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2號基地迎來剛獲救的流浪貓
「它們已經躲過了貓販子,但它們的未來是什麼?」
這是一位網名叫「貓毛一籮筐」的網友5月11日在「貓咪有約」論壇發的一句話。「它們」指的是今年2月11日,被從天津民權門花鳥市場解救回北京的415隻流浪貓(以下簡稱為「天津貓」)。在這個號稱「中國最大的貓咪資訊華人門戶網站」上,為天津貓治病、絕育、領養的召集帖很多,可以看到,許多人自發地為這415隻流浪貓付出。
但是,記者也發現,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能準確說出這415隻流浪貓目前的去向。它們被分散在幾個地方,並且至少有兩個團體宣稱是這批貓的所有人。記者採訪的幾位當事人,都不約而同地用「內耗」一詞來形容目前中國小動物救助的局面。
在救助流浪小動物的一片溫馨背後,究竟凸現出怎樣的救助困局?
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髒亂差?
在一些貓友論壇,記者看到不少關於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以下簡稱「CSAPA」)的爭論。爭論的焦點集中在CSAPA救助基地的狀況,以及80歲高齡的盧荻會長身上。
「雖然我十分不願意這樣說,但有很多次,我們看到的盧老師所謂的基地是髒亂差,病了的動物沒人管,死了就扔掉。所以民權門的貓救回來沒多久才會在她那裡大批死亡!」
而又有網友發帖稱:「最近幾天的貓咪有約論壇針對盧荻老師和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的帖子,人人對其口誅筆伐,甚至有人竟然揚言,想『砍了』人家。而事實呢?他們大都沒有什麼具體的東西,儘是捕風捉影和主觀推測。比如,明明主要是我和工人的勞動成果,竟然被那些攻擊盧的人稱作是盧老師特意讓人去搞的面子工程。真是狗屁不通!」
記者前往調查被疑為「不懷好意」
在看到網上有關「揭露帖子」後,記者想到中國小動物保護基地現場去看一看。
3月10日,記者先以個人身份撥通了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電話,請求到基地看看小貓小狗。一個自稱盧荻朋友的女性詳細盤問了記者的目的,然後表示他們不接待個人來訪者。記者只能直接前往位於北京郊區的中國小動物保護基地。這個基地位於海澱區西玉河村,1號基地為養狗基地,2號基地為養貓基地。
1號基地餵養了400多條狗,佔地約數十畝,共有10名飼養員看守。記者在亮明身份後,看守大門的一名飼養員告訴記者,這個基地每天要消耗100斤狗糧。大一些的狗,一天就吃將近一斤,還不敢讓它們吃得太飽。他們每天都要用拖布擦洗兩次狗舍,但記者注意到,部分狗舍的衛生狀況的確不夠好,地上狗尿較多,比較潮溼。
2號養貓基地是當地村子裡的一個宅院。看守的兩名婦女不讓記者進入,聲稱如果放人進去,盧老師如果知道了會發火的。記者隔著養貓房間的窗戶玻璃看到,這裡比1號基地乾淨得多。幾個房間內都有貓沙盆,供小貓方便之用。貓從外表看上去也比較潔淨。這裡的飼養員說,現在只有將近100隻貓,每天一袋貓糧還不夠。
當晚,記者在盧荻家裡見到了她。她首先詢問記者跟「貓咪有約」的人是否有關係。在得到記者否定的回答後,她說,近期有人前往2號基地偷貓,而且在網上對她進行污衊,所以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外人不得進入基地。
5月14日,記者終於又一次與盧荻通上電話。盧荻回應了一些網友對她和CSAPA的質疑。
愛心,因管理無緒遭遇尷尬
今年2月11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會長盧荻接到天津貓友的電話:在天津民權門花鳥魚蟲市場內有大量貓,貓販子們準備將其宰殺,將皮和肉出售。
當天下午,盧荻等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成員趕到天津,分別與貓販子和警方溝通。「我們作出了保證的,要帶走這批貓並且會救助到底。警方也是看了我們的資質,覺得我們是正規的機構,才同意把貓交給我們。」盧荻告訴記者。
2月12日晚上11時,載著415隻貓的貨車駛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位於海澱區永豐鎮西玉河的2號基地。
當時盧荻對媒體說,這是京津最大的一次救助小動物的行動。「我當時很開心,因為這些貓貓已經安全了。」盧荻回憶說。
