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是中國當代魯迅嗎?

2020-11-30 騰訊網

插科打諢的時代終將成為過去

本報評論員 彭曉芸

「插科打諢」不是一個貶義詞,很多時候它像長了鬍子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解構荒誕和霸權於無形,但當一個時代正在日益呈現插科打諢的集體無意識時,我們必須加以警惕和反思。幸運的韓寒,不幸地成為了一個解剖這個時代的隱語和密碼。

插科打諢,原意指戲曲演員在表演中插入一些滑稽動作和詼諧的語言來引人發笑,後泛指不莊重地開玩笑逗樂。

在某些場合之下,插科打諢是一種幽默,譬如強勢者遭遇挑戰,被扔鞋或扔雞蛋,來一句「我知道你的鞋是10碼的」或者「親愛的,我早餐一般吃雞蛋火腿腸,下次請再扔根火腿給我」,這是強權者化解異見的自嘲。但在某些場合之下,插科打諢卻是無力感的表達,是弱者的自我安撫。譬如心裡明明想做刁民,卻故作幽默狀地說,「讓我做個幸福的良民吧」;心裡明明覺著韓峰就是個腐敗的幹部,卻要強裝豁達地說,「韓峰是個好幹部」。

「插科打諢」僅是一個中性詞,它本身既不面目可憎,也不熠熠生輝。韓寒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插科打諢的唯一標本,但他給這個中性詞彙注入了正面的價值,並導向一種更多維的智性。這用來描述韓寒的話語方式,大概不是過度闡釋,而是對時代複雜性可能的審慎。

當然,韓寒又不僅僅是插科打諢,他比插科打諢多一些,不然,他就是周立波了。韓寒不是周立波,而是被美國《時代周刊》矚目的青年領袖人物。這也註定了,韓寒因其影響力之大被附加著過多的寄望。一些知識分子或公開或私下地肯定韓寒,指出韓寒的影響力大於N+1體制內學者的合力。這恐怕也不是自謙,而是一種哀怨:潛臺詞是,一些學者正在悄聲無息地滑入失語狀態,當然,其中永遠不乏站起來振臂一呼者,但已經遠遠不及韓寒的莞爾一笑那樣吸引眼球。當一個人在承受著不可承受之重的時候,我們有理由懷疑,如果不是大眾的判斷力和趣味出了問題,就是這個時代出了毛病。

韓寒不僅是偶像,而且膽子夠大。膽子大也因為他不操心飯碗,當他不談論國是,不插科打諢,他可以談論賽車,可以成為年入數百萬的賽車手,再不濟,也可以出「博客書」,拿體制內知識分子不敢想的版稅。這,都是韓寒的底氣。

如果因為韓寒的「底氣」比你足,每個人就都興高採烈地甘當圍觀者,看著韓寒替你舞蹈、替你言說,甚至不惜把韓寒推上神壇,那只能說,這不但暴露了我們的自私和怯懦,又是另一種意義的「被代表」;如果因為韓寒粉絲比你多,每個人就佯裝熱愛韓寒式話語,甚至恨不得搖身一變就用韓寒的語言說話,那只能是,我們正在用同一種話語製造狂歡的假象,成為另一種意義的「大合唱」。

美國人尼爾·波茲曼說:「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當下的中國,似乎對這兩種趨勢均抵抗力不足,一方面是因言獲罪的案例仍然不能消除,另一方面是插科打諢式的集體話語正在吞噬力透紙背的直接言說。

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缺乏耐性,對「數學的美感」、「音樂的靈光」、「道德的重量」乃至「公平正義尊嚴幸福」統統失去興致,卻只能對「局長的日記」、「趙薇的肚子」、「書記有新歡後殺情婦」等等興趣盎然,樂此不疲。而我們時代的話語方式,也正在被喧囂的集體無意識形塑為微博上的「正話反說、長話短說」,飯局上的「黃段子」、「紅段子」,除此之外,我們似乎已經不會說話了,假設誰突然一本正經地要跟你討論中國人的「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你一定一把推開他(她)。

