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想要製作各樣各樣的美食,一個好的鍋具是必不可少的,說起不粘鍋,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它和普通鍋有個明顯的差別:炒菜做飯時,不用擔心食物燒焦粘鍋底,而且清洗起來十分簡單。
近幾年,市面上推出的產品非常多,例如有"無塗層"、"蜂窩狀塗層"、"物理塗層"、"鈦合金塗層"、"鑽石塗層"、"藍寶石塗層"、"麥飯石"等等。包括關於不粘鍋安全性的新聞比比皆是,例如不粘鍋塗層有毒嗎,使用不粘鍋容易致癌,不粘鍋塗層掉了鍋子還能用嗎……
那麼事實是怎麼樣的,真如網上說的那樣嗎?一起來看看!
不粘鍋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不粘鍋之所以不粘食物,主要是鍋底的塗層起到的作用,而這層塗料叫做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PTFE,俗稱特氟龍),這種物質具有高度的耐腐蝕性,絕大多數強酸強鹼、強氧化劑和還原劑都奈何不了它,因此特富龍又有另外一個外號——塑料王。
不過不粘鍋也不是一點都不粘,對於一些黏性很強的食物,比如玉米澱粉、土豆澱粉等遇熱糊化,就會粘在鍋底,清洗時也比較難除掉。
不粘鍋塗層有毒嗎?致癌嗎?
很多家庭選用了不粘鍋,但是還是對它的安全性抱有質疑,那麼不粘鍋在使用過程中,塗層會釋放有毒物質嗎?會致癌嗎?
化學老師一本正經地上線了!
特氟龍材質在常溫及常態下具有非常穩定的理化性質,在常溫至260℃的溫度範圍內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但是當溫度超過260℃時,塗層逐漸向不穩定狀態轉變,當溫度超過350℃時會發生分解。
而我們中式爆炒通常溫度在200度左右,如果採用油炸的方式,油溫一般不會超過250度,所以在一般的烹飪過程中,不用擔心會釋放有毒物質。不要幹燒,防止溫度過高產生毒素,不要等油冒煙之後再放入食材,正確使用不粘鍋,不會有中毒風險!
不粘鍋塗層掉了還能用嗎?
有很多家庭長時間使用了不粘鍋,使得塗層表面遭到損壞,不粘鍋這層塗料受到損害,失去保護作用時,塗層本身無毒,然而你烹飪的食物更容易燒焦糊掉,焦糊的食物中含有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苯並芘,研究表明,長期食用患胃癌、肺癌的風險增大,其次糊掉的食物產生大量的油煙,對身體也十分有害。
常溫下聚四氟乙烯的性質非常穩定,即使吃進了少量塗層微粒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不吃焦糊食物,可以換一個鍋!
fun姐給大家總結使用不粘鍋的4點小建議
1、購買正規商家生產的合格產品;
2、避免尖銳物體刮傷塗層,不粘鍋的鍋鏟儘量使用木質或者合成材料材質,切勿用鋼絲球刷鍋。
3、儘量不製作酸性食物,酸可以與鍋體中未被塗層覆蓋的金屬基底材料(如鐵)發生反應,從而使塗層脫落。4、不要超過使用年限,一旦出現粘鍋現象,說明塗層已經開始脫落,這時就需要更換新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