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一
1.
人們常常會更加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而不願意相信身邊聽來的那些聲音。但其實在某些時候,我們所聽到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極具主觀色彩的觀點,而我們所看到的那些人事物也是基於我們自身所處的視覺從而做出的情感判斷,或許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真相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關於夫妻離婚的消息,其實這也已經是當代社會的普遍現象了。沒有人規定愛人就一定要陪在你身邊一輩子,並且還要毫無條件地包容和接納你。既然對方覺得這段感情關係脫離了自己的預想,又或者是雙方已經不再適合繼續生活在一起了,那就主動說再見,也算是給這份感情留下了一份體面。
合適就在一起,不合適就分開。就算等到分開之後重新發現了對方的好,也還是能有機會繼續在一起的。不過,經歷過情感傷害的男女對於感情的抉擇可能就會更加小心謹慎一點。
離婚的時候肯定是覺得特別舒坦,自己終於可以擺脫那麼充滿傷心和無奈的感情了。但是等到所有人事物真正與自己告別過後所留下的空虛感,特別容易讓人陷入無止境的悲傷中。又有誰能夠真正懂得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對愛情的信心和勇氣的人內心深處隱藏的恐懼和傷痕呢?
想要十天半月就從情感傷害當中痊癒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許等到三年五載過去了,你已經無法從那個人的行為表現當中看出任何有關於情感傷害的痕跡,但其實她那早已千瘡百孔的心依然充滿裂痕,只是不再輕易展現出來了而已。即使她現在已經過上了美好新生活,並不能代表她已經真正忘記了那份傷痛。
2.
或許,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看到那些在感情結束之後鼓起勇氣重新出發的人們,他們並沒有真正遺忘那段並不美好的回憶。放下並不能夠等同於遺忘,只不過是暫時尋找一個新的替代來迫使自己不再往回看。
今年50歲的老陳和前妻的感情之路可以說走得非常艱難,第一次兩人因為性格不合導致分手,後來好不容易複合了走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卻又遭到了雙方父母的極力反對。最終還是兩人先斬後奏偷偷先去領了結婚證才把這件事最終確定下來。真正走進婚姻之後他才明白,光有愛情的婚姻原來是那麼脆弱。
妻子和母親之間的婆媳矛盾此起彼伏,老陳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光是這些事情就已經讓他的婚姻狀態過得雞飛狗跳了。等到他感到心累無奈之後,只能任由妻子和母親的關係惡化,他只能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了。他一心想要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績,卻又一次一次被領導打壓,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毫無幸福可言。
大家都說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但是孩子出生之後,老陳和妻子的感情關係卻開始走下坡路了。兩人因為教育理念的差異引發了數不清的爭吵和冷戰。後來女人不希望再繼續過這樣的生活,並且每天吵吵鬧鬧的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作用,她提出了離婚,並要求保留撫養權。
苦苦堅持了這麼長時間老陳自己也心累了,他答應了離婚。其實剛開始那段時間老陳並不相信妻子就這樣離開了,更加不相信這份始於愛情的婚姻最終還是滅亡了。他在想是不是因為妻子已經變心了才會有這樣的反常舉動,他開始將各種各樣的罵名冠在前妻的頭上,就是不想讓她好過。
3.
一直以來他都放不下那段婚姻,即使兩人已經不再有任何聯繫,他還是想方設法去打聽她的生活動態。或許他的潛意識裡就是認為前妻離開了自己之後一定不會過得好。直到前幾年他在大街上偶遇了前妻,看著她時髦的穿著打扮和得體的談吐舉止,老陳突然有點驚訝,前妻怎麼跟自己印象當中不一樣了?
當他還想要邀請前妻一起吃個飯的時候,沒等開口就聽到了這一句話,「我現在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孩子,我已經過得很好了。希望你也可以早日找到一份心得幸福。」看著前妻慢慢遠去的身影,老陳心裡五味雜陳。這麼多年都是他在記恨和抱怨,但是人家早就已經放下了並且過上了新生活。
那一刻他才是真的明白,前妻真的已經離開了,並且已經往前走了很遠很遠,然而只有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維持著虛偽的驕傲和自尊。認清了事實的真相過後,老陳再也忍不住了,當眾抱頭痛哭了起來。
感情的發展走向很多時候並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之內,看著一份美好愛情從興盛到滅亡的確是令人感到心痛,也不禁令人感慨愛情的多變。但是我們所應該做的是直面現實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加以改變和調整,這樣才有機會才有能力把握住下一段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感情。
當愛人已經離開身邊的時候,有些人會用時間來沉澱自己,希望尋找到一份更加真摯長久的愛情;但也有人會迫不及待地開啟一場新的感情,由此證明自己真的已經不在乎了。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一定要怎麼做,放得下就勇敢擁抱新生活,放不下也不需要假裝很豁達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