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會不會打架?真相是它們壓根見不著,何來爭鬥?

2020-09-05 動物速遞

在不少貓科動物迷中「獅虎鬥」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世界上所有的野生老虎都生活在亞洲,即便是老虎家族在全盛的階段也沒有走出亞洲,而獅子最主要的分布地在非洲,不過亞洲也有小部分獅子。

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獅子和老虎的國家是印度,印度的獅子學名叫亞洲獅,生活在吉爾森林保護區中,印度雖然只有孟加拉虎一種老虎(印支虎聽起來像是印度的產物,但它在印度卻無分布,主要分布點是緬甸、柬埔寨、寮國等東南亞國家),但數量卻位於世界之最,截止2018年底,印度的野生孟加拉虎數量約2967隻,佔世界總量的80%左右。

亞洲獅(雄獅)

印度的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會不會打架?不少人認為老虎和獅子在體型上相似,在食性上相似,且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極有可能會為了生存資源而發生爭鬥,但事實上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亞洲獅數量較少,而且分布地點單一,僅生存在吉爾森林保護區裡面,而印度的孟加拉虎雖然幾乎是全國性分布,但也主要生活在50多個國家公園和保護區裡面,且別說吉爾森林裡面恰恰就沒有老虎,整個古吉拉特邦都不存在野生虎

孟加拉虎

老虎生境的擴張

國際上關於老虎的起源說法不一,但主流的假說是老虎起源於東亞地區,經數次擴散之後到達亞洲其他地區。

1920年,人們發現了中華古虎的化石,發現與華南虎的形態最為接近;2005年,科學家們通過DNA技術證明了華南虎是現存最為古老的虎種,這兩項發現,都間接證明了老虎起源東亞的假說。

第四紀現代貓科動物出現之後,彼時地球上的劍齒類動物及其他大型的捕食者相繼走向沒落,由於沒有了強大的競爭者,現代虎出現之後迅速擴張。

華南虎

從老虎的擴散路徑來看,大致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一是沿南及西南方向進入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二是沿我國西南方向進入亞洲西部、西南部

由於老虎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旗艦物種,它在開闊地帶、常年積雪覆蓋的高山、裸巖地帶等都無法生存,所以只要弄清楚了更新世末期亞洲的森林分布,基本上就清楚了當時老虎的分布範圍

老虎自東亞出現之後,經過數次擴散,向西最遠到達小亞細亞半島東部,向東最遠到達俄羅斯東海岸,向南最遠到達印尼群島,向北最遠到達了西伯利亞;在亞洲森林地區裡面,老虎是當之無愧的百獸之王。

老虎歷史分布範圍

長期的地理隔絕讓老虎形成了不同的亞種,但還未達到生殖隔離的地步。很多人不解,老虎能夠進入亞洲其他地方不難理解,但是它又是如何登上蘇門答臘島、峇里島、爪哇島等島嶼的呢?

其實原始時期的地球環境與現代不同,當時海平面較低,島嶼與大陸之間可能存在相連或者僅有十分狹窄的海峽,而老虎是一種很擅長泅水的貓科動物,越過窄窄的海峽並不是難事。

不同歷史時期,地球環境也不同

非洲獅進入亞洲

老虎棲息地大肆擴張的階段,幾乎也是非洲獅子棲息地快速擴張的階段。現代獅子起源於非洲東部及西部,很快便擴散至非洲其他地區,直到2萬多年前,北非的獅子在向歐洲出發,佔據了南歐大部分地區,此時獅子們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一部分獅子繼續向東前進,來到了亞洲西南部,最遠到達印度次大陸。

長期的地理隔絕同樣使獅子分化出了不同的亞種,生活在亞洲的獅子則被稱為「亞洲獅」,與非洲獅相比,亞洲獅雄獅的鬃毛更短,也更為稀疏

雄性亞洲獅與非洲獅對比

從獅子的擴散路徑來看,在45000年前,它們還只是在非洲大陸上「搶佔地盤」,其擴散路徑主要為東非獅向南擴散,西非獅向非洲中部擴散,西非獅北上,中間夾雜著無數次規模較小,無規律可循的獅群擴散,最終呈現出整個非洲獅的分布格局,除撒哈拉沙漠之外,獅子幾乎遍及整個非洲。

