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是哪兒來的?貓貓狗狗的完整進化史(下)

2020-11-26 鵜鶘一刻

前兩期,我們已經一起走完了一段漫長的歷史;今天,是時候把最熱血,也是最精彩的故事講完了。

不多說了,咱們出發!

還記得昨天咱們說的嗎?早期的羊膜動物終於離開了水域,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魚腦袋不夠用了。所以呢,不同的羊膜動物,開了不同的孔。

爬行動物們開了兩個洞,都是用來增加咬合力的。作為一個放大了幾百倍的鱷魚玩具,這樣的咬合力還是足以威懾所有敵人的。牙口好,戰鬥力自然就強。於是乎,咱們的祖先被驅趕到了苦寒之地,苟延殘喘。

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祖先打野打出了經驗,慢慢有了自己的一些特點:胎生、哺乳,甚至慢慢退化了育兒袋這個累贅。

這位始祖攀援獸,就是【真獸亞綱】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看上去像是老鼠,其實呢,遠比現在的老鼠要戰五渣得多。

在野區待久了,慢慢野區的資源也不夠吃了。同時呢,也有不少的恐龍在熱帶混不下去,開始效仿自己還是魚的老祖宗,跑到野區來欺負哺乳動物。

始祖攀援獸面對的現實是這樣的:只能欺負小蟲子和植物,要啥沒啥,爬行動物一出現在視野裡就可以等死了。emmm,史前RNG就是你了。

那咋辦?接著進化唄!

作為野區生物,哺乳動物深入學習貫徹了clearlove的精神:咬不過,難道我還跑不過嗎?在大概9000萬年前,所有的哺乳動物在同一時間段,做了一道進化的選擇題。

其實這個進化的『全球統考』還是巧合的,要知道,哺乳動物遍布『勞亞大陸』、『非洲大陸』兩片當時的陸地,身處的環境更是天差地別,可是它們的進化時間卻十分接近。

回到選擇上來吧。這次的選擇題,全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跑得快、或者是爪子有攻擊能力。選項一共有三個,通向了完全不同的羅馬。

A 選 項

A:跑不過,肯定還是我的腳不夠好!我要更適合馬拉松的jiojio!具體點呢?腳應該硬一點,一口氣跑幾十公裡腳不疼,能夠適應泥濘路面、碎石路面和低矮灌木各種路況,奧迪Q7能開到的地方必須都能跑!

你應該看出來了。如果按照這樣的要求,爪子就進化成了蹄子。

它們的蹄子本質上不是骨頭,而是覆蓋了整個爪掌的指甲。

可能有沒見過的朋友會好奇,馬在磚地上走個路「踏踏踏踏」的響,這指甲有那麼硬嗎?

解釋一哈啊。咱們養的馬的蹄子不是原裝的。為了讓馬能更適應長途跋涉,我們在馬的蹄掌上釘了一塊鐵,叫馬蹄鐵。你如果拿一坨鐵去拍地面,沒準聽著比馬還要脆。

而原裝的蹄子,確實是指甲。

說回來進化。最開始,這些選了A的動物目的十分明確:跑就完事了。慫X基因可見一斑,所以呢,它們大部分都是吃草的。

它們有兩種進化方向,我們可以用蹄子的趾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來區分。

最開始比較多的是單數大軍——【奇蹄目】。最具代表性的是下面這貨,馬和驢的老祖宗『始祖馬』。這是24k純馬,千萬別指馬為鹿。

現在的它們的子孫除了馬、斑馬、驢,有主要有這兩位。

貘M,脾氣超好,擼起來手感獨一號。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犀牛,這就別擼了吧還是。

而跟奇蹄目的三種動物比起來,偶蹄目可是人丁興旺多了。沒競爭多久,它們就很快就成了全球素食者領導品牌,每年繁殖量加起來可繞地球不知道多少圈。

為啥呢?因為偶蹄目不僅僅是蹄子和奇蹄目不一樣,它們還有一個習慣:反芻。同樣的食物,它們消化得遠比奇蹄目動物要乾淨得多;而每天的進食時間,它們也要節約出來很多。

消化好,就可以有更大的體型來自保;進食時間短,就可以進行更長距離的遷徙。所以,現在的食草動物,已經基本上完全是偶蹄目動物的天下。

底下這貨,其實是豬的老祖宗。

河馬雖然說叫了這個名字,可它和馬沒有一丁點關係,跟豬的關係都要更接近一些。

最有意思的是,河馬的祖先其實比羊大不了多少。

牛、羊、鹿、駱駝,都是最常見的偶蹄目動物。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偶蹄目動物遠比奇蹄目好吃。