如果把插科打諢比作拆房子,韓寒肯定是那個把拆積木遊戲玩得最好的小孩,但如果我們一直做著粉絲狀學著拆房子,總有一天,房子還是要蓋起來的,我們卻早已丟了建房子的本事,連牆是如何刷的,也遺忘得一乾二淨了。我們整日忙於大笑,卻對「一個因為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的文化」毫無防備之心,對「插科打諢」的時代過去之後要談論什麼,缺乏準備。

同樣是暢銷作家、被譽為「美國精神」的安·蘭德,在談論「金錢的意義」、「工業家的犧牲」、「資本主義的道德意義」,在批判「二手貨」的本質,提出創造者才是時代真正的英雄。就連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甲骨文CEO埃裡森,都是安·蘭德的忠實擁護者,格林斯潘甚至宣稱讀了蘭德的書,最終確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但我們鮮見哪位讚美韓寒的著名人士,宣稱自己受到了韓寒著述的影響,充其量,他們只是感激韓寒作為反抗者的姿勢站得如此漂亮,他們只是快慰於韓寒替他們說出了那些如鯁在喉的妙語。但我們不能不對這種言說方式的單調抱以警惕,不能把正向建構的話語方式拱手讓「含淚勸告」的餘老師壟斷,不能不考慮,我們將以什麼來饋復我們的下一代,當他們浸泡在「幹部幹部,就是幹好部下」的語言環境中……

4月7日,韓寒在回應入選「時代人物」候選時寫下難得一見的正經話:「我經常自問自己,我為這個充滿著敏感詞的社會做出了什麼貢獻,可能到最後我只貢獻了一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敏感詞而已。」「我經常非常的慚愧,我只是一介書生,也許我的文章讓人解氣,但除此以外又有什麼呢,那虛無縹緲的影響力?」

聰明的韓寒是清醒的,糊塗的是這股潮流和它所愚弄的追隨者。當人們以遊戲的姿態談論「感覺的政治」,卻不具備真正的「政治的感覺」的時候,他們只能把這種幻象轉化為對一個「文壇壞小子」的頂禮膜拜。

但是,一個插科打諢的時代終將成為過去,如果這不是臆斷,那麼,就希望下一次,除了韓寒,我們還能談點別的什麼吧!

