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影片透露出的三個育兒問題,你看懂了嗎?

2021-01-08 陪寶寶寫日記

對於父母而言,給孩子的教育,究竟什麼樣才是最好的?為啥看了那麼多育兒書還是教不好孩子?

如果對於這道育兒題還沒有思路的爸爸媽媽,不妨抽出時間看一看《千與千尋》這部動畫,絕對會從中尋到滿意的答案。

作為暑假必看的經典動畫,千尋這個小女孩不僅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心,也讓無數成年人動容!一次普通的搬家旅途,因父母貪吃變成豬而引發的一系列奇幻經歷,千尋被趕出羽翼,默默地又很堅韌的成長,最後驚豔了所有人,成功救贖了自我和父母!

而那些被宮崎駿細構思的情節,更是值得很多迷茫中的父母感受與學習,幫助孩子更好的構建內心世界!

千尋多維度的成長,你會看到嗎?

在成長的道路中,你會關注孩子的多維度,深層次的成長嗎?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最初被呵護在羽翼之下的「千尋」,但是最後卻沒有成為那個勇敢堅韌的「千尋」,而是變成了被湯婆婆抽掉名字的「千」,成為一個依附體。

我們希望孩子勇敢,但結果往往懦弱,這其實不僅僅是孩子自我生長的結果,更是父母錯失了對孩子多維度培養的結果!

成長問題一:內心建構-你會給孩子挫折教育嗎?

能力與心態,是很多家長無法平衡好的點,但這兩者之間,其實只隔了一個挫折教育!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還是動漫中的千尋,都用一次小小的成長之旅,教會了很多父母這個道理!

1.千尋的多維度成長之挫折之旅!

順境時的能力展現固然重要,但逆境之後的站起更加直擊心魄。

從教育的角度去看《千與千尋》,搬家之旅與其說是奇幻,不如說是給孩子一次完整完美的挫折之旅。

在內心建構的成長之旅中,千尋的內心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崩潰-嘗試-勇敢,而這個過程,正是一個孩子跳出舒適圈,敢於挑戰困難的必經之路。

在《千與千尋》中,有很多小細節就體現出了千尋的情緒變化,也為我們展現了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構建一個堅強的內心世界!

比如當千尋知道這個滿是神明鬼怪的湯屋確實存在時,白龍將饅頭遞給千尋,千尋一邊大哭一邊將饅頭塞進嘴裡,這是她的崩潰;

而當她第一次去鍋爐爺爺那裡,從膽怯到主動嘗試搬運煤塊,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時,千尋已經從崩潰無助的孩子轉變成了敢於嘗試的狀態;

最後,當她為了白龍獨自坐上電車去油婆婆那兒,千尋已經不是最初那個會被問題嚇哭的小女孩,而是成為了一個敢於直面問題,主動尋求方法化解的勇敢者!

所以,在一次次的困難中成長,這是走出動漫,帶給父母最大的教育意義,不要阻擋挫折,而是要教會孩子直面挫折!

2.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怕挫折?

曾經有位家長說:千尋最讓父母感同身受的一點是,她並非主動面對挫折,而是被迫走進挫折中。

所以,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害怕失敗,害怕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那是因為父母沒有被迫讓孩子走進失敗,反而會刻意保護孩子的成功!

當他摔倒後,很多父母第一反應是將孩子快速抱起來,檢查傷口,甚至有老人會責怪地板,摔疼了寶寶;

當他不吃飯時,不會讓孩子去體驗飢餓感,而是追在屁股後餵飯,哪怕一頓飯要持續一兩個小時,孩子挑食偏食嚴重;

當他經歷失敗時,父母會全程代勞或批評責怪,不會讓孩子再去嘗試解決一次,生怕孩子被失敗打擊到;

泰國一則廣告《每天進步一點點》中,媽媽教育小男孩的方式曾驚豔過無數人!

當小男孩踢球失敗時,她不會責怪或胡亂鼓勵,而是告訴孩子可以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直到最後走向成功!

這和直面風雨的千尋何其相似,不斷遇到困難,不斷挑戰,直到走向最後的終點,完成自我的成長與救贖。

所以,在孩子多維度、深層次的成長中,挫折教育是千尋教給父母們的第一課!

成長問題二:環境構建-你是割草機父母嗎?

成長永遠都離不開的關鍵詞,是後天環境。

比如桌球女王鄧亞萍在逆境中最想感謝的永遠是鼓勵和幫助她找到人生方向父親;而前幾年讓人聞之悲痛的13歲殺害親生父母的男孩,也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壓抑或寵溺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由此可見,由父母構築的環境也是孩子多維度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隱藏在《千與千尋》中的第二個成長小細節,是環境構建!