但是,真正的救助才剛剛開始。
2號基地原先有一百多隻貓,一下子增加了415隻天津貓,有點吃不消了。而且,那批貓剛解救出來時,有一大半都有各種各樣的病。「有腹水的、懷孕流產的、鼻支的、斷腿的……」盧荻說。她把病情最嚴重的16隻貓放在自己家裡照顧。剩下的,都在2號基地。
「貓咪們在2號基地裡面待了13天後,大年初二盧老師給我打電話,說貓咪病得太多,她管不了了,讓我幫著聯繫醫院。」網名「六眼飛魚」(以下簡稱「六眼」)的救助志願者告訴記者。
「大年初二當天我就上『貓咪有約』論壇發帖子,說現在這批天津貓需要分放到各個醫院進行救治,需要大家幫忙提供車和人手。雖然是大過年的,可誰都沒閒著。那天晚上4輛車,十多個網友,去2號基地拉貓。後來有100多個網友參與進來,我們每天都排班。」六眼說。
五家動物醫院接收了這批貓,其中四家是六眼等志願者長期合作的醫院,另一家叫「爪行天下」的動物醫院,是第一次參與救助。就在這裡,六眼與盧荻發生了一次爭吵。
志願者與救助組織為分配捐贈物資吵架
3月底,各個醫院的救助工作開始步入正軌,人員也周轉開了,但爪行天下的情況並不是很好。記者看到,當時有不少帖子在徵集雙休日到「爪行天下」做義工的網友。
「義工們聚集在哪裡,捐助自然就到了哪裡,這是很顯然的事情。」六眼說。3月底的一天,幾個志願者開著四輛車,帶來了許多貓糧、貓砂、貓罐頭和消耗品。
「我籤了單子,接收了這批物資,然後把這些物資平均分成了五份,我要給其他醫院送去他們那份,畢竟那裡也有很多貓在。是我自作主張,但我不覺得有什麼錯。當時陶院長就說不行,這些物資是捐給盧荻的,不能自己分,我特別生氣,沒理他。什麼捐給盧荻的,那是人家網友捐給天津貓的!」六眼帶著剩下的四份物資走了。
「陶院長就給老太太打電話,老太太就打給我,讓我把這些物資送回基地。我說這我做不到。從這,我們才開始鬧翻。」六眼說,「這是我第一次跟老太太吵架,之前我都忍著。」
志願者拒絕把貓送回協會基地
到4月份,陸續不少貓康復了。各個醫院開始要求把康復的貓領養出去。「老太太不同意領養。她說你要想辦領養得籤協會的單子,但單子遲遲不給我。幾個醫院的負責人都急了,我說一切我來負責,籤字登記,開始放領養。之前我在管莊雙橋租了個院子,當作中轉站,把一些情況好轉的貓接過去調養。畢竟醫院的環境太複雜,對康復不利。」六眼告訴記者。
但盧荻否認了這種指責。「我怎麼可能不讓領養?我們的表格早就給了幾個醫院了,我們的網站上也可以下載A表、B表,再說了,大年初三是領養日,連天津來的貓友都領養了貓。你有興趣的話來看看我們被領養的花名冊。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在盧荻看來,當時的情況應該是貓咪有約的一些網友「非法劫奪」了原本屬於CSAPA的貓咪。「那五個醫院只有爪行天下我們還能控制,其他的,我都沒辦法。那些女孩可橫了,有一個據說在使館工作的女孩還給我打電話,說我怎麼還不死啊。我覺得這太可笑了。」盧荻說。
現在沒人能說清每隻貓的去向
當記者向兩人詢問這批415隻天津貓現在的分布時,發現沒人能夠清楚地列出全部的數據。
盧荻說:「最開始救回來是415隻,現在還在我的基地的只有100多隻了。正月初三我們搞了一次公開領養活動,艾未未領養了25隻,後來聽說死了7隻。送到醫院治療之後,我就沒辦法控制了,他們從醫院和基地都把我的貓劫奪走了,綠房子醫院原本治療著38隻貓,最後只回來了10隻。城北醫院一隻貓都沒回來。前些天從爪行領回來了21隻貓。聽說一共領養出去了160多隻,死了六七十隻。我還真搞不清楚現在究竟還有多少只貓。因為就連我們基地原有的一百多隻貓,也少了很多漂亮的大貓,不知道被誰拿走了。」
六眼也只能說明經過他的手的貓的情況。「現在留在中轉站的有70隻,另一位志願者那裡有40隻,領養出去30隻,死亡30隻。其他的情況我們不清楚。」
至今仍欠醫院醫藥費
「到現在我身邊都擱著欠醫院的單子,一沓一沓的。去醫院都籤的是我的名。我這個人是不會跑的,我籤了名我會認。」六眼說。
而盧荻則告訴記者,現在欠幾家醫院的帳都要她來結。「現在爪行天下醫院還有五分之三的款要我們結,綠房子醫院我們已經給了3000元。但我們現在不能再結了,我的帳上只有美國人打來的185美元,而且貓都不在我們手裡,怎麼結?」
面對這種局面,第一次參加救助的爪行天下醫院院長陶冶有些鬱悶。「大醫院不在乎這個,小醫院做不了這個,我們一腔熱血的參與救助,碰的滿頭都是傷!吃一塹長一智,這個水太混了!就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很多醫院才不願意參與救助的。這件事情從頭到尾傷了太多的人了。」
人的鬥爭讓貓不得安生?
