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舊城的胡同裡,總能看到大爺大媽牽著心愛的小寵物,悠閒地閒逛,這就是城裡人的退休生活。鄉下的老農民們,可沒有閒情遛狗遛貓,他們更喜歡種莊稼,養家禽,甚至養蜜蜂。提到養蜂,您知道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一員嗎?蜂王后並不是一家之主,僅僅是因為停止產卵,才有可能被蜜蜂拖出蜂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人類有生之年將會死亡,何況蜂王。事實上,在蜂群中,產卵是蜂王的主要任務,一個無法產卵的蜂王,不僅會造成大量的蜂群退蜂,甚至會面臨滅群危機。蜂王產卵越多,蜜蜂就會越興奮,外出採蜜也會越積極,蜜蜂對蜂王的期望是很高的。然而,當蜂王停止生產時,蜜蜂就會變得消極起來,甚至在發現自己有病而不能產卵時,就會把蜂王拖出蜂房,重新培育新的蜂王。
事實上,蜂王生病了,大多數時候會突然死亡,蜜蜂只是把蜂王的屍體拖到蜂箱的外面而已。假如是被蜜蜂趕走的蜂王,一般養蜂人都能在蜂房門口看到它,但是一兩天後就會發現它不見了。這一狀況也是很多養蜂人在養蜂過程中無緣無故地失去蜂王的一個原因。
蜂王的老年劣質,由於蜂王年老,自身的營養跟不上,加上身體虛弱,會出現間歇性休克,但蜜蜂一般不會直接把老蜂王從蜂箱裡拉出來,它們會先培育新蜂王來代替老蜂王,這樣就會發現老蜂王被拖出來,是新蜂王咬死了,或者強迫老蜂王自己離開蜂箱。
低劣蜂王,尤其是低劣蜂王,通常只在產卵初期表現良好,過了兩三個月後,就會出現產卵不積極、無連貫慣性,甚至出現停產現象。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外界條件適合培育新的蜂王,蜜蜂就會開始建造王臺,強迫蜂王在王臺上產卵,然後把劣質的蜂王從蜂巢中拖出來,把劣質的蜂王餓死在蜂巢外。
造成氣候環境因素,蜜蜂終年生長規律為春秋繁衍發展,夏冬放慢腳步,進入退蜂保蜂時期。這種生長規律與氣候環境有很大關係,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蜂群的發育。本土中華蜜蜂經過長期的進化,已經具備了控制蜂王產卵的能力。蜂群可以適應惡劣的氣候環境,但這種控制方法,是建立在減少對養蜂王的餵食,使其營養不良的基礎上的,最終減少其產卵或直接停止生產。這樣,一些體弱多病的蜂王也會出現死亡現象,最終被蜜蜂清理出蜂箱。
蜂王停止產卵,一定是有原因的,應該是它自己出了問題,應該是氣候環境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它想要逃避或分蜂,總而言之,蜂王不會無緣無故停止產卵,蜜蜂也不會隨意把蜂王從蜂箱裡拖出來,所以養蜂人要重視蜂王停止產卵的問題。事實上,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把蜜蜂當寵物養,這是很好的一件事,畢竟蜜蜂是大益蟲,我們的花草還得靠它們傳下來,可是養蜂人可別忘了,養蜂要多學技術,多了解蜜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