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愛情發生的概率並不高,婚姻不一定非得要「愛」

2021-01-11 騰訊網

現代男女擇偶講究權衡利弊,但奇怪的是,一個人越是權衡利弊,就越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只講權衡利弊的人,同類的人是會相互吸引的。

仔細琢磨現代男女的擇偶標準,你會發現很多男女其實在擇偶時的心態矛盾又有趣。

普通白領,男,28歲

大學的時候談過兩段戀愛,那個時候找朋友的標準是一定要漂亮,這樣我帶出去的時候會覺得有面子,但是長得漂亮的女孩子,往往性格也作,總是鬧脾氣。一開始還會哄一哄,時間久了耐心就被磨完了。

工作以後想法就變了,我覺得愛情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另一半的外貌要求則成為舒服就好。

應屆畢業生,女,23歲

對於未來的另一半我一直有很多幻想,我想我的擇偶標準大概就是顏值高、懂浪漫、脾氣好。

顏值大概是所有女孩子都想要喜歡的吧,而懂浪漫的男生一定很會哄女孩開心,我覺得結婚的意義就在於此,如果他都不能讓我開心,那麼我結婚的意義在哪裡?

企業老闆,男,33歲

我是名牌大學的博士畢業生,有自己的公司,規模不算大但算得上成功。很早的時候我都把精力放在事業上,對愛情沒有多上心。

現在身邊也會有一些異性出現,大都是和自己一樣的女強人,但她們其中很少有人能夠吸引到我。

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成熟、孝順長輩、最好還愛讀書。

碩博連讀,女,29歲

學生時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業上了,所以至今還單身,最近一兩年因為年紀原因家裡人催婚催得緊。不甘心相親,不甘心隨便找個合適的人嫁了。

我希望另一半的家庭相對優越,學歷最好和我相似,這樣至少我未來的生活不會太差,最重要的是三觀相同。我希望他能和我有共同語言,「無話婚姻」我可接受不了。

你看,不同時期的人,不同環境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需求,可是唯一不變的是,大家都有各自的「擇偶底線」。

18歲的時候,你喜歡陽光帥氣的大男孩;28歲的時候,你喜歡成熟穩重的男孩子,而陽光帥氣的大男孩在你這裡則變成了沒有責任擔當的小弟弟,白送都不要;38歲的時候,你喜歡知冷知熱的暖先生,是否帥氣成熟都已不再重要。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的情感需求是分階段的,欲望需求決定標準。但欲望需求並不是一件壞事,欲望需求是生命有活力的象徵。

欲求是一個人存在的基礎,與其糾結於欲望,在擇偶標準上下功夫,不如認真地想清楚,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伴侶,一段什麼樣的關係?

你自己希望從伴侶身上得到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愛情一定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附加條件,這些條件有哪些是你不能捨棄的,有哪些其實是可有可無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和另一半是相愛的,不管一個人能不能得到愛情,但在內心深處一定會渴望愛。

社會學家李銀河曾說:「我想給大家兩個建議:第一,如果你很想結婚,那就不一定非要等到愛情不可,跟一個僅僅是肉體上的朋友或者僅僅是精神上的朋友結婚也無不可;第二,如果你並不是很想結婚,而且一定要等待愛情,那你內心要足夠強大,要做好終身獨身的準備,因為愛情發生的概率並不高。」

你想要愛情,還是要普世的婚姻,一定要在內心想清楚。其實很多人會列出一大堆擇偶標準的人,事實上並不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人。

大部分人都在紙上談兵,並沒有真正地走出去了解一個異性,深入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

愛情的確靠緣分,但能不能遇得到很大程度上會依賴於你本身相不相信,願不願意為此而付出努力去尋找。

不要緊糾結於這些條條框框,與其期待一個完美的伴侶自動出現,拋開束縛先接觸了解,很多事情你只有經歷過才能知道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就像上文中的男孩,曾經他渴望漂亮的女孩做伴侶,但後來喜歡能夠給自己安全感的女孩,因為和漂亮的相處他並沒有從中獲得他想要的幸福。

訓練你的情感欲望,使其流向正確的方向,不要將它限制在有限之中。

幸福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人生不長,但願每個人都能遇到一個互相懂得,彼此相愛,能在這世俗的風風雨雨中相守一生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Harrison, M. A., & Shortall, J. C. (2011). Women and men in love: who really feels it and says it first?

