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的回憶

2021-01-08 三聯新知

文 / 孫戈 插圖 / 左馬 攝影 / 孫戈節選,全文刊登於《新知》2016年9月刊

小時候不能上網也沒有那麼多靠譜的讀物,深入了解動物的唯一途徑就是整天泡在動物園裡。90年代末歐美自然紀錄片大批進入中國,2002年上了大學後又有機會接觸圖書館中浩瀚的國內外資料,而且學會了上網,但信息來源的多樣化不但沒有削弱動物園作為科學聖殿的作用,反而使我愈發感嘆經歷過北京動物園的全盛時期是多麼幸運:全部六種大貓(虎、美洲豹、花豹、雪豹、獅、雲豹)、三種大猿(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三種犀牛(獨角犀、黑犀、白犀)、三種貘(馬來貘、中美貘、南美貘)、七種葉猴類(白頭葉猴、黑葉猴、菲氏葉猴、戴帽葉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這樣的陣容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數。

尤其是那些以前被忽視的冷門物種,隨著了解的深入,才發現它們才是動物園中真正的珍寶。進門之後的第一個展區雉雞苑,被一些外國遊客稱為「世界動物園中最棒的雉類收藏」,曾生活著稀有的綠尾虹雉和紅胸角雉。正對大門的水禽湖中遊弋著野外數量僅幾百隻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貌不驚人的鳴禽島上曾住著白肩黑䴉——全球數量僅約1000隻的極危物種,在東南亞原產地之外只有北京動物園展出,我至今都對它白色的肩章和後腦勺藍色的裸露皮膚記憶猶新。鳥館西北側羚羊館推倒後改建的科普館曾展出藍喉太陽鳥;太陽鳥吃花蜜,極難養活,2006年時整座科普館的地面都擺滿鮮花、樓道裡掛滿盛著花蜜的杯子,十幾隻藍喉太陽鳥和幾隻繡眼鳥在館中自由活動。

戴帽葉猴小灰

在現在靈長類區的中央有一座猿猴館,但它在地圖上卻叫「葉猴館」。因為這裡先後養過黑葉猴、白頭葉猴、菲氏葉猴、戴帽葉猴和東黑白疣猴5種食葉猴類。再加上南邊金絲猴館的3種金絲猴,北京動物園養過的食葉猴類達到了8種。對於一個溫帶動物園,這極其難得——葉猴類食性特殊,在冬季也需要取食大量樹葉,是最難養的動物類群之一,即使歐美的大動物園通常也只展出兩三種。我最喜歡菲氏葉猴「灰灰」,因為它有漂亮的白眼圈和灰白色毛髮,喜歡文靜地坐在籠邊看人來人往。而最難得的是熊氏戴帽葉猴「小灰」,野外僅見於雲南獨龍江和緬甸東北部,全世界動物園目前都沒有展出,近年西方動物園中也只有德國的海拉布倫動物園展出過。

此外我還是靈貓科的粉絲,而一切的起因則是中學時逛動物園遭遇的一場暴雨。當時沒帶傘,只好就近躲進夜行動物館。雨下了一個小時才停,我只好仔細看看這些以前從不關注的動物。其中大靈貓的籠舍是進門第二個,它的活動空間很小,但我卻盯著它看了很長時間,越看越覺得這種弓著背走貓步、身上長著雲紋、脖子下黑白相間、尾巴上六個白環的大個子很迷人。我至今記得旁邊一對母女也看了它很久,然後那位媽媽說:「這個動物怎麼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感覺像恐龍啊……」每次去動物園我都會熬到天黑才走,因為此時那些難得一見的貓科動物才會出來,其中動物園東北角的中型猛獸館就是我經常等天黑的地方。現在去北京動物園的人永遠想像不到2007年以前這裡是多麼貓丁興旺。若在白天來到這裡,可能什麼都看不到,但每天5點以後,這裡則是最熱鬧的地方:最左邊的籠舍住的是雪豹夫婦,第二個籠舍是單只雪豹,第三個籠舍是猞猁夫婦,第四個是雲豹,第五個和第六個是美洲獅一家三口,之後是黑豹、華北豹和遠東豹。這裡面最難見的是那隻雲豹,是從小獸區搬過來的,尾巴上的毛一直是禿的,如果不是傍晚去,幾乎一定看不到它出來。最稀有的是遠東豹,野外數量不足100隻,歐美動物園中的遠東豹都是來自俄羅斯幾個個體的後代,近親繁殖嚴重,只有北京動物園這一群來自朝鮮,是獨立的血脈,極其珍貴。

