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姐導讀:
對於「毒蠱」似乎只存在於小說之中,但是當豪豪腹痛吐出活體黑色毛毛蟲之後,父母懷疑他被下蠱了……
蠱真的存在嗎,還是它只是肚子裡的寄生蟲?為什麼嘴裡吐出來的蟲子還是活的?
近日,在貴陽,8歲豪豪因腹痛難忍被送往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醫生發現在他的嘔吐物裡出現了像毛毛蟲的活體蟲類,而且孩子拉的大便中還有大量的蟲卵,小蟲呈黑色,長一釐米左右。
因為豪豪父母都是苗族,他們懷疑孩子被下了「蠱毒」。醫生也表示這樣的病例從未見過...
這事有點奇怪,蠱毒到底存不存在,誰也說不清,如果是寄生蟲的話,為什麼從嘴裡能吐出來,還是活的?而且這種黑色的「毛毛蟲」跟已知的蛔蟲、絛蟲還都不一樣,連醫生都沒遇見過……
到底怎麼回事?網友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煞有其事的說就是蠱蟲,有的堅持科學說它是寄生蟲,還有來看熱鬧的:
@ 2260
沒看到蟲子還活著的嗎?要是普通的蟲子在消化道裡不是應該早被胃酸腐蝕了嗎?
@帥氣噠白廟
百度了一下。很多內寄生蟲都能適應強酸環境,,也能分泌一些物質分解消化酶,在體內生存是沒問題的,然而[允悲]我沒聽說過能吐出寄生蟲的
@放屁大王就是你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真的有下蠱這件事,而且到現在2017年7月了,仍然存在!
@Sally-1015
這個和環境衛生有關聯吧,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所謂的被下了「蠱毒」,是不是戲文聽太多了
@那麼志能做什麼呢
中醫不靈了,傳武砸鍋了,要靠苗巫接手了嗎?
@夏日丶流水
應該是某種深山裡的寄生蟲,只是還未被現代醫學群證實而已。
據了解,豪豪腹痛其實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半年前開始,豪豪就有腹痛症狀,而豪豪的父母並不在意身邊,只有爺爺在家。
而且豪豪的居住環境是典型的苗族村寨,生活習慣和衛生條件都較為簡陋。
因此,醫師初步懷疑,豪豪應當是喝了生水或是吃了被蟲卵汙染的水果等東西,把蟲卵吃進了肚子,所以豪豪的大便裡會有大量蟲卵。
經過近一個星期的治療,豪豪體內已找不到蟲子或蟲卵的蹤跡了。但醫師表示目前雖然已經找不到蟲了,但是還是有盲區。
由於「毛毛蟲」身份不明,目前,醫院已將蟲體和蟲卵標本送往了專業的檢驗機構進行分析研究。
壹姐覺得,這個並不是蠱毒,蠱的說法太過於玄幻,也許它並不存在,如果真是傳說中的蠱,非死即傷,又怎麼會這麼輕易給治好了。
所以寄生蟲的可能性更大,不過一般蟲子也就敢呆在腸道裡,要是經過胃酸這麼一腐蝕,就算是鐵都要化成水了,怎麼會有蟲子能活下來呢?
以哺乳動物為寄主的寄生蟲卵外部有一層耐酸性的殼膜,卵在胃部停留的時間比較短,還沒等到這層殼膜被蝕穿卵就進入到腸道了,此時對寄生蟲的卵來說就很安全了,然後在那兒孵化成蚴蟲。
而寄生蟲本身繁殖能力強,而且豬肉絛蟲可以無性繁殖,它的身體可以脫落成一節節的,脫落的接片就會成長為一個新的個體。
還有豬肉絛蟲它會用周圍健康的肌肉組織將自己包裹起來,所以不好消滅。寄生蟲的蟲卵,在一定條件下孵化成寄生蟲蟲體,那麼體內才有寄生蟲的。寄生蟲是通過血管中血液的運輸進行運動的。
寄生蟲有些耐酸耐高溫的,胃液的pH值可能剛好在它們適宜生存的範圍內,所以不會溶解。在人身體裡的話多數會附著在某些組織器官上,肌肉或血管都是有可能的。
一隻福壽螺可能藏著6000條寄生蟲
福壽螺帶有多種寄生蟲,一隻福壽螺中就多達3000到6000條。食用福壽螺,必須經過100攝氏度的高溫徹底煮透。
黃鱔沒熟千萬別吃!
顯微鏡下,不管家養還是野生黃鱔,都有顎口線蟲。當人吃了帶顎口線蟲幼蟲的魚類,它會像無頭蒼蠅在人體內亂竄。進入眼睛可致失明,進入大腦還可能致命!不過,只要達到沸水溫度,煮熟煮透,顎口線蟲就會死亡。
小龍蝦不熟不要吃
北京市衛監部門表示,用烤、炒、醃、醉等加工方式不能將小龍蝦體內可能攜帶的肺吸蟲囊蚴(幼蟲)全部殺死。預防肺吸蟲並不難,只要不吃生的或半生的小龍蝦即可。另外,小龍蝦的蝦頭易潛伏細菌、寄生蟲,一般不要食用。
淡水魚生魚片有肝吸蟲
廣西一名男子,常吃淡水魚生魚片,肝臟上長了上百條瓜子仁狀的蟲子,它們就是通過生吃淡水魚進入人體的!有的病人肝臟上甚至有上萬條蟲子!只要加熱超過90度,幾秒鐘肝吸蟲就會死亡。
吃「三分熟」牛排長出1米多絛蟲
牛帶絛蟲是人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寄生蟲,成蟲為乳白色,扁平狀,分為一節一節的。牛帶絛蟲很長,最長的可達4-8米。為了確保安全,吃牛排還是選擇全熟的吧,如果要追求口感,在保證採購和加工過程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要七成熟。
羊肉沒涮熟可能感染弓形蟲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機率很高。人的傳染源主要來自於這些動物的肉類,比如涮牛羊肉的溫度不夠、時間過短、吃生肉、切肉案板被汙染、未消毒的感染牛羊的奶等等。
小夥愛吃田螺體內取出4條蟲
貴州遵義市桐梓縣一名青年,天天晚上都要吃一盤田螺,漸漸的,他的眼白、皮膚都呈現出淡綠色,並且腹痛。醫生最終從他的膽總管裡取出4條長約10mm、寬約8mm的肝片形吸蟲。
荸薺別用嘴啃皮
荸薺容易感染水中常見寄生蟲,如果沒有清洗就吃,附著於上的薑片蟲囊蚴就有可能進入人體。吃荸薺要充分浸泡後清洗,用開水燙,再削皮吃。不要用牙齒啃皮。如果把荸薺煮熟或者做菜吃,更讓人放心。
小時候我們都要吃打蟲藥,就是長得像寶塔一樣的糖,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經濟條件好,衛生條件也好,小朋友都有專人照看,即便在幼兒園也有生活老師的悉心照料,感染寄生蟲的機會大大減少。所以很少有人吃打蟲藥。
不過經常吃海鮮、生食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一定要確保食物來源可靠,能加熱的最好是熟透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