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預定變賠錢貨,票房不如李連杰片酬,王晶把金庸小說拍爛了

2020-12-03 塵飛揚說電影

衡量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票房」是王晶的答案。

作為商業片導演,王晶不斷用票房證明自己的價值。

徐克拍《東方不敗》大獲成功,香港導演紛紛打起金庸小說的主意。

比如王家衛拉著劉鎮偉成立電影公司,拉到臺灣資本,帶著一幫明星來內地拍《東邪西毒》。

因為拍片太慢,無法按照規定時間交片,逼得劉鎮偉花了27天,用同一陣容拍《東成西就》救火。

王晶不是王家衛,短平快的創作方式才是他的節奏。

看完《東方不敗》中一匹馬被分屍,王晶拍著大腿讚嘆「勁到飛起」,找到影片武指程小東,請他一起拍《鹿鼎記》。

王晶用了2個月拍完《鹿鼎記》,票房長虹,緊接著開拍第二部,又一次見證了《鹿鼎記》的搖錢樹體質。

永盛這邊也希望王晶再接再厲,開發新項目,複製《鹿鼎記》系列的成功。

他們決定玩一票大的,讓王晶開拍《倚天屠龍記》。

1.王晶很忙

1993年的王晶依舊很忙。

主創身份參與的電影,高達11部。

僅以編劇身份創作的影片有《城市獵人》和《神經刀與飛天貓》。

其中自編自導的就有《逃學威龍3》,《笑俠楚留香》,《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武俠七公主》,《追男仔》,《將計就計》和《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隔著二十多年的時光來看,最讓王晶念念不忘的項目還是《魔教教主》。

就在前天,王晶拍完《倚天屠龍記之陰陽聖火令》。

很多人認為王晶在炒冷飯,想要重新圈錢。

後半句我不反對,對王晶來說,電影就是商業手段,不能賺錢的影片他不做。

哪怕他投資許鞍華的《桃姐》,還是看好文藝片的賺錢能力。

有人說王晶在炒冷飯,我不太同意(你可以同意)。

《陰陽聖火令》的演員陣容,扮演張無忌的林峰,演趙敏的是文詠珊,飾周芷若的邱意濃,古天樂和甄子丹客串。

演員中絕大部分演員來自香港。

這也能看出王晶有一種想通過《陰陽聖火令》帶動香港本土演員成長的情懷。

王晶當然知道,如果單純為了賺錢,選用內地當紅演員,更利於收割票房。

作為商業片大導,王晶太明白市場風向和明星的商業價值。

在《魔教教主》裡面,王晶高度複製《鹿鼎記》中的女演員陣容。

假太后的扮演者張敏成為英姿颯爽的趙敏。

建寧公主的扮演者邱淑貞變成嬌俏可愛的小昭。

綠茶氣息濃厚的周芷若沒有用到林青霞、袁潔瑩、陳德容她們,而是找到了黎姿。

三人都在影片中奉獻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場面。

芷若揭面,

小昭轉身,

還有趙敏回眸。

影片結尾處,趙敏飛在空中,告訴張無忌,「就回大都找我吧」。

王晶他們沒想到,趙敏張無忌在大都相會,竟然要等27年。

2.爆款危機

如果《魔教教主》能延續《鹿鼎記》的商業奇蹟。我毫不懷疑,觀眾在1994年就能看到《倚天屠龍記2》。

然而,那一年香港觀眾只等到了臺灣版《倚天屠龍記》,王晶的電影版沒有音訊。

原因很簡單,《魔教教主》的票房成績讓永盛很受傷,票房剛過千萬。

傳聞影片的製作成本高達五六千萬。

對於這個說法,我持懷疑態度。

1993年的票房冠軍也只有4000多萬。92年香港票房冠軍《審死官》也只有4900萬,讓永盛嘗到甜頭的《鹿鼎記》也只有4100萬。

影片成本超過當時的票房上限,營收風險太大,永盛不會幹。

更何況一部成本千萬的電影,票房至少需要3000萬才能回本。如果永盛想要賺錢,投資5000萬,至少需要1.5億港元。

以港臺市場當時的購買力,向氏兄弟不會這麼幹。

無論真實的成本是多少,《倚天屠龍記》沒有立刻出第二部,都能證明,這部電影讓永盛賠錢了。

在1993年的票房排行榜上,《魔教教主》的票房排在29名。

有意思的是,《魔教教主》票房不如李連杰的片酬。

1992年,李連杰藉助蔡子明的力量,順利離開嘉禾。

原本想要自立門戶,和蔡子明大幹一場。

當年4月16,蔡子明被槍殺。

孤立無援的李連杰找到了永盛老闆向華勝向華強。

向氏兄弟非常看好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與其籤約,兩年拍6部電影。

永盛公司向李連杰支付7200萬港幣的片酬,折算下來,一部電影片酬就是1200萬。

《魔教教主》正是其中一部。

原本想要複製《鹿鼎記》系列的成功,結果卻拍了部賠錢貨。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這是金庸武俠電影衰落的徵兆,也是香港電影日落黃昏的預言。