相關焦點

  • 評論:韓寒的成名史是一部當代英雄史詩
    在韓寒神話中,這個天才少年曾先後挑戰三個越來越強大的「魔界」:應試教育、當代文壇、社會政治。  人們常常把偉大的英雄比作天上的太陽。當韓寒如日中天的時候,有韓粉以「當代韓寒」的名義創作了一首《我就是太陽》。當韓寒受到質疑的時候,有韓粉旗幟鮮明表忠心:「希望韓寒能活的更好,他正是我們的太陽,還在升起的太陽。 韓寒,我相信有一個人想害你,就有一萬人想要保護你。」
  • 鄭鈞怒罵韓寒 暗指其是「咬人的瘋狗」(圖)
    鄭鈞怒罵韓寒 暗指其是「咬人的瘋狗」(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2日 23:27 來源: 來源:大河網鄭鈞  前天韓寒在博客裡痛罵鄭鈞擔任《快樂男聲》的評委是「做婊子立牌坊」,不甘被罵的鄭鈞立即連夜在博客裡連發兩篇以示反擊,暗指韓寒是「咬人的瘋狗」。
  • 魯迅,認識中國文化的一個潛力無窮的窗口
    早在1927年,美國學者巴特勒特(Bartlett)就在美國《當代歷史》上發表《中國革命的思想界領袖們》一文,積極評價魯迅的《阿Q正傳》《風波》和《狂人日記》等短篇小說,開創了西方魯迅研究的先河。此後幾十年,魯迅研究雖未停止,但始終表現平淡,整體研究成果並不豐富。
  • 韓寒國民嶽父 韓寒為什麼會被封為「國民嶽父」?
    韓寒國民嶽父 韓寒為什麼會被封為「國民嶽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寒國民嶽父 韓寒獲封國民嶽父漂亮女兒眾人覬覦 來源:正定網 本周除了滿屏的都教授,一位中國嶽父在微博異軍突起,他就是韓寒。2月20日,韓寒頻曬女兒小野萌照,照片中,韓小野水汪汪的眼睛,嘟嘴吃著手裡的麵包片,此照片萌翻眾網友。
  • 韓寒想念「中國飛車王」了
    韓寒與徐浪。新年時節,韓寒執導的新片《乘風破浪》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好評,上映一周多時間,票房成績就已經逼近其處女作《後會無期》。而對於韓寒自己,電影主人公徐太浪的名字還有著更深一層的私密意義——對老友、已逝世車手徐浪的緬懷。作為車手,徐浪曾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飛車王」,兩次出徵達喀爾並順利完賽的他,也是中國的「拉力賽之王」。
  • 敘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在魯迅美院開幕
    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暨2017年油畫系聯盟教學會議」在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此次活動由由魯迅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辦。
  • 魯迅「罵人不帶髒字」的10句名言,你敢用嗎?
    魯迅「罵人不帶髒字」的10句名言,你敢用嗎?作為我國當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有許多經典作品遺留下來。這些作品不管是小說還是散文無不言辭犀利,振聾發聵,對於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 韓寒文集經典語錄60句
    ——韓寒 《就這麼漂來漂去》9.原則上一定要做的事情超過原則上的度真是很麻煩。 ——韓寒 《長安亂》10.能夠溫柔耐心地對話的人太少了。更多時候,更多人,他們關心的都是這個世界的虛假和熱鬧。 ——韓寒 《去你家玩好嗎》11.誰都贏不了。誰贏都一樣,贏局勢不贏人心,就是輸。誰贏都是輸。
  • 韓寒作品優美語句80句
    ——韓寒15.我的觀點是現代詩歌和詩人都沒有存在的必要的,就像車一定要開在指定路線的賽道裡一樣,才會有觀眾看,你撒開花了到處亂開,這不就是交通現狀嗎,觀眾自己瞎開也能開成那樣,還要特地去看你瞎開?這就是為什麼發展到現在詩歌越來越淪落。因為它已經不是詩,但詩人還以為自己在寫詩。
  • 雙龍汽車帶您解析韓寒購車「通關密語」
    說到80後的代表人物,韓寒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他似乎已經成為了個性、另類的代表人物。老一輩的人看韓寒,會認為他是一個叛逆的小孩,但對於80後的同齡人來說,韓寒無疑是一個「偶像」——我行我素。  韓寒選車,也一定會選擇一款符合他自身氣質的車,在前不久的廣州車展上,我們看到韓寒與雙龍愛騰的親密接觸,多少看出了這款車與韓寒的共性所在,也確實覺得兩者在氣質有著微妙的相似。
  • 魯迅與郭沫若吵架,「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真如魯迅所說嗎?
    魯迅最近被一些人安排了。由於魯迅曾與郭沫若交惡,有人聲稱暴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魯迅曾說過「遠近皆狗,近看郭沫若」這樣不道德的話。然而,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位在文壇傳史的文學大師,真的為了打擊對手而拋棄了自己的原則嗎?。魯迅:走出一條文學救國的新路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一個書香門第。
  • 「五一」翻翻書丨《中國當代文學選本》來了!向世界呈現2020中國...
