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石小1875
您好,校長1875
《校長,您好》我們代表鳳凰傳媒和王凱莉國際教育KWIE以「愛的教育」之名驚喜採訪南京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所小學—創辦於1875年的南京石鼓路小學校長——沈建,沈校長。
您好,學生1875
我們希望「以愛之名」為一直提倡愛的教育地石鼓路小學的全體師生留下愛的印跡,建立愛的檔案,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南京石鼓路小學。
我們一到南京石鼓路小學,就看見一張張可愛,青春,活潑的笑臉,一個個矯健運動的身影,本來我們和沈校長約定在石小的東校區見面,但是到的時候門衛告訴我們沈校長突然有點急事,還在西校區檢查。
您好,老師1875
不久,作為新時代下的新銳校長沈建校長就風塵僕僕從石鼓路小學的西校區檢查完,趕來東校區和我們匯合,迎面走來的身影讓我們腦海裡瞬間想到了一個人,就是致我們最好的時光的電影《老師,好》裡的班主任苗婉秋的形象,同時我們覺得沈建校長的長相和苗婉秋老師的扮演者于謙老師還頗有幾分相似,但是卻更加溫和,暖心以及思想更為現代和開明。
和《老師好》中苗婉秋最大的區別就是沈校長代表了一個新時代下新教育的倡導者,代表了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潮,更加符合人性,沈建校長表示希望家長老師不要攀比,得失心太強,也不要苛求一個學生的完美。
而和影片中苗婉秋老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他們對於教育工作的認真,為人的質樸,對於學生的愛以及用心都是不變的。好似老師風格千萬種,但是愛是共同的,心是炙熱的。
沈校長充分肯定了老師的價值,談到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很大,一個老師的性格,心胸,格局,眼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能夠飛得有多遠多高以及他們的德行。
您好,南京石小1875
沈建校長到了之後,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就接受了我們的訪問,採訪者正是王凱莉國際教育的創始人,中國區校長王園校長。採訪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校會議室舉行,一部分是行走中的課堂,我們跟隨沈校長的步伐和引領,參觀石鼓路小學東校區,聽校長娓娓道來石鼓路小學的歷史,校園文化以及辦學特色。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南京石鼓路小學創辦於1875年,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百年老校。142年前,法國傳教士倪懷倫在南京石鼓路邊種下了一棵法國梧桐。這棵具有歷史意義的參天古木被命名為南京市「001號懸鈴木」。和它一起成為「001」的,還有懸鈴木樹蔭下的南京市首家「新式小學校」——南京石鼓路小學。所以石鼓路小學歷來就是一個與國際接軌,崇尚與時俱進和新教育思潮的學校。
南京石鼓路小學自1979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小學以來,在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探索中一直起著示範與先導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該校充分發揮教育整體效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逐步形成了以教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構建立美教育為特色教育的辦學模式。尤其是藝術教育在該校得到長足發展,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您好,愛的教育1875
沈校長談到了很多教育的新觀念包括中西方對於人的價值的不同,也非常同意人工智慧的本質還是愛,也說到了情感學就是教育的必修課。老師的不可替代性就是因為老師懂感情而不是冰冷的機器,只會說YES或NO亦或者簡單的一些答案。
同時沈校長也在520之際談到了愛的教育和愛商以及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沈校長覺得教育本身就是要有愛,有溫度的。愛的教育不是來自於一個人,而是無數個個體間的碰撞出的愛。愛的教育來源於家長,老師,朋友以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充斥了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無形中感染和感動中社會的每一個生命體,包括人,植物,和動物等。
現在很多的教學事故的發生多少都是愛的教育的缺失或者扭曲導致的,同時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也多少都和適度的,有方法的愛的教育有關。因為情有很多種,而愛是共通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您好,石小博物館1875
尤其是版畫是石鼓路小學的特長,他們還擁有自己的版畫博物館,同時學生還有創意園。這也是我們做國際教育中知道對於美學的鑑賞力,想像力,以及動手的能力的確中國的孩子和西方發達國家地學生的確是有一定的差距,而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石鼓路小學在這方面已經領先於很多小學,走在德育美譽的前列。
您好,余光中鄉愁館1875
石鼓路小學還有一個著名的校友,那就是寫了《鄉愁》的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王凱莉國際教育KWIE也曾經專門就余光中先生的《鄉愁》發表過文章。余光中先生的《鄉愁》點燃了幾代人的家國情懷。
南京石鼓路小學不僅有餘光中班還有以紀念余光中先生為主題,同時也是南京市石鼓路小學「梧桐樹下的美學課」課程實踐基地—鄉愁館。在2018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誕辰90周年的時候開幕,小而精的鄉愁館裡面古色古香,希望緬懷先生的同時也培養學生以及老師的人文情懷。
同時南京石鼓路小學也希望為兩岸三地的教育文化交流多做貢獻。今年年中,石鼓路小學南京圖書館開展一個兩岸三地的活動,共同促進海峽兩岸的教育與文化!
您好,為石小喝彩,為校長點讚1875
校長您好,校長的心!謝謝校長!而今天特別的愛給特別的石鼓路小學以及石小校長!為石小喝彩,為校長點讚!
沈校長的謙和以及信任包括真實以及作為教育第一線同時又是基礎教育的心真的感動到了我們教育同行。不由驚嘆高手在小學啊,校長真英雄!
希望沈校長帶給我們的驚喜,鳳凰傳媒以及王凱莉國際教育KWIE,可以盡我們所能,不僅讓沈校長作為石鼓路小學的代言人之一,也可以讓沈校長這樣的校長的教學理念以及經驗給更多人知道,中國教育人,南京好校長,甚至享譽海外。
沈建校長在訪談中一直自謙,說比他有見地的校長和石鼓路小學這樣的學校在中國比比皆是!是的!那麼這一些不都是中國教育的希望麼?而教育不就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麼?如果校長作為學校這樣的小社會的家長,永遠聽不到掌聲而只有埋怨以及疲累,那麼民族還有希望麼?
您好,為中國教育助力 1875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中國更多的像沈校長這樣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校長找到工作的成就感,為社會,為家庭更好的服務,也希望王凱莉國際教育以及相關資深傳媒為中國教育者和世界搭建學習和對話的橋梁,讓中國誕生更多的德藝雙馨的教育家同時為勤勤懇懇的教育工作者喝彩!為石小助力,為石小喝彩!為校長點讚!
Nothing is impossible,if it is impossible,make it possible!(沒有什麼不可能,如果它不可能,讓它成為可能) (校訓之一)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If you are flowers, butterflies come;If you are wonderful, days arrangement!)(校訓之二)
新時代 新教育!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漫漫其修遠兮!一帶(代)一路(鹿),一路(鹿)有你,苦一點也願意!代(帶)代(帶)相傳!用母親的愛做教育,用父親的心做教育!用心做教育!為自己!更為下一代珍藏!
特此聲明:此文章為王凱莉國際教育(KWIE)的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