3.魔改王

王晶拍片快,作品多,絕大部分都是時裝片。

古裝片只有《鹿鼎記》系列,《新少林五祖》,《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魔教教主》這幾部。

這是商業考量的結果。

古裝片需要在服裝造型、場景搭建上花費更多資金,不像時裝片那樣,可以減少成本,獲得最大利益。

《魔教教主》是王晶為數不多賠錢的作品。

我們不能將原因歸咎於王晶的敷衍。

他拍《魔教教主》時,依舊拿著拍《鹿鼎記》系列的創作熱情,大膽魔改,嬉笑怒罵。

王晶為《鹿鼎記》注入了更加無釐頭的風格。

比如韋小寶可以坐在六七張疊起來的椅子上講陳近南的故事。

而陳近南一出場,為了逃命鑽狗洞。

在王晶的電影中,英雄不再是英雄,而是裝腔作勢的投機分子。

陳近南可以一臉正氣地和韋小寶說,反清復明不過是要搶回屬於我們的錢和女人。

把反清復明當作人生理想不過是忽悠笨蛋的手段。

在改編《倚天屠龍記》時,王晶不再拘泥原著中的文化內涵,而是繼續大膽顛覆,突出張無忌魔性的一面。

大家都知道,原著中的張無忌天真善良,正宗老好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優柔寡斷。

在《魔教教主》裡,他非常富有心計。

用激將法引誘火工頭陀,學到九陽神功。

聽聞學會乾坤大挪移就可以當上明教教主,他練會後果斷毀掉秘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即便是光明頂大戰,張無忌能夠救下明教,放過六大門派,不是他息事寧人,以大局為重,而是想要發展勢力,秋後再算帳。

王晶對張無忌的魔改未必讓當時的觀眾滿意。

畢竟很多人對金庸小說有很強的原著濾鏡,這也影響了《魔教教主》的口碑。

另一方面,跟風拍攝是香港電影圈的不良風氣(永盛影業就是靠此發家)。大家看到金庸武俠風靡一時,於是就紛紛開拍。

在拍攝《魔教教主》之前,李連杰就創辦正東影業,投資製作了《功夫皇帝方世玉》和《少年張三丰》,王晶自編自導《黃飛鴻之公雞鬥蜈蚣》。

此外還有《白髮魔女》和《白髮魔女傳》等武俠片的湧入,讓觀眾愈發感覺審美疲勞。

這也影響了《魔教教主》的發揮。

香港本土票房不能打,更糟糕的是,好萊塢電影開始在臺灣市場攻城略地,港片逐漸失去了臺灣市場。

1993年是港片的巔峰歲月,年產量高達187部,年總票房11.44億港幣,隨後逐年降低。

前文也提到,1993年港片票房冠軍《唐伯虎點秋香》剛剛過4000萬,遠遠低於92年《審死官》創下的4900。

讓港片電影人寒心的是,《侏羅紀公園》在香港拿到6000萬票房。

《魔教教主》讓永盛嘗到敗績,王晶也在後來尋求突圍,開始拍情色片。

一個搶盡風頭的商業大導,在港片衰落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三級片導演。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一個時代,就這樣不可避免地結束了。

