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2日18時,滬深兩市共有1814家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其中,1116家預喜,佔比達61.52%。
多因素導致業績改善
在上述1814家公司中,230家公司更新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信息。目前,業績變臉上市公司較少。在1116家預喜公司中,略增303家,扭虧240家,續盈47家,預增526家。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所在行業整體轉暖、主要產品毛利率提升、主營業務收入大增、併購子公司並表、出售大額股權或資產、剝離虧損業務、調整發展戰略聚焦主業、大額政府補助、非經常性損益增加等,是業績預喜主因。
具體來看,在已發布業績預告上市公司中,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超過1億元的有894家,超過3億元的有428家,超過5億元的有296家,超過10億元的有141家。郵儲銀行、中國人壽、貴州茅臺、上汽集團、中國人保、溫氏股份、京滬高鐵、三一重工、恆力石化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上限超過100億元。
5G產業鏈初露鋒芒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淨利潤絕對值居前上市公司中,金融、汽車運輸、畜牧、食品飲料行業公司佔比較大。在淨利潤增長率居前上市公司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零售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化工行業、畜牧業、基建和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佔比較大。
其中,在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以ETC行業及金融科技類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最為亮眼。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中,5G產業鏈上市公司表現亮眼,隨著產品商用開始落地,公司業績開始逐步體現。
基建和房地產業方面,在「因城施策」政策影響下,區域性房地產企業表現突出。基建行業上市公司受政策利好影響,業績普遍超預期。
此外,海翔藥業22日晚披露2019年年報,成為首家披露年報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海翔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9.41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淨利潤7.71億元,同比增長27.4%。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