我小時候最喜歡馬來貘,可是若問我現在最喜歡什麼,那我一定會答:「金貓。」這種中型貓科動物雖然被西南各少數民族膜拜,但卻從沒出現在電視節目和攝影集中,我之所以對它痴迷,完全拜動物園所賜。雖然從小便經常路過那間掛著金貓牌子的籠舍,但從沒見它出來,也從未在意。直到有一天傍晚,我和爸爸急著出門,在經過那間籠舍時,赫然見到一隻肌肉虯張的大貓臥在窗前,棕紅色的皮毛在夕陽的照射下像火焰一樣,伸展的前腿間可見隆起的胸肌,全身沒有獅虎那樣的贅肉,半睜的棕黃色眼睛中射出的冷漠和孤傲與動物園中其它所有貓科都不一樣!從那以後,我每次都會去金貓籠前看一眼,但再沒見過它出來,直到幾年後它離世。由於極難繁殖,至今中國動物園中僅存5隻金貓,除了成都的一對在後臺養老,其餘3隻都住在簡陋的籠舍中不被重視,想來令人扼腕。

與金貓一樣離去的動物還有很多。有些動物,你今年看著還很好,明年再來,就沒了;有些物種,你之前覺得數量多繁殖好,不珍惜,但可能短時間內就會突然死絕,並且以後再沒機會見到。