雖然如今野生亞洲獅是十分珍稀的動物,普通百姓難得一見,但古時亞洲獅很常見,從孟加拉東部到納爾馬達河南部,乃至整個西南亞的開闊地區,幾乎都能夠看見獅子。

獅子棲息地擴張趨勢圖

獅子遇上老虎

雖然現代來說,獅子跟老虎已經沒有了見面的機會,但是在歷史時期,獅虎是在同一片地區裡面生活過的。

從獅子和老虎的擴散方向及時間節點上,我們不難看出,在更新世末期及全新世初期,獅子與老虎在印度次大陸、中亞、西南亞一帶都有交集,即它們存在同域分布,而且重疊範圍還很大。

這樣大範圍的棲息地重合,如果說老虎與獅子完全是「井水不犯河水」,一點衝突都沒有,這樣的話連我自己都不信。

獅虎同域分布圖

畢竟兩者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為了生存資源,它們會不斷確定自己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即首先會試探性攻擊,一旦摸清對方實力之後,是逃是鬥,那都是後話了。我們以東北的老虎和狼舉例,來詳細說說這類種間競爭的情況。

生活在東北一帶的東北虎,是典型的獨居型貓科動物,而灰狼是社會性動物,成群活動,這點與獅子有點相似,摸清了它們的相處規則及情況,也能對全新世初期獅虎同域分布的相處情況做一個大概了解。

東北虎與灰狼

在19世紀末之前,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東北虎數量較多,此時人們觀察到當地的灰狼數量很少。

而進入20世紀後,俄國率先大肆捕殺東北虎,導致老虎數量銳減,到了50年代時,俄國老虎數量下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此時人們觀察到灰狼的數量則到達了頂峰,且在東北虎大量消失的時間段裡面,灰狼數量呈現了快速上漲的趨勢。

50年代過後俄國開始大力保護東北虎,加上那個時期我國開始大肆捕殺老虎,一部分東北虎逃至俄國,所以俄國老虎數量很快得到回升,此時反觀灰狼,數量下降嚴重。

東北虎與灰狼的數量變化趨勢

不難看出,東北虎與狼的數量關係是「負相關」,且可以明顯看出東北虎長期抑制狼的發展,在這對關係當中,東北虎是優勢物種,而灰狼是非優勢物種

基於食性分析,東北虎最愛的獵物是馬鹿,其次為野豬,第三則是狍子,而灰狼最愛的獵物也是馬鹿,其次為香獐子,第三是野豬,兩者的獵物喜好高度相似,都青睞於大型有蹄類動物,所以在同一生境中,老虎與狼存在強競爭性關係,發生老虎抑制狼群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東北虎與灰狼對獵物的喜好

再回到獅虎同域分布上面,我們借鑑東北虎與灰狼的相處方式,再來看老虎與亞洲獅相處,獅子的主要獵物也是大型有蹄類動物,因此雖說在同一片區域裡面兩者對地形的喜好不一樣,但難保在獵物較少的寒冷季節,雙方不會在邊界處產生衝突。

所以在獅虎存在同域分布的歷史時期,一定會發生野生「獅虎鬥」,只是這種現象發生的概率很低,多數情況下它們「打不了照面」。

獅子老虎發生爭鬥的概率很低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些讀者不解,既然老虎與狼存在那麼強的競爭,為何到了獅子與老虎這邊,發生衝突的概率又不大呢?不是說灰狼的生活模式與獅子類似,都是喜歡在開闊地帶活動嗎?

事實上狼群的生活模式又有區別於獅子,雖然都是群居,但灰狼的模式更為多變,即它們可以在開闊地帶呈大型群居,也能在林中呈小群活動,甚至是單獨活動。

比如白俄羅斯的納利波基森林,裡面生活著的狼,在冬季寒冷期是主要成群活動,現有孤狼存在,而到了4-9月較為溫暖的季節,小型獵物數量眾多,此時孤狼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群居狼的數量。

納利波基森林的孤狼

其實灰狼能夠在歐亞大陸及北美地區分布那麼廣,不是沒有理由的,這與它們的靈活的生活方式有關。反觀獅子,即便是在亞洲稀疏森林生態系統下生活的亞洲獅,雖然獅群沒有非洲獅群大型,但基本上也是成群活動,就算是常單獨行動的雄獅,也絕不會進入密林地帶,而密林地帶才是老虎最主要的活動場所。

