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6000年 西安灞橋變遷記

2021-01-11 行遊閆老西兒

早在 6000 年前

滻灞就孕育了原始文明

在史料典籍中,灞橋第一次橫跨在灞水之上是在春秋時期。公元583年,隋文帝曾在秦漢橋之南,修建了「南橋」,後經過歷代重修,長久保存了下來。

唐朝時期,這裡生態資源富足

是物資漕運集散的繁盛之地

在灞河上泛舟,欣賞沿岸成行的垂柳感覺應當不錯,明清時期的人們就常常享受這個「美差」,因為當時官府在灞河上設過渡口和碼頭,名為灞橋渡。一旦灞橋出現質量問題或是被水衝垮,人們便靠擺渡過河。清初時,灞橋因年久失修成為斷橋,人們開始灞河泛舟。到康熙年間,灞橋渡已有大小船各一隻,當時的官府還挺會搞成本核算,更善用人力資源。每到河水跌落之時,他們便架起木橋供人通行,把船上的水夫劃撥給軍隊去屯田,待水勢一漲,水夫們便去渡船。直到清道光十三年重建灞橋,渡口便失去了它的功效,才被廢棄不用了。

道光十三年重修的橋據載全長380米,寬7米,皆為石條砌成,邊設石欄,橋下有72個孔,孔的大小不等,用圓石排壘,作為石柱,約408根。橋面為石板,橋兩端各建有一座牌樓,可以想像其氣勢之宏偉。清《度隴記》中形象地寫道:「石柱林立,亙若長虹。」2004年,這座橫跨灞河170餘年文物保護灞橋老橋被拆除,建起了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橋。當時,該不該拆這座見證過歷史變遷和眾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老橋,曾引起當地群眾的議論。不過,這座老橋實際並非人們常說的「千年古灞橋」。

其實,歷史上建造的灞橋幾乎位置都不一致,它們究竟在哪?為什麼古人造橋位置會有變動?西北大學原西北歷史研究室主任李之勤告訴記者:漢代灞橋在西安東北的滻灞兩河交界處,稱為北橋。隋唐時期的灞橋應在今灞橋附近,稱為南橋。因為年代久遠,加上風蝕雨浸,灞橋常會損毀,宋、元、明、清期間都重修過灞橋。灞河是一條沙河,水勢千餘年來變化很大,上遊帶來的泥沙衝至下遊後會墊高河床,日積月累河水便幾經改道,而河上的灞橋自然隨著河水的流向有所變動了。

