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70.80年代的農村人尤為體驗過蝨子,可是這種生物比較陌生,可能都沒有見過。
最後一代廣泛接觸蝨子的應該是我們80後,90後也見過聽說過,但相對來說,沒有80後那麼普遍。蝨子最後活躍的年代差不多是三十年前。
蝨子究竟是種什麼樣的生物呢?蝨子一般可以看作一種寄生昆蟲,靠吸食人和動物的血來維持生命。寄居在人身上的有好幾種,主要為頭蝨和衣蝨,這兩種是非常普遍的,顧名思義,頭蝨就是寄居在人的頭髮裡,通過頭皮吸食人血,而衣蝨主要生活在衣服的縫隙、褶皺處。
要兩種蝨子中,又以頭蝨最讓人頭疼,畢竟它寄居在頭上,不僅能給人帶來痛苦,因為有時候外人是能夠看到的。蝨子的狀態有三種,它的卵就是我們常說的蟣子,蟣子是橢圓形的、白色的,成片出現在髮根,尤其是耳朵後面,紮起頭髮來很容易就能看到。
而蝨子的若蟲和成蟲雖然也有白色的,且體積相對大一點,但個數少,又在頭皮上,所以不容易被發現。但即便如此,有時候它在頭皮上爬的時候還是能被發現,更不用說自己能感覺到有東西在頭上爬了。
尤其是家在農村的,都和蝨子打過交道,四姑娘小時候也和蝨子打過交道,蝨子能夠傳染,所以在我們村裡,大部分人的頭上都有蝨子,有幾個蝨子在頭上實在不算是什麼大新聞,沒有長蝨子的才屬於少數人。
蟣子的數量是遠多於蝨子的,而且是連在頭髮根上的,你要把它弄下來,就得捋著整根頭髮,甚至可能把頭髮給拔出來,即便是死了的蟣子也不會自己掉下來,而是一直和頭髮黏在一起,頑固的很。
通常,人們要想逮住頭上蝨子,都是用那種篦子來梳頭,篦子也是梳子,只不過比現在的梳子要細密很多,很容易就將蝨子給梳下來,當然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蟣子長長就成了蝨子,又活躍在頭上,因此除根的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頭髮剃光,成了光頭,那些蟣子沒有了,蝨子也就不會生了。
如果愛衛生,常洗衣服和頭髮,但即便如此也未必能防住蝨子,因為這個東西會傳染,如果你接觸了有蝨子的人,還會再次長出蝨子來,尤其是家裡的老人,很不衛生,洗頭髮、洗澡這種事,一年也沒有幾次。
小時候經常坐在院子裡,手中拿著一件衣服,在那裡找蝨子,衣服上的蝨子比頭上的蝨子要肥一些。所以那個年代的農村,蝨子是平常的一種生物,也是很讓人厭惡的一種生物。
一旦長了蝨子,一會半會是不可能消失。因為整體的都不怎麼講究衛生,再說也沒有多少類似於洗衣液和洗髮水這類的東西,所以蝨子在上個世紀的農村存在的很普遍,還因為頭上有蝨子和蟣子比較自卑,但很快,在現在看來似乎是一夜之間,蝨子就沒有了。
這種沒有是大範圍的,並不是某個人、某幾個人頭上沒有蝨子了,而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再長蝨子了。
這種沒有很可能就是因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整體的衛生搞上來了,而且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洗衣液、洗髮水什麼的,都用了起來,整個的環境對蝨子不怎麼友好了,然後蝨子的溫床消失了,蝨子也就消失了。當然,這種消失並不是滅絕了。
蝨子這種生物進化的相當頑強。(摘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