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餐桌一定要有魚,淡水魚海水魚該pick誰?

2020-12-06 騰訊網

民間養生學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

這個沒有腿的,指的就是魚。

雖然說四條腿、兩條腿分別也有它們獨有的營養價值,但沒有腿的魚確實是營養物質豐富的優秀食物。

今兒,咱們就拆拆魚。

----- 吃要吃的 安全 -----

簡單粗暴的劃分,魚類可分淡水魚、海水魚。但它們也生活在不同的深度,所以大家也相對熟悉一個類別,叫深海魚。

水域是會受到一定程度汙染的,所以相比較江河湖等淡水區域、淺海區域的魚,深海魚生態環境更為天然,普遍認為汙染程度更輕。

但是重金屬汙染例外。

大型深海魚類的壽命都比較長,長期攝食含有汞等重金屬的小魚,攝入的重金屬不能通過代謝完全排出體外,會在體內累積。

壽命越長,積累越多,因此一些深海大型肉食魚類體內的重金屬含量可能較高。像是鯊魚、黃鰭金槍魚、旗魚等等大型肉食魚類,美國FDA特別提醒孕婦與兒童不要食用。

相比較含有較多鹽分的海水,淡水中微生物、寄生蟲等會更多,食用淡水魚也要注重安全問題。

用來做生魚片等生吃料理的魚類,大多會採用深海魚,尤其是經過-18度以下的低溫冷凍一定時間後,可以殺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安全度大幅提升。

用淡水魚類加工的生魚片,如果養殖水源受到人魚共患的寄生蟲汙染,就可以引起疾病。

曾經在《風味人間》裡出現過的淡水魚刺身-順德魚生,就極易使人感染肝吸蟲,廣東順德地區就是全國肝吸蟲病的重災區。

現在很多魚類都是人工養殖,生存環境已經大幅改善,很容易跟大西洋鮭魚搞混的虹鱒魚,在國內也是規模化淡水養殖。

所以,生食淡水魚,還需謹慎挑選。

----- 吃要吃的 美味 -----

魚肉是非常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魚肉的肌纖維細小,所以口感更嫩,也更好消化。

也因為這樣,魚肉烹飪起來也非常容易,清蒸個十幾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烹熟,難度遠遠小於纖維更為粗硬的肉類。

口感雖然細嫩,但味道是否甘甜也要看魚肉的品質。

養殖環境、酶的催化分解、游離脂肪酸的自動氧化分解等因素,會使魚肉帶有特殊腥味。不夠新鮮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還會進一步產生帶有異味的化合物,影響口感。

溫度較低、且較為乾淨的水域,魚肉更為緊緻、甘甜。而水溫較高、汙染較多的水域,魚肉較為鬆散,腥味也更重。

這都直接影響到魚肉的風味。

鮮活的魚類

生活在青島的朋友曾經跟我說,同在山東,但煙臺的海鮮比青島的更好吃。

而我在邯鄲菜市場幫媽媽買的活魚,雖然也是現殺現做,卻腥氣十足。

淡水養殖魚類,特別是土池養殖,水中的藍藻以及細菌等可以產生土臭素,土臭素就會散發那種土腥味,所以這種魚就不太好吃。

所以,如果身在內陸地區,鮮活魚類的品種較少,想要買到好吃的魚,更要注重考察養殖環境。

冰鮮的魚類

有些冰鮮的魚,是因為剛剛死亡不久,通過冰鮮的方式來保存,抓緊售賣。

但還有很多冰鮮的魚類,是因為生活在較為深海的水域,由於氣壓的改變,在捕撈上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