「內耗」,是記者採訪過程中幾乎每一位採訪對象都會提到的一個詞,而且提及這個現狀,這群因為愛動物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們都不由得嘆氣。
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救助流浪貓的善舉變成了一攤「混水」?是救助理念不同?是人與人之間微妙的心理變化?是捐款的爭奪?還是制度的缺失?
捐款捐物分散而且並不完全公開
「這批貓在國外很有名氣,貓在誰手裡,誰就能拿到更多的捐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貓友告訴記者。
記者在「貓咪有約」論壇上看到了一個更新至2007年5月16日的帖子,名字是「從民權門貓開始,有約救助資金專戶正式成立(公開報帳)」。裡面的內容是實時更新的收入支出明細單。截至5月16日,一共發生24筆捐款,總金額26000元;8筆支出,總額10452元。每一筆收入都寫明了捐款人的網絡ID、金額、來款方式(包括義賣、籌款、每月固定捐款等)。對於這個明細帳目,六眼很驕傲。「我不能保證這個帳目完全沒有遺漏,但是我可以保證每一個捐款的網友,哪怕是一元錢,都能在這裡面查到,任何一項支出的單據我這裡都有,隨時候查。」
但是在盧荻所在的CSAPA網站上,記者看到所有數據只更新到2006年8月,在「財務」版塊下,收入、支出、年檢等連結都沒有內容。
「從去年開始我們網站就停了。因為經費有限,網管的工資很低,也留不住人。」盧荻說。但她說在之前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帳戶的明細表的。可惜,舊網站已經無法使用。但她承諾,會在本周之內修復網站,將一切捐款公開。
在記者提到「貓咪有約」公開的捐款帳目時,盧荻說:「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捐贈。我們的捐贈曾經落入別人的帳上,這個我不想深究了。但是我要表達兩點意思,第一,給中國的動物捐款,捐到哪裡都可以。但是給天津貓的捐款,理所當然要捐給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至於協會的某些人是否很好地利用這些錢,大家應該揭露,抨擊。」
誰才是這批貓的所有者?
雙方爭執的焦點之一是這批貓的歸屬權問題。
盧荻告訴記者,是她把貓接到CSAPA的2號基地的,而且在天津時,正是她出面和天津警方、貓販、天津愛貓社籤了協議,表示接收這批貓,事情才得以解決。「當時驚動了很多有愛心的人,是大家集體行動支撐這件事的完成。但是作為一個組織,工作有自己的程序,我們救出來這批貓,當然要對這批貓負責,像你今天打電話來問這批貓的去向,我肯定得有一個了解和掌握吧?可惜現在做不到了。」盧荻說。
「確實存在一個歸屬權的問題。」六眼說,「IFAW想幫助這批貓,但因為我們並不是當時和天津方面籤協議的人,盧荻隨時可以告任何人。我就寫了保證,IFAW救助而引起的任何法律後果,由我負責。這樣,IFAW才開始參加後期救助。也許程序上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我如果把貓送回老太太那裡,網友不會答應的,我也就不用繼續在這個救助圈子裡混了。」
CSAPA結構過於鬆散?
在六眼看來,做小動物保護和救助的圈子並不是很大。「這組織那協會,都一樣,他們互相之間為了『名』爭來爭去。對我們這些沒有加入什麼組織的普通志願者來說,當然願意和救助理念和方法相同的人在一起工作,這樣不可避免就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通常三、五個人會一起行動,做一線救助的、到醫院做義工的,做立法呼籲的,都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志願者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小動物保護組織多而散,力量都很小。掛著「國字頭」招牌的CSAPA,也沒有嚴密的組織制度。
「基本上是盧荻一個人說了算,我們也沒有固定的例會,副會長特別多,換得也快,我都記不清有誰。而且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任何書面的任命材料。」這位志願者說。
盧荻告訴記者,協會的不少副會長由於年齡大了,身體條件不允許再勞心勞力。而一些年輕人,由於工作、生活壓力大,也都沒有到位工作。
另外,據記者了解,目前CSAPA使用的是以盧荻姓名開戶的個人銀行帳號。而國家民政部《社團登記管理條例》中規定:「社會團體憑《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申請刻制印章,開立銀行帳戶。」
志願者寧願獨立救助小動物
「在中國,做小動物保護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們這群人聚集在一起做同一件公益事業,應該是很快樂的吧?但不是。因為『天津貓』這件事,我已經累得快支撐不住了。以前的累,是在一線抓貓、治貓,跟殘害動物的人鬥爭,跟傳統觀念鬥爭的累;但現在,我還得應付內部之間的猜忌、辯解……」這是一位獨立志願者小C對記者說的一段話。
在記者採訪數名救助小動物志願者的過程中,他們都很關心別人跟記者說了什麼。他們都覺得中國小動物保護內耗嚴重,但同時他們又擔心把這個圈子裡的事情展現出來,會更加劇這種混亂。
「我不會把這兩百隻貓給那些協會的。我跟幾個協會的人都認識好幾年了,我還不了解?他們那亂著呢!」用微薄的退休金和斷續的社會捐贈養著200多隻流浪貓的80歲高齡的丁世英老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