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陳鳳瓊
埃及的「獅身人面像」聞名於世,而昨日含有15%人類細胞的「人羊」也出現在各大報紙網站的頭條,市民議論紛紛:「看羊頭,真的有幾分『人樣』。」專家稱,如果發展下去,「羊身人面像」極有可能出現!到時候,怪物就不是電影特技的專利了!
「人羊」將成人類器官工廠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5日報導,美國內華達大學的伊斯梅爾·贊加尼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用了七年的時間,花了7600多萬港元,製造出心臟、肝臟、肺和腦都含有部分人類細胞的「人羊」「chimera」。
目前綿羊體內的人類細胞比例達到15%,動物細胞比例為85%。
這項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在綿羊體內「種」出病人需要的各種可移植器官。過程包括從病人的骨髓中提取幹細胞,然後將其注入一隻綿羊的胚胎腹膜中,等胚胎發育成形,羊羔降生,人類幹細胞也會通過新陳代謝系統進入綿羊所有器官的循環系統。兩個月後,綿羊含有部分人類基因的肝臟、心臟和大腦就會發育健全,這時就能「回收利用」了。
贊加尼教授表示,從人體骨髓提取出不到56克的幹細胞就足以注入10個綿羊胚胎,這樣就能培養出多個可供移植的器官,假如第一個器官移植失敗,還有很多備用器官。這樣,人獸混種綿羊將成為「活體工廠」,為人類提供組織器官,同時也可用於藥物實驗。
「人羊」器官移植言之尚早雖然報導的前景樂觀,但是不少廣州專家基本一致認為「這只是試驗階段」。
中華器官移植學會腎移植專業組副組長於立新說:「估計近10年內解決不了把『人羊』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他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起碼可以在動物身上製造含有人類細胞的器官了,這對於目前全世界器官短缺的問題,是個好消息,讓那些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看到希望。
於立新說,在臨床上,病人移植手術後要終身吃抗排斥藥物,而不少病人即使吃藥也無法控制排斥反應,所以照樣死亡。「人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尚且如此,那麼動物器官,反應當然會更加激烈。」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腎移植科副主任醫師陳志勇介紹說,人與人之間的器官移植是同種移植,但是動物與人器官的移植屬於異種移植,很容易出現「超急排斥反應」。「從克隆羊到製造『人羊』,到器官移植人體成功,再到把技術普及應用,是個相當長的過程,科學家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陳志勇說。
頁
人類傳染動物病毒風險加大「人羊」「chimera」這個名字也有典故,它其實是希臘神話故事中一隻會噴火的怪物,它是獅子、山羊和蛇的混合體。「人羊」具備人和羊的細胞,也讓市民很感興趣,到底以後會否出現電影中常見的「人面獸身」的怪物?做電腦設計的肖先生甚至笑稱,「以後做動畫設計,都不用發揮想像力了,照版畫樣就可以了。」陳志勇說,目前由於羊的基因佔了大部分,所以「人羊」還體現動物的遺傳特點,但是以後實驗,隨著人的基因越來越多,就極有可能出現「偏向人,但還是羊」的怪物。「雖然我們不能確定這些怪物能否正常生長發育,但是物種基因的改變是肯定會出現的。」陳認為。和他一樣,不少動物權利人士也擔心,當人、羊細胞混雜在一起,會形成新的融合細胞,並誕生兼具人類與綿羊特徵的混種怪獸。不少科學家還提出質疑,認為這將大大增加人類傳染動物病毒的風險。一位研究生物學趨勢的教授表示:「許多動物身上的隱性病毒將會給人類帶來一場『生物夢魘』。突變性動物病毒是真正的威脅,我們已經見識過愛滋病病毒的威力了。」
我國率先克隆水牛 複製人極有可能出現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克隆領域專家李寧昨天在中國日報環球網上回答網友的問題時稱,目前豬、牛、羊、馬、貓、狗等複雜動物都已經克隆成功了,人類的克隆技術不會太遙遠,複製人極有可能出現。但是由於涉及人權和倫理問題,產生諸如貧富階層的矛盾、社會精英與平民階層的矛盾、優生者與劣生者的矛盾等等不平等現象,所以在進程上才會遭遇瓶頸。李寧說,中國在某些克隆研究領域作出過很重要的貢獻。比如克隆種牛等,中國曾率先在世界上克隆水牛。從2005年開始,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科學家合作,進行將人體幹細胞嵌入山羊體內的實驗,2006年獲得成功。
移植器官嚴重短缺 一個捐獻器官幾家搶目前,全世界有大量的病人急需器官移植,需求量遠大於捐贈量,而且供體與病人的各方麵條件也未必匹配。據統計,僅英國就有7168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可能在找到合適的器官前就會死去。在我國,情況也不容樂觀。每年新增的尿毒症病人在10萬至13萬之間,但是根據我國器官移植協會的統計,每年的腎移植量僅為8000例左右,移植量不足發病人群的1/10。由於腎源的缺乏,更多的病人只能靠著血液透析或其他方法來維持生命,每月高達6000元的透析費用讓患者不堪重負。據悉,我國目前有300多家醫院能進行腎移植手術,僅在廣州就有40多家,但是由於供體不足,即使移植技術已與國際水平差不多,但是醫生依然徒有一雙「巧手」卻不能治病救人。另外,供體不足導致各醫院病人間的競爭加劇,往往一個捐獻的器官出來,幾所醫院搶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