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爬樹你見過嗎?《小紅帽》是恐怖童話嗎?別急,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現在都能以摺紙的形式立體而生動地呈現出來。
聽上去有些難以置信吧,它們都「活了」!一個個奇思妙想讓人「驚掉下巴」!
在此之前,我對於摺紙也是有偏見的。在我們70後、80後的印象中,這是和玩泥巴、堆雪人差不多的遊戲,換句話說,多少有些不務正業。
「當我9歲的女兒沉迷於摺紙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打斷了她。還有一次因為她成績不好,我燒掉了她所有的摺紙,女兒大哭一場……最近我才發現摺紙可以這樣美,而且摺紙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對不起,女兒,是媽媽的錯!」
其實,摺紙是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的事情,最近我發現,身邊不少家長也都「著了魔」。
以往我們的印象中摺紙都是靜態的,像小星星、千紙鶴,如今摺紙卻動了起來。日本摺紙大師中村開己的這套摺紙,可以用「變態」來形容了。
輕輕一推,一個大南瓜打開了,裡面是四個輪子的車子,灰姑娘正坐在裡面要趕著和心愛的王子見面呢!
看上去是個美豔無比的桃子,看的人口水直流,等你拿著刀切開,猛然發現裡面站著桃太郎,而且準確無誤地接住了你的刀,「想傷我,沒門!」
2020年到了,送給爸爸一份禮物吧。爸爸拿過來,滿心歡喜地打開,卻被一個小怪獸的利齒給咬住了,真是嚇了一跳,仔細一看,是個小獅子呢!
不僅是小孩子愛玩,最近我上高中的外甥在繁重的課業外接觸到了這項摺紙,嘴裡反覆念叨著「我為魚肉人為刀俎」,然後竟然去背誦語文課文了,我夥呆!後來我仔細一看,這個作品還真是很形象呢!
中村開己,40歲辭職創業,開創「紙機關」系列,被譽為日本的紙張工程師。其實早在前些年,他的一些作品就流入國內,受到了很多孩子和家長的追捧。
可是當時這些摺紙書並未在國內發行,需要代購,高仿盛行。(文末可購買)
事實上,摺紙藝術發源於中國,國內不乏摺紙大師,比如中國摺紙國禮設計師劉通,他設計的很多作品被當做國禮贈予他國。
2014年,劉通的《青花瓶》,成為中國、加彭建交40周年的國禮。
穿山甲為保護懷中幼崽,被人用火燒都沒有絲毫放鬆,緊緊地縮成一團。受到這個故事觸動,劉通創造了《母愛》,現為西班牙博物館收藏。
中國在摺紙上達到了藝術的巔峰,日本人則將這項技術推廣給普羅大眾,「玩物喪志」到了極點。
為什麼摺紙能受到如此追捧呢?絕不是玩玩這樣簡單,它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意義深遠。
摺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Origami」,維基百科對Origami的定義是「折或者疊紙張的藝術」。摺紙可以衍生出相當豐富的啟蒙功能,包括提高空間感知能力、邏輯和順序思維能力等。
美日的研究數據也指出,摺紙,尤其是在小學和學前階段,是一種獨特而有價值的課程。它將提高孩子的圖解能力、專注力、空間感知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等。
就像劉通所說:「不是所有人都有彈鋼琴學芭蕾的經歷,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有摺紙的記憶。」所以,你還會對孩子的這一愛好加以阻攔嗎?
據說在2003年以前,美國孩子的數學很弱,為了能夠提高成績,讓孩子們對數學感興趣,美國教育中心沒少費心思。後來,他們偶然間發現,把摺紙應用在數學教學中,孩子們的成績平均居然提到了15.4%!從此,摺紙就變成了美國數學老師的「得力小助手」。
那麼,要如何幫孩子做好摺紙啟蒙呢?這些事情家長需要了解。首先,選擇指引清晰的說明,而不是說教版的教材。
那種從「摺紙是什麼」開始講起的,相信家長都讀不進去,更別說孩子了。而且在步驟上模糊不清,甚至只有圖例而沒有文字講解,看的人一頭霧水。
拼湊在一起說是「早教課程」,讓人有種受騙的感覺。「驚掉下巴」動態紙玩具在這點上做得很好,尤其是中國版的,已經將說明和摺紙分開了,方便孩子一邊看說明一邊摺紙,方便易學,簡單明了。
其次,可以讓孩子像刷題一樣玩摺紙。你會發現,當孩子專心玩摺紙的時候,他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空間裡的,非常安靜,注意力集中。但是往往一個簡單的摺紙並不能滿足它,他渴望解鎖一個又一個的摺紙玩具。
這個時候你不妨就給孩子準備一系列富於奇思妙想的摺紙素材,讓孩子保持新鮮感,增強自信心,最為關鍵的是,在一次次的摺紙中復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變得更加靈活,思維更為活躍。
最後,這將是一段愉快的親子時光。不負責任的家長總是把電腦或者手機推給孩子,換得一時清靜。負責任的家長則是和孩子一起開發智力遊戲,而摺紙將是不錯的選擇。
新年了,推薦這套中村開己的動態紙玩具,新春優惠價99元。請孩子吃頓大餐,只能豐富味蕾,送他一套紙機關玩具,等娃長大了仍然會記得這份特別的禮物。
中國引進版在原有基礎上,還贈送了工具包,省去了家長額外去購買輔助材料的時間。全套18個精彩設計,均配有詳細的視頻解析,手殘黨的家長也不怕!
鼠年臨近,點擊下方的卡片即可購買,送人自留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