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境外進京人員需集中隔離14天 費用自理
全部入境人員嚴格落實《健康申明卡》填報,如有隱瞞將被追責;全市疾控系統開展新冠病毒外環境監測,評估顯示感染風險較低
昨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五十一場新聞發布會。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砂鍋居」店內可容納500個餐位的大堂目前只預留10餘個餐位。受訪者供圖
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和擴散,入境防控升級,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入境進京人員,原則上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集中觀察,費用自理。全市疾控系統評估16個區的多家超市、商場,24個地鐵站、12個地鐵車廂新冠病毒汙染情況,核酸檢測全部是陰性。
新京報訊 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五十一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介紹加強境外輸入疫情防控的有關措施。
發布會上,陳蓓表示,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的輸入和擴散,首都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將採取更加嚴密有力的措施。具體措施包括,即日起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及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均停靠首都機場T3-D處置專區。全部入境人員嚴格落實《健康申明卡》填報。
同時,全面實施集中隔離措施。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有特殊情況的,經嚴格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集中隔離觀察期間,隔離人員費用需要自理。
●海關
入境進京旅客須填《健康申明卡》,瞞報追責
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介紹,《健康申明卡》收集的關鍵信息海關會及時通報給地方衛健部門,實現數據共享、聯防聯控,便於及時準確做好後續追蹤。來華旅客在航班上會收到乘務員發放的《健康申明卡》,通關現場也有紙質《健康申明卡》,乘客也可通過小程序搜索「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在線填寫。
「填報《健康申明卡》不能漏項、缺項,一定要如實申報,如有隱瞞或虛假填報,將被依據法律追究相關責任。」高瑞峰說。
●國航
所有航班三次測體溫,嚴防攜病登機
國航產品服務部總經理、國航海外疫情防控組成員張允介紹,嚴防「攜病登機」,國航前移防控關口,將所執行國際航線按照高中低三檔,明確劃分疫情輸入風險等級。
採取「三個環節測溫」方式,所有境外通航點在航班辦理乘機手續階段、登機口候機階段、艙門口登機階段對旅客進行體溫測量,體溫超標旅客暫不運輸,並對同行旅客進行勸退。據介紹,3月1日至3月15日滾動統計,境外進京航班在登機前因體溫超標暫不運輸旅客76人(涉及23個航班)。
為預防「交叉感染」,張允說,旅客之間的防護舉措主要是預先鎖定座位,設置客艙留觀隔離區;儘量安排旅客分散就座,乘務員分區域服務等。
●疾控
多家商超、24個地鐵站病毒採樣陰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隨著復產復工和進京人流的增加,北京進行了一系列防疫工作。近日全市疾控系統在人員密集場所開展了新冠病毒外環境監測,評估超市、公交、商場、地鐵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新冠病毒汙染情況。
龐星火說,商場等地重點採樣電梯扶手、垃圾桶、衛生間門把手,公交車廂扶手、乘客座位等。疾控人員用試紙進行塗抹,再送到疾控中心相關部門進行檢測。此次共採集16個區的多家超市、商場,24個地鐵站、12個地鐵車廂等。
「這些標本的新冠病毒經核酸檢測全部是陰性,目前北京市超市、商場、公交和人員密集場所是清潔安全的。市民通過接觸這些場所的外環境接觸感染的風險比較低。」龐星火說。
■ 案例
美國輸入病例機上測溫正常
針對3月12日美國輸入病例所乘坐航班CA988的情況,張允介紹,航班起飛1小時後座位40B的乘客找到乘務員,自述乏力、微麻,一周前有短暫發燒史,36.4℃,並調整了她的座位,並按要求實施隔離處置程序,指定右後門的衛生間由其單獨使用。後續為其測溫4次均在37℃以下。後其自述自己在美國的公司有人確診,同時告訴乘務組其有丈夫和孩子。乘務組再次對其測溫,全家人體溫均正常。
張允介紹,在飛機落地前,相關聯防聯控機制啟動,航程中,對所有乘客進行了2次測溫,沒有發現體溫超標的乘客。海關檢疫人員已經將40B乘客一家人帶離排查。
■ 連結