這樣兩種動物,對地形的喜好完全相反,就意味著只要不是獵物資源極度稀缺的季節,那麼獅子與老虎就絕對不會爆發劇烈的衝突,自然「獅虎鬥」發生的概率就極低了。

老虎為何走不出亞洲?獅子來到亞洲為何僅限於西南地區,而沒能進入更廣闊的亞洲內陸地區?這恰恰說明了它們對一類環境的依賴性。

受限於山脈和內陸海,老虎想要進入歐洲或非洲,勢必要經過伊朗高原,而老虎屬於森林,它無法在開闊地帶生存,所以最終也沒能走出亞洲。

對於獅子來說,它從北非進入亞洲,走得基本上都是沿海平地,或者高山稀樹草甸地帶,所以即便擴散至亞洲,它也沒能進入擁有更多大型喬木覆蓋亞洲內陸地區。

亞歐地形圖

當然除了地形之外,氣候對動物的影響也很大,獅子對水源的依賴性很強,進食之後需要大量飲水,印度次大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降雨量充足,加上河網密布,所以生活在此地的獅子不需要為水源而擔憂。

而亞洲內陸地區就不同了,一年中雨季很短,多數時間屬於半乾旱和乾旱狀態,這樣的環境氣候獅子顯然不能適應。

綜上所述,老虎與獅子就像是生活在兩個存在交界的村莊裡面,雖然能夠見面,但是雙方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活動場所,在非必要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貿然進入對方領地的,所以在大環境上看兩個物種的棲息地存在較大的重疊,但在微生境上卻彼此分離,見面的機會不大。

獅子飲水

印度亞洲獅及孟加拉虎生存現狀

前面我們了解了歷史時期,獅子與老虎的分布情況及相處模式,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今天亞洲獅及孟加拉虎在印度的分布情況。

印度是一個「老虎大國」,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孟加拉虎,且印度民眾對老虎有著極為濃厚的感情,這點在當初他們給「老虎女王」馬琪莉舉辦了一個盛大的葬禮就能夠看得出來。

截止到2019年,印度全國性的國家公園有114個左右,其中明確有老虎存在的達到了50個,分布在全國範圍內。

印度擁有老虎的保護區一覽表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值得稱讚的是這些國家公園或者保護區,大多數都有著生態廊道相互連接,生態廊道對於物種擴散和保護來說,其重要性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簡單來說就是使得各動物棲息地之間能夠相互連通,使得不同棲息地之間的物種能夠自由擴散,達到交流的目的,能夠有效降低近親繁殖現象,總之好處多多。

比如2019年一隻叫C1的雄性孟加拉虎之所以能夠「暴走」2000多公裡,從蒂皮什瓦爾野生動物保護區一直走到丹陽南伽野生動物保護區,除了知道老虎具有高度移動性和顯著探索行為之外,背後隱藏的信息是印度保護區與保護區之間生態廊道的完善程度

孟加拉虎C1與它的行走路徑圖

  • 亞洲獅僅在吉爾森林

亞洲獅曾在印度次大陸廣泛存在,為何如今僅生活在吉爾森林保護區了呢?這就要從19世紀70年代說起了,在這之前,亞洲獅的數量還算比較多,在幼發拉底河上遊流域,依然能見數量相當可觀的獅子。

但是在隨後的30年間,由於人們的大量捕殺,導致亞洲獅數量銳減,到了20世紀初時,多地的亞洲獅已經絕跡了。很多人將這一原因完全歸結於殖民者,其實並非如此,雖然殖民者是捕殺亞洲獅的主力軍,但印度原住民也常常捕殺獅子

一名英國官兵獵殺了雄獅

在人們大量的捕殺下,到了1907年,整個亞洲獅種群就只剩下13隻個體了,此時的人們意識到了亞洲獅的重要性,於是在該年印度宣布全面禁止狩獵亞洲獅。到了1908年的時候,為了防止亞洲獅滅絕,印度又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那就是將剩餘的13隻亞洲獅全部捕捉進行人工飼養繁殖。

