛圍營造。互動款螢火蟲:當遊客走入主要互動區域,這裡有紅外線感應裝置,結合聲光效果,就可以創造出如螢火蟲環繞的奇幻美景。
  • 柔性骨骼列印:製作仿生昆蟲機器人柔性外骨骼的新技術
    昆蟲通常有各種複雜的外骨骼結構,這些結構支撐了它們的運動和日常活動。而為仿生昆蟲機器人製造人工外骨骼,則是機器人領域的一個關鍵挑戰。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幾種製造昆蟲機器人外骨骼的工藝和技術,但其中許多方法極其複雜,或者依賴昂貴的設備和材料。
  • 黑科技!逆天仿生動物以假亂真!
    除了工業機器人,科學家從自然中獲取靈感設計的「仿生」機器人,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目前在西方國家,機械寵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機器人可以擔任環境監測的任務、蛇形機器人可以狹小的縫隙進行探測任務、魚形機器人可以檢測水質······這些有著動物外形的仿生機器人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