北京增5例境外輸入病例 密接者228人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3月14日,北京市報告5例境外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龐星火介紹,以上病例為輕型或普通型,均在定點醫院進行救治。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28人,其中49人在北京,均已按要求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目前身體無異常。
史某某情況
史某某,男,17歲,戶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長期居住在巴塞隆納。當地時間3月12日乘國航CA846次航班返回北京,北京時間3月13日到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下飛機前申報身體不適,下飛機後機場檢疫人員將其引導至隔離室為其測量體溫為39.0℃,由海關檢疫部門轉120後轉運至定點醫院。3月1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林某某情況
林某某,女,54歲,戶籍福建省福州市,長期定居西班牙馬德裡。當地時間3月12日乘EY076次航班,經停阿聯阿布達比,轉乘EY888次航班,北京時間3月13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下飛機前申報身體不適,由海關檢疫部門轉120後轉運至定點醫院。3月1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蔡某某情況
蔡某某,男,23歲,戶籍湖北省武漢市,在義大利留學,長期居住在義大利貝加莫市。患者2月18日出現咳痰症狀,自服藥物好轉,未就診。當地時間3月12日乘坐EY088次航班,經停阿聯阿布達比,轉乘EY888次航班,北京時間3月13日到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下飛機前申報身體不適,由海關檢疫部門轉120後轉運至定點醫院。3月1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史某某情況
史某某,男,18歲,戶籍山東省濟寧市,在西班牙留學,長期居住在西班牙馬德裡市。患者於當地時間3月12日乘坐EY706經停阿聯阿布達比,轉乘EY888航班,北京時間3月13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患者自述無任何症狀,下飛機後體溫檢測36.6℃,主動申報曾接觸過有咳嗽症狀的病人,由海關檢疫部門轉120後轉運至定點醫院。3月1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王某某情況
王某某,女,31歲,戶籍浙江省台州市,現住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月23日至3月4日去泰國曼谷、清邁旅遊,3月4日,乘坐TG614航班返回北京。患者3月7日出現發熱、咽痛等症狀,就診於某醫療機構,血常規和CT檢測未見異常。3月12日,廣東省疾控部門告知王某某,其在泰國旅遊期間一同伴回國後檢測為新冠核酸陽性。3月13日,王某某由120救護車送至東方醫院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院區隔離,經大興區疾控中心檢測結果為核酸陽性,後由120轉運至大興區人民醫院。3月1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 解讀
入境航班停靠首都機場處置專區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首都機場獲悉,即日起,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及來自中國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均停靠首都機場處置專區。5天前,首都機場處置專區停靠航班只包括來自疫情嚴重高發國家的航班。
釋疑1.首都機場處置專區在哪兒?
位於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D區(簡稱T3-D),該區域集中接收全部國際及地區進港航班,分區分類、精準實施旅客和行李的集中轉運。
T3-D三層作為旅客進港區,設有留觀區域;T3-D二層為旅客中轉區,設有休息區域;T3-D一層為出入境手續辦理和安檢區域。
釋疑2:非中轉旅客抵達T3-D後,是否需要統一前往新國展旅客接駁區?
所有入境旅客經由海關進行測溫等檢疫排查,邊檢辦理入境手續,非中轉旅客在專屬休息區等候擺渡車前往新國展旅客接駁區。
釋疑3.當日中轉旅客是否需要統一前往新國展旅客接駁區?
這部分旅客無需前往新國展。當日中轉的旅客在辦理完中轉手續後,再前往專屬休息區候機。該區域就位於T3-D。
這部分旅客在處置專區辦理中轉手續後,會有專用車輛直接將旅客送至後續航班登機。
釋疑4:轉乘次日出港航班的中轉旅客是否需要前往新國展旅客接駁區?
這部分旅客同樣需要統一前往新國展接駁區。據介紹,轉乘次日出港航班的中轉旅客,進港當日統一由「北京市社區防控組」將旅客送至新國展接駁區,交由各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駐京辦事處。
次日各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駐京辦事處將旅客送至航站樓指定櫃檯,並安排專人引導旅客完成登機流程。如旅客未能成行,將有工作人員將旅客交還相應駐京辦。
釋疑5.旅客抵達新國展旅客接駁區後,需要怎麼做?
