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斐信公子
電視劇《陳情令》裡面,要說誰的名聲最好恐怕非藍忘機莫屬了。各大世家長輩說他:「仙門楷模」;路人評價:「雅正端方,知書識禮,皎皎君子,澤世明珠,最知禮不過。」;聶懷桑說他:「風華絕世、翩翩公子。」
而藍忘機本人,則是不苟言笑、不喜玩笑、而且非常刻板、處處維護藍氏家規,極其注重仙門禮儀。所以,是很難從他口中聽到對別人的「貶」詞,甚至一個「褒」詞也很少見。大多數時候,藍忘機其實就是一個安安靜靜、循規蹈矩的正人君子而已。
但是,後來藍忘機變了,變得有些浮躁。不僅動不動就禁某些人一個言,還甚至說出了「滾」這樣一個極其惡劣的詞語來。
是的,「滾」本身不是一個特別難聽的詞,他做動詞就是「滾動,翻動」之類的意思,沒有啥情緒色彩,要是帶點情緒色彩,那就是不想見到某人了,就說「滾!」別出現在我面前的意思。
我們想像一下,一個蘿蔔在地上滾,可能不怎麼樣,還有點兒可愛,但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成年人要是在地上滾,還是當著別人的面滾,可就有點兒滑稽,滾的人可能還會覺得有些羞恥。所以,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滾」,本身就有點兒輕視這個人的意思了。
但,這也得看語境。
比如,一向知書識禮的藍忘機,是不可能平白無故對人說「滾」字來辱沒自己的名聲的,他要是對另一個人說起這個字,要麼是在沒什麼人在場的時候,要麼就是他怒不可遏的時候。事實上,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之下,都應該是怒不可遏的。
電視劇裡,藍忘機一共在兩個地方,說了「滾」字,對象還不同。
藍忘機第一次對人說「滾」,是在雲深不知處藏書閣的靜室裡,對象是魏無羨,當時靜室裡面沒有旁人。藍忘機第二次對人說「滾」,是在雲夢的蓮花塢,對象是江澄,當時在場的人有昏迷的魏無羨、還有溫寧。
藍忘機第一次說「滾」這個字的時候,還是一個年少氣盛的小少年,那時候他受藍氏家規的束縛,把自己性格裡面一些屬於少年該有的活潑與好奇還有好勝欲全都收斂了起來。
偏偏遇到了不曉事,還不怕事大的魏無羨,不僅修為和他差不多,還總是惹他。一邊是家規,一邊是心煩。
當兩邊不好處理的時候,情緒也就自然而然地上來了。
魏無羨在課堂上面頂撞了夫子被罰去抄寫家規。這夫子正是藍家的最高長輩藍啟仁,也是藍忘機的叔父,他平時最滿意的弟子就是藍忘機,此時自然而然就讓藍忘機去監督魏無羨抄寫家規。
藍啟仁的想法很簡單,他想用自己最雅正端方的弟子藍忘機去把魏無羨這棵歪苗子扳正。哪裡知道魏無羨這個人有股魔力,有種讓人瘋狂的本事。
藍忘機本來兢兢業業地做著班長兼紀律委員的作用,也很克己復禮,平時也只是安安靜靜地看書,靜坐練練書法什麼的。真的是十分之楷模了。
這魏無羨看上去十分聽話,老老實實地把家規給抄了,結果在最後卻憋了個大招。
他竟然在跟藍忘機認錯的同時偷偷把他手上的書本換成了一本姑蘇藍氏禁止弟子讀的書。
藍忘機本來已經被他的認錯態度感動得有點態度緩和了,可是一看到那書,直接氣得吹鼻子瞪眼,叫他「滾!」然後還一把將書撕得粉碎,甚至一度忘了雲深不知處禁止私鬥的家規,就要拔劍和魏無羨一決高下。
其實這裡面就體現出了藍忘機不太成熟的一面,他還是太過於年輕,不夠沉穩,輕而易舉就能被外界激怒。當然,一般人是不敢湊上去刺激他的,也就魏無羨膽子大,有能耐才敢去惹他。
過了十六年之後,藍忘機就已經足夠沉穩了,對於這些給他看不該看的書的行為他基本就是無視就好。對於魏無羨無數次試圖激怒他的行為也可以視而不見。
也就是說十六年後的藍忘機基本上是不會發怒了,可是後來,在雲夢江氏的大本營蓮花塢,他又「怒」了,這在別人的地盤上,還在有人在的情況下發怒,這「怒」的等級一定是上升了一個臺階的。
那時候,魏無羨是重生之後第一次進入他從小長到大的蓮花塢,他從小被江家家主江楓眠收養,一直把蓮花塢當成自己的家,所以,回到蓮花塢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江楓眠夫婦。他是帶著他視為知己的藍忘機去的,這行為觸怒了江家的現任家主江澄,他不僅對藍忘機冷嘲熱諷,還執意要找魏無羨算帳,要和他打鬥一場。
可是魏無羨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戰,受了嚴重的內傷,又加上被江澄氣得氣血上湧,鼻血直流,他拉著藍忘機就要走,可是江澄不依不饒,堅持要跟魏無羨打。
藍湛當時徹底怒了,狠狠甩了兩個字「滾開!」給江澄,並且出手擋開了江澄甩過來的辮子。
魏無羨也在那一刻暈了過去。
藍湛扶著魏無羨的時候眼淚都流了出來。
從前藍忘機被魏無羨激怒,其實是因為少年心性,不服不甘,可是嘴巴又說不過魏無羨。與其說是發怒,不如說是惱羞成怒,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到後來對江澄的怒,那是真正的怒,因為江澄戳到了他的痛處,他傷到了魏無羨,這個「他」最在意的「知己」。
人的怒氣來源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不該怒的「怒」,一種是該怒的「怒」。
不該怒,可以不怒,像諸葛亮想打司馬懿,可是司馬懿做縮頭烏龜,一直閉城自守,他就給司馬懿送一堆女人的衣服,就是為了羞辱他,讓他發怒。但是司馬懿識破了諸葛亮的陰謀,所以很開心地把衣服收下了。讓諸葛亮的計謀落了空。
魏無羨給藍湛看不該看的書,本意也是為了讓藍湛動怒,藍湛年輕的時候,不抗激,就真的怒了,憤怒地說「滾」,魏無羨的小伎倆就得逞了。等到後來藍湛成熟一些了,魏無羨的這些折騰對他就不起作用了。
該怒在什麼時候呢?在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受到侵犯的時候。
劉備一向是一個能忍的人,身邊又有諸葛亮這麼一個降火機器。很少有人可以讓他憤怒發狂去做一件事情。
可是東吳先是殺了他的二弟關羽,接著他的三弟張飛也被殺了。他是真的憤怒了,直接就派了所有軍隊去找東吳的人報仇。這是真的怒。因為關羽和張飛就是劉備的軟肋。他們曾經發誓不能同生,但要共死。如此情誼,東吳敢動,怎麼不怒。
藍湛和魏無羨的知己情誼亦是非比尋常,魏無羨也是一樣,他向來不在乎自己的名聲,誰要是對藍湛不利,也是必然要維護的。藍湛也是一樣,他可以不在乎自己,但是誰傷魏無羨他一定會拼命維護,是以,才會對蠻不講理,咄咄逼人的江澄那麼憤怒,除了罵了一個「滾」還加了一個「開」字。
但你要仔細一看,藍湛無論成熟還是不成熟,能讓他動怒罵「滾」的,也只有與「魏無羨」有關的事情而已。
#陳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