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何懼怕蘇聯飛行員?為了驅逐航母,轟炸機都能開到海裡

2021-01-14 環球火力點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雙方除了不斷刷新核彈頭數量外,在常規武器的較量上同樣激烈。實際上在當時,核武器一旦使用就會帶來「毀滅人類」的效果,因此雙方的核彈從一定程度上說都是擺設。但在常規軍力方面就完全不一樣,只要不發生擦槍走火事件,隨便「怎麼玩」都行。

在對抗最激烈的那段時間,美軍艦機頻繁遊走於俄羅斯的東西兩側,而蘇聯人也毫不示弱,通常以更強硬的姿態進行驅趕:軍艦上空放油、超低空掠過美艦頭頂、甚至核潛艇撞擊,種種危險動作一度讓美軍驚懼不已。不過,長期的暴力驅逐,難免會有玩脫手的時候。

1968年5月28日,美軍「埃塞克斯號」航母編隊正在挪威海域航行。這次演習很快就被蘇聯人發現。對於蘇聯來說,挪威海域是自己艦隊的重要出海口,咽喉要道,美軍膽敢在此撒野,蘇聯人怒不可遏,立馬派出一個中隊的圖-16轟炸機進行跟蹤監視,該行動持續了一周時間。有一天,蘇聯人發現轟炸機把美國軍艦跟丟了。於是,最有經驗飛行員普力夫被派了出去,他駕駛圖-16以超低空飛行的方式不斷搜索,終於發現了失蹤的「埃塞克斯號」。

據當時的美軍船員回憶,就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架圖-16以每小時500公裡的超高速度從航母旁飛過,其高度最低時甚至與艦島齊平。當時在航母上服役的美軍從來沒見過這種大場面,馬上拉響了戰備警報。

然而讓美軍錯愕的是,就在兩秒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這架瘋狂的圖-16由於飛行高度太低,捲起了大量的海浪進入發動機引擎。最終導致功率下降,墜入大海。

這次戲劇性的美蘇艦機遭遇事件,立刻引起了雙方巨大的爭論。蘇聯方面認為,圖-16之所以墜海,是因為受到了美軍直升機的幹擾。而美方則反擊稱,根本原因就是蘇聯飛行員的暴力駕駛,與美軍無關。

蘇聯飛行員的狂猛遠不止於此。另外一次著名事件就是「巴倫支海手術刀」,一架蘇-27從挪威反潛偵察機下飛過,用垂尾翼生生將對方的發動機劃開一道口子,此舉當時可謂震驚全球!

