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過後就是春天,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大多數鳥類也會在這個季節當中飛來,它們會在農村屋簷或樹林中築巢生活下去,陪伴大家度過春夏秋三個季節,相信很多來自農村的都或多或少見過鳥窩吧?甚至有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掏鳥窩的經歷。
那麼大家在掏鳥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幾個不同的現象,比如為什麼鳥類的鳥窩總是窩口向上呢,不怕被雨水淋溼嗎?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這其中的道理吧。
首先簡單科普嚇,大多數只有大型鳥類才會把自己的鳥窩搭建在樹枝上並開口朝上,因為它們築巢並不是要長期生活,而是繁殖新的生命和養育幼鳥長大,這個鳥窩對它們來說只是暫時的居住地方罷了,為了更好照顧幼鳥和孵養鳥蛋,所以不僅會把鳥窩朝上有時開口還會非常大,就是為了方便自己坐在蛋上進行孵化,而且這樣還會給剛出殼的幼鳥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畢竟很多鳥類都是一生就生一窩。
還有就是重力作用,如果開口側朝向下方的話,不僅築巢花費的時間非常多而且幼鳥會非常容易不小心掉下來;另個方面就是建築的材料只需要些小樹枝和茅草就好,那麼鳥窩開口朝上,下雨的時候幼鳥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母愛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母愛的力量無論是在人還是生物面前都是同樣強大的,在下雨前夕母鳥們都會飛回幼鳥的身邊,用自己的羽毛為它們擋風遮雨。這樣幼鳥在下雨的時候就不會遭受到被雨淋溼的情況了。而且成熟鳥類腹部的絨毛都是非常鬆軟可以保溫的,這樣幼鳥也不會在下雨的時候感到冰冷。
看完後網友紛紛評論:母愛真偉大!確實,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而母愛卻是任何生物與生俱來的東西!
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此文章為「生活的一種境界」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