1.巨嬰寶寶的背後,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割草機父母」!

《千與千尋》讓人感觸頗深的一點是,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值得細細思考與品鑑。

而其中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個角色,是被兇狠惡毒的湯婆婆瞬間柔軟,悉心呵護,寵溺到極致的巨嬰寶寶!

比起幼兒,他更像是一個還未斷奶的成年人,安穩舒適的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在動漫中,湯婆婆對巨嬰寶寶簡直寵溺到了極致,有許多小細節都體現出了她「割草機父母」的特質!

比如在和千尋因為名字爭執不下的時候,因為巨嬰寶寶醒過來大哭,所以湯婆婆草草結束談判,瞬間撲到了寶寶的身上,柔聲哄著巨嬰;而因為寶寶喜歡千尋,所以湯婆婆即使再不喜歡她,也不敢傷害她半分,生怕自己的寶寶傷心。

所以,在困難來臨時,湯婆婆就像割草機一樣,迅速乾淨的收割掉所有問題,讓巨嬰寶寶能夠生活的更加舒適快樂,但作為旁觀者,卻更會為這樣的教育模式而感到可悲和無奈。

2.割草機父母,究竟讓孩子失去了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如湯婆婆一樣的割草機父母,究竟會讓孩子失去什麼呢?我們首先來看幾個真實的案例:

泰國曾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21歲的大男孩,因為爸爸批評他沉迷遊戲,說了幾句難聽的話,衝動之下竟開槍自殺!

在我國,發生過幾起因不滿父母管教,10幾歲的孩子舉刀殺害雙親的情況!

還有很多時刻圍繞在身邊的例子:考試失常就崩潰;不給買玩具就滿地打滾;動不動就發脾氣,歇斯底裡等等。這些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極端情緒的現象!

所以,所謂割草機父母,不僅收割了逆境,也收割了孩子的逆商!

當父母過度保護,放大或擋住所有困難時,孩子的逆商就會隨之消失,而在遇到困難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也是尋求幫助,而非正視問題!

所以,《千與千尋》教給父母們的育兒第二課,便是要告別「割草機父母」,幫助孩子培養逆商,讓孩子獨立自主,敢於直面問題!

成長問題三:成長目標-你是溝通型家長嗎?

成長對於孩子而言,絕不僅是身高竄一竄,年齡長一長,而是要明確生長的階段性目標,這會讓行為更有方向感!

這並非過早的給孩子下定義,而是要讓孩子明白,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並非盲目散漫,而是有意義和價值的,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於父母而言,就需要靠語言去溝通和引導!

1.湯婆婆為什麼要抹掉每個人的名字?

在《千與千尋》中,有一處小細節,最初看的時候並未深刻理解其中含義,但再次觀看,聯想到教育時,才發現名字的重要性。

那些留在湯屋中的人,都需要與湯婆婆籤訂合同,即被抹去自己的名字,然後成為被擺布,聽話乖順的工作機器,幫助湯婆婆賺錢,在動漫中,抹去人的名字更像是抹去人的思想,從自我認知轉化為對他人觀念的認同,即不需要我有自己的思想,才更好被掌控。

所以,千尋和那些被困在湯屋裡的工作者們不一樣,她能夠成功,是因為她有目標和方向,如同湯婆婆想要賺錢,白龍執拗的想要找回自己的名字一樣,千尋想要不貪婪,不盲目認同,而是目標單純的想要救回自己的父母。

所以,即使被改了名字,湯婆婆也無法改變千尋堅定的內心,這也促進了千尋的成長!

2.你是溝通型的家長嗎?

對於孩子而言:了解並認同自我的成長目標,不僅是一種指令,更需要內心的認同,這樣才會產生強大的內驅力,幫助孩子成長。

比如在網購一片空白,風險巨大前途未知的情況下,馬雲認同這種理念,所以即使白手起家,再難再累他也願意去堅定的做這件事,這種內驅力,便源於一種自我認同的目標。

而對於父母而言,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何將這種目標感傳遞給孩子,是至關重要的。

命令or溝通?對孩子而言完全是不同的感受,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往往溝通型的家長,會更容易將這種成長目標傳遞給孩子,並且被理解和接納。

所以,《千與千尋》對孩子成長之旅的教育意義,第三課即是用溝通為孩子建立良好的,清晰的成長目標!

當我們重看《千與千尋》,重新梳理其中的教育意義時,在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樣的教育是最好的?

