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匯東灘連續發現白眶鶲鶯等罕見鳥類新品種

2020-12-04 東方網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大量候鳥在上海過境,不少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連續觀測到了白眶鶲鶯、克氏冠紋柳鶯和棕臉鶲鶯等較為罕見的鳥類,刷新了上海鳥類品種新紀錄。

  4月11日,觀鳥愛好者楊志棟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白眶鶲鶯,僅過了兩天,又有鳥友在相同的地方再次觀測到白眶鶲鶯。只見這隻鶲鶯全身黃綠色,頂冠紋呈灰色,而側冠紋卻是黑色。眼眶黃白色,在眼前上方斷開,是其區別於其他鶲鶯的主要特徵。

  據市野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白眶鶲鶯為東洋界物種,分布於華南山區的潮溼森林中,其intermedius亞種在華東的分布北界在福建西北部地區,在武夷山也有繁殖,但此前未在上海被觀測到。

  4月14日,觀鳥愛好者陳學軍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克氏冠紋柳鶯,這隻柳鶯上體草綠色,下體汙白,頂冠紋明顯,眼上方眉紋黃白色;上喙黑褐色,下喙黃色;具有兩條白色翅班;尾下覆羽白色。克氏冠紋柳鶯原冬季常在滇南出現,遷徙時會經過華南及東南。此前在上海僅有冠紋柳鶯的fokiensis亞種,即現在的哈氏冠紋柳鶯,未有claudiae的觀測記錄。

  兩天後的4月16日,觀鳥愛好者鄒強在南匯東灘拍攝到一隻棕臉鶲鶯,這隻鶲鶯鑑別特徵明顯:頭側慄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上胸沾黃。棕臉鶲鶯在整個華南的山地森林甚為常見,為留鳥,喜棲息於常綠林及竹林密叢。

  為什麼近期連續會發現那麼多種鳥類新品種?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表示,由於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在春季遷徙期,鳥類停留時間短,群落轉化率高。若氣候條件合適,單位時間內會有大量鳥類通過,因此以往被觀測到的機會較小。但是近年,由於觀鳥愛好者群體的不斷壯大,增加了觀測機會,本地鳥種新品種被連續發現也在情理之中。