相關焦點

  • 婚姻中不一定非要有愛情,死守這一點,同樣也會幸福
    有人會為了過上豐裕的生活,有人會因為年齡劣勢,有人會因為孤獨寂寞,也有人會因為在一起更快樂,原因不一而足,婚姻狀態也會有不同的呈現,有幸福也有不幸福。這與進入婚姻的初衷沒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衝著錢結婚的,不一定不幸福;衝著精神匹敵平等而結婚的,也不一定會幸福。
  • 你一定要明白,這是愛情在婚姻中的異化
    但是愛情始於異化,常常終於異化。想一想我們沉迷喜歡的那個人是異化的一個人。一旦相處時間久了,對方不可能永遠維持那種異化的假象,一旦發生變化,便會產生問題。比如你的愛人經常給你送花,有一天他累了,忘記給你送花。你會不會想,他不愛我了。這就是問題所在。2、愛情異化的二律背反常在婚姻中出現。當兩個人相愛,便會有所期待,這種期待也是愛情的異化。
  • 百人愛情計劃┃愛,其實不難尋找
    然而,如此循環往復,愛情卻是來得緩慢,為什麼?翻看一份《單身女性調查報告》,不難發現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找對象,不知道如何找對象,不知道去哪裡找對象。隨著年齡的增大,生活壓力的增加,面對茫茫人海尋找對象更是無從下手。於是,儘管工作非常優秀,但婚姻只能一拖再拖。而從全國形勢分析來看,城市裡剩女比剩男的比例高,越大的城市越明顯。而農村是剩男比剩女的比例高。
  • 打破愛情不幸的輪迴,獲得幸福婚姻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渴望美滿的婚姻。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面臨愛情和婚姻的困惑。走在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生命中的困頓轉折,也是我們成長的最好時機。誰痛苦誰改變,只有當你的生命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火燒眉毛,刻不容緩的時候,你的成長動力充足,讓你可以打破自己的舒適區,走向改變。所有的改變都是不容易的,要獲得心靈成長的動力,就要著眼於解決問題。
  • 戀愛時發生性關係,是否一定要結婚?
    戀愛時發生性關係,是否一定要結婚?戀愛時發生性關係,確實不一定要結婚,那麼如果你內心,沒有想與你的戀人結婚的念頭,可能你沒有遇到一個你真正愛的人。當你有這個顧慮時,我真心會覺得你其實並不是那麼的愛你的伴侶。
  • 婚姻愛情中,男人和女人最在乎什麼?最後都是忠誠的心
    本文大概:3300字閱讀需要:7分鐘 愛情中有很多平時看似簡單的事情,親身經歷一次之後就會發現,那些事情並不那麼簡單。隨著閱歷的增長,每個人都會漸漸懂得一些適合自己的愛情道理。 婚姻也是這樣的,別人的模式不一定適合自己。
  • 婚姻之外的愛情,就如夜空中的煙花轉瞬即逝,隨後便是無盡的麻煩
    01愛情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情感,在人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因為愛情,會有婚姻,會有孩子,會有美好的生活。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然後相知相愛,牽手走進婚姻,這是上輩子修來的緣分。婚姻一定要以愛情為基礎,如果沒有愛情,這婚姻不會幸福的。愛情不是固定一種模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情,每一種愛情只要當事人覺得幸福就可以,不必強求非得要怎樣。當然,愛情和婚姻都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法律和道德是一種行為準繩,沒有這準繩,人就很容易會迷失方向。
  • 《大明宮詞》:愛情不需要忠誠,婚姻才需要
    人們甫一相愛便戴著道德的腳鐐,在隱性的規則裡闖關打卡,直到通關後投身婚姻制度,隱性規則變為顯性規定。理想主義被白紙黑字確定下來,成為千篇一律的夫妻生產線。這不是愛情,這是走流程。而男寵的愛情觀大相逕庭。他認為愛情是自由,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在一起,離別、重聚、遺憾、念想,這些都是愛情。
  • 看了中國離婚率數據,我才發現:婚姻的本質,和愛情無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關於婚姻,80後有著不一樣的認知體系,這和他們所受過的環境薰陶有很大關係。80後們思想浪漫,崇尚自由戀愛,認為愛情大過天,有愛的地方,能夠抵禦任何艱難。
  • 在婚姻中感受不到愛?《婚姻心理學》教你2招,重獲愛情的滋潤