到了1965年,印度宣布將位於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作為亞洲獅保護區,其核心地帶就是大名鼎鼎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從此亞洲獅的與吉爾森林保護區算是徹底綁定在一起了。

吉爾森林國家公園位置圖

  • 吉爾沒有虎

既然吉爾森林作為動物保護區,那麼這裡到底有沒有老虎呢?答案是沒有,別說吉爾森林沒有,乃至整個古吉拉特邦,老虎都是稀罕物種。

最近一次孟加拉虎離亞洲獅最近的距離是500公裡,時間發生在2019年,2月份的時候森林部門在古吉拉特邦的馬西薩格爾縣發現了一隻老虎,它可能是從周邊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或者拉賈斯坦邦其中的一個保護區過來的,極有可能是烏賈因的一所保護區,因為此前該保護區就發布了一則消息說有一隻老虎「失蹤」了。

進入古吉拉特邦的孟加拉虎

這隻孟加拉虎來到古吉拉特邦之後,並沒有前往亞洲獅所在地吉爾森林,它到過離吉爾森林最近的一個地點是盧納瓦德-桑特拉普布爾森林,但此地離吉爾森林依然有500公裡,這麼遠的距離,所以它也沒有辦法去找亞洲獅「打架」。

上一次古吉拉特邦發現孟加拉虎還是在1989年,人們在當斯縣看見了老虎的身影,當時專家保守預估有13隻左右,但是到了1992年印度老虎普查報告出來之後,古吉拉特邦的老虎基本上是滅絕了。

孟加拉虎與亞洲獅

在獅虎同域分布時期,老虎與獅子況且能夠和平相處,而到了今天,雖然印度同時擁有野生的亞洲獅和孟加拉虎,但就像是註定了的一樣,老虎分布在全國大大小小的50個保護區裡面,唯獨少了古吉拉特邦