#王晶版倚天屠龍記陣容#

相關焦點

  • 王晶新電影,殺青後電影上映時間,引起觀眾熱議
    由王晶擔任導演,古天樂,方中信,林峰,邱意濃,甄子丹等明星主演的新倚天已經殺青一段時間,這部電影製作宏大,明星雲集可謂是全明星陣容。作為導演的王晶也經常帶領明星主演們出席宣傳活動為自己新電影加油打氣,希望能有個好的電影票房。
  • 李連杰談天價片酬:20年前我八千萬,現在幾個億很正常
    且大部分人演技還不過關,拍出來的電視劇電影更是讓人「腳趾抓地」「分分鐘摳出一套三室兩廳」,這難道不是德不配位嗎?票房和收視率能賺的回來嗎?對此著名導演、功夫巨星但是成龍大哥表示過,其實高片酬請明星才能夠確保票房,所以看似「不值」其實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大利益的鋪墊罷了。
  • 這部電影讓37歲的李連杰片酬過億,火遍全球,女主1年後卻意外去世
    眾所周知,李連杰是揚名全球的功夫皇帝,他的功夫電影得到大家的肯定,連北美觀眾也對他追捧至極。不過李連杰最開始進入好萊塢的時候,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期,接拍《致命武器4》片酬才50萬美元,對於在國內已經是頂級明星的李連杰來說,顯然很挫敗。
  • 李連杰用了6年的時間,拍了5部黃飛鴻電影,總票房超過1.3億港幣
    1、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元彪、張學友和任世官主演,早在1990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龍行天下》時兩人就商議拍攝《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的事情,也正是依靠這部電影徐克成功開啟了屬於他個人的新武俠時代,而李連杰也一躍成為香港影壇的功夫巨星。
  •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香港票房大賣3026萬,洪金寶比肩徐克
    而李連杰的古裝版橫空出世後,立刻就風靡了全亞洲,在韓國,東南亞等市場大破票房紀錄。後來趙文卓頂替李連杰接拍,結果觀眾一邊倒不認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功夫皇帝已然是無人能替代了。《黃飛鴻》系列是影壇的賣座保證,只要是李連杰主演票房還從未失手過。90年代中期開始,港片開始走下坡路,那時候市場大縮水不景氣,但這個IP依舊票房火爆。
  • 李連杰洪金寶僅有的2次合作,一次票房慘澹,一次打破世界紀錄!
    還記得以前流行的功夫巨星,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等人,在影壇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第一次合作是王晶執導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李連杰在影片中飾演了張無忌,而洪金寶不但飾演了張無忌的師公張三丰
  • 李連杰進軍好萊塢動作電影《致命羅密歐》全球票房破1億美金
    票房超高,盈利巨大 時隔20年了吧,真的算是一部經典!這部電影全球票房1億美金,約合人民幣8億,還有更重要的是這是李連杰好萊塢電影之路的第二部參演作品,也是李連杰好萊塢電影的開山之作,真的很推薦去看看,在當時,影片上映後票房大爆,口碑也是相當的好了僅僅在北美就狂收超過5600萬美元,這部電影爆了之後成為了當時電影市場的香餑餑,不好的是雖然票房不錯,投資2000萬美元吧,你自己算算就很清楚這部電影盈利非常巨大。
  • 李連杰堪稱「功夫皇帝」,為何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沒有成龍大?
    第二,成龍闖蕩好萊塢的時間比李連杰早。  1980年,成龍已經跑到好萊塢拍了《殺手壕》、《炮彈飛車》、《威龍猛探》等電影。  那時候,李連杰還沒走紅。  1994年,成龍憑藉《紅番區》,已經打入國際市場,並且在美國上映時創下高票房紀錄。  這一年,李連杰還在國內發展,還沒在國際上冒頭,早在80年代,成龍已經紅得發紫了,當時有「雙周一成」的說法,分別為:周潤發、周星馳、成龍,包攬港陸臺大部分票房,沒有李連杰。李連杰只是後來才追上,但是沒有超越,並不是後來居上。
  • 65歲大導演王晶被吐槽一年拍6部爛片高產400部電影的他
    爛一個;編劇爛,爛一窩」之後,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  著名導演王晶又因為拍爛片被DISS了。  其中有一些爛片,被觀眾瘋狂吐槽,但是還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比如《千王之王》,《賭俠》、《賭神》等;  然而,近年來,隨著觀眾審美的提升,觀影越來越理性。  所以王晶導演的片子也大多都賣不動了。尤其是這幾年,各色花樣的爛片在他的統籌下,不斷地翻新,炮製著。  有很多電影,口碑和票房雙撲街。
