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長期鼻分泌物增加、打噴嚏、張口呼吸...
這是一張靜圖圖自:BuzzFeed
除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別忽視鼻腔腫物的可能性。
雖然危害很大,但這個小東西,家長肉眼真的無法觀察到,早期只能通過貓咪的行為變化發現蛛絲馬跡。
貓咪鼻部堵塞常見表現有哪些?如何做好預防和養護?
貓咪鼻部堵塞有哪些表現?
一般臨床症狀出現數周至數月不等。
※如若發現單側的鼻分泌物或鼻出血則高度懷疑為腫瘤。
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
鼻分泌物增多(漿液性、黏液性、膿性、血性)
打噴嚏
圖自:tenor
打鼾
口臭
張口呼吸
嗜睡、厭食等非特異性症狀
若出現單側鼻分泌物或鼻出血,需高度重視(實際案例圖過於不適,找了張觀感好點的圖示)圖自:wikiHow
當發生侵襲性病變時,可能出現:
鼻出血、面部畸形、眼球突出等
鼻腔腫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引起貓鼻腔腫物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分為炎性因素和腫瘤。
其中腫瘤是引起貓鼻腔腫物的重要原因,中位發病年齡為10歲,並且90%是惡性的,但極少發生遠端轉移。
與犬相比,貓的鼻腔腫瘤中佔比較高的是淋巴瘤和上皮源性惡性腫瘤,而犬中約66%是上皮源性惡性腫瘤。
可能引起腫物的炎症因素有哪些?
鼻腔腫物要做哪些檢查確診?
由於鼻腔及其周圍的結構比較複雜,CT或MRI及組織病理學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
不同的病因,導致貓鼻腔腫物的治療方法、存活期及預後不盡相同。
圖自:perthcathospital
病史調查及一般檢查:
了解病程時長、最初症狀、急/慢性,排查貓咪的呼吸聲、鼻部分泌物單/雙側、畸形與否...
病毒篩查:
可用來排除感染性因素,如FeLV、FIV、FCV、FHV-1等病毒。
影像學檢查、鼻鏡、細胞學檢查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為診斷提供進一步依據。
鼻鏡圖自:@獸醫黃源vet
血常規、生化、凝血功能等:
用於評估患貓整體身體狀況。
鼻腔腫物的治療方案
炎症息肉:
牽引/撕裂息肉是最簡單的手術方法,無需額外的設備,只需用止血鉗夾住旋轉至脫離。
!手術照片
有報導稱術後約有43%的病例出現霍納氏症候群,但會在2-4周內自愈。
淋巴瘤:
目前,尚無治療貓鼻淋巴瘤的標準治療方案。
有研究指出,化療或放療可延長患貓的生存期限(整體為120天)。
有報導指出,腫瘤細胞的自發性凋亡和放射誘導凋亡呈正相關,在放療前通過對活檢樣本進行凋亡測試,可以預測放射治療的效果。
有研究顯示,在治療前,檢測其凋亡和Ki67,可預測放療效果,即呈現高水平凋亡和Ki67的患貓,對放射治療的反饋更好。
圖自:baycathospital
病毒感染:
引起鼻分泌物增多的病毒感染,更常見於幼貓,目前尚無特異性的抗病毒療法。
因此給予全面的營養,支持療法,抗生素治療繼發感染是一般的治療手段。
病毒感染通常預後良好,對於原發病積極治療,並在未來進行預防,可以有效的阻斷此類疾病的蔓延。
主人可以做什麼?
定期排查,及早發及早治療
鼻腔腫物引起的臨床症狀(如鼻分泌物增多、鼻出血、打噴嚏、張口呼吸等)通常容易被主人發現。
當發現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圖自:perthcathospital
感染性因素(病毒、細菌)造成的鼻腔腫物更高發,而且預後通常較好,主人不用過度擔心;
而腫瘤因素造成的鼻腔腫物惡性佔比高,若家裡的貓咪上了年紀,並且出現單側的鼻分泌物增多或者出血症狀,主人應額外注意。
做好免疫接種,降低養護中患癌風險
按時接種疫苗可以避免由病毒性因素造成的鼻腔腫物;
圖自:uniquelycats
避免二手菸、三手煙(殘留在皮膚、毛皮,衣服,家具等上的煙霧)可以降低貓咪的患癌風險。
減少誤診和漏診
由於鼻腔腫物的確診難度比較高,高級影像學診斷(CT/MRI)、細胞學、組織病理學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主人應在選擇就診醫院和醫生上更加謹慎一些,避免不必要的誤診和漏診。
鼻腔內、鼻頭上的「小包」都要注意
相比鼻腔內的腫物,貓咪鼻上的腫瘤更常見,這通常是由於過度光照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主人儘量減少貓咪完全暴露於日光的時間,以及留意貓咪鼻部皮膚的異常變化,當發現異常的蛻皮、變紅等症狀時,第一時間到醫院檢查。
小創口、小包,都要持續觀察變化圖自:catster
【本期所長互動】
你見過你家貓咪打噴嚏嗎?
//////////
下課!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