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魚刺卡喉嚨,寶媽反應很機智,醫生:家長們應該學一學

2021-01-08 媽之道

執筆:肖肖

編輯:木子

定稿:蘇子後

魚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脂肪含量也少,對兒童有很大的益處,因此很多家長都喜歡為孩子烹飪魚類的食物。但美中不足的是,魚的身體裡有很多的刺,一些小孩子單獨吃魚時,很容易被卡住。

但是很多家長看到娃被魚刺卡住時,除了他們努力吞下去,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但這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危害。

媽媽冷靜幫孩子取出魚刺,連醫生都誇獎優秀

有一位媽媽就很厲害,她看到孩子被魚刺卡住後,沒有被婆婆的吃飯將魚刺吞下去的方式幹擾,而是馬上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她不要哭鬧和吞口水。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然後讓孩子低頭咳嗽,試試能不能將魚刺咳出來,結果娃因為害怕,這個方法沒有見效。

媽媽馬上用湯勺壓住她的舌頭,然後用燈光查看喉嚨裡的情況,發現了卡在那裡的魚刺,於是立馬拿鑷子幫她取出來了。

因為擔心孩子的喉嚨會有損傷,她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娃的喉嚨沒有大礙,聽完媽媽取魚刺的方法,還誇她非常的冷靜、優秀。

被魚刺卡住這件事在生活中雖然比較常見,但家長為了孩子的身體也需要重視起來。在孩子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儘量為孩子去掉魚裡的刺

因為魚的一些營養成分,如DHA等,無法讓其他的食物代替,因此,魚將是孩子餐桌上常備的一道菜,不過家長可以改變自己的烹飪方式,比如將魚兒做成魚丸等,方便孩子進食。

條件好的家庭儘量為孩子選擇深海魚等魚刺較少的魚。或者食用的時候,仔細為他們取出魚刺。

★及時發現孩子被卡住的情況

因為年紀小的孩子還不太會說話和表達自己的不適,所以家長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發現孩子被卡住的情況。

當孩子吃完魚後,出現了哭鬧、咳嗽、排斥進食、不停流口水等情況時,就有可能是被魚刺卡住了,這時家長需要及時採取措施,將孩子送醫院或是自行取出。

★提醒孩子吃飯要專心

很多孩子被魚刺卡住,主要原因是他們吃飯的時候不專心,可能喜歡邊吃邊玩,或者想其他的事情,因此家長需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除了吃魚的時候要注意,孩子被卡住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再採用錯誤的取魚刺方式了,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將魚刺吞進去

當孩子卡住的時候,家長最喜歡用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大量的吃米飯、喝水、吃饅頭等將魚刺咽下去。

但是吞咽的動作可能會讓魚刺越卡越深,如果喉嚨裡的魚刺較大,還可能劃破孩子的食道和血管,造成很大的身體傷害。

即使魚刺很小,孩子吞下去後家長也需要認真地觀察兩天,看孩子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出現不適、疼痛的現象。

這幾天孩子的飲食也最好做成流食或半流食,以免喉嚨被劃傷後,吞咽固體食物會出現疼痛。

如果他們沒有再出現不適,可以順利、舒服地吃飯,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喝醋

還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喝醋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將喉嚨裡的魚刺溶解或衝下去,但是醋溶解魚刺是需要條件的。

高濃度的醋將魚刺浸泡十幾天,才可能達到溶解魚刺的效果。

而且和太多的醋下去,可能魚刺沒有軟化,到先灼傷了口腔、喉嚨、胃裡的黏膜。

用手摳魚刺

用手摳魚刺的方式也是不可取。

首先人的手都不是很乾淨,可能將細菌傳到孩子的口腔;其次,人並不能感受喉嚨裡的魚刺在那裡,將手指伸進去可能將魚刺越推越遠,劃傷喉嚨或更難取出。

不過,用乾淨的手指觸碰口腔上顎,引發嘔吐的感覺,將魚刺吐出來還是比較可行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

網上還出現了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取魚刺的情況,但是這樣的方法是用來幫助食物卡在氣管的人,而不是食道。