相關焦點

  • 70噸轟炸機俯衝美軍航母,結果一頭扎進大海中
    70噸轟炸機俯衝美軍航母,結果一頭扎進大海中眾所周知,不管是駕駛什麼載具都會有個從陌生到熟練的過程,像開車、開船、開飛機都是如此,沒有人天生就是「老司機」,但即便有經驗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發生失誤的話後果很嚴重,絕對不能拿生命來開玩笑。然而彪悍的戰鬥民族,卻經常不把這種事情當回事,以至於犧牲很多人。
  • 杜立特空襲,連杜立特都認為「徹底失敗」,美國人為何還大炒作?
    而這場空襲對目標造成的破壞微乎其微,16架雙引擎轟炸機卻全部損失掉了,杜立特在後來的自傳中回憶道,他認為這場行動已經徹底失敗,80名美軍優秀飛行員兇多吉少,自己回國必將受到軍法審判。這種形勢下,美國人別說接近日本本土,就是突破最外層的防禦圈都困難重重。其他方向顯然不可能,只能從東邊向日本發動空襲。當時的轟炸機航程有限,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不可能執行遠程轟炸任務。而航母艦載機作戰半徑才幾百公裡的,再者說,美國人當時哪有膽量把航母開到日本近海海域?然而應該承認,美國人的創新意識是有傳統的,竟想出了用航母搭載陸基轟炸機的方案。
  • 日軍航母不塗迷彩,甲板還刷旭日旗!美軍飛行員興奮,這就是靶子
    看過電影《中途島》的朋友一定會對日本航母飛行甲板上刷巨大的「膏藥旗」疑惑不解!日本人腦殘嗎?這麼大的一個靶子不就是給美軍俯衝轟炸機瞄準用的嗎?另外,為什麼看到二戰中很多國家的軍艦和航母都有迷彩塗裝,但日本航母好像卻沒有這方面的迷彩塗裝,這是為什麼?
  • 美國人對飛機豎中指,蘇聯飛行員朝其澆了兩噸油
    ,用來將對方壓制甚至是毀滅,據悉當時的蘇聯以及美國製造了世界上99%的核彈和洲際彈道飛彈,這些武器能夠使得整個個世界都滅亡。,在冷戰的時候,美國就經常派出自己國內航母編隊、巡洋艦、偵察機等到蘇聯的境內進行活動,蘇聯也因此反過來派出航母編隊、巡洋艦、偵察機、核潛艇等到美國串門。
  • 為何中途島海戰一錘定音的是俯衝轟炸機?
    這就是上面的兩次行動,魚雷轟炸機打擊的都是港口內的大艦。目標都在非常有限面積的靜水內,而且艦艇上的防空火力都基本沒有啟動,因此魚雷轟炸機都比較容易就得手了。但是在後來的開闊的大洋上的戰鬥,雙方都有充分的準備,大型艦艇都可以高速機動的情況下,魚雷轟炸機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中途島海戰中,美軍情報部門成功破譯對手密電在先,因此精確的算到了日軍主力航母艦隊的位置。
  • 敏感時期,美軍B-52轟炸機為何撤離關島?專家:醉翁之意不在酒
    圖為美軍關島基地上的戰機對美國來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特別是在太平洋,我們看到美國四艘航母先後在太平洋上趴窩,使得美國一時間無航母可供使用。美軍感染人數不斷增加,大大降低了美軍對全球的威懾力!
  • 中途島之戰美軍出動3艘航母,為何只有「約克城」號被擊沉?
    接下來是CV-2「列剋星敦」號和CV-3「薩拉託加」號,屬於「列剋星敦」級,最初都是按戰列艦的標準設計的,在建造過程中才被改為航母。第4艘是CV-4「遊騎兵」號航母,也稱「突擊者」號或「突擊隊員」號,雖然是按照航母標準設計的,但它其實是美軍建造航母的一種嘗試,或者說是一個試驗品,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之處。因此,在二戰期間,CV-4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參加戰鬥,主要是作為後備航母和訓練及試驗航母。
  • 給美國航母「剃頭」,蘇24的光輝歷史,卻被土耳其搞得身敗名裂
    在2000年10月17日的上午,美國海軍的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在距離俄羅斯海岸線300公裡的日本海附近參加訓練的時候,不知從哪個方向飛來的兩架俄羅斯蘇24戰鬥轟炸機突破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整個防空網,直接飛臨美軍美軍小鷹號航母上空幾十米的高度,在此期間還多次往返,從小鷹號航母上空高速掠過。
  • 咆哮鯊讓反艦飛彈耳聾眼瞎 美軍4架轟炸機摧毀中國航母成笑話
    航母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美國極大的不安,但同時美國人又拋出了「中國航母不堪一擊」的言論以求自我安慰。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很多美國學者和軍方人士都就在反覆炒作一種論調:只需出動4架B1B轟炸機就可以摧毀中國航母。美國人之所以如此大言不慚是因為B1B可以攜帶美國新型遠程反艦飛彈LRASM。
  • 蓬佩奧話音剛落,美艦就進入南海島礁12海裡,網友:該學蘇聯了
    近日,美國在南海欲挑事和攪局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其不斷地派遣軍艦和軍機進入到我國南海海域進行軍事活動,甚至在7月初,美軍還派遣了雙航母艦隊,以及從本土調遣過來了B-52H轟炸機在南海進行了挑釁意味甚濃的聯合軍演。