而偶蹄目裡,還有你一定想不到的兩位:鯨魚和海豚。

這兩位的祖先,是正兒八經的偶蹄目陸地動物,只不過在陸地上混不下去了,才回到海裡。

誰知道幾千萬年後,它們成了海裡的霸王。

長蹄子的除了奇蹄目和偶蹄目,也有一部分蹄趾並沒有完全分開的,大象和蹄兔是它們的代表。

說起來,他們更接近於奇蹄目一些。

B 和 C 選 項

B和C選項,有著相似的讀音:趾(zhǐ)行和蹠(zhì)行。可是,它們卻是完全不一樣的路子。

蹠行,就是用爪掌行進;趾行,就是用兩隻前爪的趾,以及後爪的腳趾和跗骨行進。

蹠行,是最穩當、和大地接觸面積最大的行進方式。蹠行的動物都可以做到比較長時間的直立,也可以做到一隻腳站立。

熊,老鼠,兔子,當然,還有人,都是標準的蹠行動物。

和其他兩種相比,它們的行進速率普遍非常低。但是因為可以直立,它們進化出了功能極多、攻擊力極強的前肢。

而趾行,直觀的優點明顯得多:一方面,踮著腳尖走路是動靜最小的,不容易被發現;另一方面,腳趾更為發達的韌帶和肌肉,會給趾行動物帶來無與倫比的爆發力;除此以外,前爪發達的趾配上指甲,給它們帶來了最直接的攻擊力。

沒錯,這種行進方式就是肉食動物的專屬。你的貓貓狗狗,狼老虎獅子豹子,全都是趾行動物。

趾行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走久了會累。耐力上看,趾行是三種裡最差的行進方式。

哺乳動物按照行進方式有了不同的命運,而6000多萬年前,恐龍滅絕了,更是加快了它們走向舞臺中央的過程。

那麼,貓貓狗狗是怎麼來的呢?

人 寵 殊 途

九千萬年前,胎盤類哺乳動物開始分化出了幾大分支,勞亞獸總目、靈長類總目、貧齒類總目以及非洲獸總目。

從此人類和貓狗的祖先開始走上了不同的進化路線。

其中的靈長目就是人類的祖先,大概出現在六千萬年前。

你可能想像不到,比起猴子與猩猩,那時候的老祖宗長的更像是松鼠:

而另一項分支——食肉目中的古貓獸,是貓貓狗狗以及現代食肉類共同的祖先。

它生存於5500萬年前,外觀接近於貓與狗的結合體:

……

抱歉,放錯了,是這個:

它的盆骨構造與現在犬科動物相近,爪子像貓一樣可以自由伸縮。

爬樹能力一流,靠捕食稠密叢林或樹上的小動物為生。

有科學家推測,它們並非完全的食肉動物,也可能吃一些蛋或者水果。

而古貓獸可以在當時激烈的生存環境下生存下來,並成為現代食肉類的共同祖先,僅僅靠身體構造和爬樹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比起同期的大部分競爭者,古貓獸還擁有更強大的腦容量。

這點對於食肉動物非常重要,聰明就意味著能更有效率的進行捕食。

或許在進化的長河中,貓有機會取代人類,成為真正的「主子」。

回到正題,咱們繼續聊進化史,古貓獸繼續分化出兩大亞目——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

至此,貓和狗的祖先走上了兩條不一樣的進化道路。

貓 篇

很多人認為劍齒虎是貓咪的祖先,好多媒體也是這麼報導的,但實際上這完全是兩條不同進化路線。

貓科內部分成劍齒虎亞科和真貓類,而現在的家貓屬於真貓類中的家貓支系。

而第一隻被人類馴化的貓咪誕生於5000-10000年前的中東。

它是野貓的一個亞種——非洲野貓。

這裡估計就會有人提出質疑了,改編不是亂編,憑什麼非洲野貓是在中東被馴化?