這些冰鮮魚,在捕獲後一直冷藏在0-4℃的環境中,使其保持低溫但不結冰,維持最佳口感,但儲藏時間很短,只有幾天。

冷凍的魚類

可以冰鮮儲存的魚類,往往也可以冷凍。

技術比較高端的冷凍魚,捕獲後直接進入-18℃以下的低溫環境中急凍,使魚肉的中心溫度也瞬間降低,定格營養。

有些遠洋漁船的冷凍倉溫度能低至-40℃。

採用冷凍的方法對魚進行保存,可使貯藏時間延長,一般能達到6-12個月。

急凍的過程可以殺死魚肉中的寄生蟲,然後在經過標準化流程緩慢化凍,維持最佳的口感,使其成為可生食的、冰鮮狀態下的刺身。

家庭購買冷凍魚,想要維持口感,就要掌握更科學的化凍方式了,最好放置在冷藏室緩慢化凍。

這是因為,冷凍過程中,水分會凝結產生冰晶(冷凍速度越快,冰晶越少,所以急凍技術更優),化凍的過程會使細胞部分破損,細胞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流出,風味下降,化凍速度越慢,細胞破壞越小。

----- 吃要吃的 營養 ----

都說吃魚健康,魚含有一類很重要的營養物質,就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諸如DHA、EPA。

這些多不飽和脂肪酸,在低溫的環境中,也依然不會凝固,能保持較好的流動性。

所以普遍來說,越是深海和生活環境水溫比較低的魚類,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越高。

但其實,並不僅僅是深海魚才富含這樣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淺海甚至淡水魚體內,也一樣含有這些脂肪酸。

只是,普遍來說,深海魚總體脂肪含量高,一般能達到10-20%,而絕大多數淺海或淡水魚,脂肪含量在1-5%。

當然,事事都有例外,所以有些淡水魚在這個角度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除了脂肪酸的差異,淡水魚和海水魚,更大的差別在於礦物質含量。

海水中的礦物質含量比淡水要高很多,相應的海水魚體內鈣、鋅、鎂、磷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普遍高於淡水魚。

總的來說,深海魚無論從安全性、味道、營養價值等各個維度評估,都很有優勢,值得吃。

當然,只要是好吃的魚,都推薦經常吃。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魚蝦貝類這些水產類食物,每天攝入40-75g,算下來每個月1斤左右。

由於買魚往往是整條或整塊,分量較大,如果人少,也可以合理安排頓數,每周吃上兩次,簡單方便。

如果自己不太擅長做魚,那外出就餐時可以重點選擇,趁機補補。

總之,就請好好吃魚吧!

