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鎖的鎖踏系統最直觀的好處就是省力、提高效率,因為你可以穩定的使用一個點做踩踏動作,踏、提的力量都直接傳達,而鎖鞋較硬的鞋底還可以減少洩力,在顛簸路面及搖車時也不用擔心脫踏的問題發生。據車店俱樂部回饋大部分有經驗的山地車玩家會使用山地自鎖系統,80%騎公路車的車友會使用鎖踏,還有70%左右的Trackbike玩家也會用鎖踏系統。
談到鎖踏系統的使用,避不開的就是鎖鞋的挑選以及鎖片的設定,本期我們就來談談這兩個問題。
鎖鞋選擇小竅門
過小的鎖鞋可能會壓迫腳背,前掌或者趾尖,甚至足部活動的關節點,而過大的鎖鞋會使得鎖片定位不準確或無法定位至較正確的位置,腳在鞋內部晃動還會產生撞擊,以上兩種不合腳的鎖鞋都會造成一定的腳麻或足部血液不暢感,換而言之就是各種腳疼!
那麼該如何挑選合適的鎖鞋,試穿時有哪些秘訣呢?首先在試穿鎖鞋時,放鬆所有魔術貼及旋緊紐扣,感覺下腳在鞋內是否有過多前後移動的空間;旋緊旋鈕或拉緊魔術貼後,鞋面與腳背貼合,鞋邊與腳邊貼合,沒有過大或特定方位的壓迫感,其試穿的鎖鞋可視為合適。挑選時最好穿上鎖鞋上騎行臺多踩幾圈試試,模擬下騎行,按照以上挑選的原則讓腳好好感受一下。
鎖片類型
除了鎖鞋,鎖片也是有類型區分的:有大活動角度,低活動角度及固定無活動角度。錯誤的民間觀念是:專業玩家都用固定式鎖片,事實上縱觀一級車隊使用SPD-SL鎖片或者look等卡踏制式鎖片的環法車手,使用固定式鎖片的車手也是少數,大部分的車手及玩家都會選擇藍色的低活動角度鎖片,更有甚者會選擇黃色的大活動角度鎖片。鎖片的活動範圍與足部的自我調整性、踝部的活動範圍和穩定性等因素都有關係,當你踝部的穩定性不太高卻使用固定角度的鎖片,將有十分糾結的感覺,而晃蕩的大幅度活動鎖片則會讓你失去使用自鎖系統的意義,鎖片的類型較多,沒有固定的選擇法則,需要多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運動習慣的那一款。
▲SPD-SL卡踏制式鎖踏。
▲Speedplay棒棒糖鎖片的TOES IN/OUT可以通過內外旋角度螺絲來自定義範圍及角度。
鎖片調整
鎖踏系統可不是裝了就直接使用的,鎖片的定位及調整是關鍵,基本分為前後、左右還有內外旋這三個調整部分,具體我們分步驟來談。
▲鎖片調整工具,簡單的講,它可以比較簡易的幫我們定位及調整鎖片,這玩意可以做鎖片前後定位,並且量化腳的內外旋轉角度,還有站寬的調整。
鎖片前後位置
在穿上鞋後,標記在鞋子中足部的第一蹠骨與第五蹠骨,在這個區間裡的基本不會發生什麼較明顯的錯誤,設定在區間中央,也適用於大部分人,前推過多有可能會產生熱足或腳麻;不過阿基裡肌腱強健的車友,可以選擇設定前移;而踝部力量較弱或足弓較低的可以選擇自然位置後移。若有長短腿(Leg Lenth Disrepancy)等非正常情況下,鎖片的前後設定又會不一樣,需要諮詢車店技師做調整,這裡不做詳細的介紹。
▲用貼紙標記鞋子中足部的第一蹠骨與第五蹠骨。
鎖片的左右移動位置
站寬、Q值、QFACTOR,這是鎖片調整裡主觀感覺最模糊的一項調整,與髖部,膝蓋運動軌跡等動態點有關係,需客觀的去觀察,當觀察到膝運動軌跡偏移較厲害時,第一個考慮的問題就是鎖片的左右位置需要調整。盆骨較寬的人或者體態較肥壯的人都會用到較大的站寬,此時鎖片向內推動,足向外移動,纖瘦體型的車手可用較小的站寬,鎖片平移向外,足部朝內移動。錯誤的鎖片左右定位會導致髂脛束綜合症等運動傷害的發生,所以不可小視。
▲鬆開螺絲之後卡到測量工具上面。
▲調整內八字、外八字。
▲調整前後位置。
鎖片角度旋轉
這是主觀感受最直觀的一個調整,腳扭著、崴著騎行很容易能感受的出來,這裡我們以圖示範讓車友參考自然足、內八字、外八字鎖片的角度旋轉。
▲用雷射水平儀來觀察如何調整角度才適合。
▲ 當你是內八字腳時,鎖片中心固定前部向腳外側扭轉。
▲ 當你是外八字腳時,鎖片中心固定向腳內側旋轉。
鎖片的設定涉及盆骨、腿部肌腱功能、腳、膝蓋等部位的內外旋還有大小腿長短差異等情況,小小的鎖片,看似簡單,其實關聯的因素還不少。除此以外在高強度騎行甚至猛力抽車、發力情況下,為了避免腳內側剮蹭曲柄,腳與曲柄的距離最好保持5-10mm左右的距離。總之無論是鎖鞋的挑選還是鎖片的設定,建議車友最好在技師的指導下試穿試用,畢竟合適、正確的選購才會有好的騎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