相關焦點

  • 西安被拆灞橋老橋非「千年古灞橋」(圖)
    西安被拆灞橋老橋非「千年古灞橋」(圖) NEWS.SOHU.COM  2004年04月10日21:03  來源: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
  • 西安被拆老橋非千年古灞橋 文物部門說端詳
    新華網西安4月10日電(記者劉喜梅、儲國強、段博) 橫跨灞河170餘年的西安市文物保護單位--灞橋老橋即將拆除,該不該拆除這座見證過歷史變遷和眾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老橋,引起當地群眾和網民議論。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得知,被拆的老橋非人們常說的「千年古灞橋」。
  • 西嶽——西安灞橋
    提起灞橋,想起送別。不過,曾生發出特定含義的那座橋,再也看不到了。倒是有一座灞橋,常被誤認為就是唐詩裡的灞橋,李白寫過的灞橋。我看到有遊客,神情莊重,站在橋頭留影,背後立著一塊石頭,寫有「灞橋」二字。我是來看狗的,灞橋的狗市,在西安也是有名氣的,尤其秋收後,細狗攆兔,在莊稼地裡激情上演,很是刺激。空手逛集也是逛集,空著肚子,就對不起自己了。有吃的呢。就在各種器物和針織品的攤位間,隔上一段,就有一家冒熱氣的帳篷,裡頭有桌子有板凳,有人勾著頭正吃著呢。
  • 西安灞橋!逛百年老集置辦年貨,感受最動人的人間生活
    在長安八景中恐怕沒有哪一景可以比灞柳風雪更加充滿著浪漫的氣息千百年前的人們在此處折柳相送,依依惜別千百年後的人們在這裡感受最動人的人間煙火灞橋集市每逢星期天這裡都會有集市>(除了春節期間)據說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這裡的人氣都超級旺趕集的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集市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灞橋的主街、老橋以及沿河的街道都要進行交通管制只有東城大道的新橋通行車輛堵車問題相當嚴重但依舊擋不住趕集人們的熱情灞橋的集市佔地廣
  • 40年巨變·品牌更迭助推西安商業繁華變遷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西安購物中心10年。從2008年西安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李家村萬達廣場開業至今,西安商業高速發展已呈燎原之勢,國際化、知名商業搶灘紮寨。1999年7月,西安第一家大型綜合超市好又多落戶小寨,此後,愛家、人人樂、家世界等紛紛在西安開業,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等外資大型連鎖超市也落地西安。   而在2010年7月家樂福小寨店關店,2011年小寨好又多停業,2017年,家世界被華潤收購,2018年西安本土唯一大型超市愛家被華潤斥資8億收購,退出了西安大型超市業的陣地,這多少讓人感到有一些遺憾。
  • 西安火車站客運員康倩:沿著父輩腳步繼續見證時代變遷的「鐵三代」
    編者按: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風雨兼程,70年滄桑巨變。艱苦奮鬥的70年裡,中國大地上湧現出無數平凡而又偉大的「追夢人」,他們奉獻著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譜寫著「追夢人生」,見證著祖國的發展變化。國際在線陝西頻道把鏡頭聚焦70年裡人和事,回望歷史,追夢未來。
  • 西安灞橋區發布緊急通告:非灞橋區人員即日起請勿進入灞橋
    1.非灞橋區人員(指未在灞橋區長期居住、工作或就學等人員)自即日起請勿進入灞橋;2.正在外地的灞橋區人員自即日起請勿返回灞橋;3.已經購買返程機票、高鐵票、火車票的人員,請立即自行退票或改變行程;4.因工作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已經返回灞橋的人員
  • 關於為西安市灞橋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關於為西安市灞橋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提供轉讓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 刻記光榮 見證變遷(工業遺產)
    1954年,19歲的上海青年袁鴻崗走出鄭州火車站,深一腳淺一腳趕到駐地——幾個搭在荒地的席棚,真想掉頭回去。創業激情留住了他。「一五」期間,國家規劃在北京、鄭州、西安、石家莊、邯鄲、鹹陽建設「六大紡織基地」。從1953年到1958年,來自四面八方的工人晝夜奮戰,以一年一個廠的速度,一口氣建起了5個大中型棉紡織廠。一廠、三廠、四廠、五廠、六廠,像五姐妹一樣,一字排開。
  • 滻灞持續管控灞橋集會,直至徹底取締
    新冠肺炎期間,為防止灞橋集會日攤販聚集,滻灞城管局牽頭聯合金融園辦等相關部門,加強值守力量,嚴格管控。3月8日,滻灞管委會副巡視員韓生均前往灞橋正街、灞河大橋等點位,督導檢查灞橋集會清理整治工作,檢查值守情況,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
  • 西安這10個適合野餐的地方你去過嗎?趕緊收藏!
    1992年翠華山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為「西安旅遊十大景」;2001年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晉升為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2012年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 脫貧攻堅|大型秦腔現代戲《好人平安》首演儀式在灞橋啟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脫貧攻堅貢獻「扶志」力量,7月14日晚,由灞橋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文明辦、區扶貧辦、區文旅體育局承辦的大型秦腔現代戲《好人平安》首演儀式在慶華工人文化宮成功舉行。
  • 灞橋在發展中走向和諧
    通訊員穆豔濤  灞橋是一座聞名古鎮,地處交通要衝。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重點項目的實施、產業結構的調整,轄區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得到均衡發展。合理定位,明確發展思路。  基礎設施的落後,制約著灞橋的發展,領導班子從全局出發,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協調溝通,加快改變基礎設施,從道路建設入手,首先解決南北方向的交通瓶頸,改線紡渭路,改變南北方向因隴海鐵路影響發展的局面;在背街小巷改造中,爭取市政部門的支持,完成了灞橋街管網改造、安裝了路燈,目前各項配套設施完善,已成為示範街;全力配合灞河老橋拆舊建新工程,已建成雄偉壯觀的雙向四車道灞河新橋,既方便了車輛正常通行
  • 西安50餘條道路有了新名字
    為將紡織城地區更加緊密地融入主城區,符合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整體理念,整合較小路段的路名,減少路名數量,突出指位性,我市將滻河東路作為長樂東路的延伸段,更名為「長樂東路」。將建成後一直未正式命名,當地習慣上為戰備路的路段正式命名為「祥雲路」,戰備路作為特殊時期的產物,已經與當代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氛圍不協調。
  • 西安五大老集市!每個周日,西安上萬人都會湧向這裡…
    西安這座文化古城不光有城牆和兵馬俑想體驗最純正的老西安人文是需要俯身在這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裡感受他們的生活和煙火灞 橋 集 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的集市上,到處都是人們背來售賣的土雞、土鴨。周末灞橋集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趕集的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這裡日用雜貨應有盡有,蔬菜瓜果品種齊全,各種誘人的小吃,滿足你的味蕾。花鳥魚蟲,小貓小狗,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有時候能在這裡淘到實惠東西,有時候可能什麼也不買,逛得就是那個氣氛。
  • 【抗疫風採】陝西西安聯誠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白楊:與6000...
    這正好和他的兩種身份、兩段經歷相關——5年空軍技術兵生涯、15年物業管理從業經歷,恰好印證了他身上的兩種特質,剛強和柔軟、雷厲風行和細緻貼心。作為西安聯誠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白楊負責西安曲江6號小區的物業管理,是2087戶6000多名業主的身邊人。他是陝西唯一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物業管理從業者。
  • 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2020年西安市灞橋區第七屆國家...
    9月14日上午,2020年西安市灞橋區第七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在華陽城廣場正式啟動。本次網安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旨在發動全民廣泛參與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升廣大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實現七線運營 西安進入大地鐵...
    三線齊發今天上午,西安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三線齊發」,西安地鐵全網將增加運營裡程83公裡,創下西安地鐵一次性開通最高紀錄。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副總經理盧劍鴻:「三條線開通以後,我們預測日均客流在350萬人次,地鐵城市公共運輸分擔率將超過50%以上。」
  • 西安交警發布清明祭掃交通分流提示
    清明節將至,西安交警部門預計,按照往年清明節慣例,預計本周末(3月30日、3月31日)將提前迎來清明祭掃高峰。  為避免自駕前往墓園掃墓的車輛發生擁堵,昨日,西安交警部門發布通往各墓園的交通分流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