===The end===

相關焦點

  • 淡水魚沒法在海水裡存活,黃河每天大量魚進入大海,魚都去哪了?
    作者:文/虞子期 首先我們知道,海水之所以有「鹹味」,主要是因為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首先,淡水魚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那就是「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域中渡過」,如果離開了淡水,那麼就很難生存下來,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 我國現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餘種,所以淡水魚的種類非常多。
  • 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有何區別?新手養魚最好從淡水魚開始
    大家都知道那些生活在水族箱中五彩斑斕的魚兒統稱叫作觀賞魚,不過觀賞魚還可以分為很多的種類,比如有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等,那麼你知道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它們都有哪些區別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這個問題。
  • 一種海水觀賞魚過濾器
    由於海水魚種類繁多,千姿百態,檔次較高,近年來,飼養海水魚的人群越來越多。海水魚所處的環境與淡水魚差別巨大。飼養海水魚必須把握好水質,每一項,如果過度超標或不達標,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首先是水溫的要求。飼養海水魚的水溫必須與天然海水的水溫相等或相近,要求比淡水魚的水溫高。
  • 深海魚比淡水魚營養價值高?事實果真如此嗎
    因為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在吃魚的時候,常常會糾結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便是「深海魚」和「淡水魚」的區別;因為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往往對可食用的東西更加講究,今天就讓營養師來帶大家了解深海魚和淡水魚的相關問題,讓您的疑惑煙消雲散。
  • 有淡水魚有海水魚,可你認識汽水魚嗎?一種活在特殊水域環境的魚
    不會玩海缸,玩不起海缸,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我一樣,喜歡顏色極為豔麗的海水魚,但是卻又不知道如何養海水魚,就連最基礎的調海水和開海水缸也不會。如果你不想要再減少自己的腦容量並且花掉一大堆開缸玩缸以及維護海水缸的錢,其實有一類可以生活在淡水也可以在海水中生活的魚類,這類魚其實就是咱們之前提過了好幾次的「汽水魚」。
  • 要怎麼才能養好海水觀賞魚?聽老魚友爆料海水魚養殖技巧!
    其實海水魚如果養殖得當,比淡水魚好養殖的多,這是有著多年海水養殖經驗的魚友親身的感受。要怎麼才能養好海水觀賞魚?聽老魚友爆料海水魚養殖技巧!要想養好海水魚,小編覺著應該先考慮養好其生活的環境原生物,比如海藻、珊瑚、海葵、蝦類等這些底棲物種,這需要有個較大的養殖空間。
  • 淡水魚在海水中原來是被渴死的
    距今三億多年的魚化石 現在我們生活的藍星水域中魚兒主要分為三大類。顧名思義淡水魚類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魚,如我們常見四大家魚等等,在全國各江河湖泊,溪流洞穴中廣泛分布,也走進千家萬戶。 鹹水魚類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由於海洋廣袤,物產豐富,海水含鹽度高,生活在海水中的魚類進化出了和淡水魚不同的身體構造來適應海洋生活。
  • 吃魚生繞開淡水魚,別讓肝吸蟲找上你
    肝吸蟲的幼蟲並不怕醋,因為它要穿過人的胃腸道,能扛得住胃酸,還會怕醋?寄生蟲對付醬油也不在話下,不同寄生蟲在醬油裡能存活數小時至數天。蘸芥末能殺死寄生蟲嗎?有些研究表明芥末汁能殺寄生蟲,但需要泡1個小時左右,你能做到嗎?  很多人認為酒精能殺菌,一定也能殺蟲,所以吃醉蝦、醉蟹沒事,吃魚生的時候配上高度白酒也可以殺蟲。
  • 中國最大的淡水魚你一定猜錯了——鰉(huáng)魚
    鰉(huáng)魚學名為達氏鰉(river beluga)。主產於黑龍江水域,故鄉為黑龍江,身軀龐大,一般體重50~100公斤,大者可達1000公斤,為大型食肉性魚類。以其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多,力量強而著稱,被譽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有淡水魚王的美稱。
  • 海水是鹹的,但是為什麼生活在海裡的「魚」卻不是鹹的?
    海水是鹹的,但是為什麼生活在海裡的」魚「卻不是鹹的?魚有海魚和淡水魚,海魚比較常見的有帶魚、黃花魚、金槍魚、三文魚等等,淡水魚比較常見的就是鯽魚、鯉魚、草魚等等。一般來說,海魚要比淡水魚更加的有營養一些,味道也更鮮美、更好吃一些。這是因為海魚的活動範圍廣,魚肉更加的有彈性,而且海魚肉裡的礦物質含量更高,所以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
