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政壇行走了三年,文在寅應該也充分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行走在刀尖上的感覺,樸槿惠和李明博的例子擺在文在寅的眼前,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文在寅身為總統的結局將會是怎樣。而文在寅也從初任總統變成了如今成熟的模樣,也早就已經掌握了制勝的關鍵,手上也握住了制勝的法寶,如果當初心腹潰不成軍,文在寅又有什麼能力走到今天呢?
曹國事件當時在韓國掀起了太大的風浪,甚至是文在寅也不敢出面袒護曹國,看著曾經的心腹就這樣在韓國檢方和保守派的制裁之下斷送了自己的一生,文在寅的心中感慨萬千,同時也不得不慶幸曹國風波並沒有讓自己走到被群眾彈劾的地步。這也讓文在寅徹底的知道了內部作風問題的重要性。而在當時,一心眼巴巴的等待著文在寅政府笑話的保守派最終還是沒能如願,只是看到了文在寅身陷險境的樣子,沒有看到文在寅下臺之後的狼狽,恐怕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起,文在寅在任命心腹的問題上才不敢馬虎。
所以自那時起,文在寅政府提拔的人物都不是小角色,也根本讓保守派和檢方沒有任何的機會。即使在這三年中的時間文在寅面臨了不少的下臺危機,但始終都是命懸一線,憑藉著自己和心腹的幫助成功的化險為夷,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當中,文在寅堅強的挺到了今天,甚至還將民意支持率穩定在了40%左右,無功也無過。接下來這一年多的時間,文在寅還得更加的努力。
秋美愛的鼎力相助給了文在寅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李洛淵盡心竭力的輔佐也讓文在寅對未來有著期待,只有心腹和文在寅團結一致,不鬧出和曹國一樣的醜聞,文在寅才能夠放心的執政韓國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