而亞洲獅則是古吉拉特邦的驕傲,僅在吉爾森林裡生活,雖然在此前印度曾提出了往中央邦轉移部分亞洲獅進行保護的想法,但可能是出於經濟利益上面的考量,古吉拉特邦不同意,這一提議就被擱置了,所以時至今日,亞洲獅仍只生活在吉爾森林,與孟加拉虎無見面的機會,自然也不會發生爭鬥了。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會不會打架?真相是它們壓根見不著,何來爭鬥?
    亞洲獅(雄獅)印度的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會不會打架?不少人認為老虎和獅子在體型上相似,在食性上相似,且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極有可能會為了生存資源而發生爭鬥,但事實上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 獅子和老虎在野外會不會遇上?打架的話誰比較厲害!
    獅子遇上老虎,案例很多,互有傷亡,一般能單挑的體重差不多,獅子老虎都不傻,同時體重單挑老虎佔優勢,後腿支撐住前腿毆打,老虎技術厲害。獅子群毆厲害,絕對體型的話,老虎更大。 另外,美洲虎實力不能小看,秒類似體型的母獅問題不大,公獅子應該有點體型優勢。
  • 非洲獅和亞洲獅的區別在哪?如它們來一場PK,亞洲獅或被吊打!
    而亞洲獅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亞洲南部也生存著一批獅群,它們就是亞洲獅,由於它們生存在印度西海岸,因此也被人們稱作是印度獅,是除非洲獅以外僅有的獅種。由於生活區域的不同,兩種獅子種類多多少少在某些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差異,那麼,非洲獅和亞洲獅的區別在哪?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
  • 孟加拉虎遍布整個印度,亞洲獅偏安一隅,中間發生了什麼?
    獅子由北非出發,迅速佔領南歐大多數地區,接著它們沿著亞洲海岸線東進,最遠到達了印度次大陸。與老虎一樣,獅子在向其它地域擴散和輻射適應的過程中,也逐漸分成了8個亞種,分別是東非獅、南非獅、西非獅、剛果獅、安哥拉獅、亞洲獅、巴巴裡獅和開普獅。
  • 孟加拉虎遍布整個印度,亞洲獅偏安一隅,中間發生了什麼?
    現代虎出現之後,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者,所以它們很快在東亞地區達到了飽和狀態,作為一種極具探索性和移動性的貓科動物,老虎沿著河流、森林系統不斷向周邊擴散,最終至亞洲大多數地區。從老虎擴散的腳步和路徑來看,總體可以分成兩個大方向,一是沿著南方和西南方向進入了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地區;二是向西北方向,經蒙古、新疆、中亞等到達亞洲西南部。
  • 為何大多虎皮鸚鵡都喜歡群體生活,但是它們又會爭鬥打架?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矛盾的事情,而在虎皮鸚鵡的世界裡也存在多很矛盾且令人費解的現象,比如說虎皮鸚鵡都有群體生活的習性,但是它們也經常出現爭鬥、掐架以及拋棄弱小的現象,既喜歡過群體生活卻又不好好過是不是很矛盾?
  • 孟加拉虎嗎?
    孟加拉虎嗎?很多人認為獅子只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一帶,除此之外世界上的獅子都生活在動物園或者馬戲團裡面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在亞洲的南部,除了生活著孟加拉虎,也生活著一個獅子的亞種,那就是非洲獅,非洲獅現今只生活在印度一帶,但是往前追溯的話,它們的分布地域十分廣泛,佔據了大半部分的西南亞。目前也在存活的亞洲獅數量很少,只有幾百隻,已經被列為極危保護動物了。
  • 動物世界-亞洲獅
    它們曾一度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佔據了大部份的西南亞,故其名為「波斯亞種」。亞洲獅現今在野外的數量只有250-350隻,都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它們吃飽後需喝大量水,而亞州獅生活的區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時間很少,時常出現乾旱,因此捕食後常需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源。這種惡劣環境不但使亞州獅飲水困難,就連它們的獵物也很少。幼仔成活率低也是飲水及食物不足所致。它們還會吃動物腐屍。亞洲獅的獵物主要是水鹿、花鹿、藍牛羚、印度瞪羚、野豬及家畜。
  • 印度重甲獨角獸,不懼怕亞洲象和孟加拉虎,雄性會品嘗雌性糞便
    卡齊蘭加國家公園內騎著大象看大獨角犀重甲獨角獸不懼怕亞洲象和孟加拉虎好在大獨角犀的聽力和嗅覺都非常靈敏,這是它感知外界世界的主要手段,也是生存的看家本領。但風向的改變導致氣息「亂套」,往往會影響到大獨角犀的判斷。大獨角犀很兇狠,喜歡打架,甚至襲擊人類。它安身立命的傢伙一個是那身厚厚的「盔甲」,尤其是脖子下方呈褶皺狀的皮膚,有效保護了最脆弱的部位。
  • 一山不容二虎,在印度老虎和亞洲獅卻可以共存,果真如此神奇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原標題:為什麼在印度,老虎和亞洲獅完全可以在野外共存?感謝提問,老虎和獅子在印度確實都有分布,但二者基本上沒什麼交集,因此也談不上什麼「共存」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孟加拉虎現身西藏墨脫,曾捕食3頭犛牛,能咬碎印度野牛的脖頸