  • 不要吃魚了,淡水魚能傳播新冠肺炎?假的!
    謠言:網傳不要吃淡水魚,因為很多地方有廁所搭在魚塘上或者在魚塘洗便桶的習慣,現已確認糞口傳播病毒了。闢謠:最近有傳言稱由於有些地方「廁所搭在魚塘上或者在流經魚塘的水中清洗便桶」,所以養出來的淡水魚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甚至通過餐桌傳染給食用者。
  • 淡水魚在海裡會死,黃河水又要流入渤海,那黃河的魚只能去哪裡?
    農村一直有句俗語:千年的草籽,萬年的魚籽。意思就是曾經有魚的河塘哪怕乾枯了很多年,一旦這裡重新住滿水,那些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魚籽就會重被喚醒,也用來解釋為什麼有的野外池塘會長出鯽魚和草魚這些原生魚。
  • 公園湖水漂數千斤死淡水魚 或因引海水所致(圖)
    海口東西湖數千斤魚翻白肚 大量死魚撈不完  海口公園管理處稱:南渡江引來的水含有海水,淡水魚不適應  本報新聞熱線66810222海口2月26日訊(記者胡誠勇實習生謝必凱攝影報導)隨著海口水網動力工程的通水
  • 多吃魚可能身體越來越健康,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吃錯了
    生長在海邊的朋友們應該都非常喜歡吃魚的,其實在我國餐桌上魚的數量還是非常大的,另外也有人說多吃魚的孩子會比較聰明,其實也是因為魚肉中含有比較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夠強化我們的大腦,一般來說在家庭中如果碰上喜事的話也是會做上一條魚的,另外部分魚的價格其實也還是比較貴的,特別是深海魚類他們的價格來講都要比養殖魚要貴出許多
  • 淡水魚和深海魚,吃哪一個才更有營養?
    說起魚,大多數人都認為它一種健康的肉類產品。魚有著優質蛋白質高且低脂肪的特點,俗話說「吃二條腿的就不如吃這一條腿的,吃一條腿的就不如吃沒有腿的」,那麼魚就是典型的沒腿食物。 我們日常吃的魚有海魚和淡水魚兩種,海魚和淡水魚的生長環境不同,那它們有沒有什麼差異呢?
  • 常見的海水觀賞魚有哪些?牢記這些餵養知識,養出健康觀賞魚
    大家好,我是愛寵的冬天,感謝大家的收看和關注,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在這裡小編祝各位魚友2019好運連連,年年有「魚」!淡水觀賞魚平時我們都看多了,今天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海水觀賞魚的常見品種及餵養方式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把淡水魚放到海水中,魚兒是否會很快死亡?反之,又會怎樣?
    俗話說「大魚大肉」魚和肉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也成了身體補充營養的必備佳品,所以養殖魚的老闆逐漸增加,魚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只有你們想不到的,就沒有養殖不出來的。大家都知道,不同的魚有不同的生活環境,也有他們生存講究的細節和法則。要是把淡水魚放在海水中,會發生什麼呢?
  • 「小毳談」縱橫海水兩界一條作為觀賞魚的工具魚
    看到題目大家是不是在猜想,今天小毳要給大家介紹什麼大「魚」物啦!還能縱橫海水兩界,說明此魚在淡水海水中都能生存,作為觀賞魚來說此魚長得應該漂亮,還是條工具魚?這到底是什麼魚啊!哈哈哈哈不賣關子了,今天說的魚就是黑瑪麗魚,一種老早老早就進入中國老百姓家的觀賞魚,但是說它是工具魚,那還要從草缸出現開始。
  • 巨骨舌魚,來自一億年前的古老淡水魚(海象魚)
    我們都知道,海水、河水都是最早孕育生命的場所。很多生活在水裡的生物,比人類歷史悠久的多。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古老的物種,巨骨舌魚。巨骨舌魚巨骨舌魚的長相十分奇特,嘴特別大,沒有下頜骨。它的舌頭上有很堅固的牙齒,所以被叫作骨舌魚。它的鱗片又大又堅硬,像是鑲嵌在身體裡。全身呈現出灰綠色,背部顏色更深,尾鰭是紅色的。它雖然顏色漂亮,但是整體看上去並不美麗,不過也有不少人喜歡這種長相,經常會養來觀賞。除了觀賞之外,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食用。巨骨舌魚的肉經常會被做成魚乾之類的醃製品,是美洲人很喜歡的食物。
  • 飼養海水魚需要哪些工具,你知道嗎?
    海水魚飼養需要充足的準備才行,無論是水族箱還是各種設備,都需要認真的選購,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飼養海水魚需要哪些工具!1.水族箱說到配置養魚的設備,當然首推水族箱。飼養海水觀賞魚的水族箱一般都採用全玻璃材料製作,但經濟條件好的,採用有機玻璃製作當然更為理想。水族箱的大小,要根據飼養的魚體大小及其活動能力來決定,小型的可用100釐米×40釐米×60釐米的,大型的可用300釐米×80釐米×70釐米的。由於飼養海水觀賞魚的水是含有鹽分的,能侵蝕金屬,應避免使用金屬材料。此外,要考慮以結構牢固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