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境內河流大多隨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形成以紅水河—西江為主幹流的橫貫中部以及兩側支流的樹枝狀水系。所以,廣西各地都有很多適合釣魚的好地方。
垂釣前言
星期五,天氣晴朗,豔陽高照,如同夏季提早到來,人感覺總是昏昏沉沉的,身上也感覺沒勁。朋友提議去釣魚,瞬間滿血復活。
垂釣參數
天氣:偏南風2~3級,氣溫25~32度。
釣場:很不起眼的淺水小河溝,窄處幾米,較寬處也不過十來米,這種河溝,年年枯水,只有發水時上面下來一些魚,往往被人忽視。河水不深,小片的雜草,布窩較為方便。
裝備:竹竿,釣組為2號線,6號長柄細條鉤,3號加放大頭的六目中尾漂。
釣餌:尋幾處有蚯蚓「屎」的地方,刨上幾條綠頭肥蚯蚓。
目標魚種:塘角魚、七星魚等
垂釣過程
鄉下的小河溝,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我們無暇欣賞美景,趕緊尋覓小河溝適當釣位,在一段河溝回灣處停下腳步,發現不足米深的河水渾濁不堪,因河岸邊生長著蘆葦和野蒿草,我在一片草稀處定點左中右各布一窩。
釣法介紹
1、釣鯰魚的青蚯蚓應事先置於盆中飼養兩天,盆中的土要用雞血拌合。
2、釣鉤應選用歪把鉤,這種鉤的鉤柄較長,可避免鯰魚用利齒磨斷釣線。
3、上魚高峰往往在夜間,此時,這些肉食魚類和雜食魚類都對腥味感興趣。所以我們可以準備一些豬肝、家畜的脾臟、鱔魚肉、鴨血等混合釣場附近的稀泥巴一起打窩。
4、釣法運用,在竹竿上,將線系牢,鉤上掛上蚯蚓。裝蚯蚓要用整條的,越大越好。從蚯蚓的頸部穿入,從對面穿出,然後將蚯蚓繞一圈,再穿入,穿出,直到尾部。將鉤尖刺入尾部時,要將尾梢留在外面,其頭、尾皆能蠕動,將釣餌沒入水中。
中魚過程
白天的魚兒零零散散,上魚的高峰往往在夜間。夜闌人靜,氣候相宜,魚兒們開始夜出覓食。白日裡的危險性已大大減緩,魚們知道岸邊才有更多美食。於是優哉遊哉遊往岸邊,或是嗅出了土蚯蚓濃鬱的氣味,魚兒會躍然而起一口咬住。
加力運腕盍竿上挑,順勢將魚拖開窩位,水下傳來掙扎之力,幾個來回,魚已近岸,一條塘角魚進帳。七星魚也不甘寂寞,隨後有點瘋上;偶有黃辣丁入護。
這種塘角魚,其實就是本地塘鯴,長有8根鬍鬚,上下各4根。體色黃色,野生魚生長緩慢,一般重量不超過1市斤,營養價值高,口感好。可人工養殖,市場潛力大。
七星魚是一種體圓而細長、兩側各有排列均勻花斑點,在廣西也叫花星魚、點秤魚、中公魚、(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同時它也是一種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淡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但是,這種魚現在市場上基本沒有定價的,因為養的人實在太少了,而且這種魚很少上市賣。
魚們夜晚攝食的尖峰時段在9~11時之間,經了數小時的「激戰」,釣的魚也足夠一頓「盤中餐」。
垂釣小結
上遊水庫有小量放水,相對而言,河水較涼爽,儘管天氣炎熱,只要較深處不見底,魚口一直不錯。雖然釣場為小河溝,看似不起眼,同樣能給傳統野釣人帶來驚喜!
鏡頭是最生動的語言,謝謝你的回覆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