  • 豆瓣排名前十的武俠片,其中李連杰三部在列,周星馳一部在列
    Top.9:《鹿鼎記》(1992) 8.1分 226347人評價導演:王晶主演: 周星馳 / 吳孟達 / 張敏 / 吳君如 / 邱淑貞 等也許受到其父王天林的影響,王晶改編金庸作品的電影反而比徐克更加「循規蹈矩」,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也得到了金庸的高度肯定,還特意發親筆傳真到永盛電影公司稱「不作第二人想」。
  • 甄子丹《葉問4》片酬一個億?黃百鳴:一億都不肯,得超過1億才拍
    2018年,黃百鳴耗資3個億開拍《葉問4》,當時有記者採訪他:聽聞甄子丹片酬高達一億,真的還是假的呢?黃百鳴淡淡一笑,說:一億是小看他了,要超過一個億才肯拍呢。黃百鳴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早年由他編劇的《搭錯車》《最佳拍檔》都獲得非常不錯的成績。
  • 武俠劇大唱主角 金庸春去春又回
    內地製作人更多地將這些資金運用在場景、道具、拍攝器材,因而會壓低個人成本,比如剛剛拍完的《天龍八部》,劇組就達四百人之多,這些錢分配不均就是浪費。演員的酬勞要比一般電視劇低,價位在1000—20000元之間,片酬雖然低,但由於原著的大眾性、電視劇整體的製作水平、創作環境等條件的優越,仍然吸引很多一線演員來加入。」
  • 1993年李連杰拍《方世玉》,趙文卓不懂表演,導演支招:斜眼看人
    1991年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1之壯志凌雲》上映。直接把李連杰從低谷拉了起來當年李連杰電影《中華英雄》《龍在天涯》口碑票房失利,李連杰一度遠走美國不想拍電影了。幸好徐克認定李連杰是黃飛鴻的不二人選。
  • 總拍三級片的王晶,這次拍出國慶檔最大黑馬,票房破2億好評如潮
    長假裡不容錯過的好片一定不能落下這一部,王晶導演,甄子丹和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追龍》。從電影名字開始這部電影就帶有濃濃的港味,追龍的意思是吸毒,這部電影也講述了早年間香港黑社會和毒品泛濫的時代。不僅名字港味,裡面還有不少粵語方言,畫面造型也都十分復古。這應該是為數不多王晶被人稱道的電影之一了。
  • 爆款恐怖片預定 溫子仁確認改編史蒂芬·金​小說
    爆款恐怖片預定 溫子仁確認改編史蒂芬·金​小說 時間:2019.04.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煩
  • 《城市獵人》停拍時,王晶抽空拍了這部電影
    那很多影迷可不是這麼想,1995年王晶集結成龍的「仇人」拍攝了《鼠膽龍威》,只要對香港電影有了解,就能看出主角影射的就是成龍,但在港片中拿明星為笑點也不少見,最後主角「龍威」也成了英雄人物,以票房為主的王晶來說《鼠膽龍威》調侃成龍只是一個大賣點罷了,在2011年出版的王晶自傳《少年王晶闖江湖》就引起過城市獵人裡面對成龍是肯定和讚譽.
  • 王晶未來有五部電影,《十二金剛》陣容豪華,最後一部等了20多年
    王晶的精力似乎永遠用不完一樣,1993年曾拍攝9部作品,不乏《逃學威龍3》《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超級學校霸王》《城市獵人》這樣的經典。新世紀之後重心放在了內地,他沒有表現出不適應,依然是那個最懂觀眾的導演。《澳門風雲》系列雖然收穫不少罵名,不過在票房上面賺到了不少。同時王晶也明白一直拍爛片會讓自己無法翻身,所以去年的《追龍》他認真了一把,也讓許多影迷對他重拾信心。
  • 連續6天蟬聯冠軍,但票房只收到446萬,這版《張三丰》拍得有點弱
    除了偶爾有幾部票房還算炸裂外,大部分成績都啞火了。就拿熱播中的《張三丰2太極天師》來說,它都連續6天蟬聯冠軍了,但票房只收到446萬元。這個數據太慘澹了,對比前面的作品票房差距太大了,從這裡就能看出當前的票房市場有多低迷。張三丰在影視圈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他的名氣家喻戶曉級別,因為大家都很愛金庸的小說,所以對這個人物有特殊的情懷。
  • 印尼海嘯與死神擦肩而過 李連杰頓悟生命投身慈善事業
    核心提示:李連杰幾乎是一夜之間,八歲習武,九歲被周恩來總理接見,十一歲獲得第一個武術比賽冠軍,少年成名的李連杰頭頂著全國武術比賽五連冠的光環,出訪過四十多個國家。人在中年,開始投身慈善背後,李連杰如何感悟生死之間。變身慈愛父親,李連杰如何呵護女兒幸福。
  • 59歲利智為58歲李連杰慶生:港片英雄美人,盡皆老去
    1981年,時候到了,港片導演張鑫炎在內地拍功夫片,電影還沒拍,已經定下主演——就是全國五屆武術冠軍,李連杰。那時候,李連杰也不過才18歲。電影是實打,實拍,不套招,拍攝期間李連杰幾次受傷,在身邊照顧的,是他的師姐黃秋燕。1982年,電影在內地以1毛的票價收穫1億多票房,成為超級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