新國展旅客接駁區按照境外入境人員的目的地分為北京及其他省市地區,北京地區按照16個區分別設立臨時集散點;其他省市分別設立各省市臨時集散點。
各集散點要保持相對距離5米以上,工作人員通道與入境人員通道分開,由專人引導旅客有序進入集散點,避免人群密集。
入境人員上轉運車輛前,要再次進行體溫篩查。以順義空港醫院人員為主,成立駐地醫療點。凡是不能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都要通知駐地120,轉運至定點醫院篩查。
在新國展旅客接駁區,工作人員會詢問並登記旅客相關問題,其中包括航班號、出發國家、14天內去過哪些國家和地區、在京是否有固定住所、旅客是否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近期是否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六項內容。
釋疑6.大興機場國際進港航班如何安排?
大興機場國際進港航班全部轉到首都機場運行。
■ 探訪
部分餐廳300個餐位只設10個
北京市再次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餐飲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控制餐廳就餐人數,拉開桌椅間距,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3月15日,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老字號餐飲企業發現,部分餐廳已經通過大幅度減少餐位等形式,拉大了就餐距離。比如柳泉居、鴻賓樓、又一順等老字號門店,餐位從之前的數百個減少到10餘個。
餐廳屏風分割大幅減少餐位
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餐飲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劃設「一米線」,嚴格控制排隊就餐人流密度。指引提出,餐飲單位要拉開桌椅間距,確保餐位間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無法移動,要明確標識出非就餐座位。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內部食堂應採用分時段錯峰就餐等服務方式。
3月15日,新京報記者在聚德華天旗下老字號柳泉居看到,這家餐廳原本有300個左右的餐位,如今只留下了不到10個餐位;原有近700個餐位、3000平米麵積的清真餐飲鴻賓樓,只留下了不到15個餐位。西來順、砂鍋居、峨嵋酒家、烤肉宛、又一順、曲園酒樓、老西安飯莊、長椿街馬凱餐廳、大地西餐廳、護國寺小吃等30多家老字號門店,也大幅減少餐位。
老字號又一順原本有300多個餐位,現在只留下了10多個,桌子距離都至少在一米以上。顧客來店就餐,除了需要測體溫、登記相關信息,每桌只能一客就餐,面向同一個方向。砂鍋居店裡的500多個餐位,也只留下了10多個,除了每客一桌,店裡還用屏風對大廳進行了分割。
餐廳建議現階段減少聚會聚餐
對於餐位大幅度減少,聚德華天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建議大家按照防控要求,繼續減少聚會、聚集。「我們各老字號門店現在都有外賣銷售,十分方便。」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疫情發生後,各大餐飲企業都增加了外賣品種,僅又一順外賣數量就超過了100種,小一點的門店也有三四十種,線上線下均可預訂、點餐。峨嵋酒家、烤肉季、砂鍋居、護國寺小吃等諸多老字號品牌,都與社區聯手,建立送餐服務網絡。
什剎海街道社區與聚德華天旗下烤肉季、峨嵋酒家、護國寺小吃總店等老字號攜手,為轄區1500餘個居民家庭開闢了老字號便民網點。便民網點位於新街口東街,由護國寺小吃總店提供早餐和老北京小吃,什剎海美食明珠烤肉季提供午餐、峨嵋酒家德內店供應晚餐,3家老字號輪流值崗服務。這3家老字號每家提供的食品超過30種,峨嵋酒家的宮保雞丁,烤肉季的國家級非遺烤羊肉,護國寺小吃的艾窩窩、驢打滾等,都可以在便民網點上買到,也可以通過「社區通」發布的信息聯繫店家訂購,為周邊居民提供生活服務。
大力推行無接觸餐廳
疫情期間,以餐飲為主營業態的大型餐飲企業,積極調整業務,除了服務重點從堂食轉向遠程預點餐、網上外賣、堂食外送、外擺售賣、團體送餐等形式外,還加大力度開發半成品菜品及自有銷售渠道。
