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挨戶嚴排查 他們戰鬥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戰鬥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人民眼·疫情防控)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1月25日、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專題研究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各地區要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採取更加周密精準、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城鄉基層社區是第一道防線。如何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穩防穩控,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實現防輸入、防蔓延、防輸出?

  本報記者走進北京、江蘇、浙江、河南、湖南、重慶六省市的基層社區,傾聽黨員幹部、居民群眾、志願服務者講述身邊事,透過他們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堅實腳步,觸摸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

  河南鄭州市建新南街社區

  「召必來」的老兵志願服務隊

  本報記者 馬躍峰

  「我就必須進!」正月初三,有人到建新南街社區68號院串門,被「守門人」陳偉勸阻,不由吼了起來。

  「你就不能進。」陳偉態度堅決,卻賠著笑。

  「你有啥權力?」

  「我沒權力。可萬一攜帶病毒造成傳染,後果嚴重。」

  對方不聽,竟想動手。陳偉仍舊賠笑,「打架?你要負法律責任。」苦口婆心勸半天,來人終於消了氣,沒進門。

  68號院暫無業委會,也沒有物業管理,屬於「無主管樓院」。在河南鄭州市二七區建新南街社區,這樣的樓院目前還有5個。「守門人」陳偉是社區的黨支部書記。

  「防控疫情蔓延,『無主管樓院』是最讓人擔心的薄弱環節。」二七區委書記陳紅民說,「以小區保社區、以社區保城市」,必須調動各方力量,織密織牢防控網。

  建新南街社區有流動人口2萬多,大都是租住的清潔工、護工、保安,疫情防控難度不小。

  大年三十,陳偉沒顧上回家就開始布置防疫工作。可社區只有十來名工作人員,人手緊缺。陳偉靈機一動:五裡堡街道有一支120多人的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在建新南街社區的就有20多人,一定可以「召必來」。

  陳偉也是退役軍人,在微信群一問,不少人「請戰」。怕人多易交叉感染,他將人員分成4班,4人一班,24小時堅守卡點,配合入戶巡查、測量體溫。

  相比其他人,陳偉既要幹好社區黨支部書記,又要當好退役軍人的榜樣。他每天早上6點半出門,7點到卡點,接著檢查記錄,安排物資,挨家摸排……幾天下來,嗓子喊啞了。

  陳偉叮囑「戰友們」注意個人防護,千萬不敢發燒。「一個人發燒,分不清是感冒還是被感染。大伙兒都得隔離,工作就擱下了。」

  69歲的退役軍人鄭海寧接話說:「做好個人防護,咱當過兵的人,有多難都不會退縮。」

  「對,退役軍人不褪色,幹活不怕累,戰『疫』必能勝!」志願者楊樺、徐四保一齊表態。

  重慶渝北區翠蘋路社區

  挨家挨戶嚴排查

  本報記者 蔣雲龍

  重慶渝北區寶聖湖街道翠蘋路社區是個老社區,商鋪、農貿市場一應俱全,實際居住人口1.4萬多,疫情防控任務較重。

  段濤飛是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這十多天來和同事一起做排查、搞宣傳,格外忙碌。

  「農貿市場和轄區商戶容易聚集人流,宣傳和管理更要加強。」段濤飛天天到現場巡查,「這幾天,我在朋友圈『微信運動』步數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居民可以『宅』家不出門,我們不能閒!」

  接到排查通知時,段濤飛正在老家過除夕。正月初一上午,包括段濤飛在內的社區幹部一個不落,全員到崗。社區工作人員、黨員、網格管理員分組分頭排查。

  「網格員熟悉情況,手上握有居民臺帳。對本地住戶,我們先打電話核實相關信息。打不通電話或情況不熟的,挨家上門。」段濤飛說,人手少,任務重,大家早上7點就開工,晚上10點以後才下班。短短幾天,5000多戶1.4萬多人,他們已走訪了兩個來回。

  「對於一時沒能聯繫上的,我們就在住戶門上貼了溫馨提示和聯繫方式,密切跟蹤。」翠蘋路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利倫說,排查要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才能築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也有居民不太配合,沒戴口罩就往外跑,還在菜市場扎堆聊天。社區幹部前去勸說,對方卻講「我一把年紀了,怕啥子!」