答案躍然紙上,我們需要給孩子像千尋一樣多維度,深層次的教育體驗,從內心構建到後天環境,從成長目標到自我救贖,孩子的多樣化要求我們永遠都要為孩子提供多元化而非單一的親子教育。而這種幫助孩子構建框架,多層次繪製內心的教育也是最有溫度和深度的!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
    題圖:《千與千尋》6 月 21 日,《千與千尋》在中國如期上映。在日本上映 18 年後,這部宮崎駿的經典之作終於來到中國的大熒幕上與我們見面。重看《千與千尋》,你有什麼感受?這部電影有哪些涵義?今天,陪你一起,重返《千與千尋》的世界。最優秀的故事,常看常新。
  • 你真的看懂了《千與千尋》?
    不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文僅供參考。對於《千與千尋》影射的內涵,大柚子我有一點十分肯定,而這一點很可能顛覆很多人對於該影片主旨的認知,那就是《千與千尋》絕對不是以成長為主題。為了闡明這一點,大柚子先旗幟鮮明地對《千與千尋》進行定性。對,沒錯!!《千與千尋》它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悲劇!!不對啊,它哪裡悲了?!
  • 小希帶你看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千與千尋》的真正含義嗎?
    《千與千尋》這部影片是宮崎駿的所導演的一部日本劇情動漫,剛上映時曾經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歡,不僅因為動漫的劇情,也因為影片中人物角色的設定。宮崎駿的動漫一般來說是參雜著很多現實問題的,下面就來說一下,這部電影中隱藏的現實表達。
  • 《千與千尋》:多次重溫的動漫經典,這些問題你都找到答案了嗎?
    自從2019年國內院線首次上映《千與千尋》,宮崎駿大師的國內粉絲們不論是懷舊經典也好,還是以微薄之力致敬經典也罷,總之都是以激動的心情再次與千尋和白龍重逢,當影院巨幕上出現千尋和白龍重逢的那一幕,相信不少觀眾也是熱淚盈眶了吧?
  •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影片中包涵寓意的小情節,你都知道嗎?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千與千尋》最近在中國大陸上映了,這部影片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是不知道大家在觀看影片時會不會對某些情節產生疑惑呢?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深度解析《千與千尋》裡那些包涵寓意的小情節。
  • 奧斯卡最佳影片看不懂? 十個問題帶你看懂"鳥人"
    原標題:十個問題帶你看懂神作《鳥人》 聽著瑞根和那個百老匯劇評家的對話簡直忍俊不禁,雙方的那些個你來我往簡直是惡毒話的華彩樂段。還有瑞根衣服被夾住,光身子穿過時代廣場那段,絕對是劇作上的神來之筆,它不僅好笑,還帶出了後面的戲。   2   新京報:本片的表演顯重,不僅戲中戲的舞臺表演如此,在表現實際生活的劇情中也這樣,是不是用力過猛,設計感太強了?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千與千尋》珍貴手繪搞影片劇情大致可以概括為一個冒險故事。這部老少皆宜,都覺得超級有趣好看、溫暖治癒系電影《千與千尋》,一度稱霸日本影史票房總冠軍,是國寶動畫巨匠宮崎駿勇奪奧斯卡最巔峰傑作,獲美國動畫大獎 Annie 獎最佳影片、導演、編劇、原著音樂 4 項大獎肯定。
  • 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你有看懂無臉男的意義嗎?
    今天我來認真介紹一下他的代表作之一《千與千尋》。在這部動畫電影之中給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莫過於那個無臉男吧。原來直到現在已經長大了的我們有沒有看懂無臉男在這部動畫電影中代表的意義?無臉男在第一次見到千尋的時候,千尋對自己發自真心的友好的態度讓無臉男感到很溫暖,無臉男對千尋說:他很寂寞,他真的很寂寞。他說出了,在都市上很多人難以啟齒的話。空虛,寂寞,渴望和他人交流,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 《千與千尋》: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很多細節,或有深層隱喻
    文/薇芥子 芥子雖小,可藏萬物,關注薇芥子,俗世紅塵中與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宮崎駿的作品中,《千與千尋》是不容錯過的一部佳作。電影上映將近二十年,即使現在回頭再看,也絲毫不會覺得老舊,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 《千與千尋》你真的看懂了嗎?
    而在我看來,它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就在於它的多面性,無論是十來歲的孩童,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都能在這部影片中找到自己想要看的點,在孩童看來這是一個千尋冒險,最後得以成長的故事。而大人們卻又能看到很多關於職場,關於社會的東西。所以我才說,你未必全部看懂了,當然,也包括我在內。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沒有人能說「我完全看懂了」,我也只是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給大家,僅此而已。
