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奇不有,在動物界中,很多表裡不一的動物,有的外表憨厚,內心卻是個逗比,有的很高冷,卻非常活躍好動,突然就調皮一下然後安靜,這種行為的動物,就是貓咪了。貓咪在陌生環境隨時都很警惕,眼神都帶著一絲高傲,好比你就是他的奴隸,也正是因為這個樣子,讓很多人以為貓咪是很難親近的動物。貓也是有很多情緒的,貓咪在小時候是最為活躍的,動不動就好奇這好奇那的,還很調皮,就跟小孩子一樣。
在家中,有些貓過於鬧騰該怎麼辦,很多人應該都會上網查詢吧。而網上的答案是:用手一把抓住小貓咪脖子的肉,那樣它好像被定住了一樣,會安靜下來。很好奇,為什麼被抓住了脖頸後的肉,貓咪就一動不動的呢?
這個問題也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貓咪是敏感動物,脖子後它們看不見,從而產生恐懼,因此才安靜不敢動;第二種是後頸肉是貓咪們的運動神經,被抓住後,自己不能怎麼動,從而安靜下來;對於以上兩種說法,貓奴更喜歡聽這種說法,因為人類提著它們的時候,就像小貓媽媽在後面叼著它,那是一種母親的的感覺,很踏實,所以就安靜了!
感覺三種說法都對,那到底哪一種更為正確呢?為了了解到貓咪不動的原因,找到各種資料,發現在日本有人做過專門的研,不只是貓,非常多的的動物都有小時候被媽媽叼著走的經歷,為什麼年幼的寶寶也會安靜的讓媽媽咬呢?這也是對於媽媽的信賴,再加上如果亂動了,就容易掉下去,所以安靜是寶寶們的本能,這種情況是在強大的遺傳因素的影響下產生的。
貓媽媽咬著寶寶脖頸後時,寶寶第一時間的信息就是媽媽在叼著它們移動,這種信號會讓寶寶情緒平穩。如果叼著的感覺不一樣的話,它們會反應過來,然後掙脫束縛。所以不同的貓,被抓脖頸後,安靜的時間各不相同的原因。
對於貓奴來說,都不喜歡做抓貓咪的行為,因為捨不得抓,其次是害怕反覆使用會讓貓覺得自己受騙了!如果想讓自己的愛貓得到一些母愛的信賴感時,可以偶爾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