解釋下,這裡說的非洲野貓是指一個品種,分布於非洲和中東,而非「非洲的野貓」。

當時的中東農業發達,不摻金坷垃,照樣「小麥畝產一千八」。

大量糧食儲存的同時,也帶來了老鼠和小型哺乳動物的滋生,而這些動物恰好是非洲野貓的理想獵物。

就這樣,逐漸有一些膽大的非洲野貓,開始在人類的棲息地活動。

從此開啟了貓咪種族的馴養歷程。

那家貓是如何快速傳遍世界的呢?

在水上航行的過程中,老鼠是七大洋裡最大的禍害,偷吃食物、啃壞食物。

所以貓早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航行夥伴,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也正是這個傳統,短短的幾千年,貓咪就被帶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這幾千年的旅途中,家貓隨著地理環境的改變,以及本地貓咪的雜交緩慢的演化。

直到18世紀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海外市場興起,資本迅速積累,誕生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他們不在需要每日的大量勞動就可以獲得巨額的收入。

換句話講,社會上誕生了一大批又閒,又tm有錢的人。

那這些用不完的時間和花不完的錢可以幹什麼呢?

——養寵物。

有需求就有市場,再加上當時生物學的快速發展,商業化培育貓咪迅速崛起。

從此家貓的演化由多行道,變成了由人類完全控制的單行道。

在某種角度,人類成為了貓的神。

但這個神既不善良也不公平,商業化培育考慮的是用戶的需求,而非貓的需求。

嚴重的近親交配與外形的追求,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基因缺陷。

為什麼品種貓容易生病、免疫力低就是這個原因。

例如折耳貓,天生基因缺陷,很大機率會有軟骨病。

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變成骨質增生,骨刺,最終癱瘓。

#不要再養折耳貓了!!!#

回歸主題,說了這麼多,那古代的野貓和現代的家貓有什麼不同嗎?

外官上差異還是蠻大的,例如無毛貓。

但是從基因角度看,比起狗,幾乎沒啥變化。

除了性格溫順點外,仍然是一隻野生動物。

所以單從基因角度,貓或許從來就沒有被馴化。

狗 篇

比起貓,狗伴隨人類的歷史要長的多。

狗是第一種由智人馴化的動物,而且早在農業革命之前便已發生。

而且不同於貓,狗仿佛是神賜予人類的禮物一般。

它們是一種社會化動物,天生就有服從首領的天賦。

試想在萬年以前,有幾隻小狼誤把人類當成了首領。

不僅言聽計從,撒嬌賣萌,還能看家護院,幫助打獵,快速的獲得了人類的好感。

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狗,不如說是狗主動馴化了自己。

那麼,狗是在什麼時候開始被馴化出來的呢?

已有證據表明是在15000年以前,但具體時間學術界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說法。

基因測試現今也沒有達到能確定具體起源時間的程度,人們普遍認為是在15000年到40000年前之間。

那狗的祖先是誰?

科學界為這點爭論了好幾個世紀。

很多人認為狗是由唯一一種動物,既狼馴化來的。

這種理論最早在18世紀,由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提出。

理論依據是:

世界上各個類型的狗都能混交,並可產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所有的犬,區別於狼及其它野生犬屬動物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犬的尾巴基本上一律向外彎曲。

這種理論被稱為「一源說」,時至今日還會出現在某些科普讀物和自媒體文章裡。

但這種理論有兩個不能解釋的事實:

不能解釋犬與狼、胡狼等雜交可育的事實;

不能解釋犬多起源地的問題,以色列犬起源在1.2~1萬年前、伊朗約在1.1萬年前、美洲在9000年前、英國在7500年前、中國在8000年前。這麼短的遠古時期,犬由一種物種在一地馴化並迅速傳遍全球,這是不可能的。