  • 唐氏篩查有3個重要指標,你看懂了嗎?結合這個檢查更準確
    文/可馨育兒胎兒就如同雨後的蘑菇,在鬆軟的土壤裡破土而出,不斷的茁壯成長,這是一種生命的渴望,一種神奇的自然力量,在幕後默默地推動著胎兒不斷的生長發育。此時的胎兒,不管身長,還有體得,相比前2周已經多出了2倍。
  • 經典不褪色《千與千尋》等電影再次上映霸佔票房前三名
    《千與千尋》海報人民網東京7月14日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這個周末的日本全國觀影人數排行榜於13日對外公布,第一名《千與千尋》(宮崎駿導演、2001年作品)、第二名《幽靈公主》(宮崎駿導演、1997年作品)、第三名《風之谷》(宮崎駿導演
  • 吃了路邊的食物會變成豬,《千與千尋》中這些深意的比喻你懂嗎?
    其實這個片段來自宮崎駿的代表作之一《千與千尋》。圖中說話的女生就是女主千尋了。而其對話的「豬」則是她的父母,曾經非常正常的兩個人。那他們是怎麼變成豬的呢?看過《千與千尋》的小夥伴,肯定是對這樣的一個場景。
  • 你不知道的《千與千尋》創作的秘密
    在你心裡什麼樣的動畫電影才算得上優質?是恢弘浩蕩的視覺衝擊,是新穎曲折的故事情節,還是製作精良的動畫效果,其實,對於一個觀眾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影片中讓自己久久不能忘懷的意蘊深遠的影響,那麼《千與千尋》肯定算是你記憶中最經典的動畫之一。《千與千尋》的主旋律,即一個十歲的小女孩,來到了古老的日本魔法城鎮,這個經歷讓她一生難忘,這就是關於千尋的故事。
  • 《千與千尋》國內上映,是收割影迷的情懷嗎?
    從15日開始,《千與千尋》便展開了大規模的點映活動:上周六共開出185場,吸引近1.8萬人到場,產出票房71.3萬,場均人次高達截至發稿,《千與千尋》在各平臺的想看指數都遙遙領先競爭影片,顯示點映後的觀眾知曉度有了進一步提升。不過,爭議也伴隨而來,有網友在網上發出評論,認為一部已經在日本上映將近20年的影片,如今在國內上映,又是在收割影迷的「情懷」。
  • 《千與千尋》:多年後才明白,這部影片被稱為經典的原因
    開篇一語:有人問《千與千尋》的主題是什麼,主題有很多,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題目的故事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時,好奇千尋是怎麼知道一群豬裡面是沒有自己爸爸媽媽的,第二次看《千與千尋》時,好奇這部電影到底在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第三次看《千與千尋》時,我才知道這是一個沒有題目的故事。
  • 電影《千與千尋》中,千尋父母所吃肉的正體被揭曉,你猜對了嗎
    導讀:電影《千與千尋》中千尋父母是吃了攤子上空棘魚的胃才變成豬的,你猜對了嗎?#千與千尋#2001年上映的《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執導、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而成的動漫電影。這一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千尋一家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逐漸成長的故事。
  • 好萊塢高分電影《獅子王》:劇中透露的育兒真理,父母看懂了幾個
    最好的教育,永遠是通過孩子自身的問題進行引導,然後通過生活中的主要原因,讓孩子學會真正的勇敢。社會心理學「費斯汀格法則」告誡我們: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 《千與千尋》其實是一部大型災難紀錄片!看完你吸取教訓了嗎?
    《千與千尋》作為一部18年前的動畫作品為何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獎?作為電影界的最高殊榮奧斯卡獎無疑是一座高山,無數導演為了這個獎多年奮鬥卻未曾觸碰。可見千與千尋作為一部動畫能獲得如此殊榮必有其驚人之處,如果你已經看過《千與千尋》(科幻片),那麼我就帶你看看從未看過的《千與千尋》(災難片)。
  • 《千與千尋》中國首映,彭昱暢為「無臉男」配音:臺詞兒少,還能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攝影 平偉 雖然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在無數中國影迷心中都是難忘的記憶,但自問世十八年來,它始終未在中國正式放映過。6月21日,《千與千尋》將在中國進行第一次公開放映,在6月17日晚的中國首映禮上,中文配音演員井柏然、彭昱暢、田壯壯、王琳亮相,黃渤也在現場表示,「我們小時候都在千尋這個夢裡呆過」。在採訪中,為白龍配音的井柏然表示這個角色是無數少女的夢,自己也是抱著再創作的心態為「白龍」配音的,而為經典形象「無臉男」配音的彭昱暢則搞笑回應,因為「無臉男」的臺詞少,還能一直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