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救護中心工作人員給小猴餵奶。
下圖:4隻小猴像抱著母親一樣,抱著毛絨玩具尋找安全感。
「森林民警解救四獼猴」追蹤
歷經10小時車程被偷運進京,4隻來自河南的小獼猴被森林公安解救。昨天,4隻小獼猴被送往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但它們可能永遠也回不到自己在森林裡的家。
4隻小猴最大僅兩個月
昨天上午,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內,4隻小獼猴被分置在4隻育嬰箱裡。箱子裡鋪著小毯子,每隻小猴還擁有一隻毛絨玩具。
「和毛絨玩具擁抱,會讓它們有安全感。」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專家戚漢君說,這4隻小獼猴中,最大的一隻兩個月大,是一隻雄性獼猴,而3隻小母猴還未足月,「在野外,這麼大的幼崽都是一直抱在母猴懷裡的」。
戚漢君說,4隻小猴剛來的時候渾身沾滿自己的便溺物,精神也很萎靡。警方稱,犯罪嫌疑人將小猴分裝在4隻環保袋裡,同塞入一個大袋子中,每隔4小時用針管餵一次奶。
「小猴在運輸過程中死亡率是很高的。我們看到的是4隻,但這背後販子可能抓捕運輸了20隻,而其他的小猴可能死於漫長的路途和抓捕過程。」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醫療部醫師劉醴君說。
救護中心屢接私養寵物猴
「去年中心接收了五六隻個人送來的小獼猴,另外還有一隻蜂猴,都是斷奶前後的。」戚漢君介紹,這些送來的小猴多是被個人當寵物豢養,但後來發覺小猴開始生病,打蔫,個人覺得養不下去了。
戚漢君介紹,豢養猴子條件高,並不適合個人豢養。
個人打電話送來的獼猴多是因為在餵食的過程中,跟不上小猴吞咽的節奏,導致牛奶等嗆入氣管引發肺炎,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小猴窒息死亡。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已接納獼猴13隻,其中有8隻都是被當作寵物豢養的幼猴。由於失去了野外生活的能力、不被野外的猴群接受等原因,這些小猴即使在長大後,也無法放歸森林。
豢養野生動物是種惡癖
今年73歲的戚漢君從事瀕危物種救護26年,他認為,個人豢養野生動物並不是善良之舉,而是為了滿足一種佔有欲,是一種惡癖。
戚漢君說,通常一個月內的小猴會在母猴的一臂之內(伸手能攬到的地方),兩個月的小猴在母猴的視線範圍裡,甚至直到1歲之前,小猴都是時常要回到母親懷裡的。
而販子把小猴從母猴的懷裡奪走,一方面對母猴是一種打擊,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對幼崽會造成傷害,它會有恐懼感,害怕飢餓。即使對它再好,也替代不了母親。
戚漢君說,野生動物不是沒主的,而是全民的,別人也有愛它的權利,不能因為你愛它,就要把它抓來養,這是高度自私的佔有欲在作祟。
「如果你的愛限制了其他動物的自由,這就不是愛。」戚漢君說。
森林公安將赴河南查猴源
北京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刑警隊隊長董志彬表示,目前北京市面上售賣的寵物猴主要是獼猴及蜂猴。他表示,此前查處的案例中,有部分獼猴是來自野外抓捕。當地的農民抓捕母猴或幼猴,出售給販子,販子再轉手倒到北京,以數千元的價格出售給最終的買主。
董志彬介紹,目前,倒賣4隻獼猴的犯罪嫌疑人於某已經被刑拘。警方將於近期赴河南調查4隻小獼猴的來源。
網絡萌猴「悟空」被園林部門帶走
一隻在KFC喝可樂的小猴子被人當作寵物飼養的袖珍猴「悟空」迅速走紅,它的主人也在微博上發了很多「悟空」的萌照。後有網友稱「這種『日本石猴』養不大,是國家唯一允許個人飼養的寵物猴」。隨著「悟空」走紅,關於個人能否飼養猴子的話題也在網絡上引起爭論。之後,這場爭論以「悟空」被園林部門帶走,送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告終。據報導,「悟空」的主人是花了15000元將它買來的,而其本人並沒有合法飼養野生動物的證件。
「悟空」走紅後,「Topleaf」曾經在微博上表示,「悟空」屬於日本石猴,成年後也不會長到普通的猴子那麼大。對此,戚漢君說,應該不存在「日本石猴」一說,就是普通的獼猴,都是販子炒作的結果。正常情況下,成年後應該會長得和目前動物園猴山裡飼養的中國獼猴差不多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