於是就有了「多源說」問世。

「多源說」認為,目前全世界的狗是由狼、叢林狼、豺(亞洲胡狼)、黑背胡狼、側紋胡狼、澳洲野狗6種犬屬動物馴化而來。

後來,動物學家J.Clutton-Brock進一步指出,現代家犬是由4種野生狼祖先在不同地區被馴化出來的。

但這還沒結束,以上這些學說都藉助於考古學上的一些史前資料的支持,都存在著很多疑點。

直到科學家通過DNA分析證明,家犬還是與狼的關係最大,DNA相似度高達98%,直接推翻了「多源說」。

因此又提出了「多起源地單種祖先」學說,不同地區的狼被同時馴化成了不同地區的狗。

而古代狼的品種多達45種,這恰好又解釋了狗的品種多樣性。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2016年,中科院昆明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國棟及其研究團隊在《細胞研究》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揭開了犬馴化遷徙之謎。

團隊採集了東亞、東南亞、歐洲、非洲和北美洲所有疑似家犬起源的樣本。

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等手段,最終得出結論:

家犬在33000年前開始在東南亞被馴化。

15000年開始向中東、非洲、歐洲等地遷徙擴散,並在10000年前到達歐洲地區。

之後在東亞北部雜交形成的一系列混合群體又隨著人類遷往美洲地區。

換句話講,狗很可能就是由一種狼馴化而來,隨著遷徙過程中環境的變化、人類的馴化,以及和本地狼的雜交不斷演化出現在的家犬。

前文的貓篇我們提到,很多「純種貓」是18世紀工業革命後,為滿足大量中產階級而誕生的產物。

而狗也是如此,「純種犬」的培育在18世紀開始興起,於19世紀開始盛行。

現在的所謂「純種犬」其實就是那時候雜交出來的。

#單純的追求「純種」,除了資本毫無意義#

在雜交出來的眾多品種中,一部分的狗深受人們的喜愛。

為了將好看、獨特的基因流傳下來,保持外貌的穩定,人們讓這些品種的狗狗一代代的近親繁殖到了今天。

近親繁殖的後果估計大家都知道。

BBC的一部紀錄片《純種狗的悲哀》中介紹了一隻名叫西爾維婭的查理士王獵犬,只要有人想摸它的頭,它就會恐懼地往後退縮。

這可不是因為怕生,而是它得了一種叫「脊髓空洞症」的遺傳性疾病,病因是腦部空間不足。

簡單來說就是頭太小,裝不下它的大腦,它的頭骨會像孫悟空的緊箍兒一樣,隨著它的長大將腦子越箍越緊,越來越疼。

不僅如此,任何東西碰到頭皮,就會產生類似燒傷那樣的疼痛,疼痛等級相當於挑筋斷骨。

這並不是一隻狗特有的情況,在英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查理士王獵犬都患有這種遺傳性疾病,唯一的辦法就是切除掉部分腦殼。