    可當2018年,陳意涵宣布和許富翔閃婚時,質疑的聲音接踵而至,有人甚至說,她談過那麼多戀愛,最終不還是沒能嫁給愛情。最近《幸福三重奏》的熱播,卻讓大家直呼,陳意涵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才會嫁給這麼好的老公。許富翔分明就是「宇宙欠我一個」系列的男人。那麼,大家的評論聲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或許是,他們的婚後生活讓我們看見了婚姻最好的模樣吧。
  • 愛情有8種類型|心理測試區分愛、喜歡和生理上的愛
    長久以來,在科學領域,愛情的定義都是模糊的,甚至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愛情」是不嚴肅的研究課題。直到最近50年,心理學家們才基於愛情的共性對「愛」作出了較為清晰的定義。早期圍繞「愛」的理論早期的心理學裡並沒有關於「愛」的獨立定義,「愛」的理論是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基於其他理論引申出了對「愛」的理解。
  • 愛情與婚姻的矛盾,漱石文學恆久不變的議題
    這是很不容易的。加上他所書寫的題材都十分接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愛情、事業、親情等等。所以不愧被譽為日本的"國民作家"。今天要來介紹的就是他的其中一本小說——《從此以後》。這本小說發表於1909年。主題圍繞在當時時代變遷下,人們對愛情價值觀的探討。《從此以後》描述的是一個名為長井代助,三十歲男子發生的事。
  • 他愛我,我不愛他,結婚合適嗎‖婚姻裡愛情誠可貴,被愛價更高
    想到要和他結婚過平平淡淡的日子,我好像有點不甘心,父母也催著定親,很糾結,不知道該怎麼辦好。瓊琚有話說:一般能找到兩情相悅互相喜歡的人結婚,那是很幸福也很幸運的。但如果不能隨心願,找一個愛自己的人過一輩子是最好的選擇,談以下幾點。一,婚姻是多元素的,只有你想要的愛是不夠的。
  • 《金粉世家》:婚姻之外的愛情,認真你就輸了
    單身的你,都希望轉角遇到愛,更希望遠離愛情帶來的傷痛。那麼,讓我們一起看《金粉世家》,共同感悟金燕西冷清秋的愛情悲劇,擦亮眼睛,品味裡面藏著單身者如何不被愛情蒙蔽的三個法寶。衝動的愛情不會長久金燕西第一次見到冷清秋,是在一條幽靜的胡同裡。
  • 社會學家李銀河,68歲就先後有2個靈魂伴侶,多數人一生也沒一個
    這是研究「性」、「性別」和家庭婚姻的社會學家李銀河的靈魂伴侶王小波當年寫給她的信,就像有人說的,王小波的情話是滾燙的。在如今離婚率高居不下,不婚主義、恐婚、男女比例失調等現象共舞的時代,擁有一個「靈魂伴侶」簡直就是一種奢望,別說靈魂伴侶,連伴侶都沒有的光「棍」也不少。不信,夜深了,你躺在床上,看看你左邊或右邊的他(她),千萬別有陌生的感覺。
  • 年輕人的愛情死了,不是被「985相親局」殺死的
    的確,生活中比愛情重要的事情似乎很多。小的時候要好好上學,長大之後要好好工作賺錢……在「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愛情被看作是條走不通的岔路。「985相親局」反映的,是當代許多年輕人面對婚戀問題的純理性選擇。它不提供愛情。參與者們想要的,也不一定是愛情。在這個人人都自顧不暇的時代裡,愛情,或許早已死亡。
  • 你們「撒狗糧」吧,我要問孫中興:單身久了,怎麼知道愛情來沒呀?
    隨著上世紀「後現代性」的概念流行,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回顧歷史,剖析婚姻和家庭的早期緣起並直面它們的建構性——不是從來就有的,甚至可能也不是永恆的,終究有一天要走向消亡。而回到當下,單身和獨居的興起同時也正在挑戰著婚姻和家庭制度。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婚姻和家庭式微乃至消亡,愛情怎麼辦呀?
  • 《這就是生活》:愛情可以窮,但婚姻不行
    為了愛情嗎?葉小白只不過和管一鶴相處了短短幾天而已。說實話小編還沒有搞懂,管一鶴的愛情到底是怎麼開始的呢,人家兩個人就已經討論結婚了。如果管一鶴想結婚的理由是:自己年紀大了想要一個穩定的歸宿,恰恰遇到了葉小白這個對的人,就選擇在一起了,小編勉強可以接受。可要說管一鶴純純地為了愛情,這似乎就說不過去了吧。葉小白是個學霸,但在職場上並不優秀。
  • 女人一定要找一個懂自己,愛自己的男人——婚姻是懂是珍惜是責任
    晚年的張幼儀曾自述道:「你總是問我,我愛不愛徐志摩。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 婚姻面前,往往選擇合適而不是愛情的生肖!
    因此他們即使面對自己最愛的人,也會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終選擇的只會是最適合的人。那麼十二生肖中,哪些生肖會選擇最適合而不是最愛的人結婚?生肖龍生肖龍給人最大的印象,應該就是不服輸,他們有闖勁,有抱負,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