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驢界的貴族,國家的保護動物,網友:連名字都這麼霸氣
您好,感謝您閱讀這篇文章,每天為您更新最新的社會資訊,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古時候馬牛驢這樣的交通運輸工具早就被滿大街的金屬盒子取代,相比起自由靈活的驢,我們看到更多的則是已經變成火鍋、燒餅等等食材的驢肉,然而同驢不同命,有的驢「水深火熱」備受熬煮,有的驢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經過簡單的梳理,詳情如下:
1、這傢伙就連名字也帶些輕狂「蒙古野驢」中亞、西亞均有分布。在我們國家的「蒙古野驢」大多生活在內蒙古、新疆和甘肅等地,它們外形似騾,體型介於家驢和馬之間,這一點也不會認錯,這完全得益於那身深黃棕蘸白糖一般的奇妙膚色,作為典型荒漠動物,它的環境適應能力超群,長期生活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使他們變得既能耐冷耐熱,又能耐飢耐渴,雖然比不上駱駝這個沙漠專家,但也可以數日不吃不喝。
2、聰明的小驢還會在乾旱缺水時開發水源,選擇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用提在沙上跑出半米左右深的大水坑,其他動物也會來蹭水,被當地牧民稱為「驢井」。在冬季僅靠吃雪就能解渴,除此之外蒙古野驢還有非常完善的風險機制,他們善於奔跑,警惕性高,還會從群體中挑選專門的哨驢,絕不讓人類接近自己500米以內;一旦發生危險頭驢就會帶領大家一字逃開,時速四十五千米1小時!潛在力極強,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們。
3、而之所以被列為瀕危,除了氣候環境人類獵殺等原因,蒙古野驢的繁殖速度也十分緩慢,雄驢為了得到心儀對象,會在8到9月發前期激烈鬥爭,雌驢懷胎11個月才能剩下珍貴的一胎,這麼不容易,就讓他們好好當個驢界的貴族吧。你還記得電視上的那個聖誕老人的坐騎嗎?每年它只上一天班,到底是什麼動物呢?一起來看看吧。
4、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群,一年只上一天班的老司機「馴鹿」。傳說聖誕老人居住在北歐國家,芬蘭的拉普蘭地區,而這裡也居住著和馴鹿息息相關的土著民族薩米人,經過他們管理和信仰的馴鹿個頭較大步伐穩重,雌鹿的體重可以達到150多公斤,體長100到125釐米,比雄性大上一些!壯碩寬大的蹄子使他們即便在積雪厚重的原始森林也能無礙行走,而他們那雙獨具特色且雌雄都有的樹枝狀長角。
5、從小鹿出生後十天左右就慢慢冒頭了,營養好的甚至能長到130釐米左右,每年更換一次的鹿角頻率通常是舊的剛剛脫落,新的便開始生長,它們喜歡吃一種名叫「石蕊」的食物,也吃其他植物的嫩葉,看起來儀表堂堂,其實卻是個重口味。他們十分喜歡吃鹽,這也是我國匈奴部落鄂溫克族的法寶之一。
6、這些半野生的馴鹿平時都是放養的只有隔幾天找回來喂喂鹽才能聽話,當主人們升起用樺樹皮、木柴、鹿糞「拉日不卡草」混合點燃的驅蟲白煙,鹿群們就會陸續回來休息!馴鹿的壽命不算長,平均只有20年,每年的9月中至10月便是它們交配的季節,它們會為了搶奪新娘大打出手,獲勝的一方也不會耀武揚威地就地解決,而是帶領母鹿露群進深山,只希望這些美麗的生靈,也能像它們在傳說中帶給人們希望那樣長久地延續下去。
最後小編想說:
不管是不是國家的保護動物,我們都應去愛護它們,即便是一隻螞蟻,它也是一條生命,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親愛的讀者,今天的分享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評論區告訴小編哦!小編想要大家一個贊的呢,你的點讚就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愛您!小編會持續分享這種類型的文章,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