  段濤飛使出「笨辦法」,既帶著大伙兒上門宣傳,又拎著喇叭走街串巷,播報黨委和政府的通告,還用上了不少詼諧好記的順口溜。段濤飛說:「居民們聽了,一邊樂,一邊就把防疫知識和注意事項記住了。」

  前幾天,渝北區又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段濤飛第一時間申請加入,發動社區商戶為居民送菜。

  社區建了微信群,每天更新菜價信息,居民群內點單,商戶打包送到小區門口。對居家隔離觀察的居民,社區幹部挨家挨戶去送。

  「要防得住疫情,也要方便居民生活。」天天要跑腿,段濤飛不禁打趣,「瞧著吧,我在『步數榜』的排名還得漲。」

  北京通州區中倉社區

  令人動容的照片背後

  本報記者 賀 勇

  2月5日,雪花飄落,北京通州銀裝素裹。

  連日來,62歲的中倉社區居民趙德林身背「長槍短炮」,跟隨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來回奔波。自1月22日以來,中倉社區全體工作人員迅速行動,盯緊防疫工作重點,「外防輸入、內防流動」。

  看到社區居民微信群裡徵集志願者巡邏,已經退休的趙德林便報了名。他喜歡攝影,忙裡偷閒,用鏡頭定格下許多溫暖瞬間。

  諸多照片中,有一張格外令人動容:一位女性「蓬頭垢面」,面容憔悴。照片攝於1月31日,主人公是34歲的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娜。

  中倉社區共有樓房53棟,常住人口2814戶7000多人,疫情防控壓力較大。張娜連續十幾天奮戰在一線,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梳洗打扮顧不上。趙德林按下快門,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每天起床,張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在工作群裡安排社區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對各自負責的區域進行摸排。「我們按樓棟組建50餘個『防控群』,覆蓋轄區4個獨立小區。」

  5日一早,張娜又帶著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到小區出入口換班,查看登記表。中倉社區共設置4個封閉管理出入口,每個小區只留一個應急通道,並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嚴格登記管理、測量體溫。社區還為本小區居民製作出入證,方便日常進出,也便於更好地管控外來和返京人員。

  隨後,張娜和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從外地返京人員,監測重點人員體溫,登記造冊。

  「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回來、坐了什麼車、幾點到家的,都要詳細記錄。」張娜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對摸排到的經湖北返京人員,實行居家隔離觀察,每天都有一名社區醫生和社區幹部跟蹤情況。」

  中午1時許,張娜忙完工作回到家,顧不上吃飯,先得照看孩子。「小女兒才7個月,正在哺乳期。最近每天排查走訪,顧不上她。」

  這些天來,對中倉社區一線工作人員跟拍越多,趙德林感慨越多。「他們也都有家有親人,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控疫情。」趙德林在微信朋友圈寫道:「他們同樣是面對疫情的逆行者、百姓安康的守護人!」

  江蘇南京市奧體社區

  「90後」網格員的防疫鏡頭

  本報記者 申 琳

  這是2月1日下午的一串鏡頭——

  一位身穿「黨員志願服務」紅馬甲的年輕女士,氣喘籲籲趕到一個小區門口,拎起一袋生活用品就走,旁邊一名男子正駕車等著她;到了一家藥店門口,停車,她小跑著進店買藥;20多分鐘後,汽車停在另一小區,她推開車門,拎起袋子和藥品,跑向門崗……

  女士名叫唐瑩雅,一位「90後」,是江蘇南京市建鄴區奧體社區網格管理員,駕車男子是她丈夫。夫妻倆急匆匆取送的用品和藥物,不是給他們的親友,而是兩位素不相識的老人——因疫情正居家醫學觀察的田剛(化名)的父母。

  1月26日,正月初二晚上,唐瑩雅接到奧體社區物業人員的一個電話:「田剛一家回小區了。」小唐的心猛地一緊,田剛夫婦前不久跟從武漢出發的父母一起到國外旅遊,屬於疫情防控重點對象。

  唐瑩雅趕緊撥通社區黨委書記高建明的電話。「我馬上到!」軍人出身的高建明風風火火。不到半小時,他們敲響了田剛家的門。

  「一步也不能出門嗎?吃穿用品都沒怎麼準備呢!」「有什麼困難你們儘管提,社區一定做好保障!」隨後,唐瑩雅送上居家醫學觀察告知書,然後測量體溫、消殺樓道……不知不覺,時間已是晚上11點多了。