而這個方法的專業性還比較強,使用錯誤可能傷害孩子身體,情況嚴重的時候家長還可以自行嘗試,如果還有時間,就可以找專業人士的幫助,取魚刺基本不需要急救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孩子被魚刺卡了喉嚨,吃饅頭、喝醋只會加重傷情,要這樣做才對
    就是這樣美味的魚,卻帶了太多的刺,讓很多家長挑花了眼,也難以保證孩子吃到的魚肉沒有刺。大軍今天從海鮮市場買了好幾條大鯽魚,還都是鮮活的,回家之後二話沒說開始去魚鱗。兒子最喜歡吃魚了,他今天要給兒子做紅燒鯽魚,說著就開始幹了起來。
  • 4歲孩子被魚刺卡喉嚨,寶媽用這個方法「取刺」,醫生:優秀的父母
    吃魚蝦能夠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一點很多家長都知道,所以經常隔三差五的就會給孩子買一點魚或者買一點蝦,或白煮或清蒸,根據孩子不同的口味做給孩子吃。玲玲是一個非常喜歡吃魚的小女孩,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會經常買魚給她吃,尤其是沒有吃的三文魚以及深海鱈魚。
  • 6歲男孩誤食乾燥劑,奶奶60秒機智反應救了孩子,醫生:比我高明
    6歲男孩誤食乾燥劑,奶奶60秒機智反應救了孩子,醫生:比我高明李女士的孩子是個6歲的小男孩,由於平時李女士工作比較忙,孩子都是由奶奶照顧。這天,李女士在家給孩子做飯,孩子在客廳看電視,孩子突然就大叫一聲,李女士趕緊跑出來一看,孩子正趴在沙發上嘔吐,奶奶也從陽臺衝進來,連忙查看孩子的狀態,再看看桌子上已經拆開的乾燥劑,馬上就反應過來了。原來是孩子誤食了乾燥劑。奶奶一看是白色粉末,就趕緊去倒了涼水給孩子灌下,然後就趕緊催促李女士一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奶奶的60秒機智反應及時救了孩子,醫生也表示:比我高明。
  • 年年有孩子被魚刺卡到怎麼辦?這些誤區不要犯
    在春節餐桌上更是少不了這道菜,常見的魚通常有很多刺,所以不少的大人和孩子都有被魚卡到刺到的經歷。一、如果孩子被魚刺卡了怎麼辦?1、超過90%的魚刺會卡在孩子的扁桃體上。如果大孩子願意配合,我們可以用手機或者手電筒照射,能清楚情況下,看到用筷子或者鑷子把它取出來。但前提是魚刺非常明顯,很容易被取出來。
  • 孩子喉嚨被東西卡住該怎麼辦?這三種應急方法學起來
    孩子喉嚨被東西卡住該怎麼辦?這三種應急方法學起來孩子愛玩兒,對世界充滿好奇是正常的,特別是五歲以下的孩子。這時段孩子還不具備分辨力,常常對好奇的東西都會看一看,摸一摸,還特別喜歡用嘴感應。如果正好是食物,且對身體沒有壞處,孩子拿到嘴裡嘗嘗也就罷了,但換做是玩具或是別的東西,不免寶寶們會哽喉。孩子還小的話,他是不知道自己喉嚨被東西卡住的,甚至有些更小的孩子,因為還不具備說話的能力,更是無法告知家長自己的喉嚨被卡住了。
  • 孩子被魚刺卡住喉嚨怎麼辦?兒科醫生:謹記三要兩不要
    期間爺爺奶奶也給孫子夾了許多魚肉,可能是吃的過程太急了,孩子突然就被一些細小的魚刺卡住了。爺爺奶奶一看,直接慌了,一個讓喝醋,一個讓吃饅頭,但不管是喝醋還是吃饅頭,都沒有作用,孩子因為吞咽難受的一直哭。最後沒辦法,老人只能將孩子趕緊送往醫院。醫生說雖然孩子的喉嚨有被劃傷的情況,但好在魚刺不太大,送來的比較及時,不然孩子的食道會被劃傷的更嚴重。
  • 3歲兒子魚刺卡喉,媽媽「滿分操作」救急,醫生:父母都該學一學
    小李家的孩子特別喜歡吃魚,這一天她還是像往常一樣買了一條肥美的魚回去。飯桌上,3歲兒子特別開心,吃了許多魚肉,突然孩子說喉嚨痛,小李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孩子可能被魚刺咔到喉嚨了。她沒有慌張,而是趕緊拿出家裡的手電筒和鑷子,讓孩子張開嘴巴檢查,還好魚刺不深。她就趕緊用鑷子夾出來,等到孩子緩過來後她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最後結果沒大礙才安心帶孩子回家。
  • 孩子情緒失控,不買玩具就去「屎」,寶媽機智做法成模板
    這時寶媽看著孩子的自我表演,吶喊式不流一滴眼淚卻帶著哭腔的威脅,讓店員很是為難,畢竟在人家門口影響人家做生意。在商場裡又哭又鬧,情緒失去控制的孩子,寶媽沒有慌,也沒大聲呵斥孩子,而是蹲下來在孩子耳邊說話,然後帶著哭著依舊不情願的娃走到了扶梯旁。不一會兒孩子不大喊大叫也不放聲大哭乖乖的和媽媽離開了?
  • 孩子被魚刺卡住喉嚨,這些「土方法」別再用了,只會耽誤最佳時期
    孩子被魚刺卡「土方法」不可行樂樂今年6歲,樂樂的媽媽喜歡給孩子做各種好吃的,最近開始給樂樂做魚吃,營養又美味。可是有一天晚上,樂樂吃魚的時候,被魚刺給卡住了,直說難受,哭了起來。樂樂爸爸說,快拿點醋來,喝一小口,就能把魚刺給弄出來了。於是樂樂媽媽就拿了點醋,倒了一小蓋子給樂樂喝下去,又給他喝了水。
  • 孩子一年級教生字拼音怎麼學也學不會,家長應該怎麼教
