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這兩個字在2020年簡直就是噩夢,我們在今年都遭受了新冠病情的影響,在這場持久戰中人們聽到咳嗽、發燒這樣的字眼都非常的害怕,由於新冠病毒會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所以大家對於發燒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很多人對於體溫一直都不明白髮燒的界限是什麼,只是單純地認為超過38度才可以稱之為發燒,低於35度才可以稱之為低燒,其他的範圍內的溫度都屬於正常範圍。其實發燒並不是這樣定義的,泛指人體的體溫由於疾病或者環境出現了升高。但是發燒本身不屬於疾病的範疇,它只是一種症狀,我們人體內部有一套非常全面的免疫系統,當細菌或者病毒入侵我們的身體時,身體會發出一種自我防禦的保護,又被稱為免疫反應,所以當我們發燒時也是身體向我們提醒體內的白細胞出現了異象,要求我們抓緊防範。
常見的體溫測定有以下幾種方式,分別是測量腋溫、肛溫和口溫。但是需要注意的時。三種溫度的測量方式不同,測量的時間段不同,所以所測量的溫度也是不一樣的,例如腋溫是我們平時經常使用的測量方式,一般的範圍應該在36-37度之間,如果體溫超過了37.1度就屬於發熱,體溫在37.3-38度之間屬於低燒,如果體溫在38-40度之間就要注意,已經屬於高熱的範圍,友情提醒大家成人的體溫超過40度很有可能會威脅到生命的安全。
再來說口溫,我們人體正常的口腔溫度在36.3-37.2之間,如果超過或者低於這個範圍內都屬於發熱或者低熱,肛溫也是如此,正常範圍在36.5-37.8之間,比其餘的兩種都要稍微高一些,當然還會有一些特殊時期體溫的波動,例如女性月經期體溫會有一些幅度、再者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等等,這些溫度的波動範圍不會太大,都屬於正常現象。
發燒背後的原因有哪些?醫生分析給您聽
第一主要由於風寒所致,隨著天氣溫度的逐漸變冷會導致寒氣入體導致發熱,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原因,大家可以根據風寒的程度進行藥物或者輸液治療。
第二由細菌、支原體等等感染所致,一些病原菌的入侵導致感染,體內的細菌毒素大量釋放引發高熱,最常見的就是結核感染所指的低熱,主要以兒童多見,應該檢測結核菌素實驗進行確診發燒病因,如果陽性諮詢醫生進行治療。
第三病毒感染所致的發燒,一般表現為咽喉出現紅腫熱痛,早期全身並無明顯症狀,病毒侵入呼吸道導致持續低熱或者高燒不退,最常見的就是肺炎,如果可以通過血象檢測到細菌或者病毒的類型就可以確診進行治療。
第四血液疾病所致的發熱,長期一直處於高熱或者低熱狀態得不到緩解一定要注意,可能是一些血液疾病所致,例如白血病、再障、缺鐵貧等,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拖延只會加重病情的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