  1月30日下午1點多,唐瑩雅的電話又響了,是田剛打來的,「家裡缺菜了,能不能幫我們買個冬瓜?」「沒問題,我馬上去超市。」

  超市就在社區斜對面,唐瑩雅上到二樓蔬果區。「超市沒有冬瓜,要買點別的菜嗎?」唐瑩雅打開微信,跟田剛妻子聯繫。「那就幫買點白蘿蔔吧,兩個,謝謝啦!」

  半個小時後,唐瑩雅把裝著蘿蔔的塑膠袋放在了田剛家門口。

  2月1日下午,唐瑩雅接到田剛電話,「我父母的降壓藥快吃完了,我要買點藥送給他們,正好還要給他們送一些生活用品。我開車出去,戴上口罩,這樣可以吧?」

  「我來幫您買,送上門。」隨後,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串鏡頭。

  2月4日下午,田剛夫婦居家醫學觀察到期,唐瑩雅手提一個果籃來到了田剛家。再次量了一家人體溫,唐瑩雅送上果籃,「祝賀回歸正常生活!」「多謝你們,這段時間可麻煩你們不少!」雙方相視一笑。

  浙江杭州市亭趾社區

  群策群力築防線

  本報記者 方 敏

  「現在是『逢進必查』,記者同志,請量一下體溫。」說話間,正在值守的黨員黃風順拿起測溫儀,身後「疫情防控檢查點」幾個字格外顯眼。

  這裡是浙江杭州市餘杭區亭趾社區,有居民8628人,其中流動人口5627人。

  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疫情,社區所屬的4個小區都只留一個門進出,值守人員24小時在崗。近來像黃風順那樣的值守人員,在亭趾社區共有50多人,防控工作有條不紊。  

  從湖北歸來的夏女士回到小區後,接受居家隔離觀察。社區居委會主任陳小燕和幾名志願者輪流值班,24小時做好服務響應、生活保障。

  「現在,我一直待在家裡,用手機下單買生活用品。社區工作人員會把東西送到我家門口,並定時上門收取生活垃圾。」夏女士說。

  「為避免造成小區居民不解和恐慌,我們全力做好信息公開。」陳小燕告訴記者,居民有問題可直接在業主與社區居委會的微信溝通群裡提問,不管什麼時間,很快就有回應。

  在小區走訪,記者看到,小區公示欄、單元電梯口等地,都貼有居家醫學觀察注意事項,街道責任人、家庭醫生等信息完備。

  「非常能夠理解社區的做法。現在雖說不能出門,但生活並沒受多少影響。」還在隔離觀察的陳先生告訴記者,「2月3日是我兒子6周歲的生日。我們在網上訂了蛋糕,社區工作人員很快送到了家門口,還送上了生日祝福。」

  「感謝你們奮戰在一線。我們一定做好隔離觀察,不添亂!」陳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

  居民信任理解,社區全力服務。2月1日上午,亭趾社區嘉豐小區組織小區裡的40多名黨員成立臨時黨支部,發動黨員帶頭參與社區的排查、服務等工作。在黨員的帶領下,不少居民也自發參與防控工作。

  「黨員帶頭,群策群力。我們要用更好的服務、更嚴的防控,來回報社區居民的理解與信任。」陳小燕說。

  湖南長沙市弘高社區

  將心比心的服務溝通

  本報記者 何 勇 申智林

  「妹子!妹子!」湖南長沙市天心區暮雲街道弘高社區一棟居民樓下,居委會主任張海軍把車停下,對著樓上劉女士家的窗戶喊道。同行的警務室工作人員易建忠、張江如等不及,提起袋子就往樓上跑。

  袋子裡的食品,都是居家隔離觀察的住戶通過微信請求採購的。他們成了這些住戶的代購員和快遞員。

  社區部署防控疫情伊始,黨支部書記彭正清和張海軍就把社區幹部、工作人員、黨員發動起來,挨家走訪近萬住戶。

  1月26日,社區網格管理員戴娜和同事上門摸排,關注到李金華(化名)一家。李金華在武漢工作,年前回到弘高社區居住。

  1月28日,李金華被確診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5戶有過密切接觸的家庭需要居家隔離觀察,其中兩戶就在弘高社區。