但手術過後的存活率,也並不理想。

沒有買賣,就沒有市場。

在這裡小編呼籲在養狗前先去網上查一下那些品種的狗狗有遺傳疾病,這樣的就不要購買了。

希望正道的光能照到每一隻受迫害的狗狗。

相關焦點

  • 毛孩子是哪兒來的?貓貓狗狗的完整進化史(下)
    它們有兩種進化方向,我們可以用蹄子的趾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來區分。最開始比較多的是單數大軍——【奇蹄目】。最具代表性的是下面這貨,馬和驢的老祖宗『始祖馬』。這是24k純馬,千萬別指馬為鹿。你的貓貓狗狗,狼老虎獅子豹子,全都是趾行動物。趾行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走久了會累。耐力上看,趾行是三種裡最差的行進方式。
  • 貓貓狗狗完整進化史(上)
    這篇文章是『沒用小百科』系列裡最有用的一期,咱們用一貫的不正經風格,一直數到生命長河的源頭,看看貓貓狗狗、甚至咱們自己的祖先到底是誰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和貓貓狗狗是同一個祖先。現在能追溯到最早的、能確定是咱們直系祖先,就是5.35億年前的這一位:冠狀皺囊動物。
  • 貓貓狗狗完整進化史(中)
    你自己,你養的貓貓狗狗,你待會下班吃的羊肉串的羊,都是合弓綱動物。(有極少數的恐龍是前邊的下孔類。)雙孔類的恐龍成功統治了地球,看上去要來個無盡之任;咱們哺乳動物的祖先——下孔類動物只能蠅營狗苟,靠撿恐龍不吃的、吃剩的垃圾為生。
  • 狗狗從哪兒來? 美媒:研究顯示有兩個起源地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狗從哪兒來?答案也許有兩個》的文章稱,一項最新研究提出的新觀點可能會讓所有人滿意:這兩個地區都有馴化狗的歷史,只是時間不同而已。《科學》周刊今天發表的論文稱,這個說法還只是一種假設。但論文作者表示,根據他們對基因和考古證據的分析,這是對上述千古之謎的最好解釋。
  • 小米眾籌貓貓狗狗寵物飲水機?
    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不但自己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就連寵物都過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有的毛孩子甚至比普通人的生活質量都要高,比如成功上位王校長的『女兒』王可可,動不動就只對BV、愛馬仕的狗鏈不過敏,而且還在自己的微博聲稱不喝斐泉就塞牙。這些都足夠證明現在人對寵物的寵愛。
  • @鏟屎的,眾籌價僅99元的「貓貓狗狗」寵物飲水機請查收!
    可以說是本年度最有誠意的禮物了  最近,正在小米有品APP平臺眾籌的「貓貓狗狗」寵物飲水機成功吸引了養寵用戶的目光,不僅造型簡約、功能強大、顏值也頗高。而且眾籌期間的價格只要99元,充分體現了小米平臺閉著眼買的選品邏輯,還在用碗給毛孩子餵水的寵友們有福了!
  • 「貓貓狗狗」寵物飲水機,如何圈粉無數資深鏟屎官?
    「貓貓狗狗」寵物飲水機,如何圈粉無數資深鏟屎官?可以說是本年度最有誠意的禮物了 最近,正在小米有品APP平臺眾籌的「貓貓狗狗」寵物飲水機成功吸引了養寵用戶的目光,不僅造型簡約、功能強大、顏值也頗高。而且眾籌期間的價格只要99元,充分體現了小米平臺閉著眼買的選品邏輯,還在用碗給毛孩子餵水的寵友們有福了!
  • 如何幫毛孩子克服鮮食障礙?
    大多數毛孩子平時習慣了吃寵物糧食,剛開始接觸鮮食時會有緊張的情緒,我們可以利用以下一些食物來幫助他們淨化身體,消除緊張的情緒。注意:選擇以下最適合解決毛孩子情況的食物,不能多種食物結合使用哦。該如何給毛孩子餵食呢?對於狗狗來說,您可以根據其體重,在狗狗每日的飼養量中添加6g~45g的紫花苜蓿粉或者幹混紫花苜蓿;也可以將45gde 苜蓿粉放在1杯水中,浸泡20分鐘,當成茶來泡。然後,將茶水拌入狗狗的食物中。
  • 你有記錄過你家狗狗的成長史嗎?沒有的話看看別家狗狗的成長史!
    你有記錄過你家狗狗的成長史嗎?沒有的話看看別家狗狗的成長史!你有記錄過你家狗狗的成長史嗎?沒有的話看看別家狗狗的成長史。現在的人們的經濟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很多人們都養起了各種各樣的寵物,其中,貓貓狗狗還有豬是比較常見的,這些寵物在生活中也是增添了許多的樂趣,為生活增添了一筆色彩。那麼它們長大的時候你有給它們記錄過它們的成長史嗎?這隻小金毛在被領會沒多久的時候,網友就給它拍了一張照片,小時候的樣子很是呆萌,腦袋還抬得那麼高。
  • 貓貓狗狗都有專用眼鏡戴了?哈哈哈哈哈太好玩了
    對很多人來說戴不戴眼鏡前後差別還是蠻大的同樣這條定論放在貓貓狗狗身上也意外的適用...有了眼鏡的加持家裡的毛孩子都瞬間變得文質彬彬起來成了鏟屎官們的執念於是這段時間在日推上出現了各種戴著眼鏡的貓貓狗狗們,原本看起來蠢萌的汪星人和喵星人,就這樣氣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轉變前一秒還是鏟屎官的甜心小可愛戴上眼鏡怎麼就變成了畫風頹廢的大叔狗呢