    孟加拉虎的咬合力非常大,能達到500千克,能輕易咬死獵物,還能咬碎印度野牛的脖頸。孟加拉虎捕獵一般不分晝夜,不過它習慣在黎明至日落期間捕食,它們喜歡捕捉大型動物,如野豬、鹿、羚羊、水牛、野牛等。有時獵物比自己還重的印度野牛,但老虎照捕不誤。每次進食約20千克的肉類,吃完後可以幾天不進食。
  • 印度雖然同時擁有獅子與老虎,但野外環境下,獅虎見不了面
    孟加拉虎印度同時擁有獅子與老虎這不假,但是在野外環境下,獅虎已無同域分布,即它們沒有見面的機會了,但凡網上傳出的獅子與老虎同框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在動物園,私人農場等人工控制的環境下發生的。歷屆亞洲獅普查結果吉爾森林沒有老虎印度獅虎的分布,看起來十分有趣,老虎生活在全國大大小小50個國家公園和保護區裡面,但在吉爾森林中就是沒有,而亞洲獅也只生活在吉爾森林當中,所以在地理分布上面,亞洲獅與孟加拉虎並沒有生活在一起
  • 現存所有華南虎、亞洲獅和白虎的祖先共20隻
    現存所有華南虎、亞洲獅和白虎的祖先共20隻親緣關係較近的動物個體交配繁殖的現象,叫做近親繁殖。近親繁殖會給後代帶來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雌雄個體會從祖先那裡遺傳很多的相同基因,包括一些隱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如果它們產下後代,後代表現出遺傳病的概率就會成倍增加。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很多野生貓科動物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避免近親繁殖。
  • 科普一下,了解亞洲獅的請舉手
    它們由一頭獅子將獵物趕到其他獅子的下風,然後一起撲向獵物。它們吃飽後需喝大量水,而亞洲獅生活的區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時間很少,時常出現乾旱,因此捕食後常需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源。這種惡劣環境不但使亞洲獅飲水困難,就連它們的獵物也很少。幼仔成活率低也是飲水及食物不足所致。它們還會吃動物腐屍。亞洲獅是高度群居的動物,但亞洲獅群較非洲獅群小,平均只有五隻雌獅。
  • 豐田也玩多生孩子好打架?亞洲獅亮相 卡羅拉Cross明年也要國產?
    豐田也玩多生孩子好打架?亞洲獅亮相了 卡羅拉Cross明年也要國產了?亞洲獅亮相了 卡羅拉Cross明年也要國產了?02:47來自說走就走範兒嗨,大家好,我又來了。今天我們不講車,我們講生孩子,老話說的好,多生孩子好打架。還記得小時候被欺負,一堆親戚去幫你「報仇」的畫面嗎?是不是很刺激?如今這個汽車市場啊,實在是太有意思了,沒有什麼冷門車型,只要是同級夠出色,就能賣得出去。
  • 亞洲獅和非洲獅的區別
    目前,獅子主要分布於非洲和南亞次大陸。分布在非洲的統稱為非洲獅,分布在南亞次大陸的稱為亞洲獅。兩種獅子還有很大差別的。首先來說,非洲獅相比亞洲獅更加龐大。通常亞洲獅的體重在110公斤-190公斤之間,而非洲獅的體重在120公斤-275公斤之間,從體型上看,非洲獅比亞洲獅平均要大25%。同時大多數非洲獅比亞洲獅的鬢毛更濃密。
  • 東北虎體重一直在下降,如今當真不如孟加拉虎和獅子了?
    導讀:東北虎體重一直在下降,如今當真不如孟加拉虎和獅子了?東北虎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老虎,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以及西伯利亞一帶,可能有些新晉的大貓迷們會搞混,其實西伯利亞虎和東北虎是同一個物種不同的叫法而已,之前就有人在我寫的關於東北虎的文章下面這樣評論,誤將它們認為是兩個亞種。東北虎目前野生數量比較稀少,大約是700多頭,其中我國僅有30多頭的樣子,好在拯救工作一直在進行。
  • 貓咪打架時,為何會點到即止?原來大貓一般都不跟小貓一般見識
    半夜時常聽到的激烈喵叫和追逐的腳步聲,就好似流浪貓之間很容易發生爭鬥一般。然而流浪貓真就喜歡打架嗎?它們每天都活在對其它貓咪的警惕中嗎?其實無論是家貓和流浪貓,它們都不喜歡沒來由地就去打架,甚至貓咪之間還有著一些比較溫和的「禮儀」。
  • 亞洲獅現狀:個體數字增長的背後,卻不見當年繁榮
    由於環境的不一樣,這些獅子逐漸發生變化,並最終發展成了亞洲獅這一種群,成年雄性亞洲獅,體重為160-190千克,雌性為110-120千克,相對於非洲獅來說,體型偏小。19世紀初,亞洲獅在西南亞很常見,到了70年代時,在幼發拉底河上遊依舊生活著不少的獅子,但是在隨後的歲月裡面,它們大量減少,到了19世紀末時,多地的亞洲獅已經絕跡。
  • 孟加拉虎和東北虎哪個厲害,孟加拉虎和東北虎區別
    東北虎的毛色會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夏季日照時間長的時候,被毛會變短,顏色更深,進入冬季後,毛色會變長變淡,呈現淡黃色,為了能夠融入雪地環境,東北虎身上的條紋不像南方老虎那樣有紅色的條紋,和孟加拉虎相比,東北虎每平方英寸的毛髮數量更多更厚,能夠抵禦零下45度的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