  「既要防控住可能出現的風險,也要保障好隔離人員的日常生活。」彭正清說。

  由社區幹部、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警務室工作人員和黨員志願者等5人組成的小組,負責聯繫一戶,全程保障需求。張海軍這一組對接了其中劉女士一戶,母子三人在家。

  「噔噔噔噔」,易建忠、張江如的腳步踏得瓷磚鋪的樓梯發出聲響。一轉角,正碰上給樓道消毒的清潔工許正強。看見人來,許正強「咿咿呀呀」打招呼。他是聽障患者,負責居民樓外的公共區域衛生。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幹部逐戶上門宣傳,特意叮囑許正強的妻子嚴芳:除了出門做清潔,能不出去就少出去。

  不承想,許正強第二天就自發到隔離住戶所在的樓棟裡做起樓道消毒。社區幹部來勸,嚴芳卻說:「老許有裝備,比你們有經驗。」

  樓道裡,3個人6隻手一通比劃,誰也沒明白。許正強笑起來,拿腳蹭蹭地,這下意思清楚了:這樓梯剛消毒完,還溼滑,慢點兒。

  易建忠和張江如一到劉女士家門口,就聽見門內有聲響,卻不見門打開。他們心裡明白,這是劉女士為他們著想,減少接觸。放下物品下樓不多時,張海軍的手機上就收到劉女士發來的致謝簡訊。