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華天直屬餐飲門店營收同比下降幅度,從1月下旬的70%到2月中下旬的60%,進入3月份降幅已至55%左右。其中,二友居17家直營門店中,40%的門店在2月份實現盈利;香妃烤雞快餐公司缸瓦市店、太僕寺店等門店2月份也實現逆勢翻紅。除餐飲業態之外,同興成便利店也開拓集中採購新業務,2月份經營收入實現同比增長400%以上。
新京報記者走訪同和居、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二友居、慶豐包子鋪、惠豐餃子樓、惠豐門丁肉餅、惠豐涮肉館等老字號看到,目前銷售的半成品種類豐富,同春園新推出的三鮮蒸蛋餃、菊花魚,二友居的宮保雞丁、豬肉餅,慶豐包子鋪的餛飩,同和居的幹燒黃花魚,惠豐餃子樓的手工水餃、惠豐門丁肉餅店的烙餅卷肘子,惠豐涮肉館的麻辣涮鍋等,非常受周邊居民歡迎。以同和居為例,其推出的幹燒黃魚每天能賣出上百條,各種半成品銷售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80%。
北京華天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讓人們更加注重健康、科學飲食。為了適應這種新的需求,華天在旗下老字號門店積極提倡分餐制、推薦使用公筷公勺,引導顧客逐步形成健康飲食習慣。在業務調整、服務優化方面,將繼續大力推行「無接觸餐廳」,實體門店內全面普及掃碼點餐、掃碼支付,嘗試推行無人款臺、無人點餐,同時加快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讓消費者通過電商渠道購買到各家老字號的特色產品。
■ 關注
每家租房中介每小區限一名業務員進入帶看
新京報訊 新京報記者3月15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為滿足企業復產復工及群眾住房租賃需求,允許經審查後的住房租賃企業從業人員進入社區開展業務,原則上每個租賃企業每小區只能上報一名從業人員,帶看每天不得超過兩次,每次只能帶一名客戶。
市住建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住房租賃服務管理的通知》明確,住房租賃企業可根據業務需求,篩選出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從業人員上報市住建委。經審查,符合企業及人員備案情況的,市住建委將相關信息告知社區,由社區核查人員健康狀況後,允許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進入社區開展業務。
《通知》要求,每個租賃企業一個小區只能上報一名從業人員,且帶客看房須向社區出示業務員及客戶當日「北京健康寶」的結果,並經社區同意方可進入小區;原則上從業人員帶看客戶每天不得超過兩次,每次只能帶一名客戶。
《通知》還強調,要加強對新成交出租房屋及承租人的管理,各住房租賃企業與承租人達成租賃意向,並查詢「北京健康寶」結果為「未見異常」的,雙方籤訂租賃合同(租期不得少於半年)並完成租賃合同備案後,由企業從業人員陪同承租人到社區申請辦理出入證。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慶祥認為,上述舉措有助於推動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恢復,同時幫助和引導住房租賃企業儘快有序復工,切實降低疫情對住房租賃企業造成的衝擊。
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陳志表示,當前疫情防控時期,恢復生產生活、促進經濟發展很重要,社區完全禁止外來人員進出,是與中央精神不符的。
「《通知》提出以健康寶的查詢結果作為進入小區的依據,強調了大數據對人的健康可查詢,其實只要社區、企業、承租人都認真落實好各自的主體責任,做好各種措施,每一個環節都相互銜接好,非本小區人員進入小區的風險是可控的,和我們小區居民外出上班再回家沒有本質的區別。」陳志說。
北京市住建委提醒,當前北京小區實行出入證管理,目前新租房屋的,新租客需要辦理出入證。辦理出入證要滿足三個條件:住房租賃合同要通過北京市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到市住建委辦理登記備案;當日「北京健康寶」的查詢結果為「未見異常」;要由企業從業人員陪同承租人到社區申請辦理出入證。
新京報記者 吳為 吳婷婷 陳琳 吳嬌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