    今天我們翻的這本書,是一本文學選本——《中國當代文學選本》第一輯。在這本選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壇「高齡少年」、年至耄耋的王蒙最新小說《笑的風》,李舫的散文《南嶽一聲雷》,韓少功的散文《重返雪峰山》,吉狄馬加的詩歌《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等。這是一部季度文學選本,以比「年選」更快的出版節奏,向世界呈現2020年中國文學最新收穫。
  • 魯迅看了毛澤東詩詞後,評其有一種「山大王」的氣勢
    馮雪峰告訴毛澤東,有一個日本人說,全中國只有兩個半人懂得中國:一個是蔣介石,一個是魯迅,半個是毛澤東。毛澤東聽了哈哈大笑。在經過一番沉思之後,毛澤東說:「這個日本人不簡單,他認為魯迅懂得中國,這是對的。」馮雪峰還告訴毛澤東,魯迅對毛澤東的了解並不比那個日本人多。馮雪峰說,魯迅看了毛澤東寫的幾首詩詞後,認為有一種「山大王」的氣勢。毛澤東聽後,情不自禁地開懷大笑。
  • 魯迅是一座山 張愛玲是一條河
    這種書寫現代的方式、對現代文學的體會開啟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路徑。如今,許子東又把很多新的見解、更深化的思考濃縮在《許子東現代文學課》中。 這門課本來是面對大一學生和文學愛好者的課程,因而許子東沒有把課講得太深、太過理論化,但還是涉及文學最基本的問題。比如他講魯迅「鐵屋中的吶喊」,當年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可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多少會去讀呢?
  • 馮紹峰直視韓寒眼睛「告白」:你是我的小精靈
    他當導演,才不是跟隨小四  在談電影之前,我們先問問韓寒為什麼要拍電影,而且還要跟《小時代3》前後腳上映,這難道是受郭敬明的影響?這一對「歡喜冤家」是要相愛相殺到永遠嗎?  韓寒並不迴避談小四(好感人),他甚至不吝惜去誇對方:「很多事情我覺得無所謂誰做得早,而要看誰做得好。
  • 魯迅的《社戲》:還記得兒時最難忘的一件事嗎?
    魯迅無疑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有人說如果魯迅還活著,他一定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對魯迅來說,獲獎這件事並不重要,他的寫作初衷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他最想讓國民醒悟,讓國民不再愚昧,所以才棄醫從文。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魯迅先生作品就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小學課本之中,自此以後,幾乎每套小學語文課本都會選入一定數量的魯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我們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朝花夕拾》《孔乙己》等,這些作品全部採用兒童作為纏訴者,展現童視野裡所見所聞,社會現實,人情世故,魯迅先生的兒童觀也是直接影響了當代兒童成長和教育變化的重要存在。
  • 魯迅:「漢字不死,中國不興」,魯迅為啥要廢漢字,原因在這裡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但也是愛國文人爭雄的時代。當國家走向滅亡時,文人學者也在用自己的能力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魯迅作為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民主鬥士,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他說「漢字與通俗不在同一個位置」,在他自己的《且介亭雜文》中,他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魯迅先生認為漢字是中國勞動群眾的結核病,病原體是由內而外的。儘管漢字的思想是如此先進,但漢字是滲透到人體的病原體。如果不從根本上消除它們,結果就不會改變死亡的結果。其實,魯迅也是一個靠漢字吃飯的人。他為什麼厭惡讓他養家餬口和流傳千年的漢字?
  • 魯迅一生當中從沒有罵過蔣介石,魯迅離世後,蔣介石送給他6個字
    民國時期,我國不斷湧現了許許多多文豪、大師,他們以筆作槍,抨擊和挑戰那時候社會上的各種各樣黑暗,而魯迅先生,可以說成他們當中最有象徵性的人物。魯迅先生的許多著作,直到今天仍然有著實際意義,那時候的魯迅先生,也是我國千萬青年人內心的一面旗幟。魯迅先生一直以來全部都是非常勇於表達的,許多那時候的掌權人物,都被他"罵"體無完膚。
  • 雕塑家為魯迅印雕像,意外粘下魯迅22根毛髮,如今成了一級文物
    ——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  對於魯迅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的奉獻在為民族解放鬥爭中。我們的知道,魯迅是中國近代史上十分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與文學家。他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喚醒了中華民族沉睡的心,引領著民族解放的潮流。  不可否認的是,魯迅將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了他所熱愛的革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