  目前,弘高社區共排查出34名從武漢回來的居民,都在社區服務保障下居家隔離觀察。

相關焦點

  • 疫情就是命令 杉山鎮恩口社區服務指導中心迅速開展疫情防控
    一工區工作組人員要每天堅持進居民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對外來人員及車輛進行摸底排查。二工區工作組人員要聯繫物業公司對小區內公共區域正在消毒。三工區工作組人員要對從武漢回來的人員進行跟蹤、隔離、監控。」近日,來自婁星區杉山鎮恩口社區服務指導中心轄區內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工作人員防控疫情的聲音響徹每個角落。
  • 防控疫情雙流社區在行動!新任「奶爸」在一線逐戶排查……
    防控抗疫刻不容緩。紅星新聞記者今日從雙流區獲悉,連日來,在雙流區東升街道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群人,他們帶著「紅袖章」,挨家挨戶宣傳,逐家逐戶登記,他們就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你好,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現在要對你們的家庭人員信息情況做一個登記。」
  • 感謝為疫情防控默默付出的你!(一)
    區疾控中心像劉毅這樣的「隱形戰士」共有15人,連日來他們始終衝鋒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整天和病毒打交道,沒有絲毫退縮。當華仔問到劉毅的想法時,他說:「我是疾控人員,更是一名黨員,疫情防控不能耽擱一分一秒,我必須衝在最前面。」
  • 新港街開展疫情防控社區大排查
    目前,新冠疫情在河北石家莊、邢臺等地呈現局部暴發態勢,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為抓實抓細社區防控工作,築牢疫情防控社區防線,2021年1月8日,新港街道立即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組織機關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疫情防控社區大排查。
  • 德宏中院黨員突擊隊下沉社區勇當疫情防控先鋒
    9月17日上午,根據社區人員需求情況,德宏中院在第一時間派出突擊隊員投身到社區的疫情防控中,挨家挨戶排查社區人員的情況,發放承諾書、宣傳單,講解防疫知識,詢問他們身體狀況、是否到過外地、有沒有接觸過外地回來人員,同時把排查的情況登記入冊
  • 阻擊疫情 成都成華區萬年場街道紅橋社區打響攻堅戰
    人民網成都2月5日電 「大家今天開始進行第二輪數據收集、摸排,務必做到住戶見面,務必做到心中有數,務必做到排查全覆蓋,務必做到數據準確,絕不能遺漏!」近日,成都市成華區萬年場街道紅橋社區書記徐慧針對轄區疫情排查,要求社區兩委、社區網格員和部分社區黨員志願者做到四個「務必」。
  • 龔家灣街道:凝聚合力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強戰鬥堡壘
    龔家灣街道:凝聚合力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強戰鬥堡壘 2021-01-13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城社區有個雙語網格員 疫情防控零障礙
    「Hello,I am the grid administrator of Shaocheng community……」近日,青羊區少城街道少城社區第四網格網格員周瑛在社區開展外籍人員疫情走訪排查。據悉,周瑛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外語系,在社區擔任網格員已經有6年多了。
  • 南寧市新竹社區黨委:凝聚聯防聯控合力 確保疫情防控勝利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的戰鬥中,為了做好防控工作,南寧市新竹社區黨委凝聚各方力量,聯防聯控抗疫情,群策群力築防線,確保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阻擊戰。今年大年初一疫情發生後,南寧市新竹社區黨委按照新竹街道的要求,第一時間開始謀劃社區抗疫「防護網」。
  • 記者實地探訪銀川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社區是基層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說話間,一名男士拉著行李箱走過來,在接受體溫測量並填寫信息登記後,他被守在一邊的社區工作人員叫到一邊。「按照政府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我們建議您在小區居家隔離觀察14天,如果身體健康就可以出來工作了。」原來,這位男士是該小區業主,剛從江蘇崑山市探親歸來。他非常理解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建議下到小區門口的藥店買了一支溫度計,便進入小區。
  • 直擊武漢大排查:各級黨員幹部下沉 社區排查不落一人
    武漢當前疫情防控已呈現一些積極變化。但是,形勢依然膠著對壘,戰鬥仍是最為吃勁狀態。2月17日,武漢全市封閉拉網大排查首日,《工人日報》記者現場直擊全市大封閉、大防控、大排查,武漢已進入各級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排查不落一人的狀態。
  • 大齡商戶不會在線備案 網格員挨家挨戶走訪
    他是八大峽街道戰「疫」防線的一份子,也是社區的安全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最真實寫照。從大年初二至今,90後王浩宇堅守崗位、義無反顧,用真情周到的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復工疑難雜症,用滿腔的熱情助力社區按下疫情防控的「快進鍵」。
  • 瑞東花園社區黨群凝心聚力,打出疫情防控組合拳
    據了解,按照文衝街黨工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工作要求,瑞東花園社區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黨群志願者服務站,發動社區黨員幹部和「雙報到」黨員以及熱心群眾加入,持續採取有力措施做好防控工作,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為做好防控工作,目前瑞東花園社區已進行封閉式管理。
  • 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三亞各區在行動!
    區發改局、區統計局聯合椰林村委會開展新型冠狀病毒防擴散排查工作,以旅租、民宿、村民住宅等為主要點排查登記,並通知轄區居民過年期間無重要情況不要走親訪友。以走訪的方式挨家挨戶排查和傳達防疫意識,發現可疑人員及時電話通知各相關單位,做好防疫工作。
  • 黨支部、物業、志願者擰成一股繩...嘉定這個社區疫情防控武裝到...
    黨支部、物業、志願者擰成一股繩......嘉定這個社區疫情防控武裝到「最後一米」!國慶假期剛過,國內有地區出現多例確診病例,這讓嘉定區南翔鎮豐翔社區黨總支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們又一次進入「備戰」狀態。他們第一時間通知近期從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來滬返滬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和居家觀察信息登記。
  • 排查消殺保障,社區的第一道防線如何鑄成?
    (原標題:排查消殺保障,社區的第一道防線如何鑄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作為特大都市的上海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 銅川:十一條硬核措施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銅川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全市總動員、全民齊參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專防專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提供法治保障
    我省各市縣對兩個決定的貫徹落實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學習傳達,充分利用本級新聞媒體、人大機關網站、微信公眾號、社區廣播等平臺,加強宣傳引導,並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 廊坊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動兩個決定貫徹落實,及時印發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決定的通知,並多次到社區一線監督檢查決定貫徹落實情況,市政府出臺貫徹落實決定十條措施,大廠回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同步作出疫情防控決定。
  • 河套街道山角社區:聚沙成塔 黨群同心戰疫情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9日訊(記者 金俐秀 通訊員 石啟彬)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最大的力量在基層。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鬥爭中,河套街道山角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挺身而出、奮勇向前,主動深入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責任與擔當。
  • 秀山朝陽社區「網管」來敲門 用「大數據」加暴走掃清疫情隱患
    03-01 16:05:34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日15時訊(記者 羊華)疫情排查是個苦活累活,要堵住隱患,就得挨家挨戶了解情況。跑腿必不可少,但做到「數據」精準、防控可控,卻大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