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麼緩解「起床」焦慮?
早上七點半鬧鈴響的時候,我覺得沒有睡夠,迷糊著沒有醒過來。
8點一刻我醒過來,在微信讀書上搜索「最重要的一件事」,匆匆瀏覽一章。
上班就要遲到了,我很著急。
我心中想著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
腳步匆匆走在上班的路上。
我為什麼這麼焦慮?
因為我覺得重要的事情還沒有做,「時間緊迫」。
焦慮是一個跟時間有關係的概念,要緩解焦慮,首先要考慮「改變時間安排」。
不能給重要的事情投入足夠的時間,這本身就會造成焦慮。
匆忙,讓人焦慮
如果我7點起床,起床後就能按部就班讀書一個小時。
如果我8點出發去上班,我走在路上氣定神閒。
如果我控制晚上11點睡覺,早上我能夠自然醒。
就算我晚上被別的事情耽誤了,早上我按時起床,也能緩解焦慮。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弟弟現在的工作節奏。
睜開眼睛就清醒過來,清醒過來就去做事。
困了就睡,哪怕睡一刻鐘,只要睡著了,就休息好了。
他做了很多事,承受更大的壓力,但他並不焦慮。
按部就班,不焦慮
二、焦慮不緩解會怎麼樣?
會胡思亂想,我覺得這是焦慮給工作和生活帶來的最大的副作用。
想得越多,做得越少,越不能推進,越焦慮。
焦慮的狀態,每天想這些事兒的時間,可能比真正做事的時間都長。
但是,生活和工作中,似乎總有其他事兒來「搗亂」。
有的擾亂我的心神,不做就憋悶,比如跟違約房東吵架。
有的到了時間節點,比如處理各種生活雜事。
有的工作內容瑣碎,比如製作PPT要耗費不少時間。
想太多,會焦慮
三、怎麼做能夠改變現狀?
最要緊的是牢記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目標。
世事紛擾,難免有小人來吵架,碰見騙子要吃虧。。。
但是,要想改變我的現狀,尋求突破,只能牢記我的目標,一步步走近它。
小人和騙子就像是「超級瑪麗」奔跑路上遭遇的子彈,要躲、要跳、要吃個蘑菇變強大。
總之,一直朝著目標跑就是了。
其次是把控自己吃喝拉撒睡的節奏。
先把這5個基本需求安排妥當了,人就有了精氣神,腦子轉得快,手腳有力,心神安穩。
追求「進步」首先是個體力活,要打持久戰,就先把身體照顧好。
身體越好,「有效」工作時間越長。
第三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妥當。
到了什麼點兒就做什麼事兒,說得高級點叫「自律」。
如果一件事非做不可,哪怕只是為它預留了時間,就已經緩解了80%的焦慮。
焦慮跟「時間」有關,要成為時間的主人,就要先成為自己的主人,所謂「自律」。
自律,不焦慮
日子過得不容易,奔向目標的路途艱難,我們更需要心平氣和地打持久戰。
焦慮的狀態消耗大、效率低,還可能讓人忘記目標和最重要的事情。
焦慮的狀態一定要緩解。
通過「定點起床」「睜眼就清醒」「為重要的事預留時間」「牢記目標」「保養身體」,
應該就能緩解焦慮。
你要不要與我一起試一下?
我們再做反饋和調整,歡迎留言打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