  • 中途島的另類大明星,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
    在《決戰中途島》正劇一開始,就是一艘正在破浪航行的航母,巨大的航母艦首劈開海浪迎面駛來,極具視覺衝擊,接著鏡頭就從航母甲板上掃過,這艘航母就是「企業」號。在中途島海戰中,日軍4艘航母,美軍3艘航母,總共7艘航母參戰,在《決戰中途島》中基本上出鏡的都是「企業」號航母,其他幾艘航母都是一晃而過,所以還有人在質疑,為什麼只提「企業」號?
  • 力挫日本航空母艦,無愧於無畏之名的轟炸機,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如果看過《決戰中途島》的朋友,應該都對片中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突襲日軍航母的部分記憶猶新,片中在美國海軍的TBD魚雷機攻擊失敗,全部成為了日本零式艦載戰鬥機的活靶子之後,美國海軍的俯衝轟炸機機隊終於趕到,並且一舉扭轉了不利的戰局。片中出現的轟炸機,也是美國海軍在戰爭時期的主力俯衝轟炸機——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 蘇聯解體前建造的核動力航母有多先進?一旦建成,實力堪比美航母
    雖然當時的蘇聯是繼美國海軍之後,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但在航母的發展道路上卻走得十分艱難。直到1984年,烏斯季諾夫去世之後,蘇聯對於航母的認識才發生了變化。烏斯季諾夫作為蘇聯歷史上榮獲列寧勳章最多的蘇聯人,他的戰功赫赫,但同時他也是對於航母發展反對最激烈的人。在他去世之後,蘇聯方面才開始著手研製蘇聯的第四代大型航母。
  • 中途島海戰美軍能贏,不僅僅是運氣好,而且還有這些隱藏的優勢
    所以在兵力分配上美軍是有著優勢的。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就在於日本海軍的航母和美國的航母內部構造的不同,除了赤城加賀噸位達到4萬噸外,蒼龍飛龍的噸位都不到2萬噸,而且內部的布置方式沒有美國的合理,所以在飛機的搭載數量上要比美國少。
  • 中國航母可在短期內提升戰鬥力:用雷射照射飛行員眼睛,輔助降落
    降落,才是航母體系所有運作能力的基礎和核心。美國航母的高戰鬥力核心——包括非常惡劣天氣條件下的全天候作戰能力、高密度的大批飛機連續放飛能力,都建立在極其高效的艦載機回收能力上。
  • 美軍為何重拾「豆袋」通信
    美軍為何重拾「豆袋」通信■徐永楠 日前,美國海軍進行海上聯合演練時,不是使用現代先進的電子通信系統,而是採用二戰時期艦艇間的一種通信手段——「豆袋」來傳遞信息(將情報信息放在一個裝有豆子的袋子中)。據美海軍官員介紹,「豆袋」通信已經有將近80年的歷史,它可追溯到1942年4月太平洋戰爭美軍空襲東京行動。這次行動十分機密,「大黃蜂」號航母載著16架B-25轟炸機於4月2日低調離開舊金山港口,和從珍珠港出發擔任護衛的第十六特遣艦隊(以「企業號」航母為主力)在海上會合。當時,一名飛行員在「企業號」航母前方約80公裡處發現一艘日本巡邏艦。
  • 蘇聯頭號王牌飛行員:狠起來連自己人也打,史達林不準他上天
    文/快哉風誰是二戰第一王牌飛行員?按照戰績來看,無疑是擊落352架飛機的德國戰神埃裡希·哈特曼,但如果按照出擊擊落比和戰鬥技巧來看,有個人平均出戰兩次就擊落一架敵機,效率超越了哈特曼,而且從沒被擊落過一次,甚至沒有負過傷。
  • 利光擒「飛狼」:中蘇防空部隊合力夜戰美國戰略轟炸機
    隨著年輕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和蘇聯空軍的相繼參戰,美軍的「空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被打了折扣。尤其是美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在其主力機型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多次遭到我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的沉重打擊後,被迫由晝間轟炸轉入夜間轟炸。這個挑戰對我軍的防空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海軍料理帖No.3 南太平洋海戰時航母「隼鷹」的飛行員加餐
    ■描繪南太平洋海戰的畫作,畫中美軍「企業」號航母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在奮力抵禦日軍空襲。 此次海戰,日軍出動了大型航母「翔鶴」、「瑞鶴」,輕型航母「瑞鳳」和改造航母「隼鷹」號,共計4艘航母,美軍以「大黃蜂」、「企業」號兩艘航母迎戰。在當天拂曉後,日美艦隊發現彼此並派出艦載機群相互突擊,戰至上午互有損傷,日軍「瑞鳳」、「翔鶴」兩艦遭重創,退出戰鬥,美軍「大黃蜂」號也被重創,「企業」號同樣被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