    當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就很快的過渡,可能是這樣的,家庭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孩子不開竅的孩子就是他的早期啟蒙沒有做到位,孩子也沒有一個自主活動的空間,自主意識也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發展,所以孩子才會怎麼教都教不會。好我們原因找到了,現在就要說解決的方法,如何解決讓孩子能夠開竅,能夠很快的學習效率高,一學就會,而且不用枯燥的天天要抱著做作業,對抗情緒大,解決這種問題的目標和方向要從這麼兩方面來解決。
  • 孩子誤拿502當眼藥水,還好寶媽反應機智,醫生點讚孩子平安
    等月齡反應過來的時候,小丫頭已經在哇哇大叫了,到近處一看,原來這個不老實的小姑娘,把502膠水滴到眼睛裡去了。月齡的客人看到這種情況,有說趕緊送醫院的,有說趕緊清洗的,甚至還有說趕緊報警的,一瞬間滿屋都沸騰了。
  • 9歲男孩誤食「乾燥劑」,機智媽媽一招救了孩子,醫生直誇有文化
    相信很多家庭都有給小孩買零食的習慣,而在零食中都會有一包小小的乾燥劑,家長發現後一定要及時扔掉。陳女士有一個9歲的兒子,小男孩平時特別喜歡吃零食,陳女士平時也會控制一些,不給孩子吃太多零食。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孩子學舞蹈是好事,但醫生建議:這類孩子天生不適合跳舞
    特長班在現在的孩子生活中似乎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家長們眼中看來,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不學點東西將來怎麼讓別人欣賞你,而且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我家的孩子也不能少,不過這裡奉勸家長們,如果你真的是這麼想的,那就錯了,如果你家中存在這3類孩子還是儘早放棄吧!
  • 孩子學走路前,學會爬真的很重要嗎?兒科醫生發言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兒科醫生們普遍認同爬行對孩子的必要性表現吧! 學走路之前,爬行對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如果孩子在學走路前不能好好學習爬行,不管是孩子的骨骼還是肌肉,都比許多經歷過爬行這個階段的同齡人弱許多。
  • 孩子多大開始學走路?正確的學步時間了解一下,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家長的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寶爸寶媽們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寶寶落後於他人。就拿孩子學走步這件事來說,眼看著別人家的小朋友不到一歲就能自己摸索著走路,但是自己的娃都一周歲多了還是不會走,寶媽心裡也沒少為此著急,甚至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節奏遲緩。
  • 孩子看完學豬叫 《小豬佩奇》被家長列黑名單
    從數據來看,無論是移動端,手機還是客廳大屏,《小豬佩奇》都是點播率最高的動畫片,新故事與新角色的陸續登場,也為孩子帶來更多樂趣,給家長提供更多的育兒理念。往積極方面來看,這部原本小朋友愛看的動畫片現在已經成了跨年齡段的社會熱點現象,引發了網上不同父母間的「小豬捍衛戰」,也希望這部簡單卻有愛的動畫片,引發父母們關於健康育兒理念的更深層討論。
  • 請別讓孩子太早學舞蹈
    在舞蹈班我們甚至能看到2歲、3歲的寶寶,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練習舞蹈動作,究竟寶寶多大可以學舞蹈?寶寶學習舞蹈真的是越早越好嗎?1寶寶幾歲學舞蹈合適?從廣義上來說,孩子一出生就已經接觸到舞蹈了。這個時候有心的媽媽可以為孩子做被動操和孩子一起做節奏、韻律方面的練習。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每個孩子的程度不一樣,學舞蹈的年齡段也不一樣。
  • 幼兒園的小寶寶們要不要學英語?怎麼學?
    幼兒園寶寶的家長們大多會有這種疑慮,就是孩子還這麼小,要不要學英語,怎麼學?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還這麼小,對中國話的理解和表達還不熟練呢,何談學英語呢?而且孩子這麼小,應該多享受童年時光,不能早早被學習套牢。
  • 小時候想學畫畫,家長禁止學;現在的孩子不想學,家長卻逼著學
    工作以後,2012年時候,一次辦公室裡的一個大姐說她孩子不愛上什麼管樂課,好像是一種樂器課,她把孩子訓了一通。我在旁邊多嘴道:「我那時是想學父母不讓學;現在是孩子不想學,但家長卻逼著學。」並談了自己的經歷。大姐似乎想解釋什麼,但又好像覺得我說的對,便道:「課外學習藝術,既能陶冶情操,考大學還能加分。」但我怎麼覺得,考大學能加分才是她逼孩子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