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團逃虎死亡」一事有了最新進展。在得知老虎死亡後,河南省林業局已派人赴新鄉市人民公園內的動物園,指導園方對老虎屍體進行冷藏,並將詳細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時需查清事件中飼養、租用老虎有沒有資質等問題,待整個事情調查清楚後,將根據上級批覆情況做出處理。
馬戲表演過程中,老虎跑了,萬幸未造成其他傷害。但老虎逃脫被抓回來後死亡,同樣讓人惋惜。在新聞下方的留言中,網友的關注點,卻主要集中在動物表演到底該不該繼續存在的話題上。
這不是新話題了,不僅近幾年輿論討論的頻率較高,相關行動也已表明,動物表演確已成了夕陽產業:早在幾年前,就有國家開始禁止馬戲團利用動物進行表演;2017年初,運營了146年之久的美國玲玲馬戲團宣布永久關閉;同年9月,廣州動物園取消了長達24年之久的動物表演。此外,相關動保組織反對動物表演的聲浪也越來越高……
在這一背景下,馬戲團老虎逃跑後死亡事件,可謂再給了這個夕陽產業一擊。
動物表演到底何去何從,涉及行業利益,觀念之爭,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出「一刀切」的答案。但無論在受眾角度,還是就動物保護觀念的發展趨勢而言,我們恐怕都得接受動物表演將逐漸「冷場」,並最終退出舞臺的結局。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與動物的關係史。從抗爭到馴服再到保護,人與動物的關係,也成了現代文明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註。在需求端來看,不管是對動物的了解需求,還是娛樂需求,都已有太多的方式可代替動物表演甚至是傳統的動物園;從動物保護角度,當前動物保護觀念發展迅速,而馬戲團、動物園,天然與現代動保觀念存在一定的牴牾。當動物福利理念普及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攻破這一「堡壘」。雖然部分動保主義者「一刀切」的主張顯得激進,但大的世界趨勢無法拂逆。
隨著動物表演的市場縮水,進入下行通道,表演動物的生存狀況與安全保障可能進一步惡化。一個趨勢是,如今的一些民間馬戲表演已越來越向鄉鎮市場「下沉」,囿於成本、環境和觀念因素,安全事故的機率明顯上升。如這起事故就發生在鄉鎮,而2017年山西也發生過11·25洪洞縣馬戲團老虎傷人事件,事發地也為鄉鎮。這些在鄉鎮流動演出的馬戲團,在資質、法律手續等方面也可能存在更多問題,由此形成一種安全和動物保護規範上的模糊地帶。
無論從安全出發,還是為動物保護考量,動物表演都是時候著手轉型、改良了。當此之時,一是要注意過渡階段的安全防範管理,並為那些「寄養」在馬戲團的動物尋找合適的歸宿;二是法律規定層面應有更清晰的指向。住建部早就叫停了動物園內的動物表演,但對馬戲中的動物表演,仍無明確要求。這個行業是需要思考「善終」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馬戲團 老虎逃跑 動物福利
相關推薦
評論(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