  • 如果狗狗叼著玩具來找你,你要這樣做才不會傷你家毛孩子的心!
    狗狗給鏟屎官玩具的意思是讓鏟屎官陪它玩!當然,如果你接玩具,毛孩子會矯情一會兒,發出恐嚇鏟屎官的嗚嗚聲……如果鏟屎官繼續跟它搶玩具,它也會配合你繼續發威咬緊不放,如此這般的短暫的僵持較量,毛孩子鬆口了,然後它會很開心的看著你,等著你下一步動作。
  •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主題曲爸爸去哪兒完整歌詞介紹在哪聽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主題曲爸爸去哪兒完整歌詞介紹在哪聽  爸爸去哪兒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主題曲) - 陳小春/Jasper/楊爍/楊雨辰/包貝爾/包可艾/耿樂/樂那多/何猷君/李昀軒/李昀桐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主題曲爸爸去哪兒在哪聽  試聽平臺:QQ音樂  詞:唐恬
  • 龜殼是怎麼進化來的?
    但是,你知道烏龜的殼是怎麼來的嗎?伊索寓言中有一個故事:在天神宙斯和赫拉結婚的時候,赫耳墨斯邀請了所有的動物,大家都去了,唯獨烏龜缺席。事後問它為什麼不來,烏龜所給的理由十分無禮,說它不喜歡交際,更喜歡宅在家。赫耳墨斯一怒之下,發出惡毒的詛咒,讓它縮頭縮腦做一輩子的「房奴」。當然,這只是一個寓言。正如動物王國的每一個奇蹟一樣,龜殼應該也是進化來的。
  • 這些貓貓狗狗的奇葩睡姿,你家毛孩子中了幾個?
    說到睡姿你真的無法想像家裡的毛孩子會擺出多麼無法無天的姿勢睡覺今天我們就來鑑賞一下那些喵喵狗狗的奇葩睡姿吧忍住不要笑哦~新鮮貓腿、貓頭肉、貓爪速來搶購!(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自從養了喵喵狗狗
  • 想領養貓貓狗狗的你們,是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養寵物,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張領養,而不是購買,這樣不僅可以給流浪的貓貓狗狗一個家,而且還能節省購買它們的費用,剩下的錢能買其他,買一些更好的生活用品。那麼,如果我們想要領養一隻貓貓狗狗的話,需要注意什麼呢?
  • 夏季氣候多變,小心自家「毛孩子」患上空調病
    文:傑樂寵一專注寵物健康 圖源:網絡炎炎夏日,各位操心「毛孩子」的家長們,是否已經開啟了空調,享受著空調,wifi,西瓜外加擼貓逗狗專屬VVIP的幸福生活了呢?可愛的貓貓狗狗們,跟家長們一起享受空調的樣子是不是特別愜意呢?
  • 《租借女友》櫻澤墨聲優篇:高橋李依八年的進化史
    這個問題還是交給動漫業界來回答,對於沒有看過漫畫的人來說,第一集車速很快,不愧是一名大學生的男主,終於有點像正常人那樣衝,但不管是A站還是B站,對於新番裡該做畫面處理的還是要處理,你還想體驗完整無修的觀影?那就自己想辦法。
  • 畫筆魔術,將貓貓狗狗「變成」卡通人物,中國藝術家不想火都難!
    的確有,就像中國藝術家薛大勳一樣,通過畫筆展現魔力,將那些原本就很萌動的毛孩子:貓貓,狗狗,變成了卡通人物。或許也有過鏟屎官,曾經幻想過自家毛孩子變成人的模樣,但你肯定沒想過,它們變成卡通人,竟然如此的不同。很遺憾的是,關於這位中國藝術家的介紹實在是太有限了,似乎此時,我們只能通過作品來對他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 表情符號「擬人」進化史
    就在上個月,牛津在線詞典宣布,將源自日語的描繪表情符號的Emoji(繪文字),作為一個固定的英語單詞收錄其中,但線下印刷發行的《牛津英語詞典》不在其列。此時,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表情符號——Happy Face,已經誕生了整整50年;距離第一代網絡表情符號:-)的出現,也過去了31年。
  • 狗狗的親戚是狐狸?生物的進化,犬類進化史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身邊的狗狗,就要去犬科家族裡會一會它們了不起的親戚們。赤狐。赤狐其實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犬科動物,它們憑藉敏銳的聽覺能在冰天雪地中,準確地鎖定獵物,即使是藏在一米深積雪下的老鼠也無處遁形。貉也是作為犬科家族中唯一冬眠的成員,是厲害的鳥蛋獵手,它們有什麼特殊的找蛋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