相關焦點

  • ...白鸛,東灘,白鶴,崇明,上海,東方,鶴群,越冬,南匯,鳥類,-上海...
    12月11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身影出現在崇明東灘。記者獲悉,從今年8月中下旬開始,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遷徙鳥類逐漸增多,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的遷徙鳥群在完成繁殖後,取道崇明東灘前往越冬地。
  • 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白眶鶲鶯
    記者從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保護區科技人員在進行鳥類調查觀測時,在保護區發現兩隻上體綠色、下體黃色的鳥類,經研究,確定此物種為白眶鶲鶯,在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首次發現。據介紹,白眶鶲鶯,雀形目柳鶯科鳥類,頭頂灰色或藍灰色與黑色相間,眼圈白色或黃色,上體綠色,下體黃色,腳黃色。
  • 萊州驚現金眶鶲鶯 專家稱填補山東鳥種空白(圖)
    日前,煙臺萊州觀鳥協會鳥類愛好者在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一片沿海防護林裡,拍攝到一隻金眶鶲鶯正在小憩。  金眶鶲鶯鳥又叫大吉黃、灰頂鶲鶯,體型僅有13釐米左右,體色偏黃,具寬闊的綠灰色頂紋和黑色眉紋,眼圈呈黃色。
  • 南匯東灘鳥類觀察2020年第5期
    66   黃嘴白鷺Chinese EgretEgretta eulophotes4月16日Pheonix拍攝1隻,南匯東灘今春首次記錄。4月20日自然之美記錄4隻。123 小杓鷸Little CurlewNumenius minutus4月24日陳騏拍攝4隻,南匯東灘今春首次記錄。4月26日萬心飛翔拍攝1隻;5月4日蝦滑記錄3隻。
  • 灰冠鶲鶯現身武漢 鳥類分布名錄又添新成員
    武漢市解放公園內的灰冠鶲鶯(王雪峰 攝)人民網武漢4月20日電 近期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在武漢過境。4月19日,有市民在武漢解放公園內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
  • 江西九連山保護區首次發現白眶鶲鶯 快來看看它長啥樣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記者從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保護區科技人員在進行鳥類調查觀測時,在保護區發現兩隻上體綠色、下體黃色的鳥類,經研究,確定此物種為白眶鶲鶯,在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首次發現。
  • 南匯東灘溼地,上海觀鳥拍鳥聖地
    圖文//孫承波【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上海還有一處觀鳥拍鳥聖地——南匯東灘溼地,因其處於候鳥遷徙的「鳥道」上,一度聲名遠揚。南匯東灘溼地面積122.5平方公裡,北起機場圍合區,南至南匯新城鎮蘆潮港碼頭,西至九四塘,東至海邊灘涂。
  • 環頸鴴:為什麼南匯東灘如此重要
    這個音頻是今年4月25日我在上海南匯東灘溼地觀鳥時錄製的。那時春暖花開,正是候鳥們北上去繁殖地遷徙的大好時光。我們在南匯的灘涂和水塘裡看到了大量的遷徙候鳥,其中不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白琵鷺,還有從南半球、東南亞以及我國南方遠道而來的各種鴴鷸和林鳥,那天一共看到了70多種鳥,真是收穫滿滿的一天。
  • 鼎湖山發現罕見鳥類
    2007年以前,鳥類專家在這裡發現了205種鳥;但經過兩年多的觀測,專家們在這裡又發現了9種新的鳥類。至此,保護區已觀察到的鳥類名錄從205種增至214種,其中既有國家Ⅱ級保護鳥類黑翅鳶和日本松雀鷹,也有首次在廣東發現的慄頭縫葉鶯和慄頭鶲鶯。
  • 武漢解放公園觀測到灰冠鶲鶯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20日訊(通訊員王雪峰 趙琴 記者楊曉雨)近期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大量候鳥在武漢過境。4月19日,資深觀鳥愛好者雷進宇在地處鬧市的解放公園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春季遷徙季,又到鶲鶯過境季,這兩天鳥友們遇見了這些柳鶯。  華南冠紋柳鶯 蔣金福  冕柳鶯 蔣金福  極北柳鶯 蔣金福  看看這些柳鶯的顏色、看看它們的體型、看看它們的大小,是不是要崩潰……  傻傻分不清!
  • 府山上的「鈴音使者」——棕臉鶲鶯
    一種「鈴......鈴......鈴......」的清脆尖銳的聲音在樹叢間迴蕩,這種聲音非常有特色,如同手機的鈴音一樣,穿透力強且專屬於一種非常漂亮和小巧的鳥類:棕臉鶲鶯。一些鳥類圖鑑上是這樣描述這種耐看的小型林鳥的:體長10釐米,羽毛色彩亮麗而有特色;頭帶慄色,臉棕黃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頦及喉雜黑色點斑,上胸沾黃;上嘴色暗,下嘴色淺;腳粉褐色;是常見的留鳥。我感覺除了描述的羽色略有差別外,大致的描述還是對的上號,「棕臉」兩字符合臉部特徵,「鶲鶯」是由於它屬於鶲鶯屬。
  • 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增至236種
    近期,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青華海的鳥類照片,通過梳理鑑定,結合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的鳥類監測數據,發現14種青華海鳥類新記錄,分別是北椋鳥、矛紋草鶥、灰山椒鳥、澤鷸、比氏鶲鶯、棕胸藍姬鶲、短耳鴞、白琵鷺、豆雁、中杜鵑、鶚、燕雀、斑鶇和綠嘴地鵑。其中,北椋鳥為保山市新記錄。短耳鴞、鶚和白琵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 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
    ; 鶲科白背磯鶇 藍頭磯鶇 白喉磯鶇 慄腹磯鶇 藍磯鶇 紫嘯鶇 臺灣紫嘯鶇 橙頭地鶇 白眉地鶇 光背地鶇 長尾地鶇 虎斑地鶇 長嘴地鶇 灰背鶇 黑胸鶇 烏灰鶇 白頸鶇 灰翅鶇 烏鶇 島鶇 灰頭鶇 棕背黑頭鶇 褐頭鶇 白眉鶇 槲鶇 白腹鶇 赤胸鶇 赤頸鶇 斑鶇 田鶇 白眉歌鶇 歐歌鶇 寶興歌鶇
  • 浙江麗水舉辦首屆鳥類觀察邀請賽,24小時發現鳥類133種
    觀鳥達人們趕緊下車張望,很快就找到了華南冠紋柳鶯和慄頭鶲鶯。「在鳳陽山,這是數量最多的兩種鳥。」受邀參賽的麗水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介紹。  進入景區後,6支隊伍開始分散行動,有些前往甌江源,有些則選擇攀登主峰黃茅尖。
  • 棕臉鶲鶯,由濰坊的魏公子拍攝
    棕臉鶲鶯是一種生活在尼泊爾至中國南方及臺灣、緬甸、印度支那北部,體型略小(10釐米)、色彩亮麗而有特色的鶯。棕臉鶲鶯【旅遊景點圖--第1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包頭的衡公子在有著旅遊之鄉的瀋陽區域拍攝棕臉鶲鶯【旅遊景點圖--第2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泰州的賴夫人在有著旅遊之鄉的湛江區域拍攝
  • 它叫棕臉鶲鶯,武漢很常見
    5月4日,多名專家觀看照片後指出,李維斌所拍的鳥是「棕臉鶲鶯」,是一種在武漢地區很常見的鳥。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指出,李維斌拍攝的鳥叫「棕臉鶲鶯」,是一種生活在尼泊爾、東南亞北部、中國南方的常見鳥類。在武漢,這種鳥的數量很多。武漢市民稍加留意,就能在市內的龜山、珞珈山、九峰山等地見到這種鳥。
  • 在南匯發現一隻雨中的中賊鷗鳥 -何鑫,賊鷗,上海,鳥類,記錄,調查...
    他的包裡裝著一支單筒望遠鏡、一架單眼相機和一本《中國野外鳥類手冊》。八點多,隨著工作日早高峰上班的人流,他來到了錦江樂園。等了一會兒,他鑽進了約定的包車師傅的汽車。此行的目的地,是城市的最東角南匯東灘鳥類棲息地。  包車駕駛員是何鑫的老搭檔。這些鳥類監測志願者,要保持每月1-2次現場調查的頻率,尤其是在春秋兩季候鳥遷徙的時候,不管天氣條件如何,錯過了這個窗口期就不會有下一次機會了。
  • 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白腰朱頂雀,體型似麻雀,主要...
    5月6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到白腰朱頂雀1隻。這是東灘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白腰朱頂雀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3釐米。額和頭頂深紅色,眉紋黃白色;喉、胸均粉紅色,下體餘部白色。雄性幼鳥與雌鳥同色,但下體沾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