相關焦點

  • 北京動物園迎來百年華誕 將建成生態動物園(圖)
    如今已和北京市民生活密不可分  15日上午9時剛過,北京動物園磚灰色的三拱門下,中外遊客川流不息。他們或許並不知道,頭頂上這三個布滿雕飾的拱形門洞已經見證了北京動物園的百年歲月。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楊小燕介紹,在正式定名北京動物園之前,這裡曾被賦予了太多的名字。
  • 北京動物園在哪裡?北京有哪些動物園
    以前的北京只有一家動物園,就是北京動物園了,那個時候,全北京市的小朋友們都會去這一個地方看,每一天的動物園裡都是人滿為患,小朋友們多到只能被家長舉著才能看到玻璃窗裡的動物,現如今好了,北京城區也多了不少動物園,家長們可以選擇便利的地方去遊玩啦。下面小編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北京的各大動物園吧。
  • 你知道北京動物園是哪年建的嗎?到動物園不看動物還能看什麼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了清農工商部農事試驗場,這便是北京動物園的前身,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動物園西北門北京動物園既然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內除了動物以外,還有很多古蹟值得觀賞。首先是位於動物園西北部的暢觀樓。
  • 北京地鐵16號線只是下穿了北京動物園,卻不在北京動物園設站
    北京地鐵16號線目前已經建成通車一段,而主體部分目前正在建設,北京地鐵16號線經過海澱區、西城區和豐臺區。vg北京地鐵16號線一個比較奇特的地方是:在北京動物園一帶,北京地鐵16號線剛好穿越了北京動物園。北京地鐵16號線只是下穿了北京動物園,卻不在北京動物園設站。
  • 北京動物園大熊貓
    北京動物園的一隻大熊貓在圈舍內玩耍,中國。北京動物園長期與成都大熊貓基地開展大熊貓合作繁殖項目,園內現有10隻圈養大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周邊、陝西秦嶺和甘肅南部地區,平時喜愛獨居,各自佔據單獨的活動區域。
  • 北京動物園關閉近2月後復園,大熊貓我們來了!
    北北覺得呀,北京動物園除了萌萌的動物們,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自清末建園,它見證了北京城一代代的歷史變遷,記錄了許多歷史名流的足跡,承載了無數北京人的回憶。圖片:微博@北京動物園北京動物園建於清末,前身為清末農事實驗室,是各類農作物的實驗場所,最初展覽的動物是南洋大臣自德國購回的約數百種動物。
  • 遊北京動物園(圖)
    圖為楊秋美在北京動物園與大熊貓合影  星期天,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北京動物園玩。那天天氣很好,動物園裡有很多人。  我們在那裡吃了午飯後,就去看鳥。動物園裡的鳥可真多啊!比如,鸚鵡、蜂鳥、貓頭鷹、老鷹等等。然後我們看到了老虎、狐狸、獅子、豹子。那隻黑豹看上去像一隻大黑貓它的眼睛是綠色的,真漂亮!
  • 正在研究北京動物園局部搬遷
    此外,每逢節假日、周末,前往北京動物園觀光的北京市民和外地遊客數量極其龐大,動物園地區作為一個旅遊重地,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是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動物園。  早在2004年,北京動物園就曾有過要搬遷的說法。那時距離北京動物園百歲生日,還有兩年。
  • 北京動物園清除流浪貓窩
    本報訊(記者劉曉旭實習記者劉景慕)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國慶期間北京動物園在未與志願者溝通情況下,對園內所有流浪貓窩進行了拆除,部分志願者對此表示不滿和失望,此事隨之引發網友熱議。昨天,北京動物園回應,此舉係為保證園區內野生動物安全,並計劃建造「貓島」,集中飼養節育的流浪貓。
  • 北京動物園、熊貓館、海洋館
    早指定地點集合,認藍色「同行之旅」導遊旗,乘車赴北京.  【北京動物園】始建於1906年,是中國對公眾開放最早的動物園和華北地區對公眾開放最早的公園。據考此地也是中國現代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的發祥地。北京動物園於1955年正式定名,目前佔地面積約90公頃,展出珍稀野生動物約500種,5000餘只,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次。
  • 北京動物園新生小斑馬
    【北京動物園新生小斑馬】近日,@北京動物園 迎來小斑馬的平安降生~先給大家看看圖片,剛出的小斑馬身體特別棒,分娩後短時間內就能頑強地站起來,一出生就擁有大長腿和俊俏的臉龐~
  • 遊北京動物園有感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北京動物園科普館舉辦了生物多樣性自然藝術展覽,展出了80餘幅藝術作品,藝術表現手法多樣,題材包括兩爬、鳥類、魚類、
  • 北京動物園有熊出沒
    2014年,北京動物園對老熊山進行了改造。改造後的新熊山模擬熊熊的野外生存環境,避免了遊客隨意投餵和對熊熊正常生活的幹擾。
  • 北京動物園黑猩猩有望赴日「成親」
    北京動物園黑猩猩有望赴日「成親」   本報訊 前日,北京動物園與來華的日本北海道札幌圓山動物園達成動物交流的初步協議,北京的黑猩猩年內有望赴圓山動物園「成親」。
  • 北京動物園下周一恢復開園
    記者從北京動物園獲悉,3月23日起,北京動物園正式開放室外公共遊覽區域,開放時間為7時30分至17時,遊客需至少提前一天在線預約購票,刷身份證入園。北京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市民遊覽需要,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北京動物園從下周起有序恢復開園。
  • 北京動物園那隻「畫圓」的老虎,換了新窩添了玩具
    原標題:北京動物園那隻「畫圓」的老虎,換了新窩添了玩具 新京報訊(記者 周依)日前,北京動物園內一老虎籠內遛彎踩出圓形的視頻引發關注。記者從園方獲悉,經過丰容升級改造、行為訓練等措施,目前該老虎狀態已經有所恢復。
  • 北京動物園動物如何戰勝高溫天?
    2017年暑期,上海動物園大象版納中暑,上海動物園連夜組成搶救小組,並請來中山醫院、上海野生動物園、北京動物園等的專家會診,確定版納是中暑,持續18個小時搶救,才把版納治癒。。對比之下,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如此幸福,去玩的大小朋友們遇見響晴的天,在烈日之下,可還是一樣的熱。不過隨著北京疫情漸緩,全市各旅遊景區、景點基本復工。北京動物園的好消息就是,近日,北京動物園各個室內場館,已經全部恢復開放。
  •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規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城市動物園之一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規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北京動物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西直門外大街上,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動物種類最全。光緒三十二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去北京動物園,你需要準備舒適的運動鞋。你不必整天去購物,所以你需要準備一雙舒適的鞋子,這樣你去購物時就不會太累了。它聲稱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並非徒勞。你可以想到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海洋生物,昆蟲,極地動物,所有這些都在這裡。動物園裡有很多種動物。
  • 北京動物園首次展示老物件(組圖)
    本報訊 (記者龍露 通訊員葉明霞)農事試驗場的「四爪龍旗」場旗,樂善園的獸紋石醢,籌建農事試驗場的大清聖旨……在北京動物園建園  北京動物園園長吳兆錚介紹,暢觀樓這座當年由法國建築師設計,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歐式建築本身就是園史的見證。  據介紹,北京動物園園史展分為兩部分,一層東廳以簡史的方式介紹了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從300萬年前人類對動物的認識到奴隸社會的苑囿時代,從皇家園林到動物成為人類的朋友和寵物,到現代城市的動物園時代……展示了大量的史前文物,有遠古的石制、骨制的箭頭,有漢唐時期的陶俑。
  • 北京動物園回應「熊貓禿了」
    最近,北京動物園奧運熊貓館一隻名叫「福星」的大熊貓引起網友關注和熱議。因為頻繁打滾,它的頭頂竟被蹭「禿」了一塊。專家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前段時間戶外天氣炎熱,熊貓希望通過打滾蹭地吸引飼養員注意,儘快回到洞中。今天下午,北京動物園對北京晚報獨家回復,「福星」正在接受專家會診,將儘快公布具體情況。