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蝦類市場需求量非常的大,所以養蝦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養蝦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夏季在一些雨水量比較多的地方,因為強降雨和颱風等情況,會給蝦帶來一些疾病和各種各樣的影響,甚至好幾個月的辛苦勞動都白費了。那我們需要做一些什麼才能改變這些情況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在降水量多的季節,我們應該怎樣注意防範。
小編覺得蝦之所以好吃,不僅是因為它的肉質比較鮮美,而且還跟養殖的方式有關係。如果養殖蝦的環境特別的糟糕而且水質容易遭受汙染,那養出來的蝦一定特別難吃,而且還會給人類到帶來傷害。如果養殖蝦的水乾淨營養物質高,沒有讓蝦產生任何的疾病,那麼這個蝦肉質一定非常的鮮美,還能給人們帶來足夠的營養。
我們在雨季養殖蝦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確保水內氧氣的充足。因為雨水過多的時候,很多池塘裡的水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不了足夠的氧氣供蝦類呼吸,所以會造成很多蝦和幼苗的死亡,給我們帶來嚴重的損失。所以我們需要提供一些增加氧氣的機器,在池塘內提供足夠的氧氣改變這個狀態。
除了增加一些增氧機之外,潑灑一些應急性的物質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覺著潑灑應激性的產品要在下雨後,其實並不正確。我們在潑灑這些材料的時候應該選擇下雨前、下雨中和下雨後,三個階段都進行潑灑這樣才能有效地提供蝦的一些免疫力,防止它們在雨水較多的時候無法堅持過去。
而且我們在潑灑一些應激產品之後,還可以對蝦體帶來一些刺激,可以讓它們後期脫殼的時候更加簡單,以免一些身體比較弱的蝦在脫殼過程中不小心死亡等。而且這些應激性的物質還可以給蝦類帶來很多營養,使它們成長得更加迅速,減免一些雨水給蝦體造成的傷害。
我們在下雨過後要及時的補充一些營養,我們應該在池塘內投放一部分的微量元素還有足夠的鈣等。因為在強降雨之後,有些蝦會因為環境因素導致提前脫殼,足夠的鈣類可以提高它們的新殼硬度,這樣脫殼完畢的蝦就可以更快的適應成長環境了。我們在進行鈣類物質的投放時,要選在下雨前後的三天。
下雨的時候我們應該適當的減少一些餌料的投放,因為在下雨期間蝦對一些食物的食用會比較緩慢。如果我們投放的過多會造成水質汙染,等下過雨之後,未食用完的食物會大幅度的提升水裡的溫度,這樣就會讓這些無用的營養腐爛,還有可能對它們產生各種各樣的病菌。
在下雨之後我們需要及時的調控池塘裡的水質,因為雨水中有不適合蝦類正常生長的元素。雨水都是偏酸性的,我們就需要及時的調節水質,以免過多的雨水給蝦類造成危害。所以我們就需要給水體扔進去一些芽孢菌,芽孢菌可以有效改善雨水對池塘水的侵害,讓蝦可以正常生長。
小編覺得下雨之後我們對養蝦的處理還是要動一番腦筋的,因為蝦類是一種比較脆弱的生物,如果想要養殖出一些健康肥大的蝦就需要多操一些心。不光下雨期間要進行多加注意,在平常一些自然條件過激烈的情況下,我們都需要及時的對蝦進行照顧。所以不管養殖什麼東西都不是特別的簡單,我們一定要有耐心有恆心,才能有所收穫。